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下面我将以语文部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咕咚》第一课时作为主要说课内容,我将从以下六方面展开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课程分析
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本课力求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中识字,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识字能力,渗透汉字文化课标还指出要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本课通过图文结合感知故事,通过多元朗读,加深理解和体验,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二)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人文主题是问号,梳理部编一二年级四册教材发现,从人文主题来说,安排了四个与思维有关的单元,在促进学生认识提升和思维发展上是有明显进阶的,本单元语文要素是借助图画阅读和分角色读好课文,借助图画阅读这一要素共出现了四次,本单元既是为一上借助图画阅读识字方法的拓展,又为二上借助图画理解重点词句,了解课文内容,讲述背诵课文做了铺垫,不同册子的课文承担着不同的任务,这也体现了学生能力发展的梯度。
(三)教材内容分析
《咕咚》是一篇童趣盎然、情节曲折的童话故事。课文讲的是一只小兔偶然听见“咕咚”一声,吓得撒腿就跑,其他动物也跟着逃跑,只有野牛提出质疑,并且要去看看,这才让大家明白:“咕咚”原来是木瓜成熟掉到湖里发出的声音。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筋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
全文结构清晰,共七个自然段,以小动物们听到咕咚后的表现为情节线,由可怕到可疑再到可笑的心理变化为情感线,双线突出主题,课文配有四幅插图,并与文字一一对应,其中野牛和小动物们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借助图画读懂课文,继续训练,根据信息作出简单推断的阅读能力,是本课的重要教学任务。
本文是继一年级上学期《小蜗牛》后出现的第二篇没有全文注音的课文,只给部分难读的字注了音,旨在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这一方法,并在一年级上学期借助图画猜字、认字、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运用形声字特点、联系上下文来猜字、认字。
二、学习者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对事物具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但是方法过于简单,缺乏遵循汉字构字规律科学实际的意识,所以本课将通过借助图画,利用形声字构字特点,联系生活经验和上下文渗透字理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形义联系,利用视频、动画、游戏等方式他们引到课堂中来,引思导他们主动一些的参与到我们的学习中。
三、学习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我设计了以下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1.认识“咕、咚”等13个生字;会写“吓、怕”等7个字。
2.通过图画、形声字等方法猜字、认字,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
4.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
教学重点:借助图画、形声字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猜字、认字;能根据课文内容作简单推断。
教学难点:能根据信息作简单推断;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服从。
四、学习方法
情景教学法创始人李吉林老师曾经说过,教师通过生动具体的场景,能够唤起学生的情感态度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因此,本节课我将采用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走进童话,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此外,我还将采用表演法、合作探究法,在学法指导上,我将采用朗读感悟法,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四、教学活动设计
五、学习过程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将紧紧围绕“科普知识”这一学习主题,设置以下四个前后连贯的情境任务,组成学习任务群,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活动一:以“吓”激趣:猜声引入,揭示课题;
活动二:以“吓”探究:提取信息,整体感知;
活动三:以“吓”质疑:抓住词句,品读感悟;
活动四:以“吓”生成:动脑动口,升华主旨。
活动一:猜声引入,揭示课题
俗话说得好,好的开端是一堂课成功的一半。正因为如此,我运用激趣导入,通过猜谜语,听声音等方式,利用课件引导学生的听觉、视觉、思维想象多渠道运作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而且我还特别设计了个别用耳朵比较难以辨别的声音,学生只好用眼睛揭开谜底,从而初步接触课文“眼见为实”的主旨。最后出示“咕咚”的声音,让学生猜猜这样的声音通常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学生模拟发“咕咚”声,从而引出课题。并且告诉大家:千万别小看这个有点奇怪的声音,它可在森林中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呢。
活动二:以“吓”探究:提取信息,整体感知,
