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5.1 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 学案-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高分突破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5.1 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 学案-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高分突破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4-28 06:2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部分 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
专题5.1 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
——仪器的使用、基本实验操作及鉴别
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C)。
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C)。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C)。
4.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C)。
5.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C)。
6.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B)。
7.学会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B,在专题1.1已分析)
安排和组织学生至少完成下列化学实验活动:
粗盐中难容性杂质的去除;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燃烧的条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酸、碱的化学性质。
一、仪器使用及基础实验考查思路
(一)仪器的使用及基本实验操作。如第1题考查了量筒的使用,第2题考查了玻璃棒在蒸发过程中起的作用,第3、4、5、6、7、8、9题主要考查量筒的使用、点燃酒精灯、闻气体、稀释浓硫酸、测定溶液pH、称量固体、取用和加热液体、制取并收集气体、检查装置气密性等基本操作。
1.下列实验仪器中不能用于加热的是____(填字母代号)。
a.烧杯 b.量筒 c.试管 d.蒸发皿
[2014年]
2.为除去粗盐中CaCl2、MgCl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需进行如下操作:①溶解;②依次加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③过滤;④加适量盐酸;⑤蒸发、结晶。【提示:Mg(OH)2、BaSO4、BaCO3难溶于水;微溶物不形成沉淀;Na2CO3溶液呈碱性】
操作①、③、⑤要用到同一种玻璃仪器,该仪器在操作⑤中的作用是什么?[2017年]
3.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闻气体气味 C.稀释浓硫酸 D.测溶液的pH
[2015年]
4.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2016年]
5.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 稀释浓硫酸 C. 测溶液的pH D.制取氧气
[2019年]
6.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浓硫酸稀释 B.闻气体气味 C.液体的倾倒 D 检查气密性
[2020年]
7.规范的操作方法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保证。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加热液体 C.收集氢气 D.稀释浓硫酸
[2021年]
8.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收集氢气 B.稀释浓硫酸 C.检查气密性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017年]
9.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熄灭酒精灯 B. 测溶液的pH C. 稀释浓硫酸 D. 读液体体积
[2022年]
(二)教材上的基础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二氧化碳的性质、质量守恒定律等)的装置、操作要点、结论,如第10、11、12题主要考查了氧气制取和铁在02中燃烧、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证明CO2密度比空气的大、探究燃烧的条件等实验操作要点及结论;第13、14、15、16、17、18、19题考查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步骤、操作要点、有关计算及不正确操作(如错误使用量筒)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
10.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高锰酸钾制02时,反应试管的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B.做铁在02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应先放少量水或细沙
C.配制稀硫酸时,可在盛浓硫酸的烧杯中慢慢倒人蒸馏水
D.用金属和酸制H2时,可采用与制C02相同的发生装置
[2014年]
11.下列图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
C.天平不平衡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013年]
12.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A.测定空气里 B.检查装置的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证明CO2密度
氧气的含量 气密性 比空气的大
[2018年]
13.配制一瓶右图的溶液需氯化钠 g;配制50g 6%的氯化钠溶液,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其他操作正确),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6%(填“>”、“<”或“=”)。
[2015年]
14.配制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若量取水时俯视量筒读数(其他操作正确),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017年]
15.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小的是
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 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8年]
16.实验室用氯化钠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3g B.氯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
C.俯视量筒读数会使所配溶液偏稀 D.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等
[2019年]
17.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所需氯化钠固体应该放在托盘天平的
(填“左盘”或“右盘”)上进行称量;若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则可能是量取水时 (填“俯视”或“仰视”)量筒读数所致。
[2020年]
18. 实验室选用下列仪器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1) 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 g.
(2) 完成该实验,上图中有一种仪器不必用到,请写出该仪器的名称。
(3) 若其他操作正确,量取水时俯视量筒读数,对结果会造成什么影响?
