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市宿羊山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邳州市宿羊山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28 17:4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邳州市宿羊山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古代社会,由于有了农业,食物有了保障,人们定居下来,生活比较安定了,可以养活更多的孩子,为了养活这些人,人们就必须开垦更多的土地,于是更多的地方出现农业。这充分说明( )
A.古代农业生产技术比较落后 B.古代社会发展完全依赖农业
C.发展农业可以生活富足安定 D.农业发展是文明扩张的动力
2、一位古代诗人是这样描述给万物以生命的大河的慈善:“瞧,他信守诺言多么按时,馈赠礼物又多么大方!他向每一个人馈赠礼物……穷人,富人,强者,弱者,不加区别,毫不偏袒。这些就是他的礼物,比金银更贵重。”诗人歌颂的大河流域诞生了( )
A.古代埃及文明 B.古代两河文明 C.古代中华文明 D.古代印度文明
3、北纬30°线是一条神奇的纬线,在其附近产生了许多文明(如图),各文明因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习俗的差异而各具特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诞生了维护平民利益的《汉谟拉比法典》
B.②处文明的产生与尼罗河不定期泛滥有关
C.③处文明产生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楔形文字
D.④处诞生了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摩诃婆罗多》
4、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黑格尔指出:“阿拉伯人之获知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这件事具有这样的历史意义:最初乃是通过这条道路,西方才知悉了亚里士多德。对亚里士多德作品的译注和对亚里士多德章句的汇编,对西方各国,成了哲学的源泉。”材料意在强调,阿拉伯文明( )
A.保存了古希腊哲学 B.融合了东西方文明精华
C.是欧洲文明的源头 D.影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5、公元2世纪的演说家阿利斯提德对罗马城如此描绘:“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这反映了罗马帝国( )
A.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B.武力扩张推动帝国发展
C.经贸兴盛促进帝国繁荣 D.推动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6、它以库斯科为都城建立国家,它的国王被称为太阳之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它建立了严厉的司法制度;在全国修建了条条道路通京城的交通网,以利于对边远地区的控制。与材料相关的是( )
A.印加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玛雅文明 D.阿兹特克文明
7、1130年,国王亨利一世颁发伦敦城特许状,授予伦敦市民以包税权、选举最高司法官权利:亨利二世时期还授予伦敦市民以选举市长的权利。这些举措( )
A.瓦解了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 B.推动了西欧城市自治的进程
C.促进了英国君主专制的强化 D.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的基础
8、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远航,其船队有17艘船,装载了三百名水手和上千移民,包括工匠、士兵、商人、律师、传教士等职业,并随船运入马、牛、羊、猪、鸡等家养畜禽,谷物和果树的种子以及各类建筑材料和工具。此次航行( )
A.促使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推动了各大洲之间的经济交流
C.有利于改变世界人文地理格局 D.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状态
9、《欧洲史》中记载,“庄园主很久以来就对奴隶拥有一切权力,而且他们也对自己的封臣和其他自由身份的臣民有广泛的权力。在其领地内,庄园主不仅拥有经济权力,还拥有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据此可知,西欧庄园的存在( )
A.是中古西欧一种开放的经济形态 B.促进了中世纪奴隶制发展
C.是相对独立政治集团,具有割据性质 D.有利于法律的公正实施
10、中古中后期,随着生活环境逐渐稳定,经济增长,西欧各国王权有不同程度的加强。新兴王权集中国家的出现( )
A.巩固了天主教对西欧国家的控制 B.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结束了西欧政治的分裂割据状态 D.推动了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
11、大化二年(646年),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正式开始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是日本的社会政治经济大变革运动,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经济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构成这段文字的是( )
A.历史观点和历史事实 B.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
C.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 D.历史叙述和历史事实
12、在《航海图的世界史》中描述了一位欧洲航海家,他认为“古巴就是中国的一部分,在古巴的前方就是托勒密地图之中描绘的黄金海角。在加勒比海得深处一定有一条通往西印度的海峡。”这位航海家是( )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
13、学者樊树志在《国史概要》中指出:“就以澳门——果阿(印度城市)——里斯本的贸易而论,从澳门运往果阿的商品中生丝量最大。而从果阿运回澳门的商品以白银为大宗。……当时的欧洲商人们说,葡萄牙人从里斯本运往果阿的白银几乎全部经澳门进入了中国”。据材料可推断( )
A.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使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B.中国开始成为世界性商品流动的中心
C.白银流入有利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发展
D.葡萄牙商人完全垄断了中国的生丝贸易
