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鲁教版2023年六年级大单元大教研 第六单元整式的乘除 大单元教学设计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教学】鲁教版2023年六年级大单元大教研 第六单元整式的乘除 大单元教学设计课件(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4-28 08:57: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大单元教学设计和作业设计
整式的乘除




“整式的乘除”是整式加减的后续学习。本章教材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是幂的运算性质,第二单元是整式的乘法,第三单元是乘法公式,第四单元是整式的除法。第一单元包括 4 个小节,分别“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第二单元包括 3 个小节,分别是“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第三单元包括 2 个小节,分别是“两数和乘以这两数的差、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第四单元包括 2 个小节,分别是“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其中,第一单元“幂的运算性质”是学习本章知识的基础,也是学习第二、三、四单元的关键,是学习本章其它主要内容的“桥梁” 。这几个单元一环紧扣一环,层层递进。
思维导图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会进行同底数幂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和同底数幂除法。
2.了解并记住零指数幂、负指数幂的意义。
3.理解整式乘法法则(包括乘法公式) ,能熟练进行整式的乘法。
4.以整式乘法法则为基础理解整式除法法则,并会进行整式除法运 算。










过程与方法:
1.类比数的运算,通过观察和体会、运用幂的意义,
最终得到以字母为底数的幂的运算法则。
2.借助几何图形来理解整式乘法法则,尤其是乘法公式。
3.运用整式乘法的逆运算引入整式的除法法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教学法则的过程中,通过创设情景问题、穿插应用问题等,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体会引入这些运算的意义,同时避免单纯的代数式运算给学习带来的枯燥感。
2.进一步强调代数式运算在解决“具有一般性”的问题中的作用,进一步发展符号意识。
对应课标
1.借助现实情境了解代数式,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能分析具体问题中的简单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能根据特定的问题查阅资料,找到所需的公式,
3.会把具体数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
4.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数 (包括在计算机上表示) 。
5.理解整式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法则,能进行简单
的整式加法和减法运算; 能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 (其中多项式相
乘仅指一次式之间以及一次式与二次式相乘) 。
6.能推导乘法公式: (a+b)(a-b)=a2-b2, (a+b)2= a2+2ab+b2, (a-b)2
= a2+2ab+b2,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并能利用公式进行计算和推理。








1.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是怎样的?
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是怎样的?
3.同底数幂的除法法运算法则是怎样的?
4.零指数幂与负整数指数幂运算法则是怎样的?
5.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是怎样的?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是怎样的?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是怎样的?
6.平方差公式是什么?完全平方公式是什么?
7.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是怎样的?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是怎样的?
01
03
02
专题一
专题三
专题二
幂的运算性质
(课内6课时,课外1课时) )
整式的乘法
(课内4课时,课外1课时)
平方差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
(课内5课时,课外1课时)
专题划分
04
专题四
整式的除法
(课内3课时,课外1课时)
1
专题一
幂的运算性质
(课内6课时,课外1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经历探索同底数幂乘法运算性质的过程,了解同底数幂乘法的性质。 2、经历探索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过程,了解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性质。3、经历探索同底数幂除法运算性质的过程,了解同底数幂除法的性质。 4、熟悉零指数幂和负指数幂的意义,会用科学记数法记比一小的数。 过程与方法:
1、类比数的运算来理解各种法则则。 2、从幂的意义出发透彻理解算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实例引入,密切知识与与生活的联系。
2、穿插应用问题避免单纯的代数式运算给学习带来的枯燥感。
1
2
3
4
5
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是怎样的?
幂的乘方的运算法则是怎样的?
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是怎样的?
同底数幂的除法法运算法则是怎样的?
零指数幂运算法则是怎样的?
6
负整数指数幂运算法则是怎样的?
专题问题设计
7
小于1的正数的科学计数法怎么表示?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
计算器
常规资源
多媒体教室
PPT , 多媒体课件。
信息化资源
纸笔等。
其 他
教学支撑环境
学习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同底数幂的乘法
第一环节 引入课题
1.复习回顾六年级上册乘方运算的有关知识,及幂an 的意义。
2.课件展示p22的天体引例,引导学生得出算式105×107;
,引出本节课课题:同底数幂的乘法(板书)
3.完成导学案课前梳理
学习活动设计
第二环节 探究新知
1.课件展示p22做一做第1组三个算式(板书)
2.引导学生利用幂的意义进行解答,并发现总结其中规律,小组讨论交流后,学生代表展示: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3.课件展示p22做一做第2组三个算式,通过计算,验证规律的普遍性。(板书)
引导学生概括出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并用字母表示(叙述并板书)
第三环节 巩固新知
课件展示p23例1、2
1、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同桌交流,与课本解答进行对比,感受解题的过程和格式的规范.
2、2名同学板书,师生共评。通过计算练习,巩固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学习活动设计
第四环节:达标检测
课件展示p23随堂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后组内交流答案,发现不当之处并改正。
2.教师巡视,选取具有代表性解答用投影仪展示,师生共评。
3.完成导学案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有哪些?让学生畅所欲言。
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并将本节课知识纳入已有知识结构,构建新的的知识体系。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1.P24习题6.1:必做---,选作---
2.预习下节课内容
学习活动设计
第二课时:幂的乘方
第一环节 引入课题
1.复习回顾幂 an的意义
2.课件展示p25天体体积问题。引导学生得出算式(102)3 。
引出课题:幂的乘方(板书)
3.完成导学案知识梳理
学习活动设计
第二课时:幂的乘方
第二环节 探究新知
课件展示p25做一做
1、学生根据幂的意义进行解答,并发现总结其中规律,小组讨论交流后,学生代表展示: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2、同伴合作,任意改变底数和指数,验证规律的普遍性。
3、引导学生概括出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并用字母代数式表示。(叙述并板书)
第三环节 巩固新知
课件展示p26例1
1、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同桌交流,与课本解答进行对比,感受解题的过程和格式的规范.
2、2名同学板书,师生共评。通过计算练习,巩固幂的乘方运算法则。
学习活动设计
第二课时:幂的乘方
第四环节:达标检测
课件展示p26随堂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后学习小组组内交流答案,发现不当之处并改正。
2.教师巡视,选取具有代表性解答用投影仪展示,师生共评。
3.完成导学案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有哪些?
让学生畅所欲言。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并将本节课知识纳入已有知识结构,构建新的的知识体系。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1.P26习题6.2:必做---,选作---
2.预习下节课内容
4
STEP
会进行整式的除法
3
STEP
熟练掌握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进行简便运算
2
STEP
能熟练进行整式的乘法
1
STEP
能熟练进行幂的运算
评价要点
2
大单元作业设计
基础达标题
一、选择题:
1.计算a3·a4的结果是( ).
A. a5 B.a7 C.a12 D.a8
2.下列算式:①; ②;
③; ④.
正确的算式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基础达标题
二、填空题:
1、若 ,则m的值是( ).
2、若 ,则m的值是( ) .
你准行
能力提升题
1.已知:

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