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修辞手法比拟专题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中考语文修辞手法比拟专题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28 18:53: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中考语文修辞手法比拟专题练习(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各项对语法知识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这句中“飞出”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地刻画出小孩活泼灵动的性格。
B.“雄伟”“精神”“那里”“佩服”分别是形容词、名词、代词和动词。
C.“赐教”“家父”“愚见”“斧正”“寒舍”都是谦辞类。
D.有的词只有一个意义,如“桑树”“地球”“自然”“热烈”。
2.下来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这种年轻女子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
B.清国留学生头顶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C.他总结失败的教训,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作为登山用的尼龙绳子和金属梯子。
D.老信客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
3.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思想好像一盘琴键,它静止着,等待着敏捷的手指的擦拨,通过一片奇异的颤动而响出一串乐音。用手指轻轻触动你思想的琴键,弹一曲“羽毛之旅”吧。你将感觉到阳光在你的翅膀上微笑,白云在你的左右陪伴,和风在你的毛羽间呢喃,而大地带着它的欢乐在你的脚下眩晕。朋友,请你记住,请你记住!思想这盘琴键,只在敏捷的手指下才能有神奇的和鸣。不要让你的手指因怠惰而变得僵硬。难道你不想在思想的琴键上,弹出春之和鸣,奏响黎明鸟声吗?
A.选段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思想比作一盘琴键,生动地写出了手指能奏出美妙的音乐。
B.选段中将“阳光”“白云”“和风”“大地”赋予人的行为,写出了琴键乐音的美妙,进而表现了思想活跃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上的欣悦与飞扬。
C.选段中运用“请你记住”这样的反复句式,提醒读者要始终让自己的思想保持活跃。
D.选段结尾运用反问句式,强调了你应该有弹出春之和鸣、奏响黎明鸟声的想法。
4.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②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③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④那是树!⑤山上有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有了这许多树,小屋就有了许多特点。⑥树总是轻轻摇动着。⑦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而小屋别致出色,乃是由于满山皆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⑧空气在山上特别清新,清新的空气使我觉得呼吸的是香!
A.文段第①句把“山”比喻成女子描画过的“眉”,又把山中的“小屋”比喻成眉梢的“痣”,不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的形状和颜色,又点染出小屋的玲珑小巧,让人联想到妙龄女子那妩媚动人的美好面容,给人一种具体、亲切之感。
B.文段第②句中加点词“点破”一词赋予小屋以人的行为,生动地写出了小屋的出现使山景充满生机,富有情调。
C.文段第③④句“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运用设问的修辞方法,强调了树对小屋的衬托作用。
D.文段第⑧句“空气在山上特别清新,清新的空气使我觉得呼吸的是香!”一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因为心情畅快,在“清新的空气”中作者真的闻到了香味。
二、综合题
5.根据语境完成题目。
春水①积xù在了一口池塘里,不知怎么就贮存了那么大的力量, 几天就将池塘里的水②zhǎnɡ得满满的,春心A迷荡;它B明净而飞快地奔泻在溪流里,像是要赶赴春天的一场宴会。如果它奔流在大江里,那速度就快得有些凶猛的意味了。它奔腾、它咆哮,它C一泻千里,D首当其冲。
(1)给加点字注音。
咆哮 (   )
(2)看拼音,写汉字。
①积xù(   ) ②zhǎnɡ得满满(   )
(3)文段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迷荡 B.明净 C.一泻千里 D.首当其冲
(4)下面选项中与“像是要赶赴春天的一场宴会”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
B.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C.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
D.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6.学校在岳阳楼前举行“弘扬岳阳精神”主题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1)岳阳楼有一副名联,由“万家忧乐到心头”(甲),“四面湖山归眼底”(乙)构成,请根据对联的格律要求判断,其下联是   (填“甲”或“乙”即可)。
(2)同学们纷纷发表感言,请判断下面各句感言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①两千年来,汨罗江努力平息巨浪,好让屈子孤魂慢慢靠岸。   
②任弼时同志的“骆驼精神”,是一剂治疗我们怕苦怕累毛病的良药。   
③只有达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人生境界,才能弘扬好“忧乐精神”。   
(3)以下是学生会宣传部长邀请平江起义纪念馆负责人的通话记录,画线部分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
李馆长,您好!A我们学校准备举行弘扬“岳阳精神”的主题活动,B平江革命先辈为国家为民族献身的革命精神光照千秋,C想邀请您来现场为我们讲一讲平江起义中涌现的革命故事,D请您珍惜机会,务必参加。
(4)下面是学生会主席写的活动总结发言稿中的一段,请你在横线上帮他写一个既能概括这段文字,又能呼应活动主题的总结句。
求索能让人不断自新,超越自我,能让人趋向更完善的境界。求索能让我们青少年早一点找到更擅长的领域,发挥所长,练就过硬本领。总之,   。
三、诗歌鉴赏
阅读《沁园春.雪》,完成问题。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7.“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8.下列表现全词主旨的一句是(  )
