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单元复习巩固卷-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弓缴(zhuó) 盘孟(yù) B.搜集(shōu) 荧光屏(píng)
C.教诲(huǐ) 恐怖(bù) D.憎恶(zēng) 诞生(d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可见一斑 惹人讥笑 狂风努号
B.张冠李带 震耳欲聋 巧夺天工
C.雅俗共赏 浴血搏杀 漫不经心
D.悬崖峭璧 留连忘返 雕梁画栋
3.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
A.总共 B.大概 C.所有的 D.平常的
4.《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课的中心论点是( )
A.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B.要发现真理,说难也不难,说容易并不容易。
C.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D.见微知著、善于发间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
5.理解《两小儿辩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两个小儿争辩的中心问题是一天之中太阳离我们远近的问题。
B.一小儿以冷热来判断太阳离人的远近,一小儿以大小来判断太阳离人的远近。
C.孔子对两小儿所争论的问题不能判明是非,说明孔子也是徒有虚名。
D.从两小儿对太阳远近问题的争辩中,可以看出他们富有质疑探究的精神。
6.下列词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小世界不但被表盖保护着,还被一层玻璃蒙着。(“保护”的近义词是:珍惜)
B.这件普通的事被他敏锐地注意到了。(“敏锐”的反义词是:灵活)
C.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遥远”的反义词是:靠近)
D.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恐怖”的近义词是:可怕)
7.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不许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
B.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C.玛琪脸上露出鄙夷不屑的神情:“学校?学校有什么好写的?我讨厌学校。”
D.玛琪在想,在过去的日子里,那些孩子一定非常热爱他们的学校。她想,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二、填空题
8.看拼音写词语。
lǐnɡ yù yí wèn wú liáo biàn lùn qiū yǐn
( ) ( ) ( ) ( ) ( )
qīnɡ cuì bō li xī shuài kǒnɡ bù chǐ lún
( ) ( ) ( ) ( ) ( )
9.在下面括号里填入一个成语,要求与前面的成语形成对偶关系。
例:愚公移山——精卫填海
(1)心中有鬼——( )
(2)守株待兔——( )
(3)雪中送炭——( )
(4)瓜熟蒂落——( )
10.补充词语,选词填空。
( )( )凉凉 ( )空见( ) ( )根求( )
见( )知( ) ( )( )不舍 ( )( )不屑
①学习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有( )的精神。
②遇到问题我们一定要有( )的态度,这样才能有更多的收获。
11.根据积累完成练习。
(1)《学弈》选自_________,两个学生学习的表现,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人_______,一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
(2)当今世界,变革创新的潮流滚滚向前。中国先人很早就认识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谁排斥变革,谁就会被历史淘汰。
(3)学生如果能用功研究学问,坚持不懈的努力,就可以比他的老师更有成就,这就是荀子在《劝学》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爸爸勉励我在生活中要做到“苟日新,_____,______。”
(5)修改病句: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12.表里的生物(节选)
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 )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有一次,父亲也许看我的样子太可怜了,也许自己有什么高兴的事,①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 )只许看,不许动。”
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②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这小世界( )被表盖保护着,( )被一层玻璃蒙着。③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但是,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
(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不但……还…… ……可是…… ……因此……
(2)文中句子①是______描写,②是______描写,③是______描写。
(3)为什么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林肯是美国历任总统中最具幽默感的一位。
一次,林肯步行到城里去。一辆汽车从他身后开来时,他扬手让车停下来,对司机说:“能不能替我把这件大衣捎到城里去?”“当然可以,”司机说,“可我怎样将大衣交还给你呢?”林肯回答说:“哦,这很简单,我打算裹在大衣里头。”司机被他的幽默所折服,笑着让他上了车。
林肯当过律师。有一次出庭,对方律师把一个简单的论据翻来覆去地陈述了两个多小时,讲得听众都不耐烦了。好不容易才轮到林肯上台替被告辩护,他走上讲台,先把外衣脱下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玻璃杯喝了两口水,接着重新穿上外衣,然后再脱下外衣放在桌上,又再喝水,再穿衣,这样反反复复了五六次,法庭上的听众笑得前俯后仰。林肯一言不发,在笑声过后才开始他的辩护演说。
有一次,一个妇人来找林肯,她理直气壮地说:“总统先生,你一定要给我儿子一个上校的职位。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权利,因为我的祖父曾参加过雷新顿战役,我的叔父在布拉敦斯堡是唯一没有逃跑的人,而我的父亲又参加过纳奥林斯之战,我丈夫是在曼特莱战死的,所以……”林肯回答说:“夫人,你们一家三代为国服务,对国家的贡献实在够多了,我深表敬意。现在你能不能给别人一个为国效命的机会?”那妇人无话可说,只好悄悄走了。
13.根据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
14.用“ ”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15.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折服:_____________
(2)前俯后仰:_________________
1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第四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你认为林肯有哪些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书面表达
18.习作。
