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3]中考科学三轮冲刺情景类题目训练:运动和力(教师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战2023]中考科学三轮冲刺情景类题目训练:运动和力(教师版+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4-28 19:53:3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备战2023] 中考科学三轮冲刺情景类题目训练:运动和力
1、医生建议在“阳康”之后,同学们更要注重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如图是小宁在做俯卧撑和引体向上的场景。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小宁按图乙做一个引体向上,需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约为4000焦
B.图甲小宁静止,地面对双手的支持力等于小宁重力
C.图乙中小宁引体向上运动时,单杠对小宁的作用力大于小宁对单杠的作用力
D.小宁在俯卧撑和引体向上时,小宁的机械能都不守恒
2、2022年2月20日,北京冬奥会比赛日收官,中国交出了办赛和防疫双重完美答卷。下列关于冰雪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短道速滑运动员沿弯道匀速滑行时,他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
B.乙图中运动员腾空转体时,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丙图中的冰壶做的非常光滑,是为了减小与冰面的摩擦力
D.丁图中运动员做有些动作时会弯膝蹲下,是为了提高重心,避免摔倒
3、如图,农场工人在分离谷粒与空壳时,使用铁锹将混合物以相同角度同时抛酒出去,落地时谷粒远而空壳近,实现二者分离。此过程中(  )
A.谷粒有惯性、空壳无惯性 B.谷粒和空壳均有惯性
C.谷粒无惯性、空壳有惯性 D.谷粒和空壳均无惯性
(第3题图) (第4题图)
4、东钱湖环湖骑自行车成为了宁波众多人的休闲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给车胎充气增加了车胎内气体的压强
B.地面对自行车的摩擦力总是阻碍自行车前进
C.刹车时自行车受到惯性的作用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
D.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而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5、2022年2月11日,中国选手闫文港(体重约为80 kg)在北京冬奥会男子钢架雪车比赛中获得一枚铜牌,这是我国在该项目上获得的首枚奖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受到的重力约为80N B.钢架雪车水平运行时,它的重力做了功
C.运动员运动时通过同化作用释放能量 D.运动员跳上雪车后,雪车对冰面的压强增大
(第5题图) (第6题图)
6、2022年6月5日(农历五月初七),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并顺利将神舟14号载人飞船送人预定轨道;下午5点42分,神舟14号载人飞船完成和空间站核心舱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一天的月相是上弦月是平衡的
B.这一天起接下来一周内,白昼逐渐变短,夜晚逐渐变长
C.对接成功后的组合体运行时可视为绕地球做匀速运动,则组合体受力
D.对接成功时,以空间站为参照物,神州十四号载人飞船是运动的
7、2022年02月08日,北京冬奥会女子自由式滑雪决赛上,中国选手谷爱凌最后一跳稳定地完成1620度转体的超高难度动作,从而逆转对手夺得冠军。下图是模拟运动员在滑雪赛场上的几个瞬间,整个过程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运动员在⑦位置时的动能比在②位置时的动能大
B.运动员在④位置时上升到最高点,但处于不平衡状态
C.2→④过程中,运动员的重力势能不断增加,但机械能始终守恒
D.②→⑥过程,运动员的动能先减小再增大,④位置时动能最小,动能大小为零
8、小科家有一块菜板,平时不用的的时候,就靠在灶台的墙上。有一次,小科在家帮妈妈洗完筷子后,把装有筷子的筷笼子放到菜板前时,碰到了菜板下端,结果菜板倒了下来,还撞倒了刚放好的筷笼子,导致筷子掉了一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菜板放置时,与水平面夹角越大,菜板越容易滑倒
B.若墙面是光滑的,菜板依然可以保持平衡
C.若将菜板上端点看作支点,则菜板重力和灶台对菜板的支持力可以使杠杆保持平衡
D.筷笼子被撞倒后,若不计空气阻力,筷子将做直线运动
9、2022年6月5日,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运载火箭成功将陈冬、刘洋、蔡旭哲三名宇航员送入太空,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使火箭加速升空的施力物体是空气
B.观察到火箭穿破云霄,是以火箭内的宇航员为参照物
C.载人飞船进人预定轨道后,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D.太空中宇航员与地面进行信息交流是通过电磁波来实现的
