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选择复句专题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中考语文选择复句专题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28 18:52: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中考语文选择复句专题练习(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对语文知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确保凯里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建设多个湿地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本句句意明确,无语病)
B.“当脱贫攻坚的号角一遍遍吹响,背上行囊再出发,向着幸福奔跑!那些藏在心底的柔软,终将支撑我们去远方!”(句中“号角”、“行囊”、“远方”都是名词)
C.在斯科特他们的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这是一个选择复句)
D.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是稳定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经济发展“是主谓短语;“基本前提”是偏正短语)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它不是一般热闹场面的记录,而是通过对各阶层人物活动的生动描绘,深刻地揭示出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画中丰富的内容,有着文字无法取代的历史价值,在艺术表现的同时,也是为12世纪中国城市生活状况留下的重要形象资料。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它不是一般热闹场面的记录”中,“热闹场面的记录”这个短语是偏正短语。
B.“画中丰富的内容,有着文字无法取代的历史价值”一句中,“丰富”是形容词。
C.“也是为12世纪中国城市生活状况留下的重要形象资料”一句中,宾语为“资料”。
D.“它不是一般热闹场面的记录,而是通过对各阶层人物活动的生动描绘,深刻地揭示出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这个句子是选择关系的复句。
3.下列各项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我们在学习上不能敷衍了事,不求甚解。(解说: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是正确的。)
B.她给我描绘了除夕农民包饺子、守岁,初一清晨吃饺子、放鞭炮的情景。(解说:这是一个陈述句,并列短语“除夕农民包饺子、守岁,初一清晨吃饺子、放鞭炮”作定语。)
C.他从不和别人吵一句嘴。(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他吵嘴”。)
D.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着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解说:这是选择复句。)
4.下列语法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中的“一切”在句中做主语。
B.“我国的石拱桥有着悠久的历史”中的“悠久”是形容词。
C.“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着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这是一个递进复句。
D.“自吹自擂”“丰功伟绩”“诚惶诚恐”“家喻户晓”四个短语结构相同。
5.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句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湾。
B.“不是……就是……”“不是……而是……”两者都是并列关系的复句。
C.“汉字,犹如一支支闪光的画笔,用篆、隶、楷、草、行不同的书法,在写生、在作画。”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D.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是一首词,“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
6.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为爱挖 一口井,你就找到了使自己幸福的源泉。②与其说梦想成就爱,不如说爱成就梦想。③爱是这个世界上最神奇的力量,没有人能够阻挡。④一旦心中无论多么尘世繁杂,心灵上都会开出美丽的花朵。
A.“源泉”是名词,“神奇”是形容词,“一口井”、“成就梦想”都是偏正短语。
B.“你就找到了使自己幸福的源泉。”这个句子中,“幸福”作状语。
C.“与其说梦想成就爱,不如说爱成就梦想.”这是表示选择关系的复句。
D.第④句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将“繁杂”改为“繁多”。
7.下列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倏忽(shū) 差使(cāi) 学学半(xiáo)恪尽职守(kè)
B.倜傥 (tì) 恣雎 (zì) 鸡毛掸 (dǎn) 尽态极妍(yán)
C.静谧 (mì) 睥睨 (pì) 绥靖区 (suí) 即物起兴 (xīng)
D.旸谷 (yáng) 匀称 (chèng ) 到了儿 (liǎo) 周道如砥 (dǐ)
8.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在戏剧演出的综合性整体中,剧本虽然是基础,但居于中心地位的却是演员的表演。
B.四大吝啬鬼分别是法国莫里哀笔下的阿巴贡,俄国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法国果戈里笔下的泼留希金和英国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
C.《左传》旧传为春秋时期孔丘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D.“每天夜晚,他都来到林中草地,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这句话属于并列复句。
9.请选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  )
A.《威尼斯商人》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一部作品,按照内容性质的方面来分类可以归为“讽刺性喜剧”。
B.《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魏晋时期的一首乐府民歌,也是一首叙事诗,它和《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C.“我宁可站着死,也绝不跪着生。”这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
D.“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这个句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10.请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剧本主要靠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性格。
B.《最后一课》《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的作者分别是法国的都德、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
C.“每天夜晚,他都来到林中草地,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这一句是并列关系复句。
D.“要一个什么样的结尾:现实主义的 传统的 大团圆的 荒诞的 民族形式的 有象征意义的 ”这句话中的问号使用正确。
11.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的字的读音和书写都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恬静(tián) 襁褓(qiáng) 心无旁鹜(wù) 阳光和煦(xù)
B.陨落(yǔn) 俊逸(yì) 锲而不舍(qiè) 拾级而上(shè)
C.深邃(shuì) 俯瞰(kàn) 脍灸人口(zhì) 探骊得珠(lí)
D.诘责(jié) 侧隐(cè) 中流砥柱(dǐ) 吹毛求疵(cī)
12.请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在他们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这是转折关系的复句。
B.《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作者曹雪芹是清代小说家。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C.“我在人群中看到千万个人,像你的眼,像你的头发,却不像你的脸。”该句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D.蚕的小小身躯是一座非常奇妙的“加工厂”。(句子的主干是:身躯是“加工厂”)
13.下列各句与所给例句的复句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不是意识决定存在,而是存在决定意识。
A.不是东风压倒了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了东风。
B.这条路天气好的时候尚且坑洼不平,何况一场暴雨过后呢?
