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亚非拉人民的抗争,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1.重点了解世界殖民体系建立过程和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概况
2.重点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素养目标】
1、时空观念:结合教材以及历史地图,以时间轴的形式展现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时间脉络。2、史料实证:找到相关图片和史料论亚非拉民族独立产生的背景和传播的过程。3、历史解释:民族革命、民主革命、大棒政策、金元政策。4、唯物史观:理解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背景,体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5、家国情怀:通过亚非拉民族英雄的斗争,理解他们心怀祖国的爱国精神。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2课时)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2课时)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课时)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2课时)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世界近代史:1500年的地理大发现至1900年帝国主义的形成。重点讲述新航路开辟与世界历史形成过程;西方人文主义和思想解放运动与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之间的历史渊源。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伟大意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和全球联系的不断加强。西方通过殖民征服,逐步把世界联结为一个整体。到19世纪末,终于形成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世界各地均被纳入该体系之中。(3-6单元)
[近代主题]
1500年地理大发现——20世纪初。人类由分散走向整体,大国纷纷崛起,他们通过海洋进行殖民扩张,瓜分世界市场,争夺势力范围,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在世界的统治。
核心主题:高扬抗争之旗 争取独立之日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极不合理的秩序。亚非拉的民族独立运动,是对这种极不合理状况的积极抗争,也推动了各国和各地区的社会变革、争取世界上大多数人的解放。
西方国家殖民世界进程图(1492-1914)
19C末20C初
1914——1918一战
1939——1945二战
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殖民体系收到冲击
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殖民体系动摇
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殖民体系瓦解
1821年 西属墨西哥独立
1910-1917年 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1804年法属海地独立
1826年 西属拉美民族独立
1822年葡属巴西独立
1911年中国辛亥革命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时空定位】
19世纪初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民族革命】:反抗异族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其主要革命对象是外国的侵略势力。(针对帝国主义)
【民主革命】:反抗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制度的运动,其主要革命对象是本国的封建势力。(针对本国封建势力)
【民族民主革命】: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政治民主的运动。
■非洲的愤怒:2003年在南非德班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反种族歧视大会”上,非洲国家普遍认为,欧洲的殖民主义和奴隶制度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这是造成非洲贫穷和落后的最主要原因。因此,欧洲国家应向非洲进行道歉并赔偿损失。
■ 美洲的愤怒:在哥伦布发现美洲500年的纪念日,美国一位印第安人领袖遣责说:“这是灭绝种族和悲痛的500年。哥伦布纪念日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悼念日,是一个十分黑暗的日子。”
■ 欧洲的回避:在整个欧美社会,殖民主义的阴暗面被小心翼翼地回避着、淡化着,它总体上仍是一段值得夸耀的光荣史和冒险史,早期的殖民者也仍是被广泛传诵的英雄。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材料一 到18世纪下半期,拉美殖民地社会经济冲破了宗主国的种种限制而缓慢发展起来,出现了一批生产纺织品、皮革、陶、铁器、玻璃、糖等手工工场及造船厂……在巴拿马、古巴、阿根廷和巴西兴起了造船业,巴西的优质木材一直畅销国外。……随着经济的发展,殖民地在经济上摆脱宗主国束缚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从而推动着殖民地走上争取独立斗争的道路。 ——刘诈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
(1)经济: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根本原因)
材料二 西班牙、葡萄牙对殖民地的掠夺和剥削,引起殖民地社会各阶级、各种族人民的普遍不满……在葡属巴西,黑人占总人口的一半,几乎都是在种植园劳动的奴隶。他们和其他混血人种构成了巴西广大被压迫的劳动群众。
——刘诈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