我将继续牵引着学生的思维走进活动二,首先我会让同学们读一读课文,圈出被吓跑的小动物,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所以我们引导学生,利用插图和文本,再找一找“被吓到的动物”。同学们自主发现,野牛是把这些小动物拦下来的。再请学生到黑板上来给角色排序,由此梳理全文的脉络。根据插图,复述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这个环节中,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复述故事,出示课文中的四幅挂图,要求学生按照“谁、在干什么、为什么这样”的顺序,完整地说说每幅图的意思,并且集体评议。发挥师生评价的作用,促进学生的认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理清了课文的脉络,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并且为下一步的合作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活动三:抓住词句,品读感悟;
活动三:以“吓”质疑:抓住词句,品读感悟;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这篇文章简单易懂,当学生有迫切的学习兴趣时,我便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去学习。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课堂上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信息交流呈现出双向和多向互动的局面,从而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自觉、主动、热情的学习状态。
通过小组讨论,孩子们在全班交流了学习成果。
借助插图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在质疑朗读对话交流中读懂故事的内容,首先,我借助插图理解词语,文章第一幅生动形象的图画,解释了小动物小兔子的动作,拔腿就跑,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还教给了她那一种学习方法。接着,我借助插图引导质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也是学生的重要能力。
出示第二幅图,从而引发疑问。根据学生的质疑,我让他们带着问题边读书边思考,并通过对比读句子,观察图画上小动物的表情和动作,感受兔子以及大伙儿叫喊声的不同以及当时情况的紧急,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看着插图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一边读书一边思考,根据课文所提供的信息做出这样的推断,小动物们跟着兔子跑。是因为听了别人的话,没有亲自去看看,或者动脑筋想一想。
接着我借助插图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冷静的野牛通过再三的追问,让大伙明白了看见的重要性,我通过标红符号、标红关键词,让学生反复诵读“咕咚”在哪里你看见啦?理解野牛的话,理解文章主旨,做好铺垫。
最后我借助插图引导学生进行对话交流,这是课文的最后一幅图,小动物们来到湖边,他们看到了什么?没错,又一个木瓜掉进了湖里,这下终于真相大白了。此时,我再次引导学生关注插图,通过关注小动物的表情,猜测他们的心理活动,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当小动物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从而产生与文本插图的对话。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情感体验之后,带感情朗读便水到渠成。此时再次让学生整体朗读全文,进行总结,完成“总—分—总”的课文学习结构。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和字分业要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
在这里我采用了观察法和演示法两种方法,那“家”和“象”两个字对于孩子来说确实是不太容易写好的两个生字,那么我针对“家”字会意字,“象”字象形字的特点给孩子讲明白,“家”字上半部分的宝盖头表示房屋,下半部分表示猪。在古代,如果家里边能养牲畜了,能养猪了,就代表家安定下来了。这样孩子明白家字的意思之后,就能更好地书写加这个生字家字。运用象形字的方法,我带领孩子们一起观看,“象”字字形演变,并发现象字的一撇好像象的鼻子,象字的一捺好像象的尾巴,这样孩子就能更好地识记生字,从而获得更好的书写效果。
活动四:动脑动口,升华主旨。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综合性学习要求,第一学段的学生要结合语文学习,观察自然,并结合社会活动,用语言或图文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所以在《咕咚》这课的设计中,我设计了一组问题,进行口语表达练习,并给孩子留下情感发挥的空间。
1.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种动物,为什么?
2.你想和他们说些什么?
3.以后我们遇到类似的事情应该怎么办?
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这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领悟到“凡事要动脑筋,要眼见为实,不要盲目跟随别人”的道理,使课堂有效地结合学生的生活与情感体验。
(五)作业练习,课内外结合。
我设计了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评一评等自主选择练习,体现了学习的层次性、综合性。
六、教学特色说明
在本课的教学中,仅仅围绕主线“吓”,以文本为依托,以插图为抓手,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展开想象,深入思考,理解关键词语,解决自己的疑问,最终理解课文的主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提高了从图画中提取关键信息,并作出简单推断的能力,也体会到了课文的主旨,不要盲目跟从这一道理。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