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移[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平移[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6-07-19 22:0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11.1 图形的平移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各种丰富的实例,让学生体会图形的平移现象;
进一步探索平移的概念,理解平移的基本内涵;
过程与方法 感受图形的平移现象,在具体情境中获得对象的初步认识探索影响平移的决定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观察、操作、推理等探索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
教学策略 教法选择 启发、引导式教学
学法选择 类比、发现、探索
课堂组织形式 互动教学
教具媒体组合应用 直尺、三角板、多媒体、投影仪
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教学过程(内容及步骤) 教法与学法
一、引入章节我们在上学期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大家回忆一下,轴对称图形具有什么样的特征?答:沿着对称轴对折后的的两部分是完全重合的!假设做字母“A”关于直线l的对称图形,作出的图形又有什么特点?答:形状大小不变,只是位置发生了改变。可见轴对称图形是图形运动的一种形式,我们称这种运动形式为轴对称变换!今天我们要来继续学习图形变换的其他形式即本书的第一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活动] 展示平移现象(通过图片投影即教材P2.的两组图)第一组(动态图片) 第二组(静态图片) 复习旧知,为引入新课做准备。便于学生在新课的学习中进行类比。通过实例体验图形的平移现象,增加感性认识
教学过程(内容及步骤)[学生活动] 通过观察,思考两组图片分别有什么共同之处?答:位置发生了改变,但是形状大小不变!认识平移:⑴ 小结、归纳第一组:通过平行移动使物体的位置发生了改变;第二组:这些复杂的图形是由基本平面图形沿着一定的方向移动而构成的;⑵ 揭示概念:图形的平行移动,我们称为平移。具体给出:在平面内,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的运动叫做平移。⑶ 应用举例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学生活动] 思考,举例。三、探索、应用、拓展(一)探 索1.过点P画直线AB的平行线CD. P[分析] “两靠一移一画” A B 2.能否平移我手中的三角板?如何做到?[分析] 与探索“1”的方法相同3.和轴对称图形相似,平移变换也有对应部分,通过观察,你能说出这个图形的对应部分有哪些?答:对应点:A→A’ ,B→B’ C→C’ 对应线段:AB→ ,BC→ AC→ 对应角:4.能否具体地描述的?答:沿着A的方向移动了A的距离。[分析] 把图形的移动方向归纳为一个点的移动方向。把图形的移动距离归纳为一个点的移动距离教学过程(内容及步骤) 教法与学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形成了从感性→理性→感性的认知过程!教法与学法
5.决定平移的要素是什么呢?答: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应 用 1.完成教材P3.“试一试”思考:① 请描述的?② 如何确定M、N的位置?2.巩固练习完成教材P3.练习2、练习3。拓 展,请在图中画出平移的方向,量出平移的距离,指出对应顶点和对应线段。 [分析] 把图形的移动看成是点的移动。四、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小结:平移的概念影响图形平移的两因素应用:会找对应部分;能确定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五、作 业教材P7.习题11.1第2题; 同步训练册:P1.A水平 学会判断平移的方向,找出平移的距离。总结学习心得,进行归纳小结。
教学后记
1.对平移概念的理解:要解释清楚平移需在平面上沿着某个方向进行一定距离的移动。若用数学语言举例平移,要注意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并且要体现出方向和距离。 2.教学中,学生对影响图形平移两因素的理解较为困难。在分析时,教师可通过两种演示来帮助说明,一种是若改变移动的方向,观察位置的变化;另一种是若改变移动的距离,观察位置的变化,也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索。
A’
B’
C’
C
B
A
A’
B’
C’
C
B
A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