(2)政治:欧洲殖民者的长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
1、背景
材料三 杜桑·卢维杜尔原是海地岛北部布雷达种植园主的奴隶,后提升为马车夫。他曾研读过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向往自由平等,痛恨奴隶制度和殖民统治。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3)思想:启蒙思想的传播使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
材料五:独立战争的胜利和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是北美大陆第一次民族解放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的辉煌成果,它对欧洲和拉丁美洲有着极大的影响。
材料四:1789年爆发了法国大革命,1791年8月在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海地人民举行起义,而法国正在革命期间无力进行干预……1807年拿破仑军队侵入葡萄牙;1810年,由于西班牙被拿破仑占领,拉丁美洲人民便利用时机掀起了独立战争。
(4)外因: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法国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严重削弱了西、葡、对拉丁美洲殖民地的控制;美国的独立大大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
1804年,海地独立
法属殖民地
1822年,巴西独立
葡属殖民地
圣马丁领导解放智利、秘鲁
1821年,墨西哥独立
西属殖民地
玻利瓦尔领导解放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
圣马丁领导解放智利、秘鲁
1804年法属海地独立
杜桑·卢维杜尔
(黑人奴隶)
揭开拉美独立序幕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一)民族独立运动(第一阶段)
2、进程
1810年墨西哥独立运动的领导人
伊达尔戈
(土生白人)
佩得罗一世
(葡萄牙王子)
建立君主制
玻利瓦尔
(土生白人)
圣马丁
(土生白人)
1826年西属拉美实现独立
地区 时间 结果
法属海地
西属拉美
葡属巴西
1791—1804
建立拉美第一个独立共和国
1810—1826
玻利瓦尔与圣马丁领导下,基本实现独立
1822年
获得独立,建立君主制。最高统治者发动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
2、进程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一)民族独立运动
(3)领导力量:多由土著集团先进分子领导,资产阶级并没有真正成为领导阶级
(4)特点:赶走殖民者,获得民族独立。
(1)时段:18世纪末19世纪初
(2)概况:
(5)结果:拉丁美洲人民经过艰苦斗争,于19世纪20年代基本获得独立,但仍面临继续进行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
(6)评价:①积极:a.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彻底推翻了西班牙、葡萄牙长达三个世纪的封建殖民统治,建立了一系列新兴国家。b.独立后的拉丁美洲国家大多数建立了共和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c.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还打击了西班牙、葡萄牙的封建腐朽势力,配合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②消极:没有铲除封建主义,只完成了民族独立,未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思考:获得民族独立的拉丁美洲真的独立了吗
西葡的殖民统治崩溃后,英美法德等国的势力便伸向了拉丁美洲。许多拉美国家在经济上已成为英国的附庸。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发表宣言,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在拉美实行“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
政治独立但经济仍属于殖民经济,欧美列强不放松对拉美的渗透特点:第一,革命范围广,成果丰硕;第二,革命任务具有反封建和反压迫双重性质;第三,革命多由外来的移民及其后裔领导。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一)民族独立运动
1.求独立谋发展之曲折:
1802年杜桑受骗被捕并押往法国。1803年死于狱中。
1811年1月17日,“墨西哥独立之父”伊达尔戈战败惨遭杀害。
莫雷洛斯接替伊达尔戈继续领导墨西哥独立运动。1815年初,莫雷洛斯不幸被俘,光荣就义。
持续了近40年的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几乎遍及拉丁美洲各地,约2000万人卷入这场斗争,就其时间之长、地域广、涉及人口之多,是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2.独立之后之问题:
材料1:独立以后仍然盛行大地产制。殖民地时期绝大多数克列奥地主的大地产不仅原封未动,而且他们又利用独立后掌权的条件,霸占从殖民者那里没收来的大量地产。这些大地产克列奥地主的大庄园,基本上仍保持中世纪的剥削方式。
(1)经济:大地产所有制阻碍经济发展
材料2:拉美各国独立后,除巴西实行帝制政体外,其他国家都建立了共和制,这是一种与欧美的民主共和制不同的考迪罗主义的共和政体,(考迪罗为西班牙语,意为领袖或首领。)考迪罗主义实际上是军人专政的军事独裁制,是大地主专政的一种表现形式。
(2)政治:考迪罗制,政局动荡,军事独裁
考迪罗(Caudillo),亦称考迪罗主义、考迪罗制度。考迪罗制是拉丁美洲特有的军阀、大地主和教会三位一体的本土化独裁制度。拉美地区的大多数国家在19世纪20年代独立后至20世纪前盛行。考迪罗经济上依靠大地产大庄园主,在政治上靠军人专政来维持其政治统治。对外投靠外国势力,对内残酷镇压人民反抗。
拉美地区为何没有像美国一样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
第一,由于西方国家长期的侵略压迫,拉美政治、经济、文化基础薄弱。
第二,拉美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彼此贸易往来少,没有形成统一市场,缺乏联系在一起的共同经济基础。