在小学六年的生活中,一定有许多让你难忘的事情,请你选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两件事写下来,根据自己要写的内容拟定题目,反映自己多彩的小学生活。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1.D
【解析】略
2.C
【详解】A.狂风努号——狂风怒号;
B.张冠李带——张冠李戴;
D.悬崖峭璧——悬崖峭壁;留连忘返——流连忘返。
故答案为:C。
3.C
【解析】略
4.A
【解析】略
5.C
【解析】略
6.D
【解析】略
7.B
【详解】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判断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珍贵。
B选项中的句子出自《表里的生物》一课,是陈述句的语气,不表示疑问,不应该用问号。正确的是“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8. 领域 疑问 无聊 辩论 蚯蚓 清脆 玻璃 蟋蟀 恐怖 齿轮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域、疑、聊、辩、蚯、蟀”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9. 目中无人 刻舟求剑 锦上添花 水到渠成
【详解】此题考查成语的理解。注意本题要求前后两个成语形成对偶关系。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辞方式。平时学习要熟练掌握成语含义,多积累识记成语。
10. 沧 沧 司 惯 追 源 微 著 锲 而 鄙 夷 锲而不舍 追根求源
【详解】考查补写词语及运用,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书写时要注意“沧、惯、锲、鄙、夷”容易写错。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在具体语境中运用词语,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选词填空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①锲而不舍:意思是说,一直刻下去不半途而止,就是坚硬的金石也是可以镂刻成器的。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②追根求源:指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同“追本溯源”。
11. 《孟子·告子》 专心致志 惟弈秋之为听 虽听之 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 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 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日日新 又日新 一个人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详解】(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文言文默写、理解能力。《学弈》出自《孟子·告子上》,通过弈秋教两人下棋的事,告诉我们学习应当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
原文: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2)根据题干中“变革创新的潮流滚滚向前”和“谁排斥变革,谁就会被历史淘汰。”可知需要填写关于变革的名句。
《周易》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的发展。 说明在面临不断发展的局面时,必须要改变现状,进行变革和革命。
(3)考查对《劝学》中名句的积累能力,在熟知各句的意思前提下,快速理解题干中句子的含义内化,在脑海中搜寻最符合情境的写出即可。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意思是: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是水凝结而成的,然而却比水更寒冷。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常用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4)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名句默写的能力。“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选自中国儒家经典——《礼记·大学》。
(5)此句考查病句辨析和修改能力。此句为前后搭配不当。“是否”和“关键在于”搭配不当。将前半句中的“是否”删除即可。
12.(1)因此 可是 不但 还
(2) 语言 动作 心理
(3)因为父亲不让“我”动表,更激发了“我”的好奇心。
(4)文中的“我”是一个好奇心强的孩子。
【详解】(1)本题考查关联词语。
结合句子语境,“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这是导致我痛苦的原因,选择关联词语“因此”;
结合句子语境,父亲让我看表,但是还有要求,只许看,不许动,因此选择关联词语“可是”;
结合句子语境,表上有表盖,还有一层玻璃,因此选择关联词语“不但……还……”
(2)本题考查描写方法。
读句子①,可知句子写的是父亲说的话,因此是语言描写。
读句子②,可知句子“取出”“拨开”写的是父亲的动作,因此是动作描写。
读句子③,可知句子写的是心里所想,因此是心理描写。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根据文中“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可知,我对父亲的表非常好奇,看到表后被震惊,所以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
(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根据“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一把表放在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可知“我”其实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孩子,而且善于观察和思考。具有探索的精神。
13.最幽默的总统 14.林肯是美国历任总统中最具幽默感的一位。 15. 信服。 形容身体前后晃动,多指大笑时候。 16.林肯巧妙地拒绝了老妇人为儿子走后门的请求。 17.林肯坚持正义,充满斗志,为人正直等。
【解析】略
18.示例:
难忘的一件事
生活中总是会有很多快乐的瞬间,在今天的小桔灯课堂中,我又得到许多快乐!
在这节课中,老师让我们分小组制作蔬菜拼盘,所有人都当它是一场比赛。
首先,老师给我们发了一张“得意洋洋”的照片,让我们准备一下,我们欣喜若狂,偷笑这道菜太简单了,谁知后面的事却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接着,我们开始挑选食材。我们今天这道菜所需要的东西有:碧绿碧绿的黄瓜、火红火红的苹果,呛死人的洋葱,还有美味的香菜呢……然后,我们开始动手制做。起初,我们用碧绿碧绿的黄瓜摆成了桃心,接着在上面用呛鼻的洋葱葱摆成了一朵荷花,再用香菜做点缀。
这样,一盘菜就做好了,可是,由于做的心急火燎,菜品马马虎虎,不成样。
所以,我们又做了一遍,这次,同学们认认真真,分工合作,有的同学切菜,有的同学摆放,因为有了这次的认真,才有了这样的结果,我们我们的菜品再一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诞生了。这次的拼盘上一次的与众不同,不再像上一次一样,与图片上的水果拼盘南辕北辙了。
在今天的小桔灯课堂中,我得到了快乐,也索取了教训。所以,我懂得了这样的道理:慢慢的走,总会到的,慢慢的嚼,总会吃饱的。这样的道理连骆驼都知道,你不觉得愧疚吗?
【解析】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