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调研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调研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28 09:57:22

文档简介

2022~2023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调研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1.(3 分) C
2.(3 分) A
3.(3 分) D
4.(4 分)( 1 )材料一中的《拿手好戏》 用以说明现在的文艺节目中融入了我国优秀 传统文化内容,让戏曲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出来。(2 )材料二以《拿手好戏》 为例,说明发 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离不开创意和技术的融入。(每 点 2 分,两点 4 分)
5.( 6 分) 大力发掘极具地域性特征的地方戏曲; 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具备时代特征 的戏曲;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融汇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 注重创意和技术的融入,运
用多种方法展现传统戏曲魅力。(每点 2 分,答出三点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6.(3 分) B
7.(3 分) C
8.(4 分) 不能删。(1 )与前文叙写院子中的旗杆相照应,解释了石杆子的作用。(2) 交代石杆子与叁见影名字的来历,增添了小说的传统文化内涵。(3 )交代了叁见影的家学 渊源与家训传承,丰富了叁见影的形象内涵。(每点 2 分,答出两点即可)
9.( 6 分)( 1 )叁见影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学识渊博,谦虚知足,谦和待人。 (2 )叁见影具有长者风范,为晚辈的前途出谋划策,无私付出,不求回报。(3 )叁见影 胸怀磊落,不为只当中学老师而遗憾,面对大家的误解也不恼,坦然面对生活。(每点 2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10.(3 分) A
11.( 3 分) C
12.(3 分) D
13.(8 分)(1)君臣忧愁恐惧,早上朝,晚退朝,用谦卑的言辞,贵重的礼品,与齐、 楚结盟,致力于防备秦国来犯。(“早朝晏退”“卑辞重币”“备秦为务”各 1 分,句意通顺 1 分 , 共 4 分)
(2 )国君降低身份委屈自己对待臣下; 臣下谦恭地委身对待效死之士。(“折节”“推 体”“下”各 1 分,句意通顺 1 分,共 4 分。)
14.(3 分)(1)赵国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恢复;(2)赵国君臣、臣民一心, 勠力抗秦; ( 3 )赵国与其他诸侯国结盟已成,攻打赵国很难有战功。(每点 1 分,共 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15.(3 分) C
16.(6 分) 颔联经过诗人的精心锤炼。(1)精心选择竹、云、地、僧、月、田等意象, 营造清寂、辽阔的意境,与夜宿山川浑然一体。(2 )“垂”“满”富有表现力。“垂”字 化静为动,写出了云的动态美; “满”写出了月光笼罩田野的优美意境。(3)“看竹”“寻 僧”, 寻常动作却写出了作者的意趣追求,表达了对友人的歆羡之情。(每点 2 分,共 6 分。)
(三)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6 分)
(1 )所守或匪亲 化为狼与豺
(2 )宁溘死以流亡兮 余不忍为此态也
(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想 当年,金戈铁马/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每空 1 分,共 6 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Ⅰ(本题共 3 小题,11 分)
18.(3 分) 空前绝后 叹为观止 当之无愧(每空 1 分)
19.(4 分)( 1 )对比: 以物理存在的屈原已死与精神的屈原永在生长对比,突出屈原 的人格精神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可以永远滋溉后人。(2 )比拟: 把屈原的精神拟写成枝繁 叶茂、硕果累累的大树,生动形象地写出屈原对国民精神有庇荫、滋养作用。(每点 2 分)
20.(4 分) 因为屈原拥有可以滋溉后人的绝大的人格精神和自成格式的绝大的艺术创
造,所以屈原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内容 2 分,句式 2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题Ⅱ(本题共 2 小题,9 分)
21.(3 分) C
22.(6 分)( 1 )那为何冬天也有植物开花(2 )蜂类、蛾类等动物较为活跃(3 )但并
不是说越冷越好(每空 2 分)
五、写作(60 分)
23.参照 2022 年高考作文阅卷标准。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调研试卷
高二语文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提到戏曲,大家会联想到京剧、豫剧、昆曲、越剧、八角鼓、黄梅戏等种类,也会对
一些经典旋律耳熟能详,口口相传。如今,国家对戏曲文化越来越重视,人民对戏曲的认
知也日益深刻。戏曲艺术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体现在新时代的人民生活之中,
又在人民生活中持续发展和振兴。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理应让传统戏曲持续释放当代价
值,用戏曲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用戏曲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戏曲有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特征之一就是其极强的地域性,如河南梆子、山西二人台、
扶余八角鼓、江苏扬剧等。全国各地源远流长的戏曲种类,符合其发源地的地理风貌、人
文习俗、语言习惯和民族特征,因此能够在地方及周边地区产生辐射性影响。中国戏曲种
类繁多,丰富的音乐素材,使得戏曲成为各地人民表达情感、活跃生活的重要工具。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
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等都彰显了当下文
艺为人民的重要性。作为民族文化之一的戏曲必须牢牢将“人民性”置于核心地位,且将
其作为重要方向。戏曲与人民的关系表现在方方面面,戏曲由人民创造,受人民认同,承
人民发扬,为人民喜爱。反过来,人民生活又被戏曲丰富、追踪和调味,可以说,戏曲在
人民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记忆和艺术形象。
“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奋斗,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国优
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戏曲这一文化精粹经历了一系列历史的沉淀,仍能在流动的时
空中发展至今,足以说明本民族对戏曲文化价值与历史生命力的肯定。我国对文化自信、
历史自信的重视,成为推动戏曲向前发展的有力保障。如果说文化自信扩大了戏曲发展的
高度,那么历史自信则拓宽了戏曲传承的广度。
振兴中国传统戏曲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具体策略。新时代背景下,戏曲的发展
要与时代同步,创造与时代主题、时代内容和时代精神相符的戏曲新面貌,在戏曲作品中
精准表达“中国精神”,从而激发全民族的文化活力,努力做到“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
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在主题上,要不断随着社会热,点进行更
新:在表演上,要配合现代审美的变化去创造新的舞台;在传播中,要利用好现代技术,
打破旧的边界,建立新的发展模式;在思想上,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作有温度、
深度和高度的艺术作品。只有具备时代特征的戏曲才能在时代中前行,才能不断丰富人民
的生活,激发奋进的力量。
当下,许多文艺作品都乐于在其中融入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比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推出的沉浸式戏曲研学文化节目《拿手好戏》,每一期都会展示不同的戏曲作品,并细致
高二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