第三,拉美地域广阔,彼此间交通不便,各地大封建主据地自雄,阻碍统一。
第四,人民几百年来深受压迫,对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有所疑惧。
第五,语言,习俗,心理差异很大。沟通和交流不畅。
第六,独立后,英美等国的渗透。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二)民族民主革命(第二阶段)
1、背景
经济:大地产所有制阻碍经济发展
政治:政局动荡,考迪罗主义盛行军事独裁
外部:英美等国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
“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
美国第5届总统门罗:美国将不干涉欧洲列强的内部事务或它们之间的战争;美国承认并且不干涉欧洲列强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和保护国;欧洲列强不得再在南、北美洲开拓殖民地;欧洲任何列强控制或压迫南北美洲国家的任何企图都将被视为对美国的敌对行为。
“大棒加胡萝卜政策”:美国第26届总统罗斯福凭借其大为增强的军事经济力量,主张以武力为后盾,迫使拉丁美洲国家“循规蹈矩”,听命于美国。
“用金元代替枪弹”:美国第27任总统塔夫脱主张运用外交政策推动和保护美国银行家的海外投资,特别是对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和中国扩大投资。
2.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
4.特点:推动民主改革,巩固独立成果,促进国家的进步和发展。
地区 时间 结果
巴西
墨西哥
3.过程:
1889年
丰塞卡将军发动政变,推翻佩德罗二世, 废除奴隶制度和君主制,建立巴西共和国。
1910年
在农民起义军的支持下,墨西哥人民推翻本国独裁统治。
1917年
墨西哥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四)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
1、从独立背景看——受外部因素影响大,自身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内部条件不成熟
2、从独立过程看——持续时间长,阶段性强,涉及的地域范围广,革命范围广,时间长,成果丰硕。
3、从革命性质看——具有反封建和殖民压迫的双重任务,争取民族独立是首要任务。
4、从领导阶级看——由土著集团的先进分子领导,资产阶级并没有真正成为领导阶级
5、从独立结果看——经济上封建大地产制没有被触动,政治上军事独裁的“考迪罗体制”,外部面临着帝国主义的侵略、渗透,独立后的拉美依然步履维艰
(三)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性质: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既是民族解放运动, 也是资产阶级革命。
二、亚洲的觉醒
(四)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政治: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民族危机
经济: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阶级:资产阶级及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壮大
社会: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
思想: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
外因:俄国1905革命
(三)性质: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
(二)背景
(一)含义:
亚洲各国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的觉醒和抗争
(五)过程:
1、印度民族解放运动(1905-1908)
(1)1885年,“国大党”成立;
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成立国民大会党,积极要求民族平等和自治;
(2)1905年,反英斗争出现新高潮;
以提拉克为首的国大党激进派主张联合人民群众的力量,进行一切形式的斗争,推翻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3)1908年,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提拉克被捕,孟买10多万工人举行政治总罢工,要求将其释放,成为20世纪初印度人民反英斗争的高潮;
二、亚洲的觉醒
2、伊朗立宪运动(1905-1911)
(1)概况:
1905—1911年,伊朗发生立宪革命,制定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规定伊朗为君主立宪国家;
(2)结果:
革命在伊朗统治阶级和俄英等外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
(3)意义:
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外国势力,传播了民族民主革命思想;
3、中国辛亥革命(1911)
(1)概况:1911年武昌起义,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2)意义: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它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材料:20世纪初,一场革命风暴席卷亚洲。 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伊朗、土耳其、中国相继爆发了变革封建制度的革命;菲律宾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战争;印度的独立运动发展成波澜壮阔的群众性反帝爱国怒潮。与此同时,越南、朝鲜、印尼的民族解放运动,也在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下,蓬勃发展,这一切,汇成亚洲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洪流。列宁1913年5月7日在《真理报》上发表文章,对这场新的革命风暴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称之为“亚洲的觉醒”。 —才家瑞《“亚洲觉醒”的内涵及该时期各国民族民主运动的类型与特点》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亚洲觉醒的类型和特点。
