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2.6 打 虎 上 山
1. 通过欣赏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打虎上山》,使学生对京剧艺术产生兴趣,从而喜爱我国的“国粹”。
2. 通过聆听《打虎上山》唱段,模唱“引子”主旋律、学唱京剧唱腔,体验京剧的韵味和英雄杨子荣捣匪巢的豪情壮志。
3. 了解唱段中的唱腔、板式特点,学唱“二黄原板”唱腔,诵读“西皮快板”唱词。
学习目标
《打虎上山》选自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智取威虎山》是以解放战争时期发生在东北黑龙江牡丹江地区的一段历史故事为题材的现代京剧。《打虎上山》是该剧第五场表现杨子荣奉命乔装打扮打入座山雕大本营威虎山途中的豪情壮志的一段音乐和唱腔。
作品介绍
京剧《打虎上山》中的杨子荣属于什么行当
京剧两大唱腔
西皮唱腔:
明朗活泼、流畅,善于表现喜悦、激动、高昂的情绪介绍《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二黄唱腔:
比较忧伤、庄重、抒情,善于表现悲凉、痛苦的感情介绍《我们是工农子弟兵》
欣赏《打虎上山》-智取威虎山选段
思考:属于哪类唱腔
京剧中的四大功夫-------唱、念、做、打
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中的四种艺术手段。同时也是戏曲演员表演的四种基本功。通常被称为“四功”
“唱”,指的是唱功。
“念”指的是首乐性念白。
“做”指的是做功,做功泛指表演技巧,般又特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
“打”则指的是武功。
杨子荣:一个钢铁铸浇的无产阶级革命的英雄形象。在威虎山剿匪一役中,他既表现出了革命军人不畏艰苦、奋勇抗敌的顽强精神,又有革命军人的大智大勇。“深入敌营刺探军情”、“智斗栾平” 、“里应外合,全歼匪徒”等无一不表现出革
命军人的威武豪壮的英雄气魄和阳刚之气。虽
天妒英才,英年早逝,但革命的英魂值得我们
后辈学习和膜拜。
经曲人物形象
常宝:常猎户之女。在整个威虎山剿匪一役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奶头山一役中,杨子荣在其父女德尔帮助下,成功擒获土匪栾平,并且缴获了座山雕垂涎已久的秘密联络图和得知威虎山的山路地形,加快了剿匪的进程。在此一役中,常宝巾帼不让须眉的表现赢得了杨子荣和革命军人的赞扬,同时也向人们展现了“谁说女子不如儿郎”的飒爽。
座山雕:威虎山头号匪徒。黑脸膛、长着一副鹰钩鼻子、 留着一把山羊胡子的猥琐的瘦小老头儿的形象。为人奸诈狡猾,老谋深算,且在匪徒之中颇有声望。在杨子荣乔装进了威虎山之后,他设下了三道关卡来试探杨子荣,可见其狡猾异常。最终在其六十大寿的“百鸡宴”上,被参谋长少剑波率领的分队与杨子荣里应外合一举擒获,最后死在了监狱之中。
栾平:人称“小炉匠”。在样板戏中扮演丑角。在奶头山一役中被擒。他为非作歹,残害百姓,对”国军”异常衷心。在剧中杨子荣唱道:“ 为非作歹几十年,血债累累最滔天。代表祖国处决你,要为人民报仇冤”。最后被杨子荣枪毙在威虎厅中,长埋于威虎山麓。“在自己的地盘却死于敌人的手中”永远睁着一双悲愤的眼。
《智取威虎山》:英雄形象、舞蹈和音乐的糅合。革命样板戏中,杨子荣的英雄形象的构建主要是以舞蹈和音乐双管齐下的方式来完成。舞蹈是通过人物的外在形象,包括造型、表情、动作等乃至于场面调度的配合,以展现英雄人物的内心世界。换言之,
英雄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外在形态的主宰,其外在形态为内心世界的体现。
《智取威虎山》的艺术特点
前奏描绘了什么场景?这个唱段的伴奏与传统京剧的伴奏乐器有什么不同?现代京剧特点?
看谱随录音学唱第一句唱词,体会它的音调特点。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