[2021年]
19.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溶液,实验步骤为计算、______、量取、溶解:水的密度近似看做1g/cm3,量取水时所选用量筒的规格应为______(填“10mL”“50mL”或“100mL”)。
[2022年]
二、常见物质的鉴别考查思路
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如第20、21、22、23题主要考查氧气、氮气(或二氧化碳)、硬水、铵盐、合成纤维、酸和氢氧化钠等物质的鉴别。
20.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分氧气和氮气 B.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和氯化钾
C.灼烧后闻气味区分羊毛线和腈纶线 D.用酚酞溶液区分硫酸和硫酸钠溶液
[2018年]
21.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A.用灼烧法区分腈纶线、羊毛线 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软水
C.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硫酸铵 D.用水区分硝酸铵、氢氧化钠
[2019年]
22.检验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可以选用的一种试剂是 。
[2020年]
23.下列根据某些性质区分一些常见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羊毛和涤纶:灼烧闻气味 B.硫酸铵和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
C.铜片和黄铜片:相互刻画 D.氧气和二氧化碳:伸入燃着的木条
[2021年]
掌握天平的使用(左物右码;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中称量)、酒精灯的使用(如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不可吹灭;点燃酒精灯不能用另一个燃着的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加热固体(试管口应略下倾斜,试管受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闻有毒气体的方法(扇气入鼻法)、过滤操作(“一贴二低三靠”及玻璃棒引流作用)、蒸发操作(玻璃棒作用)。
2.清楚量筒的使用(俯视读数偏大,实际液体体积小)、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将浓硫酸倒入水中)、)装置气密性的检查、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不可将试纸放入溶液中)。
3.了解制取某些气体的简单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常温型)和收集方法(排水法和排排空气法,导气管管口要伸到接近集气瓶底部),知道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反应物都是固体且需要加热用固固加热型,反应物是一种固体和一种液体且不需要加热用固液常温型)及收集装置的依据(难溶于水的气体用排水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用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用向下排空气法,)。
4.明白解答除杂质习题的三原则、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五种常用的方法:①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如除去氢氧化钠中的氢氧化钙(加入碳酸钠溶液);②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除去氯化钠中的碳酸钠(加入稀盐酸);③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除去硫酸亚铁中的硫酸铜(加入铁粉);④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的物质。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灼热的氧化铜);⑤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如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
5.学会区分一些常见物质,如:
证明被鉴别物质 方  法 现  象
酸 ①滴加石蕊试液;②加Zn、Fe等金属 ①试剂变红;②产生可燃性气体
碱 滴加酚酞试液 试液变红
含Cl-的物质 滴加AgNO3、HNO3 白色沉淀
含SO42-的物质 滴加BaCl2、HNO3 白色沉淀
含CO32-的物质 滴加盐酸(HNO3)产生气体通入Ca(OH)2 白色沉淀
H2 点燃、火焰上方罩干燥小烧杯 有水珠出现
CO 点燃、产生的气体与石灰水反应 白色沉淀
CO2 石灰水 变浑浊
O2 带水星木条 复燃
1. (2022·山东聊城中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过滤黄河水 B. 稀释浓硫酸 C. 验满二氧化碳 D. 称量固体药品
2.(2022·山东东营中考)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蒸发 C.闻气味 D.稀释浓硫酸
3.(2022·山东日照中考)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收集氢气 B.蒸发 C.过滤 D.测定溶液的pH
4.(2022·河北中考)图1所示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部分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5.(2022·辽宁营口中考)小丽同学用紫甘蓝叶片自制酸碱指示剂,并用于检验白醋的酸碱性,部分操作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A. 研磨叶片 B. 浸取色素 C. 过滤汁液 D. 滴加滤液
6.(2020·永州市)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操作 B.加热固体 C.稀释浓硫酸 D.检查气密性
7.(2020·常州市)下列实验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A. 稀释 B. 溶解 C. 过滤 D. 蒸发
8.(2020·金昌市)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测定溶液pH B.配制溶液 C.称量固体质量 D. 稀释浓硫酸
9.(2020·北部湾区)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闻气味 B. 滴加蒸馏水 C. 引燃酒精灯 D. 装入MnO2粉末
10.(2020·随州市)(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固体粉末 B.读取液体体积 C.过滤 D.稀释浓硫酸
11.(2020·广安市)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闻气体气味 B. 检查气密性 C. 加热液体 D. 点燃酒精灯
12.(2020·遂宁市)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取少量固体粉末 B. 连接仪器 C. 取用液体 D. 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
13.(2020·武汉市)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加热液体 B. 俯视读数 C. 倾倒液体 D. 检查气密性
14.(2020·威海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图所示实验或操作正确的
A.稀释浓硫酸 B.收集二氧化碳 C.测定溶液pH D.制备O2发生装置
15.(2020·黄冈市)下列实验操作没有错误的是
A. 振荡试管 B. 倾倒液体 C. 测定溶液pH D. 稀释浓硫酸
16.(2020·咸宁市)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收集CO2并验满 B.过滤 C.取用浓硫酸 D.检查装置气密性
17.(2020·遵义市)分离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取样 B. 溶解 C 过滤 D. 蒸发
18.(2020·菏泽市)在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取用粗盐 B. 溶解粗盐 C. 过滤盐水 D. 蒸发滤液
19.(2021·长沙市)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好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小明同学在完成“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进行了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倾倒液体 C. 滴加液体 D. 闻气体气味
20.(2021·海南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闻气体的气味 B. 倾倒液体 C. 熄灭酒精灯 D. 收集二氧化碳
21.(2021·新疆)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22.(2020·吉林省)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连接仪器 B. 铁丝燃烧 C. 液体加热 D. 点燃酒精灯
