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岳麓版必修3) 课件2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岳麓版必修3) 课件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6-20 08:21: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课标要求: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2、认识三民主义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中的作用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
伟大先行者。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逸仙 ,曾用名:中山樵.孙中山(1866-1925)1940年,国民政府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中国国民党尊为“永远的总理”;中国共产党则称他为“革命先行者”。在中国大陆也有人称他为“现代中国之父”,而民间普遍称他为“中国国父”。 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1895年 创立兴中会,投身民主革命1905年 创建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1911年 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1913年 发动二次革命,捍卫共和制度
1912年 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1924年 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形成新三民主义,实现国共合作你知道孙中山一生中的大事吗?中国民主革命
先行者孙中山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孙中山的民主追求,集中体现在哪里?——三民主义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三民主义一、产生背景和思想渊源:“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兴办洋务发展实业,开展“商战”变法维新,“君主立宪”失败①鸦片战争后的各种变法救国主张均以失败告终△鸦片战争之后,面对亡国灭种的危局,中国的志士仁
人先后提出了哪些变法救国的主张?结果如何?变法救国主张1、产生背景: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三民主义一、产生背景和思想渊源:①鸦片战争后的各种变法救国主张均以失败告终1、产生背景:△孙中山早年是怎样救国的?结果如何?上书改革碰壁民主革命②孙中山上书碰壁,转向民主革命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三民主义一、产生背景和思想渊源:①鸦片战争后的各种变法救国主张均以失败告终1、产生背景:②孙中山上书碰壁,转向民主革命③孙中山创立兴中会——标志着孙中山民主革命的开始 民主革命需要纲领和指导思想,三民主义便应运而生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三民主义一、产生背景和思想渊源:1、产生背景2、思想渊源: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②中国的大同思想③进化论④单税社会主义⑤马克思主义△阅读课本P93第2—5自然段,想一想:三民主义有哪
些思想来源?多元并且在民
主革命实践中
不断融铸创新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三民主义一、产生背景和思想渊源二、从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1、三民主义 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建立中国同盟会并制定其纲领孙中山为同盟会
亲笔书写的纲领孙中山在民报发刊
词中将同盟会的纲
领阐发为三民主义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三民主义一、产生背景和思想渊源二、从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1、三民主义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族主义 (前提)民权主义(核心)民生主义
(补充发展)反对民族压迫
反对满洲贵族专制统治推翻君主专制
建立中华民国
国民一律平等解决以土地为
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三民主义一、产生背景和思想渊源二、从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1、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有何影响?结果如何?进步性:①代表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②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发展经济③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④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⑤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临时约法》局限性:①三民主义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主张②它所提出的民生主义,不能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民的土地问题结 果: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 失败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三民主义一、产生背景和思想渊源二、从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1、三民主义2、新三民主义(1)背景: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以及一系列斗争相继失败②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③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④孙中山与时俱进,坚持民主革命的精神孙中山苦闷、彷徨,萌发了“重新革命”的念头——给了孙新的启示和希望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三民主义一、产生背景和思想渊源二、从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1、三民主义2、新三民主义(1)背景(2)形成: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924、1,广州)
①通过了大会宣言,改组了国民党②提出了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③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使之成为新三民主义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三民主义一、产生背景和思想渊源二、从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1、三民主义2、新三民主义(1)背景(2)形成(3)“新”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反帝明确化△比较新、旧三民主义,看看新三民主义“新”在何处“授予一切……一切……——民权普遍化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民生更关注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三民主义一、产生背景和思想渊源二、从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1、三民主义2、新三民主义(1)背景(2)形成(3)“新”
△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怎样?新三民主义是三大政策实施的理论依据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核心和具体体现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三民主义一、产生背景和思想渊源二、从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1、三民主义2、新三民主义(1)背景(2)形成(3)“新”(4)影响成为国共合作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成为当时中国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成为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及救亡图存的纲领有力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巩固练习:1.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是指 ( )
A 贯彻平均地权的主张
B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C 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D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B2、三民主义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其表现有 ( )
①推动民主革命高潮武昌起义的到来
②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③指导制定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④成为国共合作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②④B3、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他
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最重要的原因是 ( )
A 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斗争相继失败
B 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
C 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
D 孙中山与时俱进,坚持民主革命的精神 D4、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最突出的区别是 ( )
A 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B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有
C 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D 节制资本A5、对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叙述全面的是 ( )
A 反对帝国主义
B 反对国内的民族压迫
C 既反对帝国主义.又反对国内的民族压迫
D 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C6、在新三民主义旗帜下出现的事件有 ( )
①建立中国国民党 ②召开国民党“一大”
③第一次国共合作 ④国民大革命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③④ D ③④C7、国民党“一大”期间,宣言审查委员会将宣言中收回
租界、海关,取消领事裁判权,废除不平等条约等
具体条文删去。孙中山坚持恢复这些条文,并说假
如不通过这点,大会就毫无意义。这表明孙中山
( )
①把反帝视作“一大”主要内容
②把反帝主张同反帝具体目标结合
③具有维护国家主权独立的强烈愿望
④完全接受了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④A8、孙中山遗嘱说:“必须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平等待
我之民族共同奋斗”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
A 三民主义 B 新三民主义
C 三大政策 D 国民党“一大”宣言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