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2014 临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下表: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 )
组别项目 水质 水量 水温 蛙卵数 孵出的蝌蚪数
A组 河水 500毫升 22℃ 30个 28只
B组 蒸馏水 500毫升 10℃ 30个 9只
A. 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B. 水量过多
C. 水温太高 D. 水中没有水草
2.(2013 杭州)2013年5月,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检部门在湖南某县生产的大米中检测出重金属镉含量超出国家标准,“镉大米”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导致大米镉含量超标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当地土壤或水体中镉污染较严重
B. 大米中的镉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内,危害人体健康
C. 土壤中的镉可被水稻吸收并转运到通过无性生殖形成的种子中
D. 食用“镉大米”引起的中毒不是细菌性食物中毒
3.(2012 泉州)今年五月,惠安一海域发生赤潮导致的鲍鱼大量死亡.产生赤潮的原因是( )
A. 海带紫菜大量养殖 B. 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海洋
C. 红珊瑚大量繁殖 D. 海滩大量种植红树林
4.(2012 临沂)造成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和缓解温室效应危机的重要措施分别是( )
A. 煤、石油、天然气大量燃烧;营造森林绿地
B. 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种植苔藓类植物吸收二氧化硫
C. 人造含氟制冷剂的泄漏;采用无氟制冷剂
D. 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收取排污费,限令整改
5.(2011 秦皇岛)有资料介绍,我国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峡工程利用长江水力发出的电能相当于3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生产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 )
A. 白色污染 B. 温室效应 C. 酸雨形成 D. 水土流失
6.(2011 广东)下列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中不科学的是( )
A. 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B. 广泛应用科学的耕作技术
C. 大量引进害虫的天敌 D. 发展垃圾处理的新技术
7.(2011 东莞)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会导致( )
A. 酸雨 B. 温室效应 C. 臭氧层破坏 D. 皮肤癌增加
二.填空题(共2小题)
8.(2013 台州)地理中国栏目报道:广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某地最近突然出现了一条“变色河”,该河大多河段清澈见底,唯独在靠河岸某处呈黄褐色;不久之后,该处黄褐色会逐渐消褪,却又在较远的河中央开始出现.
(1)据此推测:水发黄是河岸边黄土中的矿物质溶解其中的缘故,且该矿物质离子可能是 _________ ;
A.Cu2+ B.Fe3+ C.NH4+ D.Ca2+
(2)对黄褐色河水取样在显 ( http: / / www.21cnjy.com )微镜下观察,发现有菱形褐色物(如图所示)在移动,且在其中观察到了叶绿体.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它属于 _________ ;
(3)经专家调查,是菱形褐色物大量繁殖导致了河水变色.这条“变色河”出现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 .
A.村民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B.农民过度施用含N、P等的化肥
C.长期在河岸边堆放黄土.
( http: / / www.21cnjy.com )
9.(2012 保定)近年来,由于全球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温室效应,导致一些地区发生自然灾害.保定市政府高度重视GDP的碳排放量,倡导人们“低碳减排 绿色生活”,实现一种循环、节约、可持续的低碳城市发展之路,并被评为全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下图是自然界碳循环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及日常积累的知识回答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从图中可以看出形成温室效应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要气体是 _________ ,它在生物圈中的主要消耗途径是被植物吸收进行了光合作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为动物和人类提供了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和 _________ .
(2)图中的动物在生态系统中作为 _________ ,促进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我们应该积极践行“低碳减排 绿色生活”.你认为下列行为属于低碳生活、节约资源的正确做法是 _________
①电视机不用时没有切断电源,长时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处于待机状态;②经常的使用一次性筷子;③用太阳能热水器替代燃气热水器;④新农村建设中大量使用沼气池;⑤建造垃圾焚烧发电厂;⑥随意丢弃废旧塑料袋.
A.③④⑤B.①③④C.②③⑤D.①②⑥
三.解答题(共7小题)
10.(2013 百色)如图示我国南方一种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型的“桑一蚕一气一鱼”农业模式,该模式将蚕沙(蚕粪)、人畜粪便、枯枝败叶等投入沼气池发酵制成沼气,用沼渣喂鱼及为桑树施肥,获得了鱼、蚕、桑、气的全面丰收.请分析回答:
(l)“桑一蚕一气一鱼” _________ (选填“是”或“不是”)一条食物链,理由是: _________ .