(七)特征:
范围广;高举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两面大旗;由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有广大人民群众参加、各国的革命派开始自觉地相互联系和相互支持”。
(六)类型:
第一类是发生在殖民地各国的革命运动,以建立独立的资产阶级民族国家为首要任务,如菲律宾、印度、越南等国家;
第二类是发生在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运动,以推翻勾结帝国主义的封建专制政权,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体制为首要任务,如中国、伊朗、土耳其等国家。
二、亚洲的觉醒
材料:中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第一次建立了共和政体;……伊朗革命保住了其重要成果宪法;印度人民则迫使英国当局取消了孟加拉分治法案。……亚洲觉醒时期各国斗争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开辟了斗争的新阶段。……亚洲民族运动在客观上成了西方工人运动的同盟军。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洲的觉醒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但是都没有完成民族民主革命任务
(八)历史意义:
1.沉重打击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殖民体系和本地区的封建势力,推动了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和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标志着亚洲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2.标志着亚洲各族人民已作为一支反帝的强大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斗争的舞台,把亚洲变成了打击帝国主义势力的重要阵地。
3.一批民族资产阶级政党形成,古老的亚洲开始走上近代政党政治的道路。
4.传播了民主思潮,为亚洲各国走上独立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
5.提供了新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后来领导亚洲各国民族运动有重要的意义。
二、亚洲的觉醒
三、非洲的抗争
1、背景
在列强侵略非洲的过程中,非洲人民一直不断进行斗争。为了自卫,非洲居民自动组织起来,在一些要道设立陷阱,用投枪、弓箭袭击贩奴商人。
早期非洲人民的反抗斗争还表现在被捕奴隶进行的顽强斗争上,最常见的反抗方式是逃跑或自杀。据不完全统计,1700-1845年,仅在英、美贩奴船上就爆发了55次大规模的奴隶暴动。
19世纪以来,武装斗争成为非洲人民的主要斗争形式。
①15世纪——19世纪中叶前西方列强入侵非洲,集中于沿海地区,进行罪恶奴隶贸易
②帝国主义对非洲的瓜分,激起了非洲人民的强烈反抗
③非洲经济具有较强的依附性,工业近代化进程缓慢
设立陷阱 使用投枪弓箭袭击贩奴商人
逃跑或自杀
武装斗争
早期抗争
零散
规模化
国家 殖民国 动员手段 斗争形式 结果
埃及 1882
苏丹 1881
埃塞俄比亚 1894
英国
英国
意大利
政党组织
马赫迪宗教组织
皇帝号召
武装斗争
抵抗 失败,英国占领埃及
虽沉重打击英国侵略者,但失败后英国控制了苏丹
打败侵埃意军,保持了独立
2、概况:
19世纪末非洲抗争特点:
①武装斗争是反殖民侵略斗争的主要形式;
②有组织的、大规模的武装反抗甚至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卫国战争;
③领导力量多样,大多是封建统治阶级或者传统社会的统治者,体现了其落后性;
④宗教在号召、组织民众中发挥重要作用;
⑤非洲第一个政党出现,近代民族意识觉醒。
⑥城市反帝运动兴起。如埃及开罗罢工斗争。
非洲的抗争局限:
斗争水平总体上相对落后(旧式民族运动)
只有埃及出现了非洲第一个政党
领导者几乎都是封建统治阶级,各国各自为战
宗教在号召组织民众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非洲的抗争
【合作探究】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并分析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
材料2:独立运动以后,拉美人民除个别国家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外 ,多数国家的民族民主运动的规模和深度都很有限,成果甚微……非洲的情况有所不同……绝大多数地区的反殖反帝长期停滞在较低水平,部落酋长、封建王公领导抵抗运动和下层人民的自发起义是近代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薛源官《试论近代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几个问题》
材料3:在亚洲,强大的民主运动到处都在发展、扩大、加强。那里的资产阶级还同人民一起反对反动势力。数亿人正在觉醒,追求生活,追求光明,追求自由。
——列宁《落后的欧洲和先进的亚洲》
材料1:19世纪上半叶……尽管商业重炮动摇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政治根基,但没有导致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发生根本的变化,也不可能催发新的阶级力量的萌生,在殖民地侵略和掠夺面前……多出于本能自发的反抗。19世纪晚期,亚非拉人民的斗争开始走上自觉的民族民主运动的道路……20世纪初,是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大觉醒的时代民族解放运动进入了以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为中心的新阶段。
——薛源官《试论近代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几个问题》
阶段性
渐进性
差异性
... ...
