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课件+音频+导学案+同步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为人民服务(课件+音频+导学案+同步检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6-20 21:16:21

文档简介

课件44张PPT。1/2/2019一九九四年九月五日1/2/2019
在某一特定的、正式的场合,面对听众把自己对某一问题或事件的看法较为系统全面地说出来,这就是演讲。演讲时所说的内容就是演讲词。
在内容上,应视有关集会或活动的要求而定,力求中心明确,言之有物;在表达上,偏重于议论,说明,也不排斥必要的记叙、抒情,力求条理清楚不繁杂。
演讲和演讲词1/2/2019一、要有针对性。要考虑演讲的场合,听众的年龄、文化程度,听众需要了解或解决些什么问题。
二、要有启发性。要通过充实的内容、严密的逻辑,晓之以理,让听众心悦诚服地接受演讲词需要阐明的观点,明确努力的方向和行动的目标。
三、要有感染性。由于演讲词是说给听众听的,因此语言要明白晓畅、自然朴素;演讲者能够结合现实,与听众作情感上的交流,以情动人,无论议论、说明还是记叙,在字行间孝应该倾注作者的真情实感。演讲词的特点1/2/2019替人民做事、为人民着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旨。为人民服务:1/2/2019?  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人。字润之,笔名子任。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 。1893年12月26日生于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早年就读于长沙湖南第一师范,即开始革命活动,接受并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历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等职。平生于政务、军旅之暇,喜爱诗词、书法,用功尤勤,造诣甚深。毛泽东简介 1/2/2019毛泽东与演讲 毛泽东非常擅长演讲,他的演讲教育了千千万万的革命志士,而他自己在青年时期也曾受到演讲宣传的强烈影响。毛泽东曾对美国记者斯诺讲过自己的一段经历:1911年武昌起义发生以后,湖南宣布了戒严令,政局迅速改观。有一天,一个革命党人得到校长的许可,到中学来作了一次激动人心的演讲。当场有七八个学生站起来,支持他的主张,强烈抨击清廷,号召大家行动起来建立民国。会上人人聚精会神地听着。受这次演说的影响,毛泽东决心参加革命军。1/2/2019  张思德:小名谷娃子人,1915年出生于四川省贫苦农民家庭。1933年加入红军。中共中央警备团战士。 1935年,他跟随红军退出根据地,开始长征,负过伤。1937年10月,张思德加入了共产党,是一个忠实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1944年,张思德接受上级的烧炭工作。?9月5日带领4个战士到安塞县烧炭。中午时分,窑洞突然塌方,张思德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则被砸埋在窑里牺牲。时年29岁。张思德简介1/2/2019 1944年9月8日,中央直属机关在延安凤凰山脚枣园操场上为张思德举行了追悼会。毛主席亲笔写了“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下午1时以后,毛主席迈着沉重的步子走上祭台,作了题目是《为人民服务》的演讲。1/2/2019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要树立这样一种信念:不是人人为我,而是我为人人。
1/2/20191/2/2019 ——1944年9月21日,《为人民服务》的讲演以新闻稿的形式在延安《解放日报》第一版上发表。 ——1945年4月,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被鲜明地概括为我党我军的根本宗旨,并写进“七大”报告。 ——1945年9月,毛泽东同志给《大公报》题词:“为人民服务”。 ——1953年,《为人民服务》正式成文,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1/2/20191/2/2019hóng鸿毛 鼎 铭
追悼会 哀 思dǐng míngdàoāi sī1/2/2019解释下列词语:
固有:
泰山:
鸿毛:
精兵简政:
五湖四海:
死得其所:
寄托:
哀思:
追悼:本来有的。固:本来。山名,在山东省。古人以泰山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或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大雁的毛。比喻事物微不足道。缩小机构,精简人员。本文指全国各地。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所,处所,地方。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或某种事物上)。悲哀思念的感情。怀念死者,表示哀悼。
1/2/2019◆听录音
◆思考讨论:
演讲的听众是谁?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讲话围绕什么中心讲?分几层意思讲?每层意思是什么?1/2/2019◆思考讨论:
演讲的听众是谁?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讲话围绕什么中心讲?分几层意思讲?每层意思是什么?听众是根据地的军民。
围绕的中心是:为人民服务。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我们应该追悼他,学习他,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1/2/2019分五层讲;意思分别是:
1、指出我们的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队伍中的一员。