(2)图中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对生态系统的 _________ 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3)该新型农业模式有何优越性?(说出其中一点即可)
_________ .
( http: / / www.21cnjy.com )
11.(2012 潍坊)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药用胶囊的原料食用明胶是一种蛋白质含童较高的天然营养型食品增稠剂,它主要足用新鲜的猪、牛等动物原皮加工而成.而某些黑心企业用重金属格严重超标的工业明胶代替食用明胶生产药用胶衰.食用后,会对人体某些器官造成损伤.
(1)铬中毒易引起肝细胞损伤,这类患者可能表现出厌食富含脂肪的食物,原因是 _________ .
(2)食用明胶中的蛋白质,主要来源于皮肤结构中的 _________ ,参与消化该物质的消化液有 _________ .
(3)若铬损伤人体细胞内的DNA,可能引发细胞发生的变化是 _________ _.
(4)某中毒者的尿液中检 ( http: / / www.21cnjy.com )测到红细胞和蛋白质,由此推断患者肾脏的 _________ 受到损伤.请简要写出铬被人体吸收后,随血液到达肾脏的途径:胃、肠、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12.(2012 娄底)自然界除了水循环和氧循环以外还有一种重要的物质循环﹣﹣碳循环,以下是有关碳循环的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分别代表两种重要的生理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其中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① _________ 作用变成植物体中的有机物,有机物通过食物链进入③ _________ (填生物名称)体内,同时动、植物通过 _________ 作用,以及分解者的分解作用等途径,又把有机物分解,其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重新回到大气中
(2)目前温室效应日趋严重是因为大气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 _________ 含量不断增加,所以我们要倡导低碳生活,应该积极实践低碳减排,请你献计献策,说说低碳减排的一些具体措施? _________ .(至少写一项措施)
( http: / / www.21cnjy.com )
13.(2012 广州)如图1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桑基鱼塘”生态农业示意图.人们将蚕沙(蚕的粪便)、人畜粪便、秸秆、杂草、树叶等投入沼气池内发酵,制成沼气作燃料,然后再用沼气渣或直接用蚕沙喂鱼,用塘泥施肥.
( http: / / www.21cnjy.com )
(1)该生态系统中,蚕与桑属于 _________ 关系.
(2)下列选项中属于蚕细胞结构图的是(如图2) _________ .
(3)在利用蚕沙等物质生产沼气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物主要是 _________ ,在该生态系统的组成中它属于 _________ .
(4)桑树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 _________ .
(5)如果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进入该生态系统,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生物应是 _________ .
(6)如果大部分桑叶被害虫吃掉了,会影响桑树的 _________ 作用.
14.(2011 枣庄)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全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碳在无机环境与各种生物之间以 _________ 的形式进行循环.
(2)图中的①是指 _________ (填生理过程),完成过程①的生物是 _________ .
(3)图中缺少的一个箭头是从 _________ 到 _________ .
(4)近些年全球气候呈现变暖的趋势,这与图中 _________ (填序号)过程加强有关.
(5)低碳生活意味着低成本、低消耗的生活方式,是值得提倡的.从低碳生活的角度看,我们应该多吃 _________ 食物.
A.甲 B.乙 C.丙 D.丁.
15.(2011 青岛)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学会了用桑叶喂蚕、用蚕沙 ( http: / / www.21cnjy.com )(蚕粪)一养鱼、用塘泥肥桑的方法,创造了“桑基鱼塘”农业结构.随技术进步,人们将蚕沙、人畜粪便、秸杆、杂草、树叶等投入沼气池内发酵,制成沼气做燃料,然后用沼气渣喂鱼,形成了“桑、蚕、气、鱼”的新型农业结构(如图).
(1)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 _________ ,蚕与桑之间的生物关系是 _________
(2)鱼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_________
(3)在利用蚕沙、人畜粪便、桔秆、杂草、树叶等产生沼气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物主要是 _________
(4)蚕、鱼在此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促进了生态系统的 _________
(5)该生态系统中,物质经多次重复利用的同时提高了 _________ 的利用率.
(6)该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稳定性较差,原因是 _________ .
( http: / / www.21cnjy.com )
16.(2011 莱芜)今年4月,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市雪野旅游区发生山林大火,大量树木、杂草被毁,林间生活的松毛虫、食虫鸟、猫头鹰、鼠、蛇、野兔等死伤无数.雪野旅游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工作任重道远.
(1)雪野旅游区森林生态系统由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两部分构成.