14、中世纪时期,教会对体育活动采取高压政策。后来一些教育家提出要对人进行多种形式的锻炼,认为通过体育锻炼能使其身体强硬、壮实、敏捷,还能有助其对危险保持警惕。这表明( )
A.人文主义思潮兴起 B.理性主义思想盛行
C.传统思想彻底瓦解 D.近代自然科学起步
15、彼特拉克的《歌集》歌颂对恋人劳拉的爱情,猛烈抨击罗马教廷,比之为“野蛮凶狠的庙堂”、“邪教徒的寺院”。其意在( )
A.否定上帝的存在 B.打破教会的神学禁锢
C.强调信仰的自由 D.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
16、18世纪,一位名为卡斯特尔的神父对某篇论文的作者作出了这样的判断:“这是一个想要点燃暴动火炬、毁灭整个社会的教唆者,是对上帝、对国家、对国王的犯罪。”这篇论文的作者最可能是( )
A.苏格拉底 B.彼特拉克 C.马丁·路德 D.卢梭
17、以伏尔泰为代表的思想家们把牛顿学说中的部分思想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作为批判罗马教会权威、专制土义的锐利武器,进而把牛顿基于近代物理学基础上的“科学理性”推及为一般的人类理性。伏尔泰等人对牛顿学说的推崇旨在( )
A.摆脱罗马教会的思想束缚 B.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C.推动近代科学知识的普及 D.以理性精神推动社会变革
18、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成为俄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许多领域出现了新气象。然而,改革也保留了其历史的特殊性。这一“特殊性”主要表现为( )
A.农奴获人身自由 B.未直接触及沙皇专制制度
C.实行了地方自治 D.农民有权从事工商业活动
19、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的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
A.以和平方式实现社会转型 B.形成议会与国王间的制衡机制
C.用暴力手段完成制度变迁 D.以疾风暴雨式群众斗争为特色
20、革命和改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下列对各国革命和改革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革命和改革 影响
A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
B 日本明治维新 摆脱民族危机,孕育军国主义
C 意大利统一 结束分裂割据,确立共和政体
D 德意志帝国成立 建立民族国家,实现民主自由
A.A B.B C.C D.D
二、材料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代埃及……水源是许多条热带河流,它们分布的范围很广……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为河谷带来大量的沃土,而且保障了这种条件的持续,即避免了困扰两河地区的土地盐碱化问题。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希罗多德曾说:“希腊人一出生就与贫穷为伍。”希腊半岛大部分土地都荒瘠不毛,无法大量种植农作物,可当时人口增长速度很快。但这样的条件并没有阻碍古希腊的文明化进程。古希腊人或到海外经商、或到远方开辟殖民地。通过频繁的海上贸易,古希腊人把本土生产的经济作物和手工制品销售到四面八方。
——摘自吴昊编著《古希腊城邦史》
材料三 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埃及易于从事的主要经济活动和形成的政治制度。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希腊的主要经济活动并指出其形成的独特政治文明。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影响古埃及和古希腊两种政治文明形成的主要因素。
(3)综上所述并结合材料三,谈谈对人类早期文明的认识。
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5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了探索新航路的征程,开启了人类大幕。他们在政府的支持下进行航海冒险,在恩里克王子的指挥下,葡萄牙一代代航海家们开辟了从大西洋往南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线;在伊莎贝拉女王的资助下,1492年哥伦布代表西班牙抵达了美洲。到16世纪初,当麦哲伦船队完成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后,原先被割裂的世界最终连接成了一个完整的世界。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且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过去欧洲人较少食用的稻米、白糖等,销售量也连年增长。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平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000吨之多。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三
正是从利物浦持续不断地开出的贩奴船,把一代又一代身强力壮的非洲黑人,源源不断地驶向新大陆彼岸。就如同一条巨大的输血管道把非洲、新大陆和利物浦联接在一起,用非洲人民的鲜血浇灌着利物浦,带来了它的繁荣,利物浦正是这样发展成英国最大商业中心,并且这种巨大的商业势头,促使利物浦本身向大工业中心转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张金鹏《大西洋的国际贸易与利物浦的城市近代化》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欧洲人在15、16世纪热衷于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2)材料二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欧洲“商业革命”的内涵?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利物浦的奴隶贸易带来了哪些影响?
23、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传统的差异,民主制的形式与实质迥然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材料二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以上材料均选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材料三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意在追求“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法国革命为什么在1870年前要用暴力方式?