(第9题图) (第10题图)
10、如图所示,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费俊龙等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两个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接后,以飞船为参照物.核心舱是运动的 B.“太空会师”的画面是迈过超声波传递过来的
C.航天员绕地球运行时,运动状态不断地在改变 D.费俊龙从地面进入空间站后质量变为零
11、冰墩墩成了“天宫课堂”的“小助手”,图中男老师固定在原地将冰墩墩抛向女老师,冰墩墩被抛出后,沿原方向匀速前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墩墩匀速前进时受到了男老师对它的推力 B.冰墩墩被抛出前没有惯性
C.冰墩墩在“天宫”中的质量比在地面时小 D.以冰墩墩为参照物,男老师在后退
12、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下列关于冬奥运的运动场景,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冰壶表面打磨得很光滑,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B.图乙:滑雪板面积较大,是为了增大压强
C.图丙:冰球离杆后继续运动,是因为冰球具有惯性
D.图丁:滑冰运动员转弯滑行时,处于平衡状态
13、2022年10月,某校用无人机拍摄运动会开幕式全景,如图为用于航拍的无人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悬停在空中的无人机对地球没有作用力
B.无人机在空中匀速旋转时,无人机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无人机加速上升时,空气对螺旋桨的作用力大于螺旋桨对空气的作用力
D.无人机悬停在空中时,空气对螺旋桨的作用力与无人机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14、2022年7月24日,“天问实验舱”由“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历经数小时飞行后与“天和核心舱”快速对接(  )
A.以上升的火箭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B.“天问实验舱”完成对接后,仍受到惯性的作用
C.对接时,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天问实验舱”是静止的
D.“天问实验舱”完成对接后,若受到的所有外力都消失,将悬停在空中
15、2022年女足亚洲杯决赛,中国队夺得冠军奖杯。如图是中国运动员利用头球攻门的场景,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头接触球时,球局部凹陷,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同时头会有些疼,说明力的作用是   。
16、2022年9月2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在调试现场将173吨重的砝码,吊离地面160米,宣告“全球第一吊”首吊成功,刷新了全地面起重机最高最大吊重世界纪录。
(1)砝码在被吊起过程中,以   为参照物是运动的,起重机对砝码做功为   焦。
(2)全地面起重机主要用于风电机组的安装,起吊风机时,起重机通常会使用宽大的支腿垫,该支腿垫的作用是  。
17、商场里的电动扶梯(图甲),有人乘坐时运行速度快,无人乘坐时运行速度较慢,可以有效节约电能。
(1)小明在乘坐电动扶梯到达楼层时,未及时跨出而不慎摔倒。其原因是小明的脚停止了,但上半身仍具有向前运动的   。
(2)根据所学知识,小明设计了图乙的模拟电路,R为力敏电阻,阻值随压力增大而减小。请结合题意,判断电动机M的放置位置(选“A”或“B”),并说明理由   。
18、如图所示为国外一艘大型游轮撞向岸边的情景,该游轮沿着海岸线前进时,由于失控,前进方向慢慢倾斜撞向了岸边。
(1)游轮的船长当时已经发现了情况,并关闭了所有动力,但游轮仍然继续撞向了岸边,这是由于游轮具有较大的   。
(2)游轮撞向岸边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平行于岸边行驶时过于靠近,导致了游轮和岸之间的水流速度加快,减小   。
(第18题图) (第19题图)
19、2019年10月10日,江苏无锡发生了高架桥侧翻事故,高架桥掉落压住了3辆小车,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请根据相关力学知识回答问题:
(1)高架掉落是因为它受到重力作用,它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
(2)小车行驶中,遇到突发事件,司机踩下刹车后车辆无法立即停下,是因为   ;
(3)事故中3辆被压小车,都发生了严重的形变,是因为力可以使   。
20、2022年4月28日,“巅峰使命”珠峰科考全面启动。5月15日凌晨1点26分,中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III型浮空艇从海拔4300m的科考营地顺利升空,4点40分达到海拔9032m,超过珠峰8848.86m的高度,创造了浮空艇大气科学观测的世界纪录。
(1)该浮空艇总质量约2625kg,它受到重力的大小约为   。