(2)树木和杂草等绿色植物通过 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 作用固定太阳能.松毛虫、食虫鸟等动物属于该森林生态系统的 _________ .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一条由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 _________ .
(3)树木燃烧后的灰烬能为绿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植物的生长提供 _________ ;生态系统中的 _________ 也可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转变为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
(4)雪野旅游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人人有责,我们中学生也不例外.请为恢复重建工作提一条可行性建议: _________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2014 临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下表: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 )
组别项目 水质 水量 水温 蛙卵数 孵出的蝌蚪数
A组 河水 500毫升 22℃ 30个 28只
B组 蒸馏水 500毫升 10℃ 30个 9只
A. 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B. 水量过多
C. 水温太高 D. 水中没有水草
考点: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分析: 本题以探究“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这一现实问题为出发点,考查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解此题从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入手.
解答: 解: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水质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实验变量除了水质外,还有水温,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故选:A
点评: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采用对照实验,可以保证除了所研究的因素不同之外,其他因素都相同.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单一变量引起的.
2.(2013 杭州)2013年5月,质检 ( http: / / www.21cnjy.com )部门在湖南某县生产的大米中检测出重金属镉含量超出国家标准,“镉大米”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导致大米镉含量超标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当地土壤或水体中镉污染较严重
B. 大米中的镉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内,危害人体健康
C. 土壤中的镉可被水稻吸收并转运到通过无性生殖形成的种子中
D. 食用“镉大米”引起的中毒不是细菌性食物中毒
考点: 关注食品安全;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及其控制;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和食品安全以及对有性生殖、无性生殖的认识.
解答: 解:A、导致大米镉含量超标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当地土壤或水体中镉污染较严重.该选项的叙述是正确的.B、土壤或水体中镉 可通过食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链逐级浓缩.汞、镉的化合物毒性很强,进入动物和人体内的汞、镉很少能排出,而引发痛痛病,危害人体健康.该选项的叙述是正确的.C、有性生殖是指由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卵子)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水稻属于种子繁殖,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该选项的叙述是错误的.D、食物中毒可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和非细 ( http: / / www.21cnjy.com )菌性食物中毒.非细菌性食物中毒包括有毒动植物中、化学性食物中毒和真菌中毒(如毒蘑菇、发霉变质的食物).食用“镉大米”引起的中毒,属于化学性食物中毒.该选项的叙述是正确的.故选:C.
点评: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和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3.(2012 泉州)今年五月,惠安一海域发生赤潮导致的鲍鱼大量死亡.产生赤潮的原因是( )
A. 海带紫菜大量养殖 B. 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海洋
C. 红珊瑚大量繁殖 D. 海滩大量种植红树林
考点: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赤潮现象的相关知识,据此答题.
解答: 解:赤潮的形成是因为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污水排放使得海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含量突然增加,造成海水富营养化,浮游藻类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繁殖,由于这些藻类多呈红褐色,所以称为“赤潮”.海洋赤潮的发生不但对海洋生态系统有强烈的破坏作用,对海洋沿岸的水产养殖以及食用海产品的人都有直接的危害.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 赤潮的内容有时在考试中出现,平时多注意这方面知识的搜集和积累.
4.(2012 临沂)造成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和缓解温室效应危机的重要措施分别是( )
A. 煤、石油、天然气大量燃烧;营造森林绿地
B. 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种植苔藓类植物吸收二氧化硫
C. 人造含氟制冷剂的泄漏;采用无氟制冷剂
D. 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收取排污费,限令整改
考点: 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造成的影响及其防治.
分析: 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
解答: 解: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为减少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我们还可以通过植树造林,绿化草地,不践踏草坪等等行动来保护绿色植物,使它们多吸收二氧化碳来帮助减缓温室效应.故选:A
点评: 此题考查了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和缓解措施.
5.(2011 秦皇岛)有资料介绍,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国三峡工程利用长江水力发出的电能相当于3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生产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 )
A. 白色污染 B. 温室效应 C. 酸雨形成 D. 水土流失
考点: 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造成的影响及其防治.
