第3章 运动和力 综合测试(3.1-3.3,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章 运动和力 综合测试(3.1-3.3,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4-29 21:26: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3.3综合测试
、选择题
下列情况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物体上升 B.汽车行驶 C.雪花飘落 D.花香扑鼻
下列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B.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C.运动和静止是机械运动的两种形式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如图所示,物体甲、乙分别受到拉力F1、F2,由图可知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F1C.F1>F2 D.无法判断F1、F2的大小关系
小明和小忠想把一条弹性绳拉开,使弹性绳两端的拉环能分别套在相隔一段距离的两根柱子上,用来晒衣服。现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按图甲的方法做,另一种是按图乙的方法做。关于这两种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乙中每个人所用的力要小
B.图乙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要小
C.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的力相同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的力的大小
篮球运动员邓肯的45°角擦板进球堪称经典。篮球擦板时,篮板的主要作用是(  )
A.改变篮球的运动方向 B.改变篮球的运动快慢
C.改变篮球的运动时间 D.改变篮球的形状
如果一个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指针没有指在0刻度处,而是指在0.1 N处,那么使用这个弹簧测力计测一个力的大小,示数为3.4 N,这个力的实际大小是(  )
A.3.5 N B.3.4 N C.3.3 N D.无法确定
重为1牛的物体可能是(  )
A.一块砖 B.一头牛 C.一支钢笔 D.两个鸡蛋
停车场内,旅游车和卡车并列同方向停放。一段时间后,旅游车内的小金看着旁边的卡车,感觉旅游车在向后运动,可能发生的是(  )
A.旅游车静止,卡车向后运动
B.旅游车向前运动,卡车静止
C.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后运动,卡车运动更快
D.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旅游车运动更慢
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的引力大约是地球对其表面附近物体引力的六分之一,一个在地球上质量是60千克的宇航员,关于他在月球上的重量和质量说法正确的是(  )
A.重量增大,质量增大 B.重量减小,质量不变
C.重量不变,质量不变 D.重量减小,质量减小
随着我国航天员在轨道舱内停留时间的增加,在轨道舱内进行体育锻炼必将成为一项重要工作。下列适合航天员在轨道舱中进行体育锻炼的运动项目是(  )
A.拉弹簧拉力器 B.跳绳
C.做引体向上 D.举哑铃
、填空题
在“天宫一号”中进行太空授课时,聂海胜表演悬空打坐,王亚平用手推他一下,他便向后退去,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做拉面的师傅将面团拉成一根根细长的面条,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经测定,某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是0.4s.在某次实验中,该志愿者驾车以72km/h的速度在实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3m,则经过   m距离后汽车才开始减速;若志愿者边打电话边驾车,以72km/h的速度在实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9m,此时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是   s,由此研究可知,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   .(选填“变快”“变慢”或“不变”)
物体由于   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   。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   成正比。重力和质量的比值大约是   。在粗略计算中,g 的值可以取   牛/ 千克。
贝贝用绳拴住水桶从井中提水,水桶受到一个向上的拉力,它的施力物体是   ;手受到一个向下的拉力,它的施力物体是   。
表中是声音在某些介质中的速度v。
介质 v/(m·s-1) 介质 v/(m·s-1)
水(5 ℃) 1 450 冰 3230
水(15 ℃) 1 470 软橡胶(常温) 40~ 50
水(20 ℃ ) 1 480 软木 500
海水(25 ℃) 1 531 铁(棒) 5200
(1)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   、   有关。
(2)假设海水温度为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 s后收到回波。由此可知海水深度为   m。
、实验题
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的实验中,按照图甲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1)把表格中的空格填写完整   ;
(2)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3)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
(4)由此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   。
、解答题
近年来,某市街道与周边乡(镇、街道)的道路相继改建成一、二级公路,大大地促进了城乡的交通发展,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但在某些岔路口人车相撞的交通事故却大量增加。有人猜想事故的出现与行人横穿公路时的错误判断有关。
(1)如图所示,某同学准备横穿公路时,正好有一辆汽车从距离岔路口120米处以15米/秒的速度驶来。如果公路宽13米,该同学的正常步行速度为】.3米/秒,那么他能否在汽车到达岔路口前完全通过公路7
(2)为了尽可能减少岔路口发生的人车相撞事故,请分别向交警部门(或公路建设部门)、汽 车司机及过路行人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一个鸡蛋悬浮在盐水中处于静止状态,请在图中画出鸡蛋受力的示意图.