(2)已知海拔4300m处的空气密度约为0.8kg/m。如图所示,该浮空艇在营地升空前体积达9060m3,此时浮空艇受到的浮力大小约为   N。
(3)“极目一号”浮空艇内部有三层:上层装有氦气(相同条件下氦气密度比空气小得多),中间隔开,下层是空气。当悬于空中的浮空艇需要   (填“上浮”或“下降”)的时候,可以用上层的氦气排出下层的部分空气,以此改变自身重力,同时使整个浮空艇的压差在安全范围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备战2023] 中考科学三轮冲刺情景类题目训练:运动和力
1、医生建议在“阳康”之后,同学们更要注重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如图是小宁在做俯卧撑和引体向上的场景。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小宁按图乙做一个引体向上,需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约为4000焦
B.图甲小宁静止,地面对双手的支持力等于小宁重力
C.图乙中小宁引体向上运动时,单杠对小宁的作用力大于小宁对单杠的作用力
D.小宁在俯卧撑和引体向上时,小宁的机械能都不守恒
【答案】D
【解析】A.小宁的体重大约500N,则一个引体向上克服重力做功:W=Gh=500N×0.7m=350J,故A错误;B.图甲中,人受到地面对手向上的支持力,地面对脚向上的支持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G=F手+F脚,则地面对双手的支持力小于小宁的重力,故B错误;C.图乙中小宁引体向上运动时,单杠对小宁的作用力和小宁对单杠的作用力为一对相互作用力,因此二者大小相等,故C错误;D.小宁在俯卧撑和引体向上时,小宁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在不断改变,因此它的机械能在不断改变,故D正确。
2、2022年2月20日,北京冬奥会比赛日收官,中国交出了办赛和防疫双重完美答卷。下列关于冰雪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短道速滑运动员沿弯道匀速滑行时,他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
B.乙图中运动员腾空转体时,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丙图中的冰壶做的非常光滑,是为了减小与冰面的摩擦力
D.丁图中运动员做有些动作时会弯膝蹲下,是为了提高重心,避免摔倒
【答案】C
【解析】A.甲图中短道速滑运动员沿弯道匀速滑行时,他的运动方向不断改变,即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A错误;B.乙图中运动员腾空转体时,只受到重力作用,不受平衡力,故B错误;C.丙图中的冰壶做的非常光滑,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减小与冰面的摩擦力,故C正确;D.丁图中运动员做有些动作时会弯膝蹲下,是为了降低重心,避免摔倒,故D错误。
3、如图,农场工人在分离谷粒与空壳时,使用铁锹将混合物以相同角度同时抛酒出去,落地时谷粒远而空壳近,实现二者分离。此过程中(  )

A.谷粒有惯性、空壳无惯性 B.谷粒和空壳均有惯性
C.谷粒无惯性、空壳有惯性 D.谷粒和空壳均无惯性
【答案】B
【解析】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且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谷粒的密度比空壳的密度大的多,根据m=ρV可知,相同体积的谷粒比空壳质量大的多,因此谷粒的惯性更大,因此谷粒飞行的距离更大,从而与空壳分开。故B正确,而A、C、D错误。
4、东钱湖环湖骑自行车成为了宁波众多人的休闲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给车胎充气增加了车胎内气体的压强
B.地面对自行车的摩擦力总是阻碍自行车前进
C.刹车时自行车受到惯性的作用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
D.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而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A
【解析】A.给车胎充气增加了车胎内气体的质量,从而增大了车胎内气体的压强,故A正确;B.地面对自行车前轮的的摩擦力向后,阻碍物体运动;而地面对后轮的摩擦力向前,为自行车提供前进的动力,故B错误;C.刹车时自行车由于惯性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故C错误;D.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作用在地面上,而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作用在自行车上,二者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肯定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A。
5、2022年2月11日,中国选手闫文港(体重约为80 kg)在北京冬奥会男子钢架雪车比赛中获得一枚铜牌,这是我国在该项目上获得的首枚奖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受到的重力约为80N B.钢架雪车水平运行时,它的重力做了功