分析: 三峡水电站巨大的发电能力可以节约大量的原煤,原煤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环境的物质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于有毒有害的气体,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白色污染是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对环境形成的污染,三峡工程与控制白色污染关系无关,故选项错误.B、煤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能导致温室效应,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温室效应,故选项正确.C、酸雨主要是由于二氧化硫形成的,故选项正确.D、水土流失与滥伐森林、植被受到破坏有关,三峡工程与控制水土流失关系不大,故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的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化石燃料对环境的污染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6.(2011 广东)下列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中不科学的是( )
A. 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B. 广泛应用科学的耕作技术
C. 大量引进害虫的天敌 D. 发展垃圾处理的新技术
考点: 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分析: 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我们在保护环境的时候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如退耕还草、科学的耕作技术等.
解答: 解:A、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可以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属于科学方法;不符合题意.B、应用科学的耕作技术,可以保护土地,保护环境,属于科学方法;不符合题意.C、大量引进害虫的天敌,可能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引发新的环境危机,是不科学的方法;符合题意.D、垃圾处理的新技术可以更好的处理垃圾,变废为宝,属于科学方法.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 平时多注意环保知识的积累,多关注环保的一些方式方法.
7.(2011 东莞)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会导致( )
A. 酸雨 B. 温室效应 C. 臭氧层破坏 D. 皮肤癌增加
考点: 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造成的影响及其防治.
分析: 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据此解答.
解答: 解: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能引起温室效应.
点评: 关键点: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
二.填空题(共2小题)
8.(2013 台州)地理中国栏目报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广西某地最近突然出现了一条“变色河”,该河大多河段清澈见底,唯独在靠河岸某处呈黄褐色;不久之后,该处黄褐色会逐渐消褪,却又在较远的河中央开始出现.
(1)据此推测:水发黄是河岸边黄土中的矿物质溶解其中的缘故,且该矿物质离子可能是 B ;
A.Cu2+ B.Fe3+ C.NH4+ D.Ca2+
(2)对黄褐色河水取样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有菱形褐色物(如图所示)在移动,且在其中观察到了叶绿体.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它属于 生产者 ;
(3)经专家调查,是菱形褐色物大量繁殖导致了河水变色.这条“变色河”出现的原因可能是 A、B .
A.村民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B.农民过度施用含N、P等的化肥
C.长期在河岸边堆放黄土.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组成和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及危害.
解答: 解:(1)Fe3+是黄色,水发黄是河岸边黄土中的Fe3+溶解的缘故.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2)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等.植物的绿色部分含有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供给了植物自身,也是动物的食物来源,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3)水体富营养化是为生物所需的氮、 ( http: / / www.21cnjy.com )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时,浮游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因占优势的浮游藻类的颜色不同,水面往往呈现蓝色、红色、棕色、乳白色等.这种现象在海洋中则叫做赤潮.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是因为人类排放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氮、磷的有机物以及过度施用含氮、磷的化肥等水污染导致的.可见,选项A、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B;(2)生产者 (3)A、B.
点评: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及危害.
9.(2012 保定)近年来,由于全球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温室效应,导致一些地区发生自然灾害.保定市政府高度重视GDP的碳排放量,倡导人们“低碳减排 绿色生活”,实现一种循环、节约、可持续的低碳城市发展之路,并被评为全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下图是自然界碳循环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及日常积累的知识回答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从图中可以看出形成温室 ( http: / / www.21cnjy.com )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二氧化碳 ,它在生物圈中的主要消耗途径是被植物吸收进行了光合作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为动物和人类提供了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和 氧气 .
(2)图中的动物在生态系统中作为 消费者 ,促进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我们应该积极践行“低碳减排 绿色生活”.你认为下列行为属于低碳生活、节约资源的正确做法是 A
①电视机不用时没有切断电源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②经常的使用一次性筷子;③用太阳能热水器替代燃气热水器;④新农村建设中大量使用沼气池;⑤建造垃圾焚烧发电厂;⑥随意丢弃废旧塑料袋.
A.③④⑤B.①③④C.②③⑤D.①②⑥
考点: 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造成的影响及其防治;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分析: 根据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和图示分析解答.
解答: 解:(1)观察图示可知工业生产、动植物的呼 ( http: / / www.21cnjy.com )吸、水生动物的呼吸、浮游植物的呼吸等,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所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为动物和人类提供了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和氧气.(2)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是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绿色植物为食,含碳的有机物进入动物体内,构成动物体或为动物体生命活动利用;动植物死亡后,其尸体被细菌、真菌等分解者分解,碳又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入无机环境.有些动植物被埋在地下形成化石染料,其中的碳经过燃烧变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所以说动物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3)①电视机不用时没有切断电源,长时间处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待机状态,属于浪费资源;②经常的使用一次性筷子,会破坏大量的树木,属于浪费资源;③用太阳能热水器替代燃气热水器,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④新农村建设中大量使用沼气池,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⑤建造垃圾焚烧发电厂,可以节约资源;⑥随意丢弃废旧塑料袋,会造成白色污染,不利于环境的保护.所以③④⑤.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氧气.(2)消费者.(3)A.