2、指出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3、指出我们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4、指出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是“死得其所”,但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5、号召大家追悼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同志,寄托哀思,团结起来。1/2/2019 第一段有几句话?每句写什么?
句与句之间有什么关系?分别说队伍的性质、任务 、这次追悼的人物。有三句。并列关系。
1/2/2019学海导航(第二段)1、中心句: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2、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句进行论述的? 先引用司马迁的话做论据,再具体讲什么样人的死毫无意义,什么样的人死得有价值。最后肯定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3、你怎样理解司马迁的话?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小结:这一段是讲革命者对生死的看法,人要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揭示了革命的人生观。1/2/2019学海导航(第三段)1、这段是围绕哪句话论述的? 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2、是怎样围绕这句话论述的? 通过举例(李鼎铭提出”精兵简政“的例子)加以论述。 第一句讲有了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第二句讲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第三句讲凡是符合“说得对”、“对人民有好处”这个条件,不管是谁的批评和意见,我们都要改正,都要照办。
3、每句说的是什么? 这段话一句紧扣一句,层层递进联系非常紧密。先讲不 怕批评再讲不讲究批评的对象和方式方法。衡量是与非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1/2/2019学海导航(第四段)1、“共同的革命目标”是什么? 解放全民族,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 2、为实现这一革命目标应该怎样做?“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互相爱护” 第一层: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但要取得全民族的解放,还要团结更多的人。 第二层:讲怎样对待困难,要看到成绩、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不要灰心。 第三层:讲正确对待牺牲。一是为人民利益而牺牲是“死得其所”; 二是要避免不必要的牺牲。第四层:革命队伍的人要互相关心、爱护、 帮助。
3、各层层意1/2/2019我们“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这个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说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目标是彻底地、完全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因为我们的目标 是为人民服务。1/2/2019学海导航(第五段)1、我们要为什么人开追悼会?(开追悼会的制度是什么?)不管是谁死了,只要他是做过一些的益的工作,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2、开追悼会的意义是什么? 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1/2/2019品味语言:1、谈谈加点词的含义:我们这个队伍是完全是为着人民解放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2、找一找文中关联词,谈谈这些关联词作用。(第三段为例)。●● ”完全“,就是百分,也就是说,除了为人民服务,再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彻底“就是贯彻到底,也就是说,不管在什么时间,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该为人民谋利益。●●1/2/2019 本文通过悼念张思德,讲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中心思想1/2/20191/2/2019 《为人民服务》背后的真实故事 1944年9月21日,在延安出版的《解放日报》上,发表了根据毛泽东主席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和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同志的会议上所作的讲话整理的文章《为人民服务》。60年过去了,但“为人民服务”这5个光辉大字,却愈发显示出永恒的魅力!毛主席参加一位普通战士的追悼会,并即席讲话半个多小时,肯定是有着深远思考的。张思德是毛主席内卫班战士,毛主席不仅认识和了解张思德,而且在张思德调到内卫班之前,毛主席同张思德有过两次不寻常的邂逅。1/2/2019冰窟窿推车感动毛主席战士们很纳闷,毛主席咋就知道张思德的名字呢?原来,在此之前,由于“推车”一事,张思德给毛主席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是一年前冬天的一个上午,张思德一行3人,从杨家岭前往新安场,途中路过石砭时,他们见毛主席的小汽车正陷进磨沟的冰窟窿里,张思德和另两位战友立即跑去推车。这时,毛主席和警卫员也下了车,他们5人都在用力推车,可是,只见车子后轮在冰上原地打转,没有向前挪动一点点。张思德见此,立即把鞋袜一脱,跳进冰水中,两手抱起大石头,对准车轮前的冰坨子猛砸,又喊旁边的战友搬一些小石头来,把冰坨子砸碎,将碎石头垫在车轮子底下。1/2/2019飞身顶大梁惊动毛主席一次是1942年春天,上级决定在杨家岭建一座大礼堂。施工发生危险时,张思德一个箭步冲过去,飞身跨上架顶,用肩头死死顶住大梁,使梁下的工人和战士避免了一场大祸。这时,战友们也跟着张思德冲上去了,张思德眼尖手快,他从战友手中要过斧头,“啪、啪、啪”几下,只听见“咔”的一声,大梁牢牢地对准柱榫,可是当张思德抡最后一斧头时,由于用力过猛,一个趔趄从架子上摔下来。“班长,张思德!”工人和战友们不约而同地大喊起来……这喊叫声,惊动了正好路过这里的毛主席。毛主席快步如飞地走过来。一见是一位战士摔伤了,便立即指示派人去枣园请医生过来,并高声地说:“决不能有一分一秒的耽误!”几位战士按毛主席的吩咐,把受伤的张思德抬到毛主席的窑洞里。当把张思德抬到毛主席的躺椅上时,毛主席仔细一看,认出了是张思德,便亲切地叫了一声:“老朋友,是你呀,张思德同志!”1/2/2019冰窟窿推车感动毛主席司机见车轮子前已垫起了一层碎石子,便将车子发动,“咕咚”一声,车轮子便从冰窟窿中滚了出来,顺利地上了路。毛主席用双手一边给张思德暖和冻红了的手,一边叫大家给他搓腿,以防冰水把脚冻坏。毛主席细细地端详了张思德几眼,问了张思德的名字,从怀里掏出笔记本,把张思德的名字记在本子上。临走时,拍了拍张思德的肩膀,风趣地说:“小同志,你是见路不平,舍身相助,这种精神,值得学习哩!”