(2)据材料二指出“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不利影响?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具体表现,并指出这一政体确立的意义。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根据“由于有了农业,食物有了保障,人们定居下来,生活比较安定了,可以养活更多的孩子,为了养活这些人,人们就必须开垦更多的土地,于是更多的地方出现农业”可得出农业发展是文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文明扩张的动力,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农业技术落后,排除A项; B项说法太绝对,排除B项;“富足安定”的说法错误,发展农业并不一定富足安定,排除C项。故选:D。
2、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诗人描述的定期泛滥、“给万物以生命”的慈善大河是尼罗河,此大河流域诞生了古代埃及文明,A项正确;古代两河文明与“信守诺言多么按时”等不符,排除B项;古代中华文明诞生于黄河和长江流域,排除C项;尼罗河流域诞生的并非古代印度文明,排除D项。故选:A。
3、答案:C
解析:①处为尼罗河流域,而《汉漠拉比法典》为两河流域文明成就,而且维护的是奴隶主而非平民利益,排除A项;②处为爱琴海文明,而尼罗河为非洲河流,排除B项;③处为两河流域,产生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楔形文字,C项正确;④为中国,而《摩诃婆罗多》为古印度史诗,排除D项。故选:C。
4、答案:D
解析:A.保存了古希腊哲学只是材料部分信息,并非材料主旨,排除A项;B.材料不能说明阿拉伯文明融合了东西方文明精华,排除B项;C.阿拉伯文明并非欧洲文明的源头,排除C项;D.黑格尔认为,阿拉伯人将其对亚里士多德哲学的理解和整理传播到西方,使之成为后世西方各国哲学的源泉等,意在强调阿拉伯文明影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D项正确。故选:D。
5、答案:C
解析:根据“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可得出罗马帝商业发达,各方物资汇聚在罗马,这促进了帝国的繁荣,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它的殖民地,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商贸,不是武力,排除B项;D项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
6、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库斯科为都城”“太阳之子”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印加人以库斯科为都城建立国家,印加国王被称为“太阳之子”,他们创造了印加文明,故选A;古巴比伦文明是古代两河流域地区出现的文明、玛雅文明是古代美洲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发生于14世纪初,所以三者均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BCD。
7、答案:B
解析:题干“国王亨利一世颁发伦敦城特许状,授予伦敦市民以包税权、选举最高司法官的权利;亨利二世时期还授予伦敦市民以选举市长的权利”信息显示,西欧城市市民自主权在不断扩大,故B正确;A题干不能体现,排除;题干显示的民主政治有所发展,故排除C;D是无关项,排除。故选:B。
8、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哥伦布第二次航海,将旧大陆的各种职业的移民、家养畜禽、谷物和果树的种子以及各类建筑材料和工具运往美洲,有利于改变世界人文地理格局,C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强调的是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加强,这不是材料强调的主旨,“推动了各大洲之间的经济交流”同样不是主旨,排除AB项;“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状态”的说法夸大了,排除D项。
9、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西欧庄园内庄园主对自己的封臣和臣民拥有广泛的权力,这就形成了以庄园主为核心的利益集团,从而具有相对独立的特性,带有割据的性质,故选C;西欧庄园具有封闭性排除A;西欧庄园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而非中世纪奴隶制的发展,排除B;西欧庄园的庄园主拥有对臣民的司法权力,并不利于法律的公正实施,排除D。
10、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封建社会中后期,新兴王权集中国家的出现推动了西欧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各国国内市场的统一,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D项正确;新兴王权集中国家的出现冲击而非巩固了天主教对西欧国家的控制,排除A项;新兴王权集中国家的出现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排除B项;新兴王权集中国家的出现未能结束西欧政治的分裂割据状态,排除C项。故选:D。
11、答案:C
解析:“大化二年(646年)……史称‘大化改新’”属于历史叙述(以文字、语言、图片等各种形式的载体对以往发生的历史事件、过往存在的历史人物进行客观合理的描述),“日本的社会政治经济大变革运动……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属于历史解释(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故选C项。历史观点是指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评价,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历史事实是指曾经真实发生过的事情,是人类历史全部客观过程,主要是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具有客观性,与材料不符,A项排除。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带有主观性,排除B项。“日本的社会政治经济大变革运动……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不属于历史事实,排除D项。
12、答案:B
解析:A.迪亚士主要是在非洲沿岸进行探索,没有涉及到美洲和古巴。B.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但他认为是到达了印度,所以出现材料中的认识。C.达·伽马是开辟了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到达印度的新航线,没有涉及到美洲。D.麦哲伦船队是完成了全球航行,他并不认为古巴是中国的一部分。故选:B。
13、答案:C
解析:葡萄牙主导的以澳门为中心的贸易丝银贸易,使大量白银流入中国有利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C项正确;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是菲律宾和墨西哥之前的贸易,与题无关,排除A项;B项说法错误,排除B项;完全垄断说法太绝对,排除D项。故选:C。