点评: 温室效应、环境的保护等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相关问题也是经常考查的内容.
三.解答题(共7小题)
10.(2013 百色)如图示我国南方一种新型的“桑一蚕一气一鱼”农业模式,该模式将蚕沙(蚕粪)、人畜粪便、枯枝败叶等投入沼气池发酵制成沼气,用沼渣喂鱼及为桑树施肥,获得了鱼、蚕、桑、气的全面丰收.请分析回答:
(l)“桑一蚕一气一鱼” 不是 (选填“是”或“不是”)一条食物链,理由是: 食物链只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气不是这两者 .
(2)图中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对生态系统的 物质 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3)该新型农业模式有何优越性?(说出其中一点即可)
①减少污染,②能量多级利用,③废物资源化,④增加经济收入 .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农业.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组成、营养结构、功能和生态农业.结合题意,分析解答
解答: 解:(1)在生态系统中,不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物之间由于吃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气(沼气)属于非生物.(2)分解者是指腐生的细菌和真菌 ( http: / / www.21cnjy.com )等,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供植物重新利用.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的循环.(3)新型农业模式就是生态农业,它的优越性是:①减少污染;②能量多级利用;③废物资源化;④增加经济收入.故答案为:(1)不是;食物链只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气不是这两者;(2)物质;(3)①减少污染;②能量多级利用;③废物资源化;④增加经济收入.
点评: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组成生态系统各部分的功能和食物链的概念.这些内容都是考试命题的热点.
11.(2012 潍坊)生产药用胶囊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料食用明胶是一种蛋白质含童较高的天然营养型食品增稠剂,它主要足用新鲜的猪、牛等动物原皮加工而成.而某些黑心企业用重金属格严重超标的工业明胶代替食用明胶生产药用胶衰.食用后,会对人体某些器官造成损伤.
(1)铬中毒易引起肝细胞损伤,这类患者可能表现出厌食富含脂肪的食物,原因是 胆汁的分泌受影响,从而影响了对脂肪的消化 .
(2)食用明胶中的蛋白质,主要来源于皮肤结构中的 真皮(层) ,参与消化该物质的消化液有 胃液、肠液、胰液 .
(3)若铬损伤人体细胞内的DNA,可能引发细胞发生的变化是 基因突变 _.
(4)某中毒者的尿液中检测到红细胞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蛋白质,由此推断患者肾脏的 肾小球 受到损伤.请简要写出铬被人体吸收后,随血液到达肾脏的途径:胃、肠、 肝脏 右心房、右心室 肾脏 .
考点: 关注食品安全;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及其控制;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尿液的形成.
分析: 根据肝脏的作用、蛋白质的消化、肺循环和体循环的途径分析解答.
解答: 解:(1)肝脏分泌的胆汁,可以乳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脂肪,促进脂肪的消化.所以铬中毒易引起肝细胞损伤,这类患者可能表现出厌食富含脂肪的食物,原因是胆汁的分泌受影响,从而影响了对脂肪的消化.(2)食用明胶,胶原蛋白煮后的产物,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物鲜皮、骨料内提胶,经过蒸发、干燥而混合形成成品.其中的蛋白质主要来源于皮肤结构的真皮;蛋白质在胃分泌的胃液中进行初步的消化,然后小肠内的肠液和胰液对其进行彻底的消化,消化成氨基酸.(3)若铬损伤人体细胞内的DNA,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导致遗传基因发生突变,当生殖细胞中的DNA受到损伤时,后代继承母体改变了的基因,导致有缺陷的后代.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核辐射损伤很敏感,主要表现在核辐射会诱导免疫细胞凋亡.(4)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因此正常人的尿液中是不含蛋白质和血细胞的,只有肾小球发生病变、通透性增大时,蛋白质和血细胞才会进入肾小囊中,而肾小管对蛋白质和血细胞不能进行重吸收,这些物质就会随尿液排出.因此尿液中有红细胞和蛋白质的肾炎病人,可能是肾小球发生了病变.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根据肺循环和体循环的途径可知:铬被人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吸收后,随血液到达肾脏的途径:胃、肠→肝脏→肝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肾动脉→肾脏.故答案为:(1)胆汁的分泌受影响,从而影响了对脂肪的消化.(2)真皮;胃液、肠液、胰液.(3)基因突变、癌变、染色体变异等.(4)肝脏、右心房、右心室、肾脏.