A.引无数英雄竞折 B.江山如此多娇
C.成吉思汗,只识弯射大建 D.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9.诗中写道:“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你认为文中的风流人物指的是什么人?
10.阅读诗歌,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①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②山/舞/银蛇,原驰蜡象,③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zhuāng素裹,分外妖ráo。
④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彩;唐宗宋祖,稍xùn风骚。一代天jiāo,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莽莽(  ) 折腰(  ) 红zhuāng(  )素裹 妖ráo(  )
稍xùn(  )风骚 一代天jiāo(  )
(2)诗歌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      改为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只填序号)
①惟余莽莽(  )
A 我 B 剩下 C 多余
②须晴日(  )
A 必须 B 须要 C 等到
(4)诗歌中画线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句是   。(只填序号)
(5)诗歌中【】里应填的标点是   。
(6)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
②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11.阅读《我看》,完成下列小题。
我看
穆旦
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
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
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
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
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
静静吸入深远的睛空里,
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
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哦!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许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
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
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
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
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
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
让欢笑和哀愁酒向我心里,
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1)补充完整第三节的诗句。
(2)第二、五节里分别含有一个错别字的词,他们的正确写法是   、   .
(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 B.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C.也许/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 D.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4)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
②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
(5)下列对诗歌鉴赏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我看》这首诗主要通过对春景的描绘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思辨性理解。
B.《我看》的前两节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春日夕阳落照图。
C.《我看》的第三节表现出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D.本诗的最后一节,“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表达出诗人要如鸟、如云、如树一样活得自由自在的愿望。但也流露出诗人淡淡的忧伤。
(6)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①诗中第一,二节描绘了哪三幅图画?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②诗歌第四节是向远古的哲人致敬,但是他们的咏叹再怎么伟大,在大自然面前仍然是一缕静流,你会想起孔子的哪两句感叹?
③结合全诗分析诗中的“你”指的是谁。
答 案
1.B 2.A 3.A 4.D 5.(1)xiào (2)蓄;涨 (3)D (4)A;C
6.(1)甲 (2)拟人;比喻;引用 (3)D
(4)求索让我们得到历练,求索让我们快速成长,求索是我们青年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探索冲动和向上攀登的必然途径
7.第一种: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或者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化静为动,)赋予群山和高原以顽强的性格,可以体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英雄气概.第二种: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将山和原比喻成蛇和象,赋予景色以生命和动态,形象活泼积极,表达了诗人毛泽东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对江山的歌颂,和对革命的赞美。
8.D
9.指新时代在文治和武功方面都有更杰出的才能、更伟大的抱负的人.(或者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无产阶级革命者等)
10.(1)mǎng;zhé;装;娆;逊;骄 (2)竟;竞;彩;采(3)B;C (4)④(5);
(6)①比喻、拟人、对偶;②对偶、互文、夸张
11.(1)略 (2)略;略(3)A(4)略 (5)A(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