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试卷
一、填空题(共7题;共48分)
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3分)
(1)唯独书房里那一幅老干虬枝的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也碰不得。
(2)一幅画而已,有什么稀罕的呢?
(3)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儿孤单。
2.按要求写词语。(9分)
(1)写出三个ABB式词语: 、 、
(2)写出三个AABB式词语: 、 、
(3)写出三个“又X又X”式词语: 、 、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7分)
(1)敲成玉磐穿林响, 。
(2) ,短笛无腔信口吹。
(3)花开了,就像 似的。鸟飞了,就像在 似的。子叫了,就像在 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 的。读着这些句子,我的体会是: 。
4.我能读拼音,写词语。
(8分)
yōu jìng zàng sòng liǎng sāi shèn zhì
sī chóu suǒ wèi chóu mèn shū tóu
5.选词填空。
(4分)
(1)脆弱 衰弱
①我们的身体还是一天一天 下去。
②小女孩流露出的 的心,让人不禁为之一颤。
(2)
幽芳 幽静
①那朵朵冷艳、缕缕 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②一天晚上,他在 的小路上散步,听到了断断续续的钢琴声。
6.根据课文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11分)
(1)补充完整
① 不疲 ②相 成 ③茂林
④荷香 ⑤宿 幽 ⑥ 辰美
(2)请用词语①造一个句子:
(3)走进山村,你会看到 ;步入山谷,你会听到 ;移步池边,你会感到 。(选词填空,填序号)
(4)“ 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是一个对偶句,根据“赏心乐事”一词,可以推测出横线上应该填的是词语( )。(填序号)
7.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6分)
篝火 (ɡōu ɡòu) 点缀 (zuì zhuì) 无垠 (yín xiàn)
万顷 (qīnɡ qǐnɡ) 旖旎 (yī yǐ) 澄澈 (dènɡ chénɡ)
二、语言表达(共1题;共6分)
8.按要求写句子。
(1)这幅梅花图代表的是外祖父眷恋祖国的心。(改为反问句)
(2)它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它颇有烟波浩渺之势。(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3)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仿写)
三、语段阅读(共4题;共12分)
梅花魂(节选)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老干虬枝的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母亲:“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训罢,便用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幅画而已,有什么稀罕的呢?
9.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6分)
爱惜—— 玷污—— 唯独——
顿时—— 训斥—— 稀罕——
10.“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这句话的意思是( ) (2分)
A.外祖父认为这么白的梅花图不应该弄脏。
B.外祖父认为这幅梅花图价值连城,不应该弄脏。
C.外祖父认为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梅花就是祖国的象征,祖国是不容玷污的。
11.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
(2分)
我害怕,是因为 。
我奇怪,是因为 。
12.为什么外祖父不让家人碰那一幅墨梅图?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14分)
童年的馒头
如今的幸福时光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酸楚。那时候,家里穷得丁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小。上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锅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起早摸黑挣工分,日子过得非常清贫。
有一年“六一”,学校说庆祝儿童节,每人发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娘和妹妹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第二天,我的手里多了一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回家的路上,口水一咽再咽,肚子也发出咕咕的叫声。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个。三两口下去,嘴里还没有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又走了一段,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干脆,把娘那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等我回到家里,呆呆地看着手中空空的荷叶,里边连馒头屑也没有一星了。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开妹妹的目光。娘笑笑,没吭声。
呆立间,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回来了吗?你看我家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家了!”
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带回来了!你看嘛——”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地蒸着五个大馒头!“你看,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
二丫娘看看我,我慌乱地点点头……
那天晌午,娘把馒头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嘛!”妹妹大口大口咬着馒头,我却哇的一声哭了。
后来,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1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3分)
贫困- 辛酸- 披星戴月-
14.用横线画出短文第3自然段中的两处心理活动描写。(2)
15.“后来,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为什么说“我”的童年结束了?(2分)
核心素养阅读
老家(节选)
孙犁
①前几年,我曾诌过两句旧诗:“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最近几天,又接连做这样的梦:要回家,总是不自由;请假不准,或是路途遥远。有时决心起程,单人独行,又总是在日已西斜时,迷失路途,忘记要经过的村庄的名字,无法打听。或者是遇见雨水,道路泥泞;而所穿鞋子又不利于行路,有时鞋太大,有时鞋太小,有时倒穿着,有时横穿着,有时系以绳索。种种困扰,非弄到急醒了不可。
……
②人对故乡,感情是难以割断的,而且会越来越萦绕在意识的深处,形成不断的梦境。
③那里的河流,确已经干了,但风沙还是熟悉的;屋顶上的炊烟不见了,灶下做饭的人,也早已不在。老屋顶上长着很高的草,破漏不堪;村人故旧,都指点着说:“这一家人,都到外面去了,不再回来了。” (选自《孙犁散文》)
16.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词语的意思。
(2分)
桑梓: 萦绕:
17.第①自然段详细描写了各种各样的梦境,其作用是什么?(2分)
18.第③自然段写了作者回忆故乡的哪些情景?从中可以体会作者怎样的心情?
