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第二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物理的挑战
科技在中国古代很发达,物理的记录也相当早。早在唐朝(公元758年),杜甫就写下了“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的诗句。“细”,即仔细观察,讲怎么做实验;“推”,精密推理,讲怎么做研究科学、试验和理论。“须行乐”,人要高兴,不要想能不能得诺贝尔奖,你必须本身有一种乐趣。我们中国古代,科学和艺术是很联合的,要不,杜甫怎么了解物理呢?
太阳是一个庞大的氢的核反应堆。瞬间在周边发生爆炸的星,我们叫新星。它的亮度要比太阳大几万倍。如果它一下子产生相当大的亮度,比太阳亮100万倍,那叫超新星。新星的寿命一般一两个星期,超新星的寿命差不多两年。全世界最早关于新星的记录是商朝,这是在一篇甲骨文中,记录了公元前1300年,也就是3000多年前的一个新的大星在星座出现,10天以后没有了。关于超新星,全世界最早的记录也是中国,是在北宋的宋仁宗年间,即1054年8月27日。它的纪录是这样的:突然间在白天冒出一个很大的星,大如鸡蛋;它每天有多大多大,一直记录到1056年7月。这是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对超新星最长时间的记录。现在我们知道它是蟹状的星云生成,在它中间有一个中间星,也叫脉冲星。所以新星和超新星的最早最完整记录,都是我们的老祖宗做的。
我们的老祖宗一向遵崇天圆地圆,黄道赤道。公元前2500年,屈原有17个文卷现在留下来了,里面有一卷是天文,说天是圆的。屈原是大诗人,想象力丰富:天是圆的,地假如是平的话,就会相交,相交显然不合理;既然天是圆的,地一定也是圆的;所以中国是黄道、赤道,是两个弯儿。屈原再问,天地是圆的,还是椭圆的?他说东西是经度,南北是纬度。是经度这边长一点,还是纬度这边长一点?赤道是6378公里,南北是6356公里,相差22公里。屈原没有求出来。不过,这个充分解释的能力跟天圆地圆有关联,这在公元前5世纪,真是了不起,同时屈原的文章也写得好。科学与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就是真理的普遍性,它们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是不可分割的。所有的科学艺术之间的关系都是这样的。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这是庄子对宇宙的看法,这里的“怒而飞”就是宇宙最初的大爆炸。炎黄文化有悠久的历史,就像宇宙大爆炸一样,它会永远扩大,发展,永无止境。
(选自李政道《物理的挑战》,有改动)
1.下列关于“新星”“超新星”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星不是新产生的星体,而是在太阳周边发生爆炸的老恒星。
B.新星和超新星在爆炸的过程中,都会产生比太阳更大的光亮。
C.超新星是由蟹状的星云生成的,又叫脉冲星。
D.据记载,新星的寿命一般一两个星期,超新星的寿命差不多是两年。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者引用杜甫的诗句在于告诉我们,科学和艺术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
B.商朝关于新星的记录和北宋关于超新星的记录说明我国古代的科技十分发达。
C.我们的老祖宗一向遵崇天圆地圆,大诗人屈原的作品就反映了这种观念。
D.庄子用寓言的形式再现了宇宙最初大爆炸的情景,这是艺术和科学结合的典范。
3.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用形象的诗句说明了研究物理的具体方法和态度,对于科学工作者来说,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B.我们的老祖宗用甲骨文和方块字记录了天文物理现象,我们更应该用更好的形式来记录当今的天文物理现象。
C.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科学成就卓著的伟大民族,无论是文化或科技,只要发扬光大,在不久的将来,就一定会走在世界的前列。
D.杜甫和屈原不是科学家,但是他们“了解物理”,懂得“天圆地圆”,我们今天要培养既懂科学又懂艺术的全才。
淮南饥,安抚、转运使皆言寿春守王正民不任职,正民坐免。诏公乘传往代之。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凡十三万石,谓之折役米。米翔贵,民益饥。公至则除之,且表其事,又言正民无罪,职事办治。诏复以正民为鄂州。
徙知庐州。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而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士方自疑不安。一日,有窃入府舍将为不利者。公笑曰:“此必醉耳。”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为京西转运使。石塘河役兵叛,其首周元,震动汝洛间。公闻之,即日轻骑出按。斩元以徇,其余悉遣赴役如初。致仕卒,享年六十四。为人仁恕,故严而不残。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吏士请斩甲以徇 徇:示众 B.甲不能戢士 戢:约束