14、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一些教育家提出要对人进行多种形式的锻炼,认为通过体育锻炼能使其身体强硬、壮实、敏捷”可以看出材料强调了人性和人的价值,这是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故A项正确;理性主义是17、18世纪启蒙运动的内容,故B项错误;“彻底瓦解”的说法绝对化,故C项错误;材料与近代自然科学无关,故D项错误。故选:A。
15、答案:B
解析:根据“猛烈抨击罗马教廷,比之为‘野蛮凶狠的庙堂’、‘邪教徒的寺院’”可得出他抨击神学的束缚,主张人性的解放,体现了人文主义,B项正确;他没有否定上帝,排除A项;CD项是宗教改革的内容,排除CD项。故选B项。
16、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这是一个想要点燃暴动火炬、毁灭整个社会的教唆者,是对上帝、对国家、对国王的犯罪”可知,该作者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其思想产生了较大影响;依据材料时间“18世纪”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处于欧洲启蒙运动时期,卢梭是法国启蒙思想的代表人物,D正确,排除ABC。故选:D。
17、答案:D
解析:根据“把牛顿基于近代物理学基础上的‘科学理性’推及为一般的人类理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是理性主义,伏尔泰等人对牛顿学说的推崇旨在以理性精神推动社会变革,D项正确;摆脱罗马教会的思想束缚不是伏尔泰等人对牛顿学说的推崇的主要目的,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排除B项;推动近代科学知识的普及不是伏尔泰等人对牛顿学说的推崇的目的,排除C项。故选:D。
18、答案:B
解析:根据“然而,改革也保留了其历史的特殊性”可得出材料强调的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即未直接触及沙皇专制制度,B项正确;ACD项属于新气象的内容,排除ACD项。故选:B。
19、答案:A
解析:根据“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的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可得出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呈现渐进性的特征,在之后的民主制度完善过程中都通过渐进改革的方式实现社会的转型,A项正确,排除C项;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并没有相互制衡,排除B项;D项是法国大革命的特征,排除D项。故选:A。
20、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改革,实现了富国强兵,具有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但保留了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B项正确;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不是实行君主立宪制,排除A项;意大利统一,结束分裂割据,确立君主立宪制国家,排除C项;德意志帝国成立实现国家统一,建立君主立宪制,但是并不是实现民主自由,排除D项。故选:B。
21、
(1)答案:经济活动:农业生产。政治制度:君主专制。
解析:经济活动:根据材料“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为河谷带来大量的沃土”并结合所学可概括出农业生产。政治制度:结合所学可知,古埃及实行法老制度,属于君主专制。
(2)答案:经济活动:工农业生产;商业贸易;早期殖民活动(开辟海外殖民地)。政治文明:古代民主政治。主要因素:自然地理环境。
解析:经济活动:根据材料“古希腊人或到海外经商、或到远方开辟殖民地。通过频繁的海上贸易,古希腊人把本土生产的经济作物和手工制品销售到四面八方”并结合所学可概括出工农业生产;商业贸易;早期殖民活动(开辟海外殖民地)。政治文明:结合所学可知,古希腊大多数城邦实行直接民主政治。主要因素: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古埃及属于大河文明,有利于农业发展,而古希腊属于海洋文明,多山少平原,有利于工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因此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了二者的政治文明。
(3)答案:认识:文明是多元的:文明是平等的(要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文明是包容的(要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解析:认识:本问较开放,言之有理即可,如文明是多元的;文明是平等的(要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文明是包容的(要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22、答案:(1)政治上,西、葡王室的支持;社会上,“寻金热”兴起;经济上,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商业上,奥斯曼土耳其对传统商路的控制;精神上,传播天主教的热情等。
(2)内涵的体现: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和扩大;商品贸易种类的增多,丰富了欧洲人民的物质生活;密切了欧洲与亚洲、美洲之间的经济联系。
(3)影响:给非洲带来沉重灾难;使英国积累了原始资本,推动工业革命发展,促进了利物浦的繁荣和转型;加强了欧洲、非洲和美洲的联系,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美洲的开发。
解析:(1)据材料“他们在政府的支持下进行航海冒险”并结合所学知识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加从客观条件、经济发展的需求,直接原因和思想原因等方面加以回答即可。
(2)根据材料“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且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贸易中心、贸易种类、贸易范围等方面回答欧洲“商业革命”的内涵。
(3)影响,据材料“把非洲、新大陆和利物浦联接在一起……带来了它的繁荣,利物浦正是这样发展成英国最大商业中心……促使利物浦本身向大工业中心转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非洲、英国利物浦、世界市场、美洲等角度归纳利物浦的奴隶贸易带来了哪些影响。
23、答案:(1)原因: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大革命后法国社会陷于动荡;工业化进程缓慢;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相对较弱。
(2)错位: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
影响:德国由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3)表现:人民主权;实行代议制的民主形式(间接民主、民主共和制);赋予总统极大的行政权;构建“分权制衡”机制。
意义:防止专制独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解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