经济发展水平
政治文化传统
思想解放程度
殖民方式
殖民程度
对比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美民族独立运动的异同。
(1)相同点:
(2)不同点:
①亚洲的觉醒主流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民主革命,也存在着旧式的反帝反封建起义;
②非洲的斗争水平相对落后,主要是旧式的反帝民族斗争;
③拉丁美洲主要是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①都有武装斗争的形式反对外来侵略;
②亚洲和拉丁美洲斗争中出现了新的阶级力量——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小结
英国
英国
意大利
政党组织
马赫迪
宗教组织
皇帝号召
武装斗争
抵抗 失败,英国占领埃及
虽沉重打击英国侵略者,但失败后英国控制了苏丹
打败侵埃意军,保持了独立
地区 阶段 特点
拉美 1、1790年海地革命波及整个拉美,独立战争拉开序幕; 2、1810年至1826年,拉美独立战争风起云涌,绝大部分地区独立。 1、革命范围广,成果丰硕;2、革命任务具有反封建和反压迫双重性质;3、革命多由外来的移民及其后裔领导。
亚洲 1、19世纪中期,以下层人民起义和反侵略斗争为主;2、19世纪晚期,以下层人民起义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为主;3、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运动,被称为“亚洲的觉醒“。 1、新兴资产阶级掌握了革命领导权,组成了资产阶级政党,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2、资产阶级政治运动不同程度地与工农运动相结合;3、亚洲各国的工农运动从自发斗争逐步转向自觉斗争,尤其是亚洲的工人阶级已开始建立工会和进行政治罢工;4、各国革命相互支持,彼此激励,并开始进行联合尝试。
非洲 1、19世纪初到19世纪末,反帝斗争是局部和零星的;2、19世纪末20世纪初,反帝斗争此起彼伏,遍布非洲。 1、以武装斗争和起义为主要形式;2、撒哈拉以南地区以伊斯兰教斗争为主;3、城市反帝斗争兴起;4、知识分子觉醒,使斗争走向资产阶级民族主义道路。5、领导者几乎都是封建统治阶级或者传统社会的统治者。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主要有:
1.广泛性:涉及亚非拉广大地区;
2.持续性,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3.多样性:①领导力量:有共产党、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爱国王公贵族、部落酋长等;②指导思想:有孙中山的革命民主型的民族主义、甘地宗教道德型的民族主义、苏加诺综合性民族主义等;③斗争方式:有普遍的革命运动、改革运动、群众运动、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士兵起义等。
4.正义性:都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根本原因是( )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B.帝国主义国家对亚非拉侵略的加剧
C.亚非拉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D.亚非拉地区人民民族民主意识的增强
课堂检测
2.拉丁美洲独立运动领导人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他率领起义军解放了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等南美洲地区,原来统治这些地方的殖民国家是( )
A.英国 B.荷兰 C.西班牙 D.葡萄牙
B
C
3.“亚洲觉醒”主要是指20世纪初,亚洲各国发生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这个的觉醒不仅体现在资产阶级身上、而且也体现在所有参加革命的人民身上。推动古老的亚洲开始觉醒的外部压力是( )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
C.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扩展
4.19世纪末,西方报刊惊叹道:“不敢设想,一个文明国家的军队会在一名非洲酋长及其士兵的手中遭到如此巨大的灾难。” 西方报刊针对的对象是( )
A.孟买工人总罢工的胜利 B.埃及抗英斗争的胜利
C.苏丹马赫迪起义的成功 D.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的胜利
B
D
5.18世纪末,一些拉美土生白人不再认为自己是原有种族的后裔,开始把居住地视为自己的祖国。他们从感情上脱离了自己的同胞,否认西班牙白人是自己的父辈和兄弟,并高度赞扬印第安人的文化和传统,将其视为自身文化的一部分。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启蒙思想促进拉美地区的觉醒
B.拉美地区民众的民族独立意识增强
C.民族融合成为拉美发展的主流
D.印第安人成为反殖民斗争的主力军
6.学者郑昌发指出,西属拉美人民经过近16年的浴血战斗,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如果从世界全局来考察,它不仅打击和彻底冲垮了西班牙的封建殖民主义体系,而且对欧洲、美洲的封建制度也是猛烈的冲击。这表明西属拉美独立运动( )
A.与世界各地革命运动相配合 B.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
C.有利于世界近代社会的转型 D.资产阶级革命任务彻底完成
B
C
7.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具有不平衡性,非洲反帝斗争的主要领导者是旧式统治阶级,而亚洲和拉丁美洲则进入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阶段。产生这一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思想意识形态的差异 B.社会阶级结构的差异
C.人民群众是否支持反帝斗争 D.社会经济结构的差异
8. 埃及的抗英斗争、苏丹马赫迪起义和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是突出的事件,但在动员民众方面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埃及是通过政党动员 ②苏丹是政府组织动员
③埃塞俄比亚是皇帝的号召 ④都是在国外反殖民势力的支持下进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D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