C.以公少年易之 易:更换 D.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 蠲:免除
5.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公弼治事“严而不残”的一组是 ( )
①公戒而舍之 ②公禁之,民不敢犯
③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 ④独治为暴者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赎
⑤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而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
⑥斩元以徇,其余悉遣赴役如初
A.①④⑥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③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陈公弼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曾经逮捕法办为非作歹的海印国师,严惩危害百姓的雷甲部下,后来又平息了周元的叛乱。
B.雩都当地的巫师,每年春天的时候,都以祭鬼免除火灾为借口,大肆搜刮百姓财物,陈公弼到任后,严令禁止。
C.陈公弼到房州后,面对盗贼横行、缺乏兵备、百姓惶恐的情况,组织了数百人,昼夜布防,声威赫赫,终于保得一方安宁。
D.淮南发生饥荒,安抚、转运使指责寿春太守王正民救灾不力,王被免职。继任者陈公弼认为王正民无罪,安排他到鄂州做官。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每小题4分)
(1) 浮屠有海印国师者,交通权贵人,肆为奸利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初冬夜饮① 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②,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注]①本诗作于会昌二年,当时杜牧受人排挤,被外放黄州,又转池州,睦州等地。
??? ②欢:指的是酒。《易林》“酒来欢伯,除忧来乐。”
8.本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在第二句中选择一个你认为在炼字方面堪称典范的字或词语,并予以点评。(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0.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每空1分)
① ,未成曲调先有情。
②座中泣下谁最多, 。
③ ,不及卢家有莫愁。
④谨庠序之教, , 。
⑤故木受绳则直, 。
⑥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
⑦ ,无以至千里。
⑧吞二周而亡诸侯, , ,威振四海。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青龙偃月刀
韩少功
何爹剃头几十年,是个远近有名的剃匠师傅。无奈村里的脑袋越来越少,包括好多脑袋打工去了,好多脑袋移居山外了,好多脑袋入土了。算一下,生计越来越难以维持——他说起码要九百个脑袋,才够保证他基本的收入。这还没有算那些一头红发或一头绿发的脑袋。何爹不愿趋时,说年青人要染头发,五颜六色地染下来,狗不像狗,猫不像猫,还算是个人?他不是不会染,是不愿意染。师傅没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结果,好些年青人来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焗油和染发,更不能做负离子和爆炸式,就打道去了镇上。
何爹的生意一天天更见冷清。我去找他剪头的时候,在几间房里寻了个遍,才发现他在竹床上睡觉。
“今天是初八,估算着你是该来了。”他高兴地打开炉门,乐滋滋地倒一盆热水,大张旗鼓进入第一道程序:洗脸清头。
“我这个头是要带到国外去的,你留心一点剃。”我提醒他。
“放心,放心!建伢子要到阿联酋去煮饭,不也是要出国?他也是我剃的。”
洗完脸,发现停了电。不过不要紧,他的老式推剪和剃刀都不用电——这又勾起了他对新式美发的不满和不屑:你说,他们到底是人剃头呢,还是电剃头呢?只晓得操一把电剪,一个吹筒,两个月就出了师,就开得店,那也算剃头?更好笑的是,眼下婆娘们也当剃匠,把男人的脑壳盘来拨去,耍球不是耍球,和面不是和面,成何体统?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挠。这句老话都不记得了么?
