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第四单元·第9课
谈话导入
花木兰代父从军,
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屡立战功。
谁知道“从军”是什么意思?
参加军队
谈话导入
每一个时代,都有爱国将士戍守边关、杀敌报国的动人事迹。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学习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边塞组诗《从军行》中的第四首诗。
解读题目
从军行 王昌龄
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
从军行
题目中加“歌”“引”“吟”“歌行”等的诗大多属于乐府诗。
解读题目
王昌龄(?~约756年)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天宝间诗名甚盛,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尤擅长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在《王昌龄集》。
铺垫渲染
与边塞有关的诗句: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在你的印象中,边塞是个怎样的地方?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初读古诗
认认真真地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得字正腔圆,读出节奏。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
/
/
/
/
/
/
初读古诗
学习古诗的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
看注释
看插图
想象画面
感知诗意
说一说这首古诗字面上的意思。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的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感知诗意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都被磨穿。他们心怀壮志,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感知诗意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描写边塞风景。
抒发将士们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
品读古诗
体会诗的深层含义: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轻声读一读,你看到了边塞的哪些景物?
青海湖、长云、雪山、孤城、玉门关。
品读古诗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仔细观察课本上的插图,说一说:这是一座什么样的雪山?
祁连山
祁连山,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终年积雪。
品读古诗
祁连山雪光闪耀,异常壮丽,为什么暗了下来?
漫天的黄沙,四起的硝烟,让雪山变暗了。
品读古诗
“暗”体现了戍边将士低落、孤独的心情,以及对故土和家乡亲人的思念。
再读这两句诗,哪个字撞击着你的心扉?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品读古诗
在黄沙满天的战场上,战士的金甲都被磨破了,他们表示不攻下楼兰就不回来。
说说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磨破
征战时间之久,暗示战争的激烈、频繁。
品读古诗
忠心报国的壮志雄心。
磨破的是金甲,磨不破的是什么呢?
从这豪壮的语言中,你感受到了将士们怎样的心?
不把敌人消灭誓不还的决心,一颗热爱祖国的心。
品读古诗
诗的前两句运用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借一个“暗”字描写出将士们低落、孤独的心情。后两句直接抒情,用将士们不把敌人消灭誓不还乡的雄心壮志激励着我们每个人。
诵读古诗
“不破楼兰终不还”这铿锵有力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了将士们的万丈豪情,难道他们不思念家乡的亲人,不想回家吗?
他们思念亲人,也想早日回家,但忠心报国比这些更重要。
诵读古诗
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了边塞的恶劣环境,感受到了戍边将士的凄苦、孤独与悲凉,更感受到了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壮志豪情,这孤独、悲凉、充满壮志豪情的画卷就是唐朝的边塞诗。
课外拓展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七首
检测巩固
1.将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后面练习。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
2.一、二句中的“暗”、“孤”二字,形象地展现了边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突出了将士们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
3.最后一句写出了将士们的心声,表现了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志和豪情。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荒凉、严寒、空旷、阴沉
立誓破敌,决战决胜
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古诗。
2.搜集并阅读边塞诗。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