因张思德事迹的触发,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更加清晰更加完善起来。后来,毛主席就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倡导推广到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中去了。1/2/2019“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一句古老的话,其实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综观历史,了解现实,举出两三个当代社会为人民服务的实例。延伸1/2/2019雷锋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1/2/2019焦裕禄烈士鞠躬尽瘁为人民服务1/2/2019 每一条公共汽车的线路都有终点站,但为人民服务没有终点站,我会永远用自己的真情和奉献同大家一起走向明天! ?——李素丽1/2/2019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1/2/2019 12秒91,他实现了一次伟大的跨越,100年来的记录成了身后的历史,十重栏杆不再是东方人的障碍,因为中国有刘翔,亚洲有刘翔!这个风一样的年轻人,他不断超越,永不言败,代表着一个正在加速的民族。他身披国旗,一跃站在世界面前。记录、民族尊严1/2/2019 她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 正义、爱民任长霞1/2/2019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耕耘、温饱1/2/2019——王顺友
他朴实得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他过滩涉水,翻山越岭,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心,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有山,近邻尚得百里远,世上最亲的邮递员。2005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1/2/2019王顺友 20多年乡邮工作
  木里藏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紧连青藏高原。这里群山环抱,地广人稀,平均每平方公里的地面上只有9个人。全县29个乡镇有28个乡镇不通公路,不通电话,以马驮人送为手段的邮路,是当地乡政府和百姓与外界保持联系的唯一途径。全县除县城外,15条邮路全部是马班邮路,而且绝大部分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以共产党员王顺友为代表的马班邮递员几十年如一日,冒着生命危险跋涉在人迹罕至的高寒深山,为各族群众送信送报,确保全县所有乡镇通邮,受到当地各族群众高度赞誉。
1/2/20191/2/2019(王文福的学生都是麻风病人)1/2/2019当今社会,“为人民服务”有什么新内涵?1/2/2019你是谁 为了谁 我的战友你何时回 你是谁为了谁 我的兄弟姐妹不流泪 谁最美谁最累 我的乡亲我的战友 我的兄弟姐妹 《为人民服务》同步检测
一、填空:
(1)《为人民服务》是( )于1944年9月8日在( )的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 )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为人民服务》是一篇( )稿,是围绕( )这个中心来写的。
(2)文章开头就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 );然后结合当前的实际,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一是树立“( )”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3)“精兵简政”的意思是( )
(4)“五湖四海”的意思是( )
(5)“死得其所”的意思是( )
(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 )朝文学家( )说的,其中“固”的意思是( ),“或”的意思是( ),“于”的意思是( )。在文中引用此句,意在说明( )。
(7)“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一句话中,“完全”的意思是( )。“彻底”的意思是( )也就是说,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该为人民谋利益。
二、片断练习:
1、(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 )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 )一定会兴旺起来。
(1)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这一段话中前四句话,句与句之间联系紧密,意思 。
(3)从这段话中看出,衡量批评正确与否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否符合 。接受任何人的中只要是正确的批评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 。
(4)为什么要采用“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呢?(用文中原句回答)