我笑他太古板,劝他不必过于固守男女之防。
好吧好吧,就算男人的脑壳不金贵了,可以由婆娘们随便来挠,但理发不用剃刀,像什么话呢?他振振有词地说,剃匠剃匠,关键是剃,是一把刀。剃匠们以前为什么都敬奉关帝爷?就因为关大将军的功夫也是在一把刀上,过五关,斩六将,杀颜良,诛文丑,于万军之阵取上将军头颅如探囊取物。要是剃匠手里没有这把刀,起码一条,光头就是刨不出来的,三十六种刀法也派不上用场。
我领教过他的微型青龙偃月刀。其一是“关公拖刀”:刀背在顾客后颈处长长地一刮,刮出顾客麻稣稣的一阵惊悚,让人十分享受。其二是“张飞打鼓”:刀口在顾客后颈上弹出一串花,同样让顾客特别舒服。“双龙出水”也是刀法之一,意味着刀片在顾客鼻梁两边轻捷地铲削。“月中偷桃”当然是另一刀法,意味着刀片在顾客眼皮上轻巧地刨刮。至于“哪叱探海”更是不可错过的一绝:刀尖在顾客耳朵窝子里细剔,似有似无,若即若离,不仅净毛除垢,而且让人痒中透爽,整个耳朵顿时清新和开阔,整个面部和身体为之牵动,招来嗖嗖嗖八面来风。气脉贯通和精血涌跃之际,待剃匠从容收刀,受用者一个喷嚏天昏地暗,尽吐五腑六脏之浊气。
何师傅操一杆青龙偃月,阅人间头颅无数,开刀,合刀,清刀,弹刀,均由手腕与两三指头相配合,玩出了一朵令人眼花缭乱的花。一把刀可以旋出任何一个角度,可以对付任何复杂的部位,上下左右无敌不克,横竖内外无坚不摧,有时甚至可以闭着眼睛上阵,无需眼角余光的照看。
三明爹一辈子只有一个发型,就是刨光头,每次都被何师傅刨得灰里透白,白里透青,滑溜溜地毫光四射,因此多年来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袋。虽然不识几个字,三明爹也是他背诗的最好听众。有一段,三明爹好久没送脑袋来了,让何爹算着算着日子,不免起了了疑心。他翻过两个岭去看望老朋友,发现对方久病在床,已经脱了形,奄奄一息。
他含着泪回家,取来了行头,再给对方的脑袋上刨一次,包括使完了他全部的绝活。三明爹半躺着,舒服得长长吁出一口气:“贼娘养的好过呀。兄弟,我这一辈子抓泥捧土,脚吃了亏,手吃了亏,肚子也吃了亏呵。搭伴你,就是脑壳没有吃亏。我这个脑壳,来世……还是你的。”
何爹含着泪说:“你放心,放心。”
光头脸上带着笑,慢慢合上了眼皮,像睡过去了。
何爹再一次张飞打鼓:刀口在光亮亮的头皮上一弹,弹出了一串花,由强渐弱,余音袅袅,算是最后一道工序完成。他看见三明爹眼皮轻轻跳了一下。
那一定是人生最后的极乐。
1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第一段中说“好些年轻人来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焗油和染发,更不能做负离子和爆炸式,就打道去了镇上”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现在的年轻人不热爱祖国传统文化而是一味追求时髦、崇洋媚外的不满。
B.“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挠”“理发不用剃刀,像什么话呢”等语言反映出何爹思想意识中也有着落后、守旧的一面,使这个有着精湛技艺的剃头匠形象更加鲜活和丰满。
C.文章中间部分极力描写何爹的青龙偃月刀和他神乎其技的青龙偃月刀法。作者用了刮、弹、铲、削、剔等一系列的动词,表现了何爹剃头技艺的精湛,一把剃刀用得跟关羽耍大刀一样出神入化。
D.在小说最后一部分里,作者通过描写病笃的三明爹在何爹给他剃头时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进一步从侧面表现出何爹剃头技艺的高超。
E.文章以自然朴实的语言,真诚地礼赞了传统文化中值得发扬的优秀面,并且表现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所处的尴尬地位及日后走向的深切忧虑。
12、小说以“青龙偃月刀”命名,这有什么含义?(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小说以何爹给临死的三明爹剃最后一次头结尾,这有何用意?试结合具体内容作出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现代化的浪潮逐渐抽空了乡村,使带着人们昔日很多美好感情的乡村越来越破败,也带给人们很多的惋惜。小说中的何爹剃头技艺高超,有一套剃头的绝活,但生意却越来越冷清,这缘于他的“不愿趋时”和对传统的固守。你如何看待他的“固守”?请具体说明理由。(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文字运用(18分,每小题2分)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王好战,请以战喻 喻:明白
B.非我也,兵也。 兵:兵器
C.王无罪岁 罪:罪过
D.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左迁:升迁
1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之:代词 代兵器
B.弃甲曳兵而走 而:表转折
C. 数罟不入洿池 数:几,几个
D. 空闻虎旅传宵柝 宵柝: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
17.选出下面译文正确的一项( )(2分)
