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宿迁市七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淮安市、宿迁市七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28 17:22:41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时间:75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古代不同地区的居民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积极培育适合本地区种植的农作物,西亚、东亚和东南亚、中美、南美以及非洲内陆先后形成几个有特色的农业中心。下列有关“农业中心”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
A.中南美洲培育出玉米和棉花 B.东亚培育出水稻和小麦
C.非洲培育出马铃薯和甜高梁 D.西亚培植出大麦和豆类
2.有学者指出,亚历山大在征服地区建立许多新城市,这些城市虽然是东征中的军事据点,但也是希腊人经济活动的中心。紧随亚历山大而来的人带着希腊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入驻新城市,影响着东方民族。据此可知,亚历山大东征( )
A.使希腊文化成为亚非文明的源头 B.热衷于传播古希腊文化
C.借助希腊文化实行君主专制统治 D.融合了东西方文明精华
3.帝国通过不断扩张,形成辽阔疆域,下图为古代一帝国鼎盛时期疆域示意图。该帝国是
A.罗马帝国 B. 阿拉伯帝国 C. 拜占庭帝国 D.奥斯曼帝国
4.有学者指出:“国家的崛起是伴随着适应环境变化的制度创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6世纪的俄国在面对着外敌入侵、政局不稳、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王权受到极大抑制、国力衰微的背景下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这次改革使俄国( )
A.建立了基辅罗斯 B.开始反抗蒙古贵族统治
C.废除了农奴制度 D.巩固和强化了中央集权
5.15世纪后期,桑尼·阿里即位后沿尼日尔河大力扩张,占领马里帝国中心城市廷巴克图,正式建立桑海帝国。桑海最盛时期,疆域空前辽阔。然而,16世纪末帝国就瓦解了。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摩洛哥军队的人侵 B.马里王国的牵制
C.阿克苏姆王国的封锁 D.津巴布韦的崛起
6.《新全球史》记载:“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国王们可以借此扩大领土,获得更多财富;贵族们可以得到抢劫、掠夺的机会;商人可以扩大市场,增加贸易量;普通百姓希望获得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教皇则希望在新征服的土地上扩大天主教的地盘和影响。”其意在说明( )
A.西葡两国最早走上航海探险 B.商品经济发展推动远洋探险
C.新航路开辟改变了西欧格局 D.殖民探险成为社会共同愿望
7.据学者研究,16~17世纪,中国白银生产规模变化不大,产银量基本停留在年平均十万两左右,与美洲、欧洲及日本的产银量相比,简直微乎其微,而中外金与银比价却发生了如下变化。
年代 中国 英国 西班牙
1580 1:5.5 1:11.7 1:12.12
1635 1:10 1:13 1:13.13
1637 1:13 1:13.5 1:13.13~15.45
据此可知,当时(  )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 B.中国市场贵金属持续升值
C.中国与英国的物价趋于平衡 D.新航路开辟引发价格革命
8.下面时间轴能够反映16~17世纪中外历史的发展趋势,其中概括不正确的是( )
A.新航路开辟加剧了西欧殖民扩张 B.西方殖民国家争夺日趋激烈
C.宗教改革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殖民侵略开始威胁中国安全
9.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大力传播牛顿的观点。他曾说:“牛顿的圆规衡量了整个宇宙,揭开了巨大的帷幕,显示出世界的真面目”。这主要反映了伏尔泰( )
A.反对宗教神学的专制统治 B.推崇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C.主张天赋人权的启蒙思想 D.倡导科学理性的时代精神
10.煤炭工业早期发展史研究表明,当时英国市场上的能源售价是全世界最便宜的。英国成功摸索出巧妙且高效利用煤的办法,对18世纪一系列技术变革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材料可以用来解释( )
A.英国丰富的煤炭资源得到了开发 B.技术变革影响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C.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 D.英国的制度变革保障了经济发展
11.1650年,从荷兰到爪哇运输香料的航程需要一年的时间,到1750年时,在适宜风向下的航行却只需要3个月;1700年以前的远程贸易主要涉及的是香料、蔗糖和丝绸等一些贵重商品,到1800年,烟草、鸦片、棉花、茶叶等商品的大批量运输也具有了商业价值。上述变化主要说明( )
A.技术的进步密切了世界联系 B.新航路开辟催生了商业革命
C.大批量商品运输更有利可图 D.香料是远程贸易的主要商品
12.《独立宣言》中写道:“人人生而平等。……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有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人权宣言》中写道:“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否则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这两个文件都( )
