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一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
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着眼于世界平衡发展、合作共赢的大局而提出的全球治理、国
际交往的“中国方策”。
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深厚的思想渊源。“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
想延续。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之道”的当代表达,中
华优秀文化提倡“以他平他谓之和”,进而达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求同存异”“和谐共生”的最佳状态。“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
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根据不同人类社会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提出了“自然的共同体”
“虚幻的共同体”和、“真正的共同体”三个概念,认为只有“真正的共同体”才能实现人
的全面自由发展,因为它超越了资本逻辑,不会以某种特殊利益为导向,而是一个包含共
同利益追求,使个体自由利益与群体利益能达到和谐状态的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同时也是对人类思想史中其他“共同体”概念的继承与批判。在众多共同体概念中,德国
社会学家滕尼斯和英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共同体概念影响较大。滕尼斯从历史的
维度审视了现代都市生活与乡村民俗生活的差异,认为前者是社会,是“一种人工机械的
聚合和人工制品”,而后者是共同体,是“一种生机勃勃的有机体”。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提出过著名且影响深远的论,点:民族不是许多客观事实的总和,而是一个想象出来的共同
体,是一种被想象的创造物。人类命运共同体对这些共同体概念的批判体现在它超越了血
缘、地缘和民族的边界,力图带领全人类进入遵循人本逻辑的有机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究竞是什么?概括来讲就是: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
界,各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形
成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共建开放包容、和
平美好的世界,促进人类全面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表现为以下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是
一种理念。是占据人类真理和道义制高点的理念。其中和平的理念、发展的理念、公平的
理金、正义的理金,开放的理念、'民主的理念、自由的理念等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
题中应有之义。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种行动。具体而言,是人类正在推进和探索的,有时
是极为艰难的现实行动。这方面,我国起到了排头兵作用。比如,“一带一路”建设,推
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共筑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加快建
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等。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种胸怀。是一种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君子成人之美”的博大胸怀。从“本国优先”的角度看,世界是
狭小拥挤的,时时都是“激烈竞争”。从命运与共的角度看,世界是宽广博大的,处处都
高二语文第1页共8页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 参考答案
1.B 【解析】“因此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延续”错,强加因果。
2.D 【解析】“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倡导的 ‘美人之美’”错,以文明交流、互鉴超越文明
隔阂、冲突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开启文明 “各美其美”的前景。
3.C 【解析】A项侧重点在交流互鉴,B项侧重点在开放包容,D项侧重点在环境保护。
4.①材料一侧重谈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厚的思想渊源及呈现形式。②材料二侧重谈更好地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应对挑战、共创美好未来的具体做法。(每点2分,共
4分)
5.①开启文明 “各美其美”的前景,坚持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文明的共同复兴,开创文
明新秩序。②倡导 “美人之美”,打造均衡全球化版图。结合国情,有序地建立经济特
区等,自信自觉探索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③立己达人,通过 “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打造命运与共伙伴网络,开创了现代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中国式路径。(每点
1分,3点4分)
6.D 【解析】“就是怕屈原选择自杀”错,百姓此刻并不知道屈原的选择。
7.C 【解析】“见秦兵已渡过扬子江并长驱直入”错,文中是 “仿佛仿佛见到秦兵已渡过
扬子江,长驱直入”。
8.①小 的出现充实小说内容,使小说情节更丰富更具感染力。②小 的出现衬托了主! !
要人物,描写屈原投江前对亲人的眷恋、内心的痛苦,使他的形象更丰满、更真实。
③小 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凸显了主题,屈原舍弃亲人,舍弃生命而无悔地选择怀石!
投江,表达了对祖国的忠贞和热爱。(每点2分,共6分)
9.材料一中的人物设置更好:① “渔翁”“老渔父”在材料一中都是普通百姓的一员,将
屈原和百姓的命运系在一起,凸显出他忧国忧民的形象。②从屈原的角度看,面对
“渔翁”“老渔父”的关心与问询,他无法回答、无力回天,面对国破家亡的现状,他
只有选择沉江殉国,表现了屈原的爱国情怀。
材料二中的人物设置更好:①渔父的问询引出屈原被放逐的原因,举世皆浊、众人皆
醉,表明屈原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人性的悲剧,深化主题。②屈原的选择与渔父相
劝的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形成对比,宁愿葬身鱼腹也不与众人同流合污,赞美屈原正
道直行的高洁品质。(每点3分,共6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10.C 【解析】原文标点: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
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11.B 【解析】“访诸蹇叔”的 “诸”相当于 “之于”(代词+介词),“不识有诸”的 “诸”
相当于 “之乎”(代词+句末语气词)。
12.A 【解析】 “他头脑清晰,善于听取各方意见”错,秦穆公利令智昏,刚愎自用,没
有听取蹇叔的意见。
13.(1)你们一定会战死在这两座山之间,我在那里收拾你的尸骨吧。(是,这,这两座
山;余,第一人称代词 “我”;尔,第二人称代词 “你”;焉,兼词,在那里。每处1
分,共4分)
高二语文 第1页
书
(2)进攻不能取胜,包围又没有后援的军队,我们还是回去吧。(攻,进攻;克,战
胜;继,后援的军队;其,语气副词,“还是”。每处1分,共4分)
14.①兴师动众去袭击远方的国家,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能取胜的。②军队劳累不堪,力
量消耗尽了,士兵们会产生怨恨之心。③行军千里,远方的君主一定有所防备,劳师
动众却可能一无所得。(每点1分,共3分)
译文:
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偷偷派
兵来袭击,郑国就可以得到了。”秦穆公为这事征求蹇叔的意见。蹇叔说:“兴师动众去袭
击远方,从来没有听说过。军队劳累不堪,力量消耗尽了,远方的君主有所防备。恐怕不
可以吧?军队的行动,郑国一定会知道,劳师动众而无所得,士兵们必然产生怨恨之心。
况且行军千里,谁会不知道呢?”秦穆公告辞。召集孟明、西乞、白乙,派他们带兵从东
门外出发。蹇叔为这事哭着说:“孟子!我今天看着军队出征,却看不到他们回来啊!”秦
穆公派人对他说:“你知道什么!活到七十岁就死去,你坟上的树早就长得有合抱粗了!”