点评: 人体的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是考查的重点,同时又是难点,相关问题同学们一定要了然于心.
12.(2012 娄底)自然界除了水循环和氧循环以外还有一种重要的物质循环﹣﹣碳循环,以下是有关碳循环的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分别代表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重要的生理作用,其中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① 光合 作用变成植物体中的有机物,有机物通过食物链进入③ 动物 (填生物名称)体内,同时动、植物通过 呼吸 作用,以及分解者的分解作用等途径,又把有机物分解,其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重新回到大气中
(2)目前温室效应日趋严重是因为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中的 二氧化碳 含量不断增加,所以我们要倡导低碳生活,应该积极实践低碳减排,请你献计献策,说说低碳减排的一些具体措施? 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粮食;改善能源结构,开发风能和太阳能等 .(至少写一项措施)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 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造成的影响及其防治;呼吸作用的概念.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此外还涉及了呼吸作用和温室效应等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 解:(1)生态系统中绿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植物生产者,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是自养,不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就能生存.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如图①就是光合作用的过程;而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如图②就是呼吸作用的过程;③表示的是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④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2)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二氧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碳,因为大量化学燃料的使用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造成温室效应.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粮食;改善能源结构,开发风能和太阳能等,都属于低碳减排.故答案为:(1)光合; 动物; 呼吸.(2)二氧化碳; 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粮食;改善能源结构,开发风能和太阳能等.
点评: 解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形结合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概念,确定①表示光合作用,②表示呼吸作用,③代表动物,④代表细菌和真菌.
13.(2012 广州)如图1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桑基鱼塘”生态农业示意图.人们将蚕沙(蚕的粪便)、人畜粪便、秸秆、杂草、树叶等投入沼气池内发酵,制成沼气作燃料,然后再用沼气渣或直接用蚕沙喂鱼,用塘泥施肥.
( http: / / www.21cnjy.com )
(1)该生态系统中,蚕与桑属于 捕食 关系.
(2)下列选项中属于蚕细胞结构图的是(如图2) C .
(3)在利用蚕沙等物质生产沼气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物主要是 细菌 ,在该生态系统的组成中它属于 分解者 .
(4)桑树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 太阳光 .
(5)如果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进入该生态系统,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生物应是 鱼(人) .
(6)如果大部分桑叶被害虫吃掉了,会影响桑树的 光合 作用.
考点: 生态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
分析: 本题是综合考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生物富集,首先明确的是能量流动和生物富集的特点.
解答: 解:(1)通过上图可以看出蚕以桑叶为食,所以桑与蚕的关系是捕食关系.(2)蚕属于动物,细胞中只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所以图2中C是蚕细胞结构图.(3)腐生微生物可以把动物的尸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死去的植物还有其他的一些物质分解成水与二氧化碳还有氮气,重新回归自然参与物质的循环,如果没有腐生微生物,物质就不能循环.所以在利用蚕沙、人畜粪便、秸秆、杂草、树叶等物质生产沼气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物主要是腐生的细菌真菌等.(4)太阳能首先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变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然后,逐级被各种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腐生生物利用,还有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发到生物圈中,所以太阳能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能量的最终来源.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5)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害物质如铅、汞、铜等重金属和某些杀虫剂,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的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渐增加,这种现象叫做生物富集.生物的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就越多,所以该生态系统,体内DDT含量最高的生物应是鱼(人).(6)因为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如果大部分桑叶被害虫吃掉了,桑树将无法正常进行有效地光合作用,无法储存足够的有机物.故答案为:(1)捕食.(2)C.(3)细菌;分解者.(4)太阳光.(5)鱼(人).(6)光合.
点评: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生物富集是考查地重点,多以识图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
14.(2011 枣庄)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全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碳在无机环境与各种生物之间以 二氧化碳(CO2) 的形式进行循环.
(2)图中的①是指 分解作用(或呼吸作用) (填生理过程),完成过程①的生物是 细菌、真菌等(或分解者) .
(3)图中缺少的一个箭头是从 乙 到 二氧化碳(CO2) .
