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安全意识 提高避险能力
教学目的
培养和唤起学生安全意识,运用基本方法预防意外伤害。
2.举例说出应对危急情况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3.尝试模拟拨打急救报警电话,练习意外伤害的简单紧急处理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预防溺水和交通事故的方法。
难点:
识别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可能导致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预防意外伤害的发生。
教学过程
导入 1、PPT资料展示:意外伤害事故相册 2、导入:看了这些事例,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心里都不会感到轻松。一次碰撞,一次摔跤,一次落水都可能给人脆弱的生命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甚至就这样在世界上转瞬消失。确保生命安全,是在座每位同学终身幸福重要前提条件。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提高避险能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主要让同学们掌握最基本的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发展自护自救的能力,保障我们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观看 倾听 感悟 回答 看图片谈感受,唤起学生安全意识。
安全观念决定安全行为
请学生阅读读本第8页、9页内容,通过数据引起学生对伤害的危害性得到直观的认识。
PPT资料展示:在我国,因伤害原因死亡占到了青少年死亡原因的一半以上。即意外伤害非故意伤害故意伤害伤害 意外伤害,指突然发生的各种事件,对人体有关部位造成不同程度的实质性损害、残废或死亡。
交流探讨:你见过的或亲身经历过的一些意外伤害事件及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可能导致导致意外伤害的危害因素有哪些,以及缺乏安全意识的鲁莽行为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提问:意外伤害是否可以避免, 如何消除隐患,避免伤害事故发生?
5、教师小结:依初中生特点及学校环境,学生应注重交通事故、溺水、触电、烧烫伤等意外伤害会给我们造成很大的损伤和痛苦,甚至失去生命,后果是很严重的。意外伤害虽然是偶然发生、难以预料的事件,但并非不可避免。只要我们给予充分的认识和重视,树立安全观念,积极预防,提高避险【资料】国家儿量少年“安康计划”公布的数据:我国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当于每天有个班在消失。每年我国有近5万名14岁以下儿童非正常死亡,40至50万儿童受到车祸、溺水、中毒、他杀、自杀等意外伤害,未成年人已成为危险环境的受害者。 阅读:学生观察教材两幅图片及课堂 PPT展示回答问题 阅读:学生通过课本拓展阅读材料的学习进行回答。 集体回答 相互补充 讨论交流 补充回答
预防意外伤害的原则和方法
PPT展示:预防意外伤害的三原则
加强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概念:对各种各样可能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条件的一种戒备和警觉的心理状态。 2.善于发现隐患 3.主动消除隐患 分小组讨论:根据预防伤害事故三个方面的要求,讨论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方法。
PPT展示引入预防溺水事故: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近五万名0到14岁儿童死于意外伤害,因溺水身亡的儿童高达两万名!溺水,已经成了中小学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 ①溺水的危害:讲清生命黄金4分钟。 ②发现溺水者如何正确施救。 不得手拉手施救和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③不慎落水,如何自救 ④溺水者上岸后的应急救治
PPT展示引入预防交通事故:有关道路交通事故的统计数据及图片。 同学们,这一幕幕触目惊心的画面,这一个个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教训,在向我们传达着同一个信息:道路交通安全----重于泰山!
行走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教师总结:
①走路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地方要靠路边行走,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②过马路时要注意观察交通信号灯的变化。红灯亮时,不能过马路;绿灯亮时,也要看清左右确定没有车来,才可以过马路;如果马路过了一半时,信号灯变了,要赶快过马路,千万不要惊慌。 ③在横过没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时,应当左右看,观察往来车辆的情况,确认安全后再过马路;不得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过或者中途倒退、折返。 ④过马路时要看路,不要嬉闹;不得有追车等妨碍道路交通安全的行为。
骑自行车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教师总结:
①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不逆行,不超速;转弯时不抢行猛拐,要提前减慢速度,小组讨论 分组回答 相互补充 学生讨论:根据预防伤害事故三个方面的要求,讨论溺水事故的预防方法。在游泳时要注意哪些问题?个别回答 相互补充 学生朗读:预防溺水的基本要求,游泳要严格遵守“四不”: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深水的地方不去;江溪池塘不去。
学生讨论:根据预防伤害事故三个方面的要求,讨论交通事故的预防方法。在走路,横穿马路,骑自行车,乘车要注意哪些问题? 小组讨论 分组回答
②骑车时不要双手撒把,不多人并骑,不互相攀扶,不互相追逐、打闹。
③经过交叉路口,要减速慢行、注意来往的行人、车辆;不闯红灯,遇到红灯要停车等候,待绿灯亮了再继续前行。
候车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在车没有来之前,一定要站在站台台阶上,因为车速很快,如果离车太近,容易被卷入车轮下。当你需要乘坐的车开过来了,也不要着急,等车停稳后再从站台上下来按顺序上车。下车后,应随即走上人行道,千万不要在车前或车尾急穿马路,以防被车撞倒。 小结:同学们,我们一定要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讨论交流 补充回答 阅读 感悟 三、危急时刻 科学救助
引入:研究表明,五分钟之内如果进行了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的话。猝死者的生存率可以达到40-75%。而如果在五分钟之内不进行救助的话,每延迟一分钟生存率就会降10%!
冷静判断 遇到意外伤害发生时,不要惊慌失措,要保持镇静,冷静判断意外伤害的现场环境和伤员受伤的情况采取适当措施合理应对,或向有关人员和机构紧急求救。对仍处于危险境地之中的伤害现场,要尽快远离危险,避免更多的意外伤害的发生。
呼救求援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不能参加抢险等危险性活动。
自主练习:看课本依据拔打紧急求救电话要求,学习什么情况下分别拨打哪种求救电话?能不能随便拨打求救电话。
模拟求救练习:二人一组,自定角色
安全提示:拨打求救报警电话是非常严肃的事,严禁开玩笑或因好奇而随意拨打。
现场救护 意外伤害紧急处理口诀 摔倒骨折要固定,随意拉伸会加重; 交通意外先呼救,专业人员来搬动; 溺水先别忙倒控,没有呼吸按压救; 煤气中毒先开窗,离开险境快抢救;开水烫伤冷水冲,酱油牙膏不管用;器官异物先拍背,海姆立刻施援手;数据讲解 感悟科学救助的重要性
学生练习:一个扮演警察(消防员、医生),一个扮演求救者,求救者准确说明当时情况,并说出自己所在的位置,被求救者做出积极的反应,然后交换角色表演,学习不同的求救方式,提高应急应变能力。
学生演示,老师点评 集体朗读 分组练习海姆立克急救法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方法,全班学生每2人分成一个小组,进行模拟演示,1人扮演受害者,1人扮演救护者。每个小组轮流进行,其他同学
食物中毒先催吐,保留样本交医生; 动物咬伤用水冲,及时打针要防控。
拓展活动:
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
观看视频:第一反应创始人陆乐急救短视频
细心观察,最后做出总结,指出优点和缺点。
通过观看急救视频让学生能真实感受到科学求助是降低意外伤害有效手段,并能客观体验到生命的脆弱与宝贵,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
结束部分
小结本课内容 同学们,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可能重来!生命是最为宝贵的。自觉遵守相关的各种行为规范,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更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呵护这生命之花,愿我们都能远离伤害事故、远离伤痛,珍爱彼此的生命吧!
安排课后拓展作业:找找在你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还有哪些行为或环境存在着危险因素?如何防范。
播放音乐:祝你平安
最后,老师要把《祝你平安》这首歌送给大家,祝福大家一生平安、一生幸福!
下课
小结本课内容 记录拓展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