C.一方面我们要认真钻研书本,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注重动手操作。
D.不辛勤地耕耘,不会有丰硕的成果。
二、语言表达
14.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奋斗是一个时代的精神气质,有着一脉相传的历史根脉。②中华民族以勤劳著称于世,奋斗精神更是镂之于心的文化基因。③不仅奋斗需要激发奋斗者的激情,更需要为奋斗者提供舞台。④不论()新时代的开创者,()新时代的建设者,如果你准备用奋斗改变命运,那么现在就是最好的时代。
(1)请将第②句中“文化基因”的短语类型填写在横线上: (只填序号)
A.并列短语 B.偏正短语 C.主谓短语
(2)第③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第④句需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请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三、现代文阅读
15.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十天拥抱的拯救
①我9岁那年的夏天,父母的感情出现了问题。暑假结束的那个晚上,我终于鼓足勇气问父亲:“是您不爱妈妈了,还是妈妈不再爱您了?”父亲惊讶地看了我很久,低着头说:“孩子,都是我的错,我爱上了别的女人。”他的回答让我很愤怒,母亲既漂亮又能干,难道还有誰会比母亲更出色?
②我厌烦地从椅子上跳起来,冲进母亲的卧室。母亲还没回家,房间整洁而清新,荡漾着淡淡的薰衣草香味。这是一个记载了多少幸福和甜蜜的家啊!可是父亲爱上了别人。突然,我在书桌上看见母亲写的《离婚起诉书》。母亲是个大度的女人,她没有责怪父亲移情别恋,而是在离婚理由陈述一栏里写着因为醉心于工作冷落了丈夫。卧室里还有两个大大的旅行箱,箱子里塞着换洗衣服、日用品、照相机,几本关于非洲原始丛林的书,最上面还有一张照片,是我出生一个月后,母亲抱着我,父亲抱着母亲的“全家福”。母亲不止一次说过,9年前的这个时刻是留给她一生中最甜蜜幸福的回忆。
③那天晚上,我彻夜辗转难眠。怎样才能让母亲开心呢?我想起在行李箱里看到的照片,脑子里有了主意。
④几天后,父亲告诉我他们即将离婚,当父亲问我是否愿意跟他一起生活时,我说:“您能答应我,从明天起,一直到母亲去非洲前的10天时间里,每天都抱抱我和母亲,就像我出生一个月时您抱着我们照的那张照片一样,好吗?”说完,我发现父亲的脸突然红了,母亲也惊奇地睁大了眼睛,但无论如何,父亲还是同意了我的建议。
⑤第二天,为防止父亲反悔,我起得很早。当我故意装着背书包要上学去时,发现父母已经站在客厅里。妈妈突然叫住我,向我缓缓地伸开臂膀。我扑倒在母亲的怀里,她已经37岁了,而我也已长大,她抱起我的时候有些吃力。我抱着母亲的脖子,示意父亲过来,他无奈地摇摇头,犹豫了一会儿慢慢蹲下去,双手环住妈妈的腰,我感觉有些窒息。9年了,我已经由一个世事不知的婴儿长成了一个小男子汉,而父母也渐渐老去,不再有年轻时的激情和力气。
⑥父亲终于把我和母亲抱了起来,他大口大口地喘着气,3秒钟不到就把我们放在地上。嘴里还嘟囔着:“尼古拉,你不背书包的话,我可能会坚持得久一些。”
⑦第二天早上,在等待父亲拥抱时,我放下了书包,当他将我和母亲抱起时,我“命令”道:“您今天可要多坚持两秒钟!”母亲的呼吸有些急促,她的脸红扑扑的,就像一个刚坠入情网的姑娘,父亲看起来也很不好意思。
⑧日子过得很快,当父亲第五次抱起我和母亲时,他自豪地说:“我这几天力气变得越来越大了,抱两个人都不吃力。”在父亲送我去上学的路上,我提示父亲:“不是您的力气变大了,而是母亲瘦了许多。”