A.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文:七十个人穿丝织品的衣服吃肉,老百姓不挨饿不受冻,然而不称王的,没有啊!
B.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译文:于是吩咐我摆酒,让我快快弹奏几曲。
C.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译文:只是没有走一百步罢了,也是在走啊!
D.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译文:人死了,就说:“不是我的罪过啊,是年成(不好)啊!”
18.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儒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口号,强调人与自然鼎足而立,人可利用自然,掌握运用规律,达到改造自然的目的。
B.我们的领导干部要勤政爱民,廉洁自律,提高自身修养,增强抵御腐败的能力,否则,难免到时像陈希同一样对簿公堂,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C、歌手韩赓一走上舞台,台下歌迷们的欢呼声和口哨声聚蚊成雷,震耳欲聋,这声音让闯荡在异国他乡的韩赓热泪盈眶。
D.少数人妄图阻挡历史潮流前进,完全是螳螂黄雀,不自量力。
19.下列句中划线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2分)
A.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
B.为了富国强兵,王安石舍家忘身,殚精竭虑地推行新法;宋神宗宵衣旰食地谋划改革。
C.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D.对于消防工作,我们一定要曲突徙薪,切不可事到临头才手忙脚乱,导致灾祸的发生。
20.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春节临近,商家打折促销,减价的标牌随处可见,三折、四折甚至五折,平日里价格不菲的商品此时显得格外诱人。
B.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昨天回应美日等对中国防空识别区的相关言论时指出,所谓引发地区紧张完全是无稽之谈,奉劝有关方面停止挑事生非。
C.在美国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固氮学术会议上,他的论文受到与会科学家的高度重视,给予了很高评价。
D.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仍未消除,使得西方主流文化价值受到普遍质疑,引发了人们对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大兴趣。
2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文学创作离不开技巧和形式,但是,它又不仅仅是技巧和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不能从更深的层次上发挥文学对文明进步、社会进步的作用
②技巧再高超,形式再华丽
③没有对人的心灵的震撼和提升
④也只能使作品停留在“悦耳悦目”的初级阶段
⑤文学更核心的力量和价值来源于它所提供的精神内涵
⑥而不能“悦心悦意”“悦神悦志”
A.①④⑥②③⑤ B.②③④⑥⑤①
C.③④⑥②①⑤ D.⑤③②④⑥①
22.阅读下面文字,简要概括出“4G”几点的优越性,不超过25个字。(4分)
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以及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的技术产品。4G系统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比拨号上网快2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而在用户最为关注的价格方面,4G竟然与固定宽带网络价格相当,而且计费方式更加灵活机动,用户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确定所需的服务。此外,4G可以在没有DSL和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覆盖的地方部署,然后再扩展到整个地区。很明显,4G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六、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支探险队进入撒哈拉沙漠腹地,队员们在茫茫的沙海里跋涉,口渴如炙,但大家的水都没了。这时,探险队长拿出一只水壶,说:“只有穿越沙漠之后才能喝这壶水。”一壶宝贵的水,成了穿越沙漠的信念之源。当探险队顽强地走出沙漠、挣脱死神之手时,队员们想喝一口那支撑他们的精神之水,可他们看到的却是满满的一壶沙子!