23.(2020·泰州市)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取用粉末 B. 蒸发结晶 C. 加热液体 D. 连接仪器
24.(2020·贵港市)我市今年初中学业水平实验操作考试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 加入石灰石固体 B. 过滤粗盐水中的泥沙 C 量取48ml水 D. 倒入稀盐酸
25.(2020·十堰市)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A.取少量固体 B. 量取液体 C. 氧气验满 D. 稀释浓硫酸
26.(2020·宜昌市)量取液体并加热,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倾倒 B. 滴加 C. 读数 D. 加热
27.(2020·青海省)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熄灭酒精灯 B. 读取液体体积 C. 稀释浓硫酸 D. 过滤
28.(2020.天水市)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29.(2020·湘潭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测定溶液的pH B. 闻气体气味 C. 点燃酒精灯 D. 洗涤试管
30.(2021·重庆市)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31.(2021·天津)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闻气体气味 C. 倾倒液体 D.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32.(2021·吉林)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量取液体 B.验满气体 C.滴加液体 D.测溶液pH
33.(2020·绥化市)下列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应选项“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A.标签受损 B.不会产生氧气 C.引起火灾 D.读数不正确
34.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35.下列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测定溶液的pH时,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再使用
B.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托盘天平左盘的滤纸上称量
C.做CO还原CuO的实验时,用点燃的方法处理尾气
D.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备并收集氧气的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再撤导管
36.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烧杯 B.量筒 C.托盘天平 D.蒸发皿
37. 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时,不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A.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C.氯化钠晶体不纯 D. 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38.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括号内的物质)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浓硫酸) B.氮气中的氧气(碳)
C.铜粉中的氧化铜(一氧化碳) D.氯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铜(氢氧化钡溶液)
39.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下列混合物,能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步骤加以分离的
A.煤粉和煤灰 B.水和花生油 C.食盐和纯碱 D.食盐和泥沙
40.下列各组物质中,只用水就可以鉴别的是
A.气体:氢气、氧气、二氧化碳 B.液体:花生油、水、浓硫酸
C.固体: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铁 D.固体:碳酸钙、碳酸钠、碳酸钡
41.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观察泡沫的产生情况
B.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加入酚酞试液,观察溶液是否变色
C.氧气、二氧化碳--插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木条能否复燃
D.棉纤维、羊毛纤维--点燃,闻是否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42.下列实验现象和对应的结论描述都正确的是
A.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一一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某固态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产生氨味——该化肥一定是铵态氮肥
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43.鉴别下列各组物质,选用试剂或方法(括号内)正确的是
A.水和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B.纯碱和烧碱溶液(酚酞)
C.盐酸和硫酸(石蕊) D.CO2和N2(燃着的木条)
44.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B.用水区分硝酸铵固体和蔗糖固体
C.用pH试纸区分澄清石灰水和食盐水 D.用紫色石蕊试液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
45.下列区分物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水区分氯化钙和碳酸钙 B.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白酒和白醋
C.用盐酸区分黄金和黄铜(含锌) D.用酚酞溶液区分氯化钠溶液和盐酸
46.只用一种试剂来鉴别NaOH、Ca(OH)2、稀H2SO4三种溶液,可以选用下列物质中
A.紫色石蕊试液 B.无色酚酞试液 C.碳酸钠溶液 D.二氧化碳
47.实验室常用于检验碳酸盐的方法是
A.加入硝酸钡,产生白色沉淀 B.放入水中,不溶解的是碳酸盐
C.加入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 D.加入稀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48.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中的物质为杂质),请将所选用试剂的化学式或名称填写在横线上。
(1)Na2SO4 (Na2CO3)______; (2)C (CuO) ______;(3)NaOH (Na2CO3) __________。
49.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中的物质为杂质),请将所选用的试剂填写在横线上。
(1)HCl(H2SO4) ; (2)Cu(Fe) ;(3)NaOH(Ba(OH)2) ;
50.区分某地下水(硬水)和蒸馏水,可以选用的物质是 ;了解某工厂排放废水的酸碱度,可以使用 进行测定。
51.通过晾晒海水可以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MgCl2和CaCl2)和难溶性杂质(泥沙等)。去除粗盐中难溶性的杂质需经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步骤,除去粗盐中的MgCl2,所用的试剂为 ,除去粗盐中的CaCl2,所用的试剂为 ;
52. (2020·营口市)请你分析下列图示的操作可导致的后果:
(1)_______;(2) ___;
1.b 2.不断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
3.B 4.B 5.B 6.B 7.D 3.C 6.C 7.B 8.C 9.C
10.4.5 > 11.大于 12.A 13.C 14.D 15.C
16. 左盘 俯视
17.(1) 3.0g (2)漏斗 (3)会使量取的水的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20.稀盐酸或稀硫酸 (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钙溶液、氯化钡溶液)
21.B
1.A 2.C 3.B 4.B 5.C 6.D 7.C 8.A 9.D 10.A 11.C 12.A 13.D 14.D 15.B 16.D 17.A 18.D 19.D 20.D 21.D 22.D 23.C 24.A 25.C 26.A 27.C 28.D 29.C 30.C 31.C 32.B 33.B 34.A 35.C 36.D 37.A 38.B 39.D 40.B 41.B 42.C 43.A 44.D 45.D 46.C 47.D
48. H2SO4 HCl或H2SO4 Ca(OH)2或Ba(OH)2 49.氯化钡 硫酸铜 硫酸钠
50.肥皂水 pH试纸 51. NaOH Na2CO3
52. (1)所量液体体积少于30mL(其他合理表述亦可) (2)打破试管底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