A.促使封建专制束缚被打破 B.体现出启蒙运动弘扬的理性精神
C.利于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D.奠定了欧洲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
13.近代以来,英、美、德、法四国通过资产阶级宪法的颁布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如下表)。这反映出( )
国家 时间 宪法 确立政体
英国 1689年 《权利法案》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美国 1787年 美国1787年宪法 民主共和制
德国 1871年 《德意志帝国宪法》 君主立宪制
法国 1875年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民主共和制
A.资产阶级以暴力革命推动社会进步 B.政治文明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C.共和体制的确立是人类历史的必然 D.欧美主导世界政治的发展方向
14.19世纪晚期,印度国大党领袖班纳吉要求“在印度实行代议制责任制政府”;中国维新派开启维新变法,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埃及祖国党也提出了实行宪政的主张。这反映出该时期亚非民族解放运动( )
A.以暴力手段实现民族独立 B.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C.形成了联合斗争的新局面 D.救亡图存与借鉴西方文明相结合
15.1893年,当德皇威廉二世威胁要将议会中的反对者们击得粉碎时,这一谈话只是在议会中引起了小心谨慎的批评。然而,到1912年做出类似威胁时,全国立即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抗运动,报刊纷纷警告这位君主“不要超越宪法的约束”。这一变化反映当时的德国( )
A.建立了三权分立的体制 B.工业化推动了民主化发展
C.开始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D.君权遭到公共舆论的制约
16. 下图漫画反映了当时( )
漫画:拉塔兰加,《过去,现在,未来》(有删节),意大利,1898年
A. 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盛行 B. 工人阶级对资本主义的不满
C. 机器生产导致工人失业 D.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17.据不完全统计,从1885年到1900年间,被欧洲列强抢占的非洲土地比例从25%上升到90%,非洲大量的土著国家被消灭,最后只剩下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保持着独立。这反映出当时欧洲列强( )
A.掀起瓜分非洲的狂潮 B.掠夺土地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C.扩大非洲的奴隶贸易 D.严厉镇压非洲民族解放运动
18. 1916年1月,中法就招募华工到法国做工之事进行磋商,由于当时中国尚守“中立”,中方以惠民公司名义,由商人出面招募华工。此后不久,英国的华工招募计划也开始正式启动。以上史实反映出( )
A.英法无视中国军事力量 B.军阀混战导致民众积极出洋谋生
C.列强在全球掠夺劳动力 D.战争导致交战国家人力资源紧张
19.1918年12月,当美国威尔逊总统踏上欧洲血染的土地时,广大民众曾满怀热情地将他当作“救世主——和平王子”来欢迎;而同一时期,柏林、汉堡和布达佩斯却大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这主要反映了( )
A.凡尔赛体系的自身缺陷 B.欧洲分裂局面正式形成
C.欧洲主导全球时代终结 D.欧洲构建新秩序的期望
20.斯大林在1926年提出,苏联建设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不能像英国靠掠夺殖民地收集“追加的”资本,也不能像德国靠在普法战争后索取赔偿,更不能走沙皇俄国靠接受奴役性条件获得外国货款,而是要靠苏联国内积累解决资金问题。因此,苏维埃当局( )
A.挫伤了工人生产积极性 B.利用市场货币关系
C.牺牲了农村和农民利益 D.实行了余粮收集制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计4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中古中后期西欧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 件
1020年 首次对西班牙城市菜昂颁布城市自治特许状
1088年 “欧洲大学之母”博洛尼亚大学成立
1167年 牛津大学成立,40多年后该校部分师生又创办了剑桥大学
1296年 但丁成为佛罗伦萨“百人会议”的成员
1367年 德国各大贸易城市正式成立汉萨同盟,包括了近200座城市和城镇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
材料二 14世纪,欧洲的历史开始进入了近代文明的黎明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工商业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一些城市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开始走上政治舞台,他们需要新的意识形态,为他们所追求的政治、经济利益辩护,他们需要新的学术、新的文化,为他们所做的一切给予支持。这样,一种完全崭新的近代精神就产生了。
——央视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古西欧的基本特征。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古中后期西欧社会的新变化。(7分)