C.运动员运动时通过同化作用释放能量 D.运动员跳上雪车后,雪车对冰面的压强增大
【答案】D
【解析】A.运动员的体重:G=mg=80kg×10N/kg=800N,故A错误;B.钢架雪车水平运动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它没有在这个方向上通过距离,因此重力不做功,故B错误;C.运动员运动时,通过异化作用释放能量,故C错误;D.运动员跳上雪车后,雪车的重力增大,则对雪地的压力增大,那么对冰面的压强增大,故D正确。
6、2022年6月5日(农历五月初七),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并顺利将神舟14号载人飞船送人预定轨道;下午5点42分,神舟14号载人飞船完成和空间站核心舱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一天的月相是上弦月是平衡的
B.这一天起接下来一周内,白昼逐渐变短,夜晚逐渐变长
C.对接成功后的组合体运行时可视为绕地球做匀速运动,则组合体受力
D.对接成功时,以空间站为参照物,神州十四号载人飞船是运动的
【答案】A
【解析】A.6月5日在上半月,月相是上弦月,故A正确;B.6月5日还未到达夏至,则在接下来一周内,白昼时间继续延长,黑夜时间继续变短,故B错误;C.对接后组合体围绕地球做曲线运动,此时受力不平衡,故C错误;D.对接成功后,以空间站为参照物时,神州十四号的位置保持不变,那么它是静止的,故D错误。
7、2022年02月08日,北京冬奥会女子自由式滑雪决赛上,中国选手谷爱凌最后一跳稳定地完成1620度转体的超高难度动作,从而逆转对手夺得冠军。下图是模拟运动员在滑雪赛场上的几个瞬间,整个过程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运动员在⑦位置时的动能比在②位置时的动能大
B.运动员在④位置时上升到最高点,但处于不平衡状态
C.2→④过程中,运动员的重力势能不断增加,但机械能始终守恒
D.②→⑥过程,运动员的动能先减小再增大,④位置时动能最小,动能大小为零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运动员不受阻力,则没有机械能的损失,即机械能守恒。⑦位置比②位置的高度更小,则重力势能更小,根据“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可知,⑦位置时的动能比②位置时的动能大,故A正确不合题意;在④最高点时,运动员只受重力作用,处于不平衡状态,故B正确不合题意;从②到④的过程中,运动员的高度增大,则重力势能增大,而机械能保持不变,故C正确不合题意;从②到⑥的过程中,在位置④时,虽然在竖直方向上速度为零,但是水平方向上速度不为零,即此时动能不为零,故D错误符合题意。
8、小科家有一块菜板,平时不用的的时候,就靠在灶台的墙上。有一次,小科在家帮妈妈洗完筷子后,把装有筷子的筷笼子放到菜板前时,碰到了菜板下端,结果菜板倒了下来,还撞倒了刚放好的筷笼子,导致筷子掉了一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菜板放置时,与水平面夹角越大,菜板越容易滑倒
B.若墙面是光滑的,菜板依然可以保持平衡
C.若将菜板上端点看作支点,则菜板重力和灶台对菜板的支持力可以使杠杆保持平衡
D.筷笼子被撞倒后,若不计空气阻力,筷子将做直线运动
【答案】B
【解析】根据图片可知,菜板放置时,与水平面的夹角越大,则菜板对水平面的压力越大,它受到的摩擦力越大,因此菜板越不容易滑倒,故A错误;若墙面是光滑的,由于重力作用,菜板有向下滑动的趋势,即它的下端点有向右运动的趋势。如果水平面对菜板的摩擦力足够大,就可以保证菜板不滑动,从而保持平衡状态,故B正确;将菜板上端点看作支点,则菜板的重力,与灶台对菜板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可以使杠杆平衡,故C错误;筷笼子被撞倒后,若不计空气阻力,在向前运动的同时会向下运动,即做曲线运动,故D错误。
9、2022年6月5日,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运载火箭成功将陈冬、刘洋、蔡旭哲三名宇航员送入太空,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使火箭加速升空的施力物体是空气
B.观察到火箭穿破云霄,是以火箭内的宇航员为参照物
C.载人飞船进人预定轨道后,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D.太空中宇航员与地面进行信息交流是通过电磁波来实现的
【答案】D
【解析】A.火箭向下喷射高温高压燃气,而燃气对火箭施加向上的作用力,从而使火箭加速升空,故A错误;B.观察到火箭穿破云霄,因为火箭相对大地的位置不断改变,所以火箭是运动的,故B错误;C.载人飞船进人预定轨道后,围绕地球做曲线运动,即运动方向不断改变,那么飞船的运动状态不断改变,故C错误;D.太空中宇航员与地面进行信息交流是通过电磁波来实现的,故D正确。
10、如图所示,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费俊龙等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两个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接后,以飞船为参照物.核心舱是运动的 B.“太空会师”的画面是迈过超声波传递过来的
C.航天员绕地球运行时,运动状态不断地在改变 D.费俊龙从地面进入空间站后质量变为零
【答案】C
