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18课 音乐与美术(岳麓版必修3) 课件1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第18课 音乐与美术(岳麓版必修3) 课件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6-20 08:0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第18课 音乐与美术一、音乐(一)古典主义音乐向浪漫主义音乐过渡
(18—19C之交)1、古典主义音乐(Classical Music)
注重形式上的匀称和协调,遵循自然平衡的原则,强调风格高雅。
古典主义音乐的主要代表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等三位著名音乐家。2、浪漫主义音乐

强调主观性,注重个人情感表达,偏重个性化的心理的刻画,感情热烈而奔放,形式上不受拘泥。 它产生于政治革命与思潮变迁的时代中,浪漫主义艺术家不满现实的存在,但又对现时社会的变革充满热情。贝多芬就是开创浪漫主义音乐的先锋。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贝多芬(1770—1827),德国音乐家。1820年时双耳失聪,然而命运征服不了这个坚强的人,这个在艺术上反封建反专制、为自由和解放而顽强奋斗的战士,还继续创作了大量充满激情的乐曲,留下了珍贵文化遗产。 成就:
A、将声乐和器乐结合,开创交响乐的新形式。
B、使器乐反映社会重大题材。
C、九部交响曲。名人点评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罗曼·罗兰贝多芬《欢乐颂》贝多芬的第九部交响曲取材于德国诗人席勒的《欢乐颂》,如今已经成为欧盟的盟歌。 1845年,在德国波恩明斯特广场修建的贝多芬铜像1987年在波恩市塑造的贝多芬巨型头像 1888年,埃米尔·安托万·布德尔创作的《贝多芬》铜像(二)印象派音乐(19C)印象派的诞生使感觉和观察方式改变1、背景3、代表法国作曲家德彪西
《牧神午后·前奏曲》1892年 2、特点:是强调音响和音色,主张用声音的响度和色彩,取代传统音乐中的调式与和声体系,强调的也是人对外部世界的瞬间印象。 (一)印象派绘画(19C)1、背景:19C科学技术的影响2、艺术特点: 注重对象的瞬间表现,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根据自己眼睛的观察和感受,来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他们感兴趣的是光和影的交替变化。 这是资本主义崇尚个性的体现,也是受科学技术发展的启发。二、绘画
克劳德·莫奈 Claude Monet 1840-1926
印象画派代表人物,被誉为印象派之父。印象派运动可以看作是19世纪自然主义倾向的巅峰,也可以看作是现代艺术的起点。 《日出·印象》
莫奈画过许多水题材的画,最具世界声誉的是这幅描绘旭日初升、雾气迷蒙港口的画。画家所描绘的是勒阿弗尔港口的一个多雾的早晨。经过晨雾折射过的红日,形成了一个感觉上的灰绿色的世界,这个世界是真实的,又是幻觉的,它每时每刻随着太阳光而变化着,画家运用神奇的画笔将这瞬间的印象永驻在画布上,使它成为永恒。这幅画于1874年展出,一记者以这幅画题写一篇评论文章,“印象派”由此而得名。莫奈 夏末的干草堆 油画莫奈 日落的干草堆 油画
莫奈 鲁昂大教堂 油画 1893
这幅作于1894年的《鲁昂大教堂》是莫奈20幅同题材的连作之一(后来大都散失,人们已很少能同时看到这20幅不同色调,不同情绪的鲁昂教堂的画面形象)。
思考:印象派绘画和印象派音乐有什么共同特点? 二者的共同特点是追求个人感受,强调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来表现艺术 (二)传统到现代(过渡)(20C以来)1、艺术特点:2、代表:新印象派、后印象派
塞尚、高更、凡高 更强调表现自己的主观世界,认为艺术应当忠实于个人的感受和体验,而不是去简单地模仿自然,艺术家应当以自己的主观情感去改造客观形象。 塞尚(1839—1906)
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塞尚《埃斯泰克的海湾》《圣维克多山》凡·高?(1853—1890),生于荷兰乡村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凡·高的疯病时常发作,曾用剃刀割去自己的耳朵,但神志清醒时他仍然坚持作画。1890年7月,他在精神错乱中开枪自杀,年仅37岁。?《戴草帽的自画像 》《带深色毛毡帽的自画像》《叼烟斗带草帽的自画像》《耳朵上扎绑带的自画像》 凡高很少拍照,然在1885—1889四年间他却以惊人的耐力画了40多张自画像。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还没有哪位艺术家能象他这样在观众面前将自己暴露无遗。《十四朵向日葵》《花瓶里的十二朵向日葵》 (三)现代美术1、艺术特点:2、代表:毕加索(西班牙) 在创作宗旨上强调自我,抒发个人情感,在技巧上则表现为否定视觉的真实性,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大胆运用各种新材料。

现代艺术流派纷呈现毕加索(1881—1973),西班牙著名画家,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人物。1881年10月25日,他出生于西班牙小城马加拉。先后入巴塞罗那和马德里皇家艺术学院学习。1904年,他定居巴黎,在法国生活近70年。早期的绘画受印象派的影响。1907年,代表作《阿维农的少女》问世,开创了新的画派——立体主义绘画,以夸张、变形、大胆的分割、拼接法去表现题材。他创造力惊人,一生创作油画1800多幅,素描7万多件,还有版画、雕塑和陶瓷制品等。其作品对现代西方艺术有极大影响,享有根高声誉。少年的毕加索中年毕加索童年的毕加索老年的毕加索《镜子前的少女》《戴帽的女人》《三个乐师》《坐着的女人》《毕加索自画像》壁画《格尔尼卡》毕加索(西班牙)通过一系列变形的图案组合,控诉了西班牙内战期间,法西斯德国空军轰炸西班牙城市格尔尼卡的罪行。此画创作于1905年,是毕加索“玫瑰色时期”的代表作之一。时年毕加索24岁,刚刚在法国巴黎附近的蒙马特尔定居不久。
毕加索的油画《拿烟斗的男孩》曾以1亿416万美元的天价拍卖,一举刷新绘画作品拍卖的世界记录,成为目前世界上最昂贵的画。 《拿烟斗的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