2、人总是要死的 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 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 就比泰山还重 替法西斯卖力 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就比鸿毛还轻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 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加标点
(2)这段话由 句组成,是围绕 的问题来说的,一句一句联系得非常紧密。
(3)第一句话总说 。
(4)第二句引用 的话,进一步说明 有不同,有的人 ,有的人 。
(5)第三句指出人死的意义不同的原因在于为 而死。
(6)最后指出 。
(7)联系课文和实际,举例说说你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理解。

《为人民服务》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抓住重点语句,理解为人民服务的道理。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为人民服务的道理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为人民服务的道理
一、填上合适的带“伟”字的词语。
( )的蓝图 ( )的建筑 ( )的身躯 ( )的民族
二.看拼音,写词语。
qiān xǐ xīnɡ wànɡ hónɡ yàn zhuī dào
( ) ( ) ( ) ( )
chuī yān niǎo niǎo jīnɡ bīnɡ jiǎn zhènɡ wǔ hú sì hǎi
( ) ( ) ( ).
一、写出六个表示死亡的词语,再从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1.2008年汶川大地震,( )人数达到七万多。
2.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壮烈( )。
3.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 ),多国政要人物表示哀悼。
4.夏明翰面对敌人的枪口临危不惧,最后英勇( )。
二、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改成反问句:
2.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增加我们的士气。
修改病句:
*3.仿照下面这样的推理逻辑写一段话。
例: 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对人民有好处。
所以,我们就采用了。
一、揭题
二、理清文章思路
  1.自由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的题目是《为人民服务》,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应如何为人民服务?
 
三、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结合这一段中的词语说说什么是为人民服务?
 
  2.出示:
  我们这个队伍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读一读,比较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从带点的词语中能体会出什么?请同学们谈一谈。
  
四、学习第二段。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有价值、有意义,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无价值,无意义,比“鸿毛”还轻。
  说说什么人的死比“泰山”还重?使学生深入领会“为人民服务”的含义。
 (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张思德同志1933年参加革命,经过长征,负过伤,是一个忠实地为人民利益服务的共产党员。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张思德同志牢记革命队伍的宗旨,活着为人民的利益工作,死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体现了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因为他为人民的利益而死,虽然一生中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的死却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所以说“比泰山还重”。
  带着体会到的感情再读课文,通过朗读,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学习第三段。
  1.默读课文,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缺点?从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
  2.这段话共有几句?每句说的是什么?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这几句话的意思:为人民服务,要善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无论是自己的同志,亲密的朋友,还是平日相处时有矛盾的人、反对过自己的人,这些人的批评都要听得进去。只要是正确的批评和意见,我们就要接受,就要改正,就要照办。这就表明了衡量是与非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要符合人民的利益,对人民有好处。
  3、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这句话讲的是:人民的利益是衡量对错的标准。要使我们的队伍兴旺起来,就必须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好的,坚持对人民有益的,改正错的,改正对人民无益的。
  4、带着体会读课文。
六、学习第四段。
  1、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指的是当时的陕甘宁边区和华北、华中、华南等抗日根据地。当时这些根据地的人口总和是九千一百万。这句话是说,还要扩大抗日革命根据地,才能取得全民族,全中国的解放。可见,当时为人民服务的共同目标就是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民族。
  2、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这句话是说,革命斗争,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要遇到艰难困苦。但是,我们为了人民利益,为了民族解放,就不能怕困难,要看到成绩和光明,要树立信心,鼓足勇气。 
3、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革命队伍的人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的。因此,不论是干部对战士,还是战士对战士,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帮助。这样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实现我们的目标。
七、背诵课文。
一、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 )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 )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本段的中心句是 。此句和后面三句是 关系。
3.你是怎么理解选段中最后一个句子?
4.像画横线句子那样的关于生死的名言(格言、诗句)还很多,请你写出两句。
(1)
(2)
写作天地
课文第二自然段中,作者运用了引用名言、对比和举例这三种论证方法。请你学习课文的写法,运用一种或几种论证方法写一段话,对“成功与失败”、“珍惜时间”等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拓展园地
精兵简政,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克服抗日根据地的物质困难,而采取的精简机关、充实基层的一项重要政策。
1941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军委提出实行精兵政策。随后,党外人士李鼎铭等11人提出有关财政问题的提案,建议“政府应彻底实行精兵简政主义,避免入不敷出、经济紊乱之现象”。毛泽东看到李鼎铭等的提案后非常重视,在一旁加了一段批语:“这个办法很好,恰恰是改造我们的机关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对症药。”同年12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号召全党全军实行精兵简政,要求各级组织机构进行整顿,精简机关,充实连队,提高办事效率。
实行这一政策后,部队的数量虽然有所减少,但战斗力明显提高,为保证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了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