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的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得抄袭、套作。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1.C(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与C对应的句子是“现在我们知道它是蟹状的星云生成,在它中间有一个中间星,也叫脉冲星”,句中的“它”代“超新星”,脉冲星自然就是另一种恒星了。)
2.D(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庄子关于鲲鹏的寓言故事主要说明“有待”,并非逍遥游,作者引用这个故事在于说明炎黄文化有悠久的历史,会永远扩大,发展,永无止境。)
3.C(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A项错在杜甫的诗“说明了研究物理的具体方法和态度”,作者是借杜甫的诗来说明艺术和科学的关系的。B项“用更好的形式来记录当今的天文物理现象”范围太小,从文末“炎黄文化有悠久的历史,就像宇宙大爆炸一样,它会永远扩大,发展,永无止境”一句来看,应该推而广之,升华其意义。D项他们“了解物理”,懂得“天圆地圆”错,杜甫、屈原并不懂物理,但是他们懂艺术,因为“科学与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就是真理的普遍性”,所以他们才“了解物理”,懂得“天圆地圆”,作者正是从这个独特的视角来论述的。)
4. C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易”应解释为“轻视”。
5. A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严而不残”是就陈公弼的仁慈而言的,是言其“威严而不残忍”,②只讲陈公弼“严”的一面,③讲陈公弼防盗效果。
6. D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安排他到鄂州做官”错,文中为“诏复以正民为鄂州”,陈公弼只是“言正民无罪”。
7. 【解析】 (1)翻译关键实词“交通”“为”“奸利”;(2)关键词“贷”“流”“以”。翻译时应注意逐字对译,适当进行语序调整。
【答案】(1) 有个叫海印的国师(有个叫海印国师的和尚),结交权贵,肆意谋取不法利益。
(2)( 陈公弼)从轻处罚,将他流放,把其余的军士都交给下属使唤,并且用他们看守仓库。
【参考译文】
陈公弼,名希亮,字公弼。天圣八年考中进士。起初为长沙县令。有个叫海印的国师,结交权贵,肆意谋取不法利益,大家都很怕他。陈公依法抓捕处置了他,全县大为震惊。离开长沙去雩都任职。官吏曾腆轻视法令,买卖官司,因为陈公年轻而轻视陈公。陈公就任的那天,首先查得他的重大罪责,曾腆扣头以至于出血,愿意改过自新。陈公警诫他,宽免了他。当地的巫师每年收敛百姓钱财祭祀鬼神,称为“春斋”,说如果不祭祀就会有火灾。陈公禁止祭祀活动,老百姓不敢违反规定,结果也没发生火灾。拆毁数百处滥建的祠庙,勒令巫师转而务农的有七十多家。
盗贼起事,陈公担任房州知州。房州平素没有军队守备,百姓很是恐惧想要逃亡离开这里。陈公率领几百名牢城的士卒和民众,昼夜训练检阅,名声震荡山南。百姓依靠他们而得以安定,盗贼不敢进入房州境内。然而殿侍雷甲带领百余名兵士,追捕盗贼到竹山,雷甲不能管束士兵,士兵所到之处做下残暴之事。有人上报有大盗入境将要到达城门,陈公亲自统率士兵在水边阻止抵御盗贼。(陈公弼)自己站在队伍的前列,命令士兵拉满弓弦,但不要把箭射出去。士兵都如同木偶人一样笔直站立,雷甲向他们射箭,他们毫不动摇,雷甲于是下马拜服,请求处以死罪,说:“起初不知道是您的军队啊。”当官的和士兵请求斩杀雷甲来示众。陈公不答应,只处置了做下凶暴行为的十几人,让雷甲用捕捉盗贼的方式赎自己的罪。
