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青蛙卖泥塘》第二课时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法、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目 录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八、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为了把烂泥塘卖掉搬到城里去住,青蛙根据小动物们指出的问题,一次又一次改造着烂泥塘,烂泥塘渐渐变成了有花有草、鸟飞蝶舞的好地方。最后,青蛙决定留在这个“好地方”,不再卖泥塘了。
本文共12个自然段,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展开。第1自然段是事情的起因,青蛙想把烂泥塘卖掉搬到城里去住;第2~11自然段是事情的经过,青蛙改造烂泥塘;第12自然段是事情的结果,青蛙不再卖泥塘。本文在写青蛙前两次卖泥塘时,结构是相同的:先写青蛙吆喝着卖泥塘,再写谁来了,然后是来者指出泥塘存在的问题后离开,最后写青蛙改造泥塘。这两次卖泥塘写得比较具体,来者(老牛、野鸭)具体说了什么话,青蛙听后是怎么想、怎么做的,都有清楚的交代。从青蛙第三次卖泥塘开始,行文出现了变化,只列举了有哪些小动物指出了什么问题,此后青蛙对泥塘的多次改造也是一笔带过。最后,青蛙又一次叫卖泥塘时,对改造好的泥塘的介绍具体而生动。
低年级的学生对故事非常感兴趣,喜欢听,也喜欢讲。教师可以借助文本结构相同的特点,引领学生理清故事的顺序,搭建讲故事的支架,把故事讲清楚、讲完整。
二、说学情
有关“借助提示讲故事”的训练,教材从一年级上册开始,就进行了一些有意的安排,如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引导学生先按顺序把图片连起来,再借助这些图片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讲故事的时候容易出现偏题、遗漏的现象,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借助提示,就故事内容进行梳理,理清故事的顺序,搭建讲故事的支架,使学生在提示的作用下能够完整地把故事讲下来。
三、说教学目标
1.巩固本课 14 个生字,会写“蛙、搬、籽、破、倒”5 个左右结构的字。
2.朗读课文,学习分角色表演故事。
3.能说出青蛙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4.能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扮演一种动物,说一说“当时小动物们是怎样说的”。
5.学习课文的写法向同学推荐一样东西。(自选性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发现“虫、舟、米、石、至”等字作偏旁时的笔画变化,写好左右结构的字。
2.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学习分角色表演故事。
教学难点
能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扮演一种动物,说一说“当时小动物们是怎样说的”。
五、说教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教学内容,结合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釆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 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那么在学法上,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将 "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展开,并 要求学生在交流学习中勾画出优美词句,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梳理
1.交流分角色演一演的方法;
分角色演故事
师:要想演好故事,你有什么好办法呢?快的方法说说吧。
2.回忆故事内容。
板块二:分角
1.指导演一演:老牛买泥塘的情节。
色表演故事
师:自己读读第一至五自然段。用“ ”
画出青蛙说的话,用“ ”画出老牛说的话。
(1)借助“口”字旁,了解“吆喝”的意思;
(2)借助“喽”和“!”读好吆喝;
(3)读第五自然段,知道青蛙为卖泥塘,听了老牛的建议,去种草。
2. 自主演一演:野鸭买泥塘的情节。
导学要点:
(1)读懂野鸭的话:先夸泥塘好,再提出问题。
(2)读第八自然段,知道青蛙为卖泥塘,听了野鸭的建议,去引水。
3.展开想像,扮演小动物,说一说。
师:这些小动物在买泥塘时,说了什么?怎么说的?打开书,自己读读第十自然段。师:扮演一种动物,说一说。
4.演一演故事结尾,明白道理。
板块三:回归整体,学习推荐物品。
师:青蛙为了把泥塘卖出去,一直向小动物们推荐泥塘,他在夸这是个好地方。如果, 让你向同学推荐一样东西,如一本书、一种文具,你会说些什么?
学生推荐:漂亮实用的铅笔盒、一本有趣的书——《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板块四: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字。
指导书写:蛙、搬、籽、破、倒。
1.自主记字;
2.认读词语;
3.指导书写:
要点:有的字变成偏旁后,某些笔画的大小和形态要发生变化。
七、说板书设计
八、说教学反思
《青蛙卖泥塘》是一则童话故事,本课主要讲述了一只不愿住在烂泥塘边的青蛙,很想卖掉烂泥塘,在卖的过程中,它听从了大家的建议,逐步改善泥塘的环境。这个故事告诉学生美是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的。教学时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以读代讲,激发学生读的愿望。
在本课教学中,我注重了从生活现象入手,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感性的情景进行教学。例如:在青蛙吆喝“卖泥塘”时,学生的吆喝不到位,我结合生活的'场景,联系生活实际要学生,再让他们大声吆喝,有了生活资源的经验理解,孩子们吆喝就不再胆怯和不自信了。这样的教学不仅有效地利用了生活资在课堂上营造了浓厚的生活氛围,而且把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相联系结合起来
在这课教学中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在学习野鸭买泥塘部分,教师因考虑重点在前面的引导,而在这部分学习中如蜻蜓点水,读得也不扎实,导致想象部分的学习,学生说错等。还有在学习时还要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