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 2022-2023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核心素养培养与提升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 2022-2023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核心素养培养与提升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29 10:3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17课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外交事业的发展
1.掌握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得以恢复的原因和意义;
2.知道尼克松访华和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的史实,掌握改善中美关系的原因与意义;
3.了解改革开放后中国全方位外交的表现、成就;
4.理解我国新时期外交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清晰认识到弱国无外交。
学习目标
目标导学一: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联合国总部
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10月,是二战后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美国纽约。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联合国
1.背景: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理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中国行使在联合国的合法权益,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台湾国民党当局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5.意义:
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1年中国代表乔冠华、黄华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
中国外交部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
合作探究
我国为什么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57年 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1964年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 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材料一】中国部分纪事年表
【材料三】两阿提案投票情况
【材料二】新中国的外交策略
1953年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年 求同存异方针
【材料四】1969-1970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西欧开始背离美国,苏联对抗美国,第三世界反对美国,美国在国际社会中时常陷入孤立状态,美国主宰世界的时代摇摇欲坠。
原因一:
中国综合国力提高
原因二:
中国积极主动的外交策略
原因三:
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原因四:
美国霸权地位削弱
目标导学二 、 中美、中日建交
(一)中美建交
先来看看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状态长达二十多年。
在政治上,美国孤立中国并削弱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操纵联合国阻挠新中国取代被国民党非法占据的席位。
  在经济上,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在美国的拉拢和压力下,到1953年,对中国实行禁运的国家达到数十个。
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对《纽约每日新闻》发表谈话时说:“我愿非常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接纳共产党中国进入联合国。依照联合国宪章,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有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海盗。”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  
美国对新中国采取了什么敌对措施?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
1.背景——20世纪70年代初:  
材料一:1971年4月14日,周恩来接见美国乒乓球代表团,中美开始接触,即所谓“小球转动大球”
材料二: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
材料三: 1972年2月,尼克松在飞往北京的航程中对工作人员说了6点,包括要他们在飞机到达北京首都机场的时候不要紧跟着他出舱门,要让美国总统独自与周恩来握手,以弥补当年杜勒斯失礼。
中美关系变化
通过三则材料,我们能看出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敌对
正常化
1972年,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中方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国”、“台湾独立”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
美方声明:
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从《联合公报》中,你能看出改善中美关系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吗?
一个中国
台湾问题
合作探究
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共同要求
国家利益
①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②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③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
④美国陷于侵越战争的泥潭。
①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②与苏联关系处于紧张状态。
③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 。
2.中美正式建交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标志着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中美建交的政治前提
(二)中日建交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毛泽东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周恩来同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会谈
新增建交国家
70年代迎来了中国第二次建交高潮
目标导学三:全方位外交
1.背景 
改革开放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2.举措(了解一下则可) 
(1)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 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
(2)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3)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4)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3.成果 
成就1: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成就2: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3.成果 
成就3:中国举办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
4.意义: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温馨提示:请从国家实力、外交政策、国际环境方面思考。)
①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②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
课堂总结
外交事业的发展
1971.10
1971.4
1971.7
1972
1979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乒乓外交”
基辛格访华
尼克松访华
中美建交
中日建交
中美关系
正常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大国外交,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