⑨那天晚上,父亲回来得很早,他悄悄地跟我说:“孩子,你的母亲确实瘦了许多。”我有些哽咽地说:“从明天起,您就只抱母亲吧。”
⑩第二天我起得很早,躲在房间里,透过门缝看客厅。母亲这天穿上了她最喜欢的蓝色连衣裙。没有我在一旁,他们似乎有些尴尬,几天来他们已把我当成了联系彼此的桥梁。父亲说:“今天就让我单独抱抱你吧。”母亲惊奇地抬起头,她的眼睛里闪烁着泪光。我看见父亲伏下身将母亲从沙发上抱起。父亲比以往更用力,时间也更长了。
⑾再过一天母亲就要去非洲了,按父亲给我的chéng nuò,他的拥抱也只剩最后一次了。那天半夜里,我突然醒来,发现父母坐在我的床边,父亲说话了:“孩子,如果你愿意让母亲抱一下,我们就不离婚了。”我“腾”地从床上跳起来叫道:“真的吗?”母亲含着泪伸开臂膀点头,我兴奋地扑到她怀里,然后父亲将母亲轻轻地抱了起来,他们都哭了,隔着我的头,彼此不停地说着:“对不起!我爱你!”
⑿父母没有离婚,母亲也没有去非洲。从那以后,每天早上父亲都要把母亲抱起来,他们的感情,历经岁月变迁而与日俱增。当然,我也在暗自庆幸,这10天的拥抱挽救了一个濒临破裂的婚姻。
(1)根据第 段中的拼音写出汉字。
chéng nuò   
(2)下列对第①段两个画线句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一句是表并列关系的复句,后一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B.前一句是表选择关系的复句,后一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C.前一句是表并列关系的复句,后一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D.前一句是表选择关系的复句,后一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③段中加点词“主意”的具体内容与过程。
主意 具体内容 过程
①    起因 ②   
经过 ③   
结果 ④   
(4)第⑥段画线句“我已经由一个世事不知的婴儿长成了一个小男子汉”。“小男子汉”的具体表现是:
   ;
   。
(5)本文的题目为“十天拥抱的拯救”,文中的结尾句“这10天的拥抱挽救了一个濒临破裂的婚姻。”“拯救”与“挽救”是近义词,《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是:(拯救)援助使脱危难:~难民。(挽救)从危险中救回来:~病人的生命。你认为本文的题目用哪个词语更合适?请简述理由。
答案
1.A 2.D 3.C 4.C 5.B 6.C 7.B 8.A 9.A 10.C 11.B 12.A 13.C
14.(1)B (2)奋斗不仅需要激发奋斗者的激情,更需要为奋斗者提供舞台。 (3)是……还是
15.(1)承诺 (2)B
(3)父亲10天里每天都要像那张照片一样抱抱我和母亲。;父母闹离婚,我则在母亲的行李箱里看到了那张最甜蜜幸福的照片;父亲由开始5天的抱抱我和母亲,到后来几天的单独抱抱母亲;在最后一天的拥抱时,父母彼此道歉,不再离婚。
(4)遇事冷静,不吵不闹,想出“拥抱”的主意;尽到一个儿子的责任,一步一步地引导父母复合
(5)示例一:用“挽救”更合适。从全文看,10天的拥抱是将父母濒临破裂的婚姻从危险中救回来了,“挽救”有挽回的意思,而“拯救”是援助使脱危难的意思,“10天拥抱”本身不含“援助”之意。所以用“挽救”更符合故事情节和语境义。示例二:题目用“拯救”更合适。尽管“拯救”和“挽救”都有救的意思,都符合文章将父母濒临破裂的婚姻救出来的故事情节,但从故事发展来看,“我”为父母放弃离婚起到了“援助”作用,“拯救”要比“挽救”更符合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