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统一(岳麓版必修3) 课件1(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统一(岳麓版必修3) 课件1(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6-20 07:40: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统一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温故知新春秋:战国:秦:汉:应运而生不断发展遭受打击成为正统?课标要求: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一、汉初的黄老之学1、思想内容:“黄”:黄帝的学说“老”:老子的学说治身(养身)治国+ 黄老之学的基础是早期道家理论,同时又兼采阴阳、儒、墨、法等各家学说。它强调“无为而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一、汉初的黄老之学1、思想内容:2、盛行原因:“无为而无不为”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同一颜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汉高主刘邦一、汉初的黄老之学1、思想内容:2、盛行原因:汉初经济残破、百废待兴,适应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3、实施结果:“无为而无不为”【文景之治】
汉高祖总结秦亡的教训,实行黄老无为政治,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到了文帝、景帝时期,倡导以农为本,进一步推行“轻徭薄赋”、“约法省禁”的政策,使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文景之治”。一、汉初的黄老之学1、思想内容:2、盛行原因:汉初经济残破、百废待兴,适应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3、实施结果:4、衰落原因:恢复元气,国力日盛(1)随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2)儒家学说经过调整,整合出一整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无为而无不为” 董仲舒: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前179——前104年)广川人(今河北景县人)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主张,创立新儒学。二、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二、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1、来源:依据《公羊春秋》学说,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有思想体系。2、内容:(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为中央集权提供理论依据,以思想上的统一维护政治上的统一二、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1、来源:2、内容:(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中央集权提供理论依据,以思想上的统一维护政治上的统一。(2)“天人感应”(基础)①“君权神授”②天谴论赋予君主崇高的权威限制君权过度膨胀(3)君主施政应以德为主,以刑辅德;“三纲五常”二、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1、来源:2、内容:君为臣纲──君臣义
父为子纲──父子亲
夫为妻纲──夫妻顺
【仁】──亲也。对人宽厚有爱心
【义】──事之宜也。为人正派,爱憎分明
【礼】──理也。待人彬彬有礼,行为端庄
【智】──智慧也。处事果断周密
【信】──诚信也。做人诚实稳重讲信誉 三纲五常(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中央集权提供理论依据,以思想上的统一维护政治上的统一。(2)“天人感应”(基础)①“君权神授”②天谴论赋予君主崇高的权威限制君权过度膨胀(3)君主施政应以德为主,以刑辅德;“三纲五常”二、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1、来源:2、内容: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 课堂探究:汉武帝为什么要采纳董仲舒的新儒学?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了当时西汉巩固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二、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1、来源:2、内容: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意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上上的一件大事。
从政治史看,儒学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
从思想史看,儒学的独尊使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巩固练习:2、汉武帝接受新儒学的根本原因在于( )
A 其“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B 新儒学适应了君主专制和国家统一的需要
C 新儒学吸收了各家思想,适应了不同阶级的要求
D 汉武帝对先秦儒学的不满B3、汉代的新儒学被赋予的新含义是( )
A 人定胜天 B 无为而治 C 君权神授 D 仁政思想C1、成语“萧规曹随”反映的汉初主要统治思想是( )
A 儒家的“仁政”思想 B 法家的法治思想
C 墨家的“兼爱”思想 D 道家的“无为而治”D4、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的形成 ④儒学之外其它各个学派消亡
A ②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D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思想之间的关系是 ( )
A 用政治上的统一保证思想上的统一
B 用君权神授的思想来巩固统一
C 用思想上的统一为巩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
D 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C6、汉武帝的措施中,对促使儒家思想居于正统地位起
了直接作用的是 ( )
①举贤良对策
②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③举办太学和建立地方教育系统,讲授儒家经典
④坚决反击匈奴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 D ①②③④C7、董仲舒的新儒学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奠定理论基
础 的主要是( )
A “春秋大一统”思想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D “三纲五常”A8、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
A 政治开始与儒学密切结合
B 思想上的统一巩固了政治上的统一
C 促进了民族思想文化的自由发展
D 儒家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