(2)根据材料二,简析文艺复兴发生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种完全崭新的近代精神”的内涵。(6分)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18世纪末、19世纪初发生的一系列战争就波及范围而言,不仅是欧洲战争,也是全球性的战争。……在法国革命的激励和英国的支持下,拉丁美洲各地的共和运动风起云涌,其领袖人物是西蒙·玻利瓦尔。……1826年,英国外交大臣阐述了英国支持玻利瓦尔的理由:“如果西班牙归属法国的话,也必须是一个不拥有西印度群岛的西班牙。”当时巴西已脱离葡萄牙独立,这是拿破仑战争的又一结果。
——《企鹅欧洲史·竞逐权力:1815—1914》
材料二 独立运动的领导权在大多数情况下都由土生白人地主掌握。取得政权的是土生白人地主阶级,革命没有动摇旧的社会经济基础,没有发展为社会革命。土生白人地主阶级在反对殖民制度的同时,又力图保存大土地占有制和封建剥削的形式,独立后,大地主和天主教会并未丧失基本阵地。
——摘编自《觉醒的拉丁美洲开始了独立运动,追求形成独立国家》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阐述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历史如何促成“拉丁美洲各地的共和运动风起云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拉丁美洲在19世纪的历史命运。(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属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特点,并说明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6分)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在地理大发现推动下,欧洲发生了商业革命。欧洲各个国家与其他国家开始了更加频繁的经济往来。欧洲商人发现了更多的商机,他们的商业活动遍布全球各地。在欧洲的市场上,出现了来自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商品,其中不乏许多新的商品。传统的商路逐渐没落并被新航路取代,世界贸易的中心从原先的地中海沿岸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除此之外,一些新兴的经济机构如证券交易所、股份公司等出现。
——摘编自王志朋《西方“商业革命”潮流下中国封建王朝发展探析》
材料二 1870~1900年,世界贸易不仅数量上明显增长了,而且还发生了一些新变化。继英国之后,一些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迅速发展的基础上,普遍扩大了本国工业产品的出口……,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一批新工业国家的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格局。此外,这一时期,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从1870年至1913年,这两类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前提下,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在经济上更紧密的联结在一起了。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商业革命的表现及原因。(7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世界贸易发生的“新变化”。并结合以上材料概述世界市场和商业贸易之间的关系。(6分)高一历史期中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B D A D A C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B D B B A D D C
21.(1)特征:封君封臣制度;庄园和农奴制度;基督教主导。(任答2点2分)
变化:王权加强;城市兴起并获得自治;城市经济发展;大学兴办;人文主义思想传播。(任答4点4分)
(2)原因:经济上,工商业发展促使资本主义萌芽;政治上,新兴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思想上,资产阶级需要新的意识形态(答“资产阶级需要新文化”也可)。(3分)
内涵: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崇尚理性;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现世的幸福;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否定封建特权等。 (任答4点4分)
22.(1)促成:启蒙运动促使拉丁美洲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法国大革命严重削弱了法国及西、葡对拉丁美洲的控制;英国出于均势政策的需要支持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6分)
命运:拉美基本获得独立,但各国政治动荡且遭到英国等列强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2分)
(2)特点:土生白人地主掌握领导权;具有不彻底性。(4分)
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没有先进阶级领导。(2分)
23.(1)表现:商贸中心的转移;贸易范围的扩大,各国联系加强;贸易商品各类的增多;贸易量的增加;商业经营方式变革。(任答4点4分)
原因: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2分)殖民扩张的推动。(1分)
(2)新变化:资本主义列强普遍扩大了工业产品的出口;世界贸易形成多中心的格局;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呈现均衡发展趋势。(任答2点4分)
关系:相互促进。(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