3.1-3.3综合测试答案解析
、选择题
D
【解析】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做机械运动,就看它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解答】解:A.物体上升,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
B、汽车行驶,汽车的位置相对于地面发生了变化,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
C、雪花飘落,雪花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
D、花香扑鼻,是分子运动,是扩散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符合题意.
故选D.
A
【解析】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和参照物及其选择的角度去分析,即可作出判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解答】解:A.运动是宇宙中普遍的现象,地球及其它一切天体都在不断的运动和发展当中,该选项说法正确;
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是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来说的,该选项说法错误;
C.严格说来,机械运动的形式只有一种,那就是运动,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D
【解析】根据力的图示的知识判断。
【解答】在力的图示中,有标度,将线段的长度与标度比较,可以知道力的大小。但是图中没有标度,即无法比较两个力的大小,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B
【解析】同一条弹性绳,两次都要套在相同的柱子上,那么伸长的长度相同,则前后两次弹性绳上受到的拉力F应该相同。图甲中一侧只有一个同学,那么小明和小忠时间的拉力等于F;图乙中,它们两个在绳子的同一端,那么每个人的的拉力等于。 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A
【解析】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判断。
【解答】篮球擦板时,由于受到篮板的撞击力和摩擦力,因此篮球会改变运动方向,从而浸入篮筐,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C
【解析】【解答】当拉力为0时,指针指在0.1N处;因此,测量结果为3.4N时,实际值为3.4N-0.1N=3.3N,选C。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前要观察(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并进行调零才能进行测量。本题考查的是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
D
【解析】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N,1牛有多大,1牛相当于两个鸡蛋产生的重力,据此可以判断选项。
1牛相当于两个鸡蛋产生的重力,A.B都大于两个鸡蛋的重力,C一支钢笔重力小于1牛,D选项正确。
故选D
D
【解析】根据参照物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一段时间后,旅游车内的小金看着旁边的卡车,感觉旅游车在向后运动,则情况如下:
旅游车静止,卡车向前运动,故A错误;
卡车静止,旅游车向后运动,故B错误;
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后运动,但是旅游车运动的快,卡车运动的慢,故C错误;
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旅游车运动的慢,卡车运动的快,故D正确。
故选D。
B
【解析】月球上物体的重量也是由月球对物体的引力产生的,所以,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的引力减小,物体在月球上所受的重力也会减小;而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不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质量不变。选B。
从重力和质量的定义出发即可得到本题的正确答案。本题考查的是重力。
A
【解析】在轨道舱内,所有的物体都处于失重状态,据此分析判断。
跳绳、做引起向上和举哑铃,都是利用物体的重力进行锻炼,故B、C、D不合题意;
拉弹簧拉力器时,克服弹簧的拉力进行锻炼,与重力无关,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填空题
运动状态;形状
【解析】【解答】在“天宫一号”中进行太空授课时,聂海胜表演悬空打坐,王亚平用手推他一下,他便向后退去,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做拉面的师傅将面团拉成一根根细长的面条,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8;0.7;变慢
(1)据题目中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的运动速度,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即可;(2)据题目中的信息可以计算出汽车刹车的距离,进而计算出汽车司机在反应前运动的距离,再利用速度公式可以计算出司机的反应时间,从而得出打电话时,驾驶员刹车反应是变快还是变慢.
【解答】解:(1)反应时间是0.4s,此时的速度是72km/h,即20m/s,
所以此时运动的距离是:S=vt=20m/s×0.4s=8m,
故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3m,则经过8m距离后汽车才开始减速;(2)据(1)可知,汽车的司机反应后的距离是s=33m-8m=25m,故当司机打电话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9m,即汽车司机从发现情况到刹车运动的距离是S1=39m-25m=14m,故据v= 得,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t= = =0.7s;
故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变慢.
