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郑振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有感情朗读课文,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对小说主题多义性的理解
导入
1.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段生动感人的养猫的故事,体验发人深省的养猫的经历,让我们走进郑振铎的小说《猫》。
看过这篇小说的同学,请举手
边看边在书上标注节码,注上拼音,划出重点语句,有自读疑问等书间笔记的同学,请举手
(关注学习习惯的养成)
2.我们都对小说内容有了解,我们来回顾一下
文章开头写道:“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快速寻找信息,全文写了几只猫?从哪里来?又去向何处?每一次的亡失一样吗?
花白猫:从隔壁要来的,病亡
小黄猫:从舅舅家要来的,被一个过路人捉去了
丑猫:遭人遗弃,拾来的,被冤枉、误打、流浪而死
(文章到底写了几只猫?第四只猫(黑猫)
三次养猫结局是失踪或死亡,结构上总领全文。
(关于猫的悲剧)
二、理解(养猫之乐)
1.任务一:如果你可以从三只猫中选择一只领养,你会选哪一只?说说理由,并试图给这只猫取个名字。
我选的是第( )只猫,因为: (用一两个词语来形容猫),看 (文中具体表现这一特点的细节描写)。我给他取的名字是( )
(可以从颜色、形态、性格三方面考虑)
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很活泼
浑身黄色,活泼、会爬树、捉鼠
毛色花白,并不好看,又很瘦。烧脱了好几块毛之后,样子更难看了。忧郁
懒惰
大家选择领养的都是前两只,不选择第三只,为什么呢?(丑陋、懒惰、忧郁)
(第一只猫活泼,第二只猫更有趣且有用,第三只猫抑郁)
(性格的悲剧)
第一只猫和第二只猫因为是要来的,自然显得珍贵,外形好看,性情活泼可爱,在家中备受喜爱,结局不是病死就是丢失,都是外因所致。而第三只猫是捡来的,自然没人拿它当回事,外形难看甚至令人讨厌,性情忧郁懒惰,遭受冷遇,结局是被冤枉后忽然死去。它们的特点、命运、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但结局都是亡失。
三、探究(失猫之悲)
对这三只不同猫的亡失,我的心灵受到不同程度的触动,跳读课文,找出我的失猫情感的语句,体会作者情感。(朗读指导)
第一只猫病亡:
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个月来相伴的小侣!
第二只猫亡失:
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第三只猫亡失:
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2.第三只“可怜的小猫”是捡来的,若有若无的存在,结局是被冤枉后流浪(忽然)死去。(第三只猫来的可怜,活得可怜,去得可怜)。第三只猫并没有给我带来快乐,为什么对于第三只猫的亡失会“更难过得多”?
任务二:结合全文,探究作者对于第三只猫的亡失为什么会“更难过得多”?
哪些语句表达了“更难过得多”?
展示30-34节(齐读,品味难过之情)
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默读17-29段,圈点勾画文中哪些语句体现我对第三只猫“妄下断语”“冤苦”“暴怒”和“虐待”?并做些批注。
第三只猫的不幸遭遇是什么?(被主人误认为偷吃了芙蓉鸟)
我凭什么判定芙蓉鸟是被这只猫吃了?
现场:鸟儿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笼板上都是血。
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跟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依据:
对黄鸟似乎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子上,对鸟笼凝望着。(有前科)
所有人觉得第三只猫是真凶。(一定是猫,不是这猫咬死还有谁?(反问句);张妈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三妹,好像在吃着什么;真是“畏罪潜逃”,我以为。)不喜欢。
(3)我采取了什么虐待行为?(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还以为惩戒得不够。)
(4)我的判断是否正确?(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
(5)第三只猫的罪状有没有确凿的证据?哪些词语暗示判断站不住脚?
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好像在吃什么)(读出语气)
(6)冤枉了猫,误解了猫,作者想过补偿你吗?
(7)小结: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的主观臆断,断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用木棍打他,它受到冤苦无处辨诉。我认为是我把他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无法补救的。我是“难过、愧疚、自责”。
33节(作者痛悔情绪最凝聚之点,读出痛楚、忏悔、自责、又不能补救的心情)
自此……(愧疚、自责,“永不”读出果断,齐读。)“自此”“永不”是一种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一见到猫就触发自己灵魂的伤痛,觉得永远愧对生命,所以“永不养猫”。
带着私人的偏见去对待第三只猫是多么不公平!猫是弱者,由于我的偏见,猫的弱小造成了冤案。因而良心受到了谴责,无法补救追悔莫及。引出“愧疚”(自责、忏悔)
四、升华(探究主题)
关于猫的小说,仅仅要表达对猫的愧疚之情吗?
提供助读:
介绍本文写于1925年,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他深受“五四”精神影响,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表现出新思想、新观念;表达出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 《猫》这篇作品,正是他这种人生态度的真实反映。
创作理念:五四前后,科学、民主、自由、平等、人道主义、个性解放等思想已经传入中国,郑振铎勇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并身体力行。
他以一位正直作家的良心,以热烈、真挚的情感,淳朴、坦率的童心努力探讨人生的真谛。他说“文艺的对象,应该是被侮辱被践踏的血和泪”。
与郑振铎同时代的鲁迅、郁达夫等很多作家都严于律己,勇于自省,敢于揭开自己心灵的疮疤,呼吁人们勇敢追求平等自由,同情弱小,谴责霸权。
“不能说话”辩诉,仅仅是猫吗?(生活中“可怜的猫”)
猫——小人物,关于小人物的悲剧——关于社会的悲剧
那要怎样避免这样的事发生呢?(你可以有哪些生活的哲理,做人的道理的思考?)
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否则就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同情弱小)
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要仁爱(宽容仁爱)
生命都是平等,有价值的,都应该值得尊重。(平等的态度、善待生命)
从忏悔中,可以看出我是怎样一个人?(同情弱小、善于自省,反思自己、拯救自己)
小结:作者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自省意识和悲天悯人的宽厚情怀,通过三只猫的故事,发出深切的悔恨,呼吁社会平等、公道,呼吁人们同情弱小,谴责霸权。这是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这些作品深层次的感悟,其实就是对小说主题不同理解,这就是所谓主题的多义性。
我们读郑振铎小说有这样的感叹:这哪里是写猫呢?分明是一幕世态人情的写真!那渗透在字里行间的一种真情,一种感人肺腑的力量。
请关爱生活中的“可怜的猫”。
五、作业:
有网友建议,郑振铎没有必要永不养猫,不如再养一只。如果你是郑振铎,你会接受这位网友的建议吗?
为了让悲剧不再发生,请同学们完成《领养协议书》甲方内容。
老舍《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