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关于宗教 宗教不同于迷信。宗教一
般是由共同的信仰、道德规范、
仪礼、教团组织等要素所构成。圣彼得大教堂在中世纪,适应自然经济的需要,神学家所提倡
的是禁欲主义,认为自甘奉行赤贫的生活才是获
得上帝之爱的基本条件,追求财富必然陷入贪婪
的罪恶。……但商品经济不声不响的创造出了一
个新的上帝——金钱。这个新上帝将以其自身的
力量迅速改变旧的道德秩序,它逐渐代替了 封建
特权和以地产为衡量人们社会地位高低和拥有财
富多少这一唯一尺度。随着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教会的阻碍作用日
益明显,要发展资本主义就必须冲破教会的垄断和束缚。教会的欺诈和无耻的掠夺,负担最终落到了广大
劳动群众身上。他们看到教会获得的大量财富不
是用于宗教目的,而是被教士用在追逐尘世的享
乐上,因而感到无比愤概……城市市民也不满教
会的统治。这不仅是因为教会是封建制度的强大
支柱,而是因为天主教的许多清规戒律对工商业
的发展不利。世俗君主和贵族都窥见教会的财产,
出于个人利益的打算,也站到了反对天主教的行
列中来了。教会是当时西欧封建统治和精神统治的集中代表,教
会在各国实行压迫剥削政策,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普
遍不满。3、教会是当时西欧封建统治和精神统治的集中代表,
教会在各国实行压迫剥削政策,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
普遍不满。一、西欧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2、随着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教会的阻碍
作用日益明显,要发展资本主义就必须冲破教会的垄断
和束缚。1、文艺复兴的推动作用。根本原因一、马丁·路德和德国宗教改革2、马丁·路德思想的主要内容1、开始于德国的原因国家的四分五裂使德国人民更容易受到罗马天主教会的盘剥,以致于德国成了“教皇的
奶牛”。
3、结果4、作用(影响)(1)创立了新教,与原来的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新局面。
(2)动摇了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人文主义
更加深入人心,开创欧洲近代史的新纪元。 马丁路德(1483—1546),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出生于富裕市民家庭,少年时受到严格的宗教教育,18岁时进入爱尔福特大学学习法律。1505年,他断然放弃学业,进了奥古斯丁修道院,当上了修道士,希望通过苦修,求上帝赦免自己的罪过,后入神学院学习。1507年成为教士,1512年获得神学博士学位,不久应聘为萨克森维登大学哲学和神学教授,以后长期在该校任教。曾于1510和1511年两次访问罗马,目睹了罗马教廷的腐败,这促使他改变了对天主教会的传统看法,并从事于宗教改革。先后发表《罗马教皇权》《论基督徒的自由》和《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 资料卡片 至今在德国仍流传着这样一则马丁·路德的小故事:一年夏季马丁·路德在返乡探亲途中,突遇暴风雨,电光闪烁,火球落在他的脚前。 他自念死期临到,仆倒在地, 大呼:圣安娜救我!我愿意成为一位修士。瞬间雨过天晴,结果他平安家。为了守此誓约,虽遭到家人大力反对,他仍坚决投进奥古斯丁修会,专心侍奉神。 进入修道院后,他从事最卑贱的工作,开关大门, 敲钟扫地, 清理房间,甚至在额富德城街上逐门逐户乞食,期望修道士的刻苦生活可以拯救他。
正是这位虔诚的天主教徒却在后来敢于挑战教皇的权威,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在欧洲引起轩然大波。
2、马丁·路德思想的主要内容(1)因信称义(2)《九十五条论纲》——导火线甲:人生来是有罪的,只有尊崇上帝,忠实地履行七种圣礼:洗礼、圣餐、悔罪等,通过苦修才能得到上帝的恩典。
乙: 只要虔诚地信仰耶稣就可灵魂得救,无须经过烦琐的仪式。这些仪式中,除圣餐外,皆是糟蹋钱财的多余之举,皆可废除。
甲: 上帝是不与油嘴之人直接交往的,只有在我们教士的主持下,才能聆听到上帝的福音;否则,就要受到永世惩罚。
乙:每个教徒,只要自己面对《圣经》,真诚忏悔,就可直接与上帝心灵沟通,无须你们所谓尊贵的教士,凡信徒皆为祭司。1.他们各代表谁的观点?
2.二者主张有何不同? 如果没有路德个人的宗教思想的发展,
宗教改革是想都不可想的,而且改革
从思想上长期受到路德人格的影响,
但是,没有加尔文主义,路德的工作
也不可能会有持久和实际的成功。三、加尔文及其宗教改革1、背景2、特点(1)主张依靠信仰得救,否定教皇权威;(2)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3)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辩护;(4)实行政教合一的体制。3、作用(影响)加尔文与路德的比较同:都强调《圣经》的权威性,反对教阶制度,主张
简化宗教仪式。
异:路德强调的是“个人对《圣经》的正确理解”;而
加尔文强调的是,《圣经》是“绝对真理”,是基督
教义和教徒生活的准则。 加尔文并没有像路德那样把信仰与善功完全对立起来。加尔文
认为,信仰是圣洁和得救的内在确证,而善功则可当做使人圣洁和
得救,从而增加上帝的荣耀的一个外在的确证。 一个被上帝拣选的人,他的内心无疑充满了对上帝的信仰,同时他
在道德行为、宗教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和日常工作方面也必定表现出淳
朴、友爱、勤奋和节俭等美德(善功),因此,恩典、信仰和善功这三
者通常是密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 加尔文把天主教的禁欲主义从修道院隐士的斗室引向
社会生活,把劳动、节俭、放贷生息和聚敛财富说成是教
徒获得上帝恩宠的惟一手段,是为上帝的荣耀服务。
这种确信带来的轻松感,足以解除传统的罪感造成的
心理压力。3、作用(影响)(1)加尔文的学说在西欧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广泛传播,为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
依据。(2)加尔文在日内瓦不仅创立了独到的宗教改革理论,而且
在实践斗争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他被誉为“欧洲宗教改
革的第二位伟大人物”,对欧洲各国产生了深远影响。本课小结天主教
日益阻碍
欧洲资本
主义的
发展宗教
改革马丁·路德的
“因信称义”加尔文的
“先定论”新教摆脱了
罗马教廷的
控制,推动了
资本主义的发展课堂设问 同:都属于基督教的教义,目的都是为实现
灵魂得以升入天堂。
异 : “因行称义”的本质是为加强罗马天主
教会的绝对权威,是为封建宗教神学的精神垄断
而服务的。
“因信称义”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赎罪券
的掠夺,简化了宗教仪式,解放了人的个性。
“信仰得救”是在“因信称义”的基础上,进一
步为资产阶级的发财致富进行辩护,是对后者的
继承和发展。参考答案自我测评分析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含义。 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主要是指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人的个性解放,使人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