9、“侵霜”一词,“霜”字一语双关(1分),既有风霜、风尘之意(2分),也有彰显作者孤寒心境的作用。 “侵霜”更增流离之苦,饱含辛酸(2分)。
若有其它,言之成理也可。
如单独解释“霜”,在这里含风霜、风尘之意,一语双关(1分),不仅与“初冬”暗合(2分),更暗示作者心境的孤寒(2分)。
如解释“侵”,有渗透、浸透之意(1分),表现出一种辛酸的程度,也有时间推移之感(2分),表达了作者心境的孤寒(2分)
10、略
11、A、C (A项中作者无不满之意,也并未认定这些年轻人一味追求时髦、崇洋媚外。C项中作者并未描写青龙偃月刀,即并没有描写刀是什么样的。)答对一个得3分,全对得满分。
12、(1)因为何爹用剃刀居然有三十六种刀法,跟关羽耍大刀一样用得出神入化,堪称微型青龙偃月刀。 (3分)
???(2)因为何爹推崇关帝爷,不但赞赏关帝爷的刀上功夫,而且也学习关帝爷,为人讲信义,重感情。所以小说把何爹的剃刀比作青龙偃月刀。 (3分)
13、(1)将情节推向高潮。
(2)进一步塑造人物,突出主人翁精湛的技艺和热诚忠厚的的性格特点。
(3)深化了主题,隐含着对像青龙偃月刀法这样的传统文化精华走向没落的酸楚和忧虑。
(4)“最后的极乐”有双关的意义:尽管何爹的“张飞打鼓”能够让临终的三明爹感受到人生的极乐,但是,三明爹毕竟无可挽回的去世了,何爹的“青龙偃月刀”也不可避免的随着这一“知音”的去世而走向自己的完结。(答出任意三点给满分)
14.答案示例:
????(1)我认为他的“固守”不可取。
何爹剃头技艺虽然高超,但是墨守成规(守旧),不懂与时俱进,不会将传统与新潮结合,不能够适应追求时髦的年轻人的需要,因而生意一天天冷清,面临被淘汰也是自然的。????
(2)我认为他的“固守”应该肯定。
何爹不受浮躁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不愿趋时,不肯敷衍应付,技艺坚持精益求精,坚持守自己的信念,为人讲信义,这种精神是十分可贵的。
(3)我认为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
一方面对传统的技艺应该传承,坚守,因为还有像文中的“我”和三明爹这样的对老手艺的热爱者;另一方面也应与时俱进,既要保留传统,也更随顺新潮,满足追求时髦的年轻人的需要,使两者共生共存,和谐相处。
??(本题考查考生从不同角度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亮出观点2分,阐释理由6分,能自圆其说即可。)
15. 答案:B A.喻:比喻;C.罪:归罪;D贬官
16. 答案:D
17. 答案:D
18、B(A.“鼎足而立”是三方C “聚蚊成雷”意思是把很多蚊子聚到一起,它们的声音可以像雷那样响,比喻众口喧嚣,谗言纷起,含贬义。D.螳螂黄雀 :比喻目光短浅,只见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略语。)
19. C( “灯红酒绿”往往作贬义用,但它还有一个不常用的本意就是“热闹非凡,人们尽情欢乐”,在此用它的本意,是对的。“如数家珍”的释义为“好象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本句中各种老式钟表本身就是老王的“家珍””,谈不上“如”,因此是错误的。)
20、?B (A项语序不当造成不合逻辑,“三折、四折甚至五折”改为“五折、四折甚至三折”。C “给予……”一句,主语缺失。D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
21. D(根据语境,⑤承接上文比较合适,然后就③②④,这比较容易看出来。最后以⑥①结尾)
22.速度快 价格合理 计费灵活 易于覆盖(覆盖面广)(4分。写出一点1分。)
23.作文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