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千以内的数的认识》说课课件(含教学反思)(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千以内的数的认识》说课课件(含教学反思)(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4-28 06:1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
《千以内的数的认识》说课
一、说教材
1000以内数的认识,人教版二年级下册68页69页例1例2,在本课中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千",发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知道1000以内数数的方法和规律。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数。1000以内数的认识为学生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做了一个铺垫。如果这部分知识掌握好了,学生可以把1000以内数的认识的学习方法类推迁移到万以内数的认识。也为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打下了基础。
 
二、说学情
(1)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100以内数”,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了100以内数的顺序。能够正确读写100以内的数。能结合具体事物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具备了一个一个、一十一十等数数的方法,知道了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初步理解了个位和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初步了解了进制,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自信心。(2)学生对于数的概念很抽象,所以我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出发,通过看一看、数一数、想一想、猜一猜等多种方式感受1000这个数的概念。学生在数到接近整百、一千数的时候很容易出错,于是我采用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接近整百、一千时数数的方法,一个一个地数,个位上满十就向十位进一,一十一十地数,十位上满十就向百位进一,一百一百地数,百位上满十就向千位进一。
三、说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的数数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并掌握数数方法,掌握10个一百是一千。建立数的概念,培养数感。
2、初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熟练地数千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拐弯数
五、说教学法
 一、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
 二、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
 三、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信息汇报
汇报收集到的有关1000以内数的资料。
环节二、探究新知
1、数的认识。
1000有多大?(估计说不清)
大的数往往可由一些小的数组成,咱们看看电脑演示。
动态演示P68例题1。
(1)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 )
边演示边数。 怎么数的?
(2)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 )
边演示边数。 怎么数的?
(3)如果要数更大的数,你想怎么数?为什么?
边演示边数。 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1000。
2、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10个一是10
10个十是100
10个一百是1000。(板书)
观察后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组学习任务:
[1]数数(100——1000以内)
[2]找出你认为最难数的地方,说说为什么?如何解决这些困难?
[3]汇报。小结
4、数数练习。
[1]集体数,P68 做一做
[2]数数接龙游戏
5、猜数游戏
环节三、生活中的数。说说生活中1000以内的数。
七、说板书设计
良好的板书是一门教学艺术,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形象精炼的展现给学生,强化知识,促进思维。因此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10个一是10
10个十是100
10个一百是1000
八、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认识千以内的数,学生已有的知识是百以内的数。学生已经有了认识的经验和方法。因此,本节课教学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只作适当点拨和引导,体现了生本课堂教学。
1、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我创设了三个层次的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数的组成和数数。活动一:每人选一种工具,圈一圈或画一画表示出一百三十四。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数的组成的过程,理解1个百、3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一百三十四,初步理解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活动二:想一想,填一填,说一说,通过变化形式的数的组成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对数的组成的认识,知道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几百几十几。活动三十小组活动,有序地十个十个地拨珠数数、一个一个地拨珠数数。在活动中,既培养了学生合作能力,也让学生自主探索。经历数数的过程,并初步体会数的顺序。在活动结束时拨到九百九十九,提问:九百九十九添上1是多少?体会一千在九百九十九后面一个数,从而认识计数单位“千”。
2、 加强认数的直观性,突出对数的理解。
学习认数,首先要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千以内的数是比较大的数。因此,很有必要引导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学习过程。活动一、活动二让学生经历用“方块”“计数器”“小棒”表示数,活动三让学生经历计数器数数活动,都注意让学生经历“用方块表示数”到“用计数器表示数”,再到用“数字符号表示数”的过程。帮助学生实现从具体打牌抽象的跨越,突出了对数的理解。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