【解析】A.对接后,以飞船为参照物,核心舱的位置保持不变,因此是静止的,故A错误;B.“太空会师”的画面是通过电磁波传递过来的,故B错误;C.航天员绕地球运行时,他们的运动方向不断改变,即运动状态不断改变,故C正确;D.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D错误。
11、冰墩墩成了“天宫课堂”的“小助手”,图中男老师固定在原地将冰墩墩抛向女老师,冰墩墩被抛出后,沿原方向匀速前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墩墩匀速前进时受到了男老师对它的推力 B.冰墩墩被抛出前没有惯性
C.冰墩墩在“天宫”中的质量比在地面时小 D.以冰墩墩为参照物,男老师在后退
【答案】D
【解析】A.冰墩墩匀速前进时,男老师已经与它脱离,因此它不受男老师的推力,A错误;B.冰墩墩被抛出前仍然有惯性,B错误;C.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形状、性质、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C错误;D.以冰墩墩为参照物,男老师的位置不断向后改变,因此男老师在后退,故D正确。
12、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下列关于冬奥运的运动场景,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冰壶表面打磨得很光滑,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B.图乙:滑雪板面积较大,是为了增大压强
C.图丙:冰球离杆后继续运动,是因为冰球具有惯性
D.图丁:滑冰运动员转弯滑行时,处于平衡状态
【答案】C
【解析】A.图甲:冰壶表面打磨得很光滑,是减小摩擦力,故A错误;B.图乙:滑雪板面积较大,是为了减小压强,故B错误;C.图丙:冰球离杆后继续运动,是因为冰球具有惯性,故C正确;D.图丁:滑冰运动员转弯滑行时,没有做匀速直线运动,即没有处于平衡状态,故D错误。
13、2022年10月,某校用无人机拍摄运动会开幕式全景,如图为用于航拍的无人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悬停在空中的无人机对地球没有作用力
B.无人机在空中匀速旋转时,无人机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无人机加速上升时,空气对螺旋桨的作用力大于螺旋桨对空气的作用力
D.无人机悬停在空中时,空气对螺旋桨的作用力与无人机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D
【解析】A.悬停在空中的无人机会受到地球的吸引力,即重力。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可知,无人机肯定对地球施加反作用力,故A错误;B.无人机在空中匀速旋转时,由于运动轨迹为曲线,即没有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无人机没有受到平衡力,故B错误;C.无人机加速上升时,空气对螺旋桨的作用力和螺旋桨对空气的作用力为一对相互作用力,则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错误;D.无人机悬停在空中时,空气对螺旋桨的作用力与无人机受到的重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为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14、2022年7月24日,“天问实验舱”由“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历经数小时飞行后与“天和核心舱”快速对接(  )
A.以上升的火箭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B.“天问实验舱”完成对接后,仍受到惯性的作用
C.对接时,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天问实验舱”是静止的
D.“天问实验舱”完成对接后,若受到的所有外力都消失,将悬停在空中
【答案】C
【解析】A.以上升的火箭为参照物,地面在向下的方向上位置不断改变,即地面是运动的,故A错误;
B.“天问实验舱”完成对接后,由于它的质量不变,因此它仍然有惯性,故B错误;C.对接时,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天问实验舱”的位置保持不变,因此它是静止的,故C正确;D.“天问实验舱”完成对接后,若受到的所有外力都消失,由于远离它们为运动状态,所以会沿着外力消失时的方向和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15、2022年女足亚洲杯决赛,中国队夺得冠军奖杯。如图是中国运动员利用头球攻门的场景,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头接触球时,球局部凹陷,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同时头会有些疼,说明力的作用是   。
【答案】运动状态;形状;相互的
