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7课 汉字与书法(岳麓版必修3) 课件1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第7课 汉字与书法(岳麓版必修3) 课件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6-20 07:5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7张PPT。第7课 汉字与书法中 国 印 · 舞 动 的 北 京 以印章为主体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的书法和篆刻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人的造型同时形似现代“京”字的神韵,蕴含浓重的中国韵味。 课程标准: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一、汉字的发展历程 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上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以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来由,恐怕逃不出这例子。
——《鲁迅·门外文谈》 劳动创造汉字的起源一、汉字的发展历程二里头遗址
出土陶器上
的刻画符号山东大汶口
遗址出土的
灰色陶尊上
的符号1、新石器时代:刻画符号马家窑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陶器刻符一、汉字的发展历程2、商周时期:甲骨文一、汉字的发展历程2、商周时期:甲骨文大盂鼎铭文、金文一、汉字的发展历程3、春秋战国时期:文字混乱一、汉字的发展历程4、秦:小篆、隶书 小篆是大篆的对称,也叫秦篆,在大篆的基础上省改而成,是秦统一六国后实行“书同文”政策,在全国推行的标准字体。小篆的主要特点是:笔画比大篆简化,以柔婉、圆转的线条构形;形体呈竖长方形,整齐、匀称;偏旁写法、部位安排有定;象形符号的相形性更差。  隶书的出现可以说是秦代书法发展的结果,由于小篆的复杂,烦索。相传是一位当时的狱吏程邈所改进的,他把大小篆的笔划由圆转改为方折。这个变化使得书写速度提高,后这种字体在公文中广泛使用,因当时写公文的小官叫“徒隶”于是这种字体就被称为“隶书”。秦朝的隶书叫做秦隶或古隶,到汉代叫汉隶也叫今隶。 统一的汉字,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汉字的发展历程小篆、隶书4、秦:汉字的统一有什么影响?一、汉字的发展历程1、新石器时代:刻画符号2、商周时期:甲骨文、金文3、春秋战国时期:文字混乱小篆、隶书4、秦: 在隶书成为汉代通行的主要字体的同时,又出现了一种写得简便、潦草的字体,叫做“草书” 。草书是隶书快写而简便的结果。“草”是潦草、快捷的意思。主要是用来起草文稿和写信。由于写得比较快,所以在书写过程中有的省去了字形的一部分,有的把一些笔画连在一起。到唐朝以后的“狂草”,则更是难以辨认,漫无章法,随心所欲。这种几乎无法辨识的“狂草”实际上不再是一种实用的书写字体了,而只是一种艺术观赏形式罢了。 东汉末年,文字形体又由隶书演变成了现在使用的“楷书”。“楷”是楷模的意思,“楷书”就是可以作为楷模的字体。楷书把扁形、方形的隶书变成竖长方形,并且把波折的笔法变为平直。写楷书时得一笔一笔、整整齐齐地写。 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汉字字体的演变汉字的演变总趋势是由繁到简,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 什么是书法? 所谓书法,从字面上看是书写的法则,写字的艺术,准确地来说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的线条艺术,是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的一种典型的表现形式。 “写字最容易泄露一个人的个性,所谓“字如其人”,大抵不诬。如果每个字都方方正正,其人大都拘谨。如果伸胳膊拉腿的,都逸出格外,其人必定豪放,字瘦如柴,其人必定排骨。字如墨猪,其人必定“五百斤油”。所以郑板桥的字就应该是那样倾斜古怪,才和他吃狗肉傲公卿的气概相称。颜鲁公的字就应该是端庄凝重,才和他临难不苟的品格相合,其间无丝毫勉强。” ——近代著名散文家梁实秋二、书法艺术二、书法艺术1、出现条件(1)单体汉字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线条多变为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再创造准备了很好的材料;(2)具有艺术素养和精神追求的知识群体的形成和壮大,为发展汉字书法艺术提供了人力准备。(3)文具的改进。文房四宝二、书法艺术2、书法的发展历程 (2)魏晋南北朝——自觉阶段(1)秦汉——自发阶段(实用性为主)虚玄灵动、飘逸潇洒王羲之(书圣)社会动荡、士人群体形成、笔墨纸张等文具改进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 《兰亭序》(2)魏晋南北朝——自觉阶段二、书法艺术2、书法的发展历程 (3)隋唐——新的高峰(书法理论日趋成熟)追求法度(楷书)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狂放不羁(草书)张旭、怀素国家一统,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思想开放,社会充满活力,激荡着进取精神,书法也体现出大国盛世气象。 张旭《肚痛帖》怀素《自叙帖》“癫张醉素”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多宝塔碑》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稿》柳公权 《玄秘塔碑》二、书法艺术2、书法的发展历程 (3)隋唐——新的高峰(书法理论日趋成熟)(4)宋——“有意无法”推崇魏晋书法风范,追求个性,忽略法度苏、黄、米、蔡(宋四家)重文,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宋代…………………………隋唐………………魏晋南北朝艺术特色书法名家时代风貌朝代天下第三行书——苏轼《黄州寒食诗贴》黄庭坚 《松风阁诗帖》米芾《珊瑚复官二帖》蔡襄 《自书诗帖》蔡 襄 政治上,宋徽宗是一位失败的皇帝,但在艺术上,是一位成就很高的书画家。这种有如金银雕饰的书法风格,被称为“瘦金书”,除了点出徽宗帝王的尊贵地位,对此风格形容也十分贴切。后世学习此一书风者不多。二、书法艺术2、书法的发展历程 (4)宋——“有意无法”(5)明——个性化强调个性化创造祝枝山、文征明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明代………………宋代…………………………隋唐………………魏晋南北朝艺术特色书法名家时代风貌朝代文征明——《赤壁赋》祝允明 《闲居秋日》二、书法艺术2、书法的发展历程 (2)魏晋南北朝——自觉阶段(1)秦汉——自发阶段(实用性为主)(3)隋唐——新的高峰(书法理论日趋成熟)(4)宋——“有意无法”(5)明——个性化三、篆刻艺术中国的印章篆刻与书法并称为姊妹艺术。秦印:雍容大度,精致不苟
汉印:方正质朴,端庄豪放 明代中叶后,篆刻成为与书法、绘画并立的艺术门类。代表:文彭(1498-1573,苏州人)为领军者,此外有吴昌硕、邓石如、齐白石等。文彭印1、我国古代陶器上出现了一些刻画符号是在: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夏朝
D、商朝2、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是:
A、金文
B、籀文
C、铜器刻画符号
D、甲骨文3、秦统一后,推行“书同文字”,将统一哪一字体作为官方规范规则:
A、隶书  B、籀文 C、楷书  D、小篆
4、秦始皇推行“书同文”的措施:
A、适应了政治统一的需要
B、用隶书取代其他文字
C、导致秦朝实行焚书坑儒
D、成为后人批判秦始皇的原因
5、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
A、夏商
B、魏晋南北朝
C、两汉时期
D、西周晚期6、汉字能成为一种书法艺术,其原因不包括:
A、汉字字形丰富,数量庞大
B、知识群体的推动
C、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
D、统治者的喜好7、篆刻与书法、绘画一起开始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
A、两汉时期
B、魏晋南北朝
C、明中叶以后
D、西周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