蹇叔的儿子加入这次出征的军队,蹇叔哭着送他说:“晋国人必然在 山设伏兵截击我们
的军队。 有南北两座山:南面一座,是夏朝国君皋的墓地,北面一座山是周文王避过风
雨的地方。你们一定会战死在这两座山之间,我在那里收拾你的尸骨吧。”秦国的军队于
是向东进发了。鲁僖公三十三年春天,秦军经过周都城的北门,左右两边的战士都脱下战
盔,下车致敬,接着有三百辆兵车的战士跳跃着登上战车。王孙满这时还小,看到这种情
形,向周王说:“秦国的军队轻狂而不讲礼貌,一定会失败。轻狂就少谋略,没礼貌就不
谨慎。进入险境却不谨慎,又缺少谋略,能不失败吗?”经过滑国的时候,郑国商人弦高
将要到周都城去做买卖,在这里遇到秦军。先送上四张熟牛皮,再送十二头牛慰劳秦军,
说:“敝国国君听说你们将要行军经过敝国,冒昧地来慰劳您的部下。敝国不富裕,您的
部下要久住,住一天就供给一天的食粮;要走,就准备好那一夜的保卫工作。”并且派人
立即去郑国报信。郑穆公派人到宾馆察看,原来杞子及其部下已经捆好了行装,磨快了兵
器,喂饱了马匹。郑穆公派皇武子去传话,说:“你们在敝国居住的时间很长了,只是敝
国吃的东西快完了。你们也该要走了吧,郑国有兽园,秦国也有兽园,你们回到本国的兽
园中去猎取麋鹿,让敝国得到安宁,怎么样?”于是杞子逃到齐国,逢孙、扬孙逃到宋国。
孟明说:“郑国有准备了,不能指望什么了。进攻不能取胜,包围又没有后援的军队,我
们还是回去吧。”于是灭掉滑国就回秦国去了。秦伯穿着素服在郊外等候,对着被释放回
来的将士哭着说:“我违背了蹇叔的劝告,让你们受了委屈,这是我的罪过。”秦穆公没有
弃用孟明,说:“这是我的错误,大夫有什么罪呢?况且我不会因为一点小过失而抹杀他
的大功劳。”
15.A 【解析】“千瓴倒建”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
16.①景物壮观。山中景观奇异,长溪如千瓶倾泻,飞流直下,群山如万马奔赴,道路崎
岖,石蹬如悬半空,天梯如架壑巅。②语言豪迈。“千”“万”等词用夸张手法,极言
山水的陡与险。③情感豪迈。“区区”二句,写自己入闽虽为区区仕宦,但自己长存
报国之心和济世之志,忠肝义胆,不惧 “瘴雨蛮烟”表现了他豪迈的胸襟和豁达的怀
抱。(每点2分,共6分)
高二语文 第2页
17.(1)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3)新贴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
18.①百花盛开\群芳争艳 ②摇曳生姿\竞相开放 ③淋漓尽致\恰到好处 (每处1
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19.在春风中花枝招展的油菜花,与不远处的村舍组合成了一幅简直就是人在花中走,犹
在画中游的春日画卷。(改写成长单句2分,不遗漏信息2分,共4分)
20.①比喻:把樱花飘落比作一场花雨,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樱花簌簌飘落的样子,展现出
樱花花期短和独有的脆弱美。②引用:借黛玉 《葬花词》句子生动写出樱花飘落时让
人产生的无尽感伤,同时增加了文章的诗情画意及文学底蕴。(每点2分,共4分)
21.C 【解析】文中加点词 “三多一少”的双引号作用是特定称谓。A项表突出强调,B
项表直接引用,C项表特定称谓,D项表讽刺否定。
22.①糖尿病患者年龄日益低幼化\儿童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 ②发病急、病情严重\该
病病情往往很严重 ③只要控制好血糖 (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23.参考立意:
①人生旅途中,不要一味匆忙赶路,要享受奋斗的过程。
②人生旅途中,要瞄准目标奋然而行。
③人生旅途中,适时改变或调整目标,也许会有别样的收获。
④人生旅途,锚定目标直行和边行边调整目标各有其妙。
高二语文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