故答案为:8;0.7;变慢.
地球;竖直向下;质量;9.8牛/千克;10
【解析】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计算公式是:G=mg,g为比例系数,重力大小约为9.8N/kg,重力随着纬度大小改变而改变,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重力作用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故答案为:地球;竖直向下;质量;9.8牛/千克;10。
绳;绳
【解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力肯定涉及两个物体,即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根据题目描述,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即可。
【解答】拉力是必须相互接触才能发生的力;水桶受到一个向上的拉力,水桶与绳子直接接触,那么它的施力物体是绳子;手受到一个向下的拉力,手与绳子直接接触,那么它的施力物体还是绳子。
(1)温度;介质
(2)1531
【解析】(1)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其中变化的变量,从而推断影响声速的因素。
(2)海水的深度等于声音传播路程的一半,即s=。
【解答】(1)在表格中,水的温度为5℃、15℃与20℃时,声速不同,即声速可能与温度有关。
当温度相同时,冰、软木、水的声速不同,即声速可能与介质种类有关。
(2)海水深度为:s==。
、实验题
(1)400
(2)2N
(3)
(4)成正比
【解析】(1)根据前三组数据可知,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即;
(2)首先弄清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然后根据指针的位置读数;
(3)表格中,横轴表示质量,纵轴表示重力,将对应的点描出后,再将相邻的点连接起来即可;
(4)如果关于两个物理量的图像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斜线,那么它们成正比例关系。
(1)根据公式得到:;
解得:m'=400g;
(2)根据甲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那么它的示数为2N;
(3)将表格中每组数据在对应位置描点,然后将相邻的点连接起来,如下图:
(4)因为物体重力和质量的图像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斜线,所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解答题
(1)t车=8秒,t人=10秒,由于t人>t车,他不能在汽车到达岔路口前完全通过公路
(2)交通部门:设立警示标志,提醒注意岔路口,设立强制减速带,设置交通信号灯。汽车司机:通过岔路口时要减速慢行,注意观察,避让过路行人。行人:正确估计车速和车距,保证足够过路时间,宁停三分,不争一秒。
【解析】(1)由公式v=s/t,计算出车以15米/秒的速度行驶120米所需的时间与学生以1.3米/秒的速度通过13米所需的时间进行比较,判断能否完全通过公路;
(2)交警部门(或公路建设部门)的建议是从设置减速带和信号灯方面考虑。对汽车司机的建议从车速及注意观察方面考虑。对行人从观察有无车辆方面考虑。
【解答】(1)由题意可知,车以15米/秒行驶120米所需的时间为:t车=s/v=120米/15米/秒=8秒。人以1.3米/秒的速度通过13米宽的马路所需的时间为:t人=s/v=13米/1.3米/秒=10秒,t人>t车,他不能在汽车到达岔路口前完全通过公路;
(2)合理建议有:交通部门:设立警示标志,提醒注意岔路口,设立强制减速带,设置交通信号灯。汽车司机:通过岔路口时要减速慢行,注意观察,避让过路行人。行人:正确估计车速和车距,保证足够过路时间,宁停三分,不争一秒。
故答案为:(1)t车=8秒,t人=10秒,由于t人>t车,他不能在汽车到达岔路口前完全通过公路;(2)交通部门:设立警示标志,提醒注意岔路口,设立强制减速带,设置交通信号灯。汽车司机:通过岔路口时要减速慢行,注意观察,避让过路行人。行人:正确估计车速和车距,保证足够过路时间,宁停三分,不争一秒。
【解析】根据鸡蛋悬浮在盐水杯中,则可判断鸡蛋受到的浮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大小等于重力,作用点在鸡蛋重心上作图即可.
【解答】解: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从重心开始竖直向上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浮力,并标出F浮;
物体的重力与浮力大小相等,方向相等,作用点都在重心,同理做出重力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