【解析】(1)如图是中国运动员利用头球攻门的场景,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头接触球时,球局部凹陷,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2)同时头会有些疼,是因为球对头产生反作用力,即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6、2022年9月2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在调试现场将173吨重的砝码,吊离地面160米,宣告“全球第一吊”首吊成功,刷新了全地面起重机最高最大吊重世界纪录。
(1)砝码在被吊起过程中,以   为参照物是运动的,起重机对砝码做功为   焦。
(2)全地面起重机主要用于风电机组的安装,起吊风机时,起重机通常会使用宽大的支腿垫,该支腿垫的作用是  。
【答案】(1)地面;2.768×108
(2)增大起重机与地面的受力面积,从而减小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这样不容易损坏地面
【解析】(1)砝码在被吊起过程中,它相对地面的位置不断改变,因此它是运动的,此时选择参照物为地面。砝码的重力为G=mg=173000kg×10N/kg=1.73×106N,起重机对砝码做功:W=Gh=1.73×106N×160m
=2.76×108J。(2)起吊风机时,起重机通常会使用宽大的支腿垫,该支腿垫的作用是:增大起重机与地面的受力面积,从而减小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这样不容易损坏地面。
17、商场里的电动扶梯(图甲),有人乘坐时运行速度快,无人乘坐时运行速度较慢,可以有效节约电能。
(1)小明在乘坐电动扶梯到达楼层时,未及时跨出而不慎摔倒。其原因是小明的脚停止了,但上半身仍具有向前运动的   。
(2)根据所学知识,小明设计了图乙的模拟电路,R为力敏电阻,阻值随压力增大而减小。请结合题意,判断电动机M的放置位置(选“A”或“B”),并说明理由   。
【答案】(1)惯性 (2)A处,有人时衔铁与2接触,电动机单独工作,功率大速度快:无人时衔铁与1接触,电动机与电阻R'串联,功率较小速度慢
【解析】(1)小明在乘坐电动扶梯到达楼层时,未及时跨出而不慎摔倒。其原因是小明的脚停止了,但上半身仍具有向前运动的惯性。(2)根据所学知识,小明设计了图乙的模拟电路,R为力敏电阻,阻值随压力增大而减小。根据题意可知,电动机M的放置位置应该在A处,有人时衔铁与2接触,电动机单独工作,功率大速度快:无人时衔铁与1接触,电动机与电阻R'串联,功率较小速度慢。
18、如图所示为国外一艘大型游轮撞向岸边的情景,该游轮沿着海岸线前进时,由于失控,前进方向慢慢倾斜撞向了岸边。
(1)游轮的船长当时已经发现了情况,并关闭了所有动力,但游轮仍然继续撞向了岸边,这是由于游轮具有较大的   。
(2)游轮撞向岸边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平行于岸边行驶时过于靠近,导致了游轮和岸之间的水流速度加快,减小   。
【答案】(1)惯性 (2)压强
【解析】(1)游轮的船长当时已经发现了情况,并关闭了所有动力,但游轮仍然继续撞向了岸边,这是由于游轮具有较大的惯性。(2)游轮撞向岸边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平行于岸边行驶时过于靠近,导致了游轮和岸之间的水流速度加快,减小压强。
19、2019年10月10日,江苏无锡发生了高架桥侧翻事故,高架桥掉落压住了3辆小车,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请根据相关力学知识回答问题:
(1)高架掉落是因为它受到重力作用,它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
(2)小车行驶中,遇到突发事件,司机踩下刹车后车辆无法立即停下,是因为   ;
(3)事故中3辆被压小车,都发生了严重的形变,是因为力可以使   。
【答案】地球;汽车具有惯性;物体发生形变
【解析】(1)地面附近的物体,都会受到地球的引力,这就是重力,因此重力的施力物体为地球。(2)小车行驶中,遇到突发事件,司机踩下刹车后车辆无法立即停下,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3)事故中3辆被压小车,都发生了严重的形变,是因为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0、2022年4月28日,“巅峰使命”珠峰科考全面启动。5月15日凌晨1点26分,中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III型浮空艇从海拔4300m的科考营地顺利升空,4点40分达到海拔9032m,超过珠峰8848.86m的高度,创造了浮空艇大气科学观测的世界纪录。
(1)该浮空艇总质量约2625kg,它受到重力的大小约为   。
(2)已知海拔4300m处的空气密度约为0.8kg/m。如图所示,该浮空艇在营地升空前体积达9060m3,此时浮空艇受到的浮力大小约为   N。
(3)“极目一号”浮空艇内部有三层:上层装有氦气(相同条件下氦气密度比空气小得多),中间隔开,下层是空气。当悬于空中的浮空艇需要   (填“上浮”或“下降”)的时候,可以用上层的氦气排出下层的部分空气,以此改变自身重力,同时使整个浮空艇的压差在安全范围内。
【答案】(1)26250 (2)72480 (3)上浮
【解析】(1)浮空艇受到的重力:G=mg=2625kg×10N/kg=26250N;(2)浮空艇受到的浮力:F浮=ρ液gV排=0.8kg/m3×10N/kg×9060m3=72480N;(3)原来浮空艇在空气中悬浮,此时浮力等于重力。当用上层氦气排出下层空气时,浮空艇的重力减小,此时浮力大于重力,因此浮空艇将要上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