(3分)
五、写作题(共1题;共20分)
19.请写一件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自己受到的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瞬间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题目自拟。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爱护;糟蹋
(2)稀奇;普遍
(3)孤独;热闹
2.【答案】(1)胖乎乎;圆滚滚;明晃晃
(2)仔仔细细;明明白白;隐隐约约
(3)又高又远;又细又长;又粗又壮
3.【答案】(1)忽作玻璃碎地声
(2)牧童归去横牛背
(3)睡醒了;天上逛;说话;自由;在祖父园子里是非常自由快乐的
4.【答案】幽静;葬送;两腮;甚至;丝绸;所谓;愁闷;梳头
5.【答案】(1)衰弱;脆弱
(2)幽芳;幽静
6.【答案】(1)乐此;映;趣;修竹;远溢;鸟;鸣;良;景
(2)赵爷爷天天去公园慢跑,并乐此不疲。
(3)③;⑤;④
(4)⑥
7.【答案】ɡōu;zhuì;yín;qǐnɡ;yǐ;chénɡ
8.【答案】(1)难道这幅梅花图代表的不是外祖父眷恋祖国的心吗?
(2)它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烟波浩渺之势。
(3)这里的花再好看,也比不上我亲手栽种的。
【答案】9.珍惜;污辱;只有;霎时;斥责;稀奇
10.C
11.“我”把外祖父的墨梅图弄脏了,怕被外祖父责骂;外祖父为什么那么珍爱那幅墨梅图
12.墨梅图寄托着外祖父强烈的思乡之情。表达了一个身在异乡的海外游子眷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答案】13.清贫;酸楚;起早贪黑
14.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干脆,把娘那个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
15.自从那天“我”懂事了,知道让着别人了。
【答案】16.文中用来借指故乡。;文中指对故乡的感情不断萦回。
17.思乡之情萦绕在意识的深处,自然会形成不断的梦境,这样写使得文章更生动、真实。
18.干涸的河流、熟悉的风沙、逝去的炊烟、做饭的人、屋顶的高高的草等。这些意象充满了哀伤、悲痛的情绪,共同述说着老家的破漏不堪,表达了作者哀伤的心情。
19.【答案】 —件令我难忘的事 从小到大,爸爸妈妈就教导我:宽容是美德,退一步海阔天空。说到宽容,有这么一件令我印象深刻的事。
记得有一次,爸爸妈妈约了许多朋友一块玩,里面也有我的两位老朋友,一位姓张,一位姓顾。小张同学穿了条漂亮的蓬蓬裙,时不时地臭美一下,大人见了还都夸她像仙女,把她给得瑟坏了。而小顾同学就没那么爱美了,穿得很平常。
空闲时我们几位小朋友一块儿用颜料画画。大家都在兴头上,画得很潇洒,小顾同学拿着毛笔,沾了水,又沾了一坨颜料,喻涮刷地在纸上大显风采。这时,一旁的小张大叫了一声:“啊!”把大人们都给吸引过来了。“怎么了呀?”小张妈妈好奇地问。小张指了指小顾,无辜地说:“她把颜料都甩到我裙子上了。”这时大家才注意到小张心爱的裙子,上面多了许多“图案”。
小顾的爸爸妈妈尴尬了一下,小顾连忙说道:“对不起啊,我没注意到……”小张则笑了笑,用很感激的语气对小顾说:“我还得谢谢你呢,我又可以买新裙子了!”“哈哈!”大家都笑了,马上就没了尴尬的氛围,小顾很感激小张同学不追究,她们俩关系变得更好了。
从这件小事,我能感觉到宽容的力量。如果大家都能有宽容的精神,那么这个世界上就会少很多不必要的争吵,这样不是很好吗?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