(4)近些年全球气候呈现变暖的趋势,这与图中 ④ (填序号)过程加强有关.
(5)低碳生活意味着低成本、低消耗的生活方式,是值得提倡的.从低碳生活的角度看,我们应该多吃 B 食物.
A.甲 B.乙 C.丙 D.丁.
考点: 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造成的影响及其防治;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分析: 解此题的首先要知道甲、乙、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丁、①、②、③、④表示什么?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其次理解碳循环、呼吸作用(分解作用)、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危害和富集作用等知识.
解答: 解:由图可知:甲表示分解者,乙表示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者,丙表示初级消费者,丁表示次级消费者,①、③、④表示分解(呼吸)作用.②表示光合作用.(1)碳循环是指二氧化碳从无机环境开始,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又回到无机环境中,完成一个循环过程.(2)①过程是腐生细菌、真菌作为分解者把动植物的遗体和排泄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返回环境中,被乙(生产者)利用.(3)呼吸是生物的特征,也需要植物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因此,图中缺少的一个箭头是从乙 到二氧化碳(CO2).(4)煤炭、石油,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会导致全球的温度的提升,形成“温室效应”.(5)环境中一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 ( http: / / www.21cnjy.com )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毒物质具有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CO2);(2)分解作用(或呼吸作用)细菌、真菌等(或分解者);(3)乙; 二氧化碳(CO2);(4)④;(5)B.
点评: 此题一是考查识图作答的能力;二是考查碳循环、呼吸作用(分解作用)、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危害和富集作用.
15.(2011 青岛)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学会了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桑叶喂蚕、用蚕沙(蚕粪)一养鱼、用塘泥肥桑的方法,创造了“桑基鱼塘”农业结构.随技术进步,人们将蚕沙、人畜粪便、秸杆、杂草、树叶等投入沼气池内发酵,制成沼气做燃料,然后用沼气渣喂鱼,形成了“桑、蚕、气、鱼”的新型农业结构(如图).
(1)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 桑 ,蚕与桑之间的生物关系是 捕食
(2)鱼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太阳光
(3)在利用蚕沙、人畜粪便、桔秆、杂草、树叶等产生沼气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物主要是 细菌
(4)蚕、鱼在此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促进了生态系统的 循环
(5)该生态系统中,物质经多次重复利用的同时提高了 能量 的利用率.
(6)该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稳定性较差,原因是 生物种类较少,营养结构简单 .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 生态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分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能量来源、生态农业,据此答题
解答: 解:(1)生态系统的组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桑属于生产者,蚕以桑叶为食,所以桑与蚕的关系是捕食关系.(2)太阳能首先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用转变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然后,逐级被各种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腐生生物利用,还有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发到生物圈中,所以太阳能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能量的最终来源.(3)腐生微生物可以把动物的尸体、死去的植物还有其他的一些物质分解成水与二氧化碳还有氮气,重新回归自然参与物质的循环,如果没有腐生微生物,物质就不能循环.所以在利用蚕沙、人畜粪便、秸秆、杂草、树叶等物质生产沼气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物主要是腐生的细菌、真菌等.(4)蚕、鱼是动物,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5)物质经多次重复利用,减少了物质的消耗,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6)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越复杂,营养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而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较少,营养结构简单,因此该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自动调节能力较小,稳定性较差.故答案为:(1)桑;捕食.(2)太阳光.(3)细菌.(4)循环.(5)能量.(6)生物种类较少,营养结构简单.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涉及的知识点全面,综合性较强.
16.(2011 莱芜)今年4月,我市雪 ( http: / / www.21cnjy.com )野旅游区发生山林大火,大量树木、杂草被毁,林间生活的松毛虫、食虫鸟、猫头鹰、鼠、蛇、野兔等死伤无数.雪野旅游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工作任重道远.
(1)雪野旅游区森林生态系统由 生物部分 和 非生物部分 两部分构成.
(2)树木和杂草等绿色植物通过 光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用固定太阳能.松毛虫、食虫鸟等动物属于该森林生态系统的 消费者 .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一条由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 植物→松毛虫→食虫鸟→猫头鹰或植物→鼠→蛇→猫头鹰 .
(3)树木燃烧后的灰烬能为绿色植物的生长提供 无机盐 ;生态系统中的 细菌和真菌或分解者 也可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转变为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
(4)雪野旅游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人人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责,我们中学生也不例外.请为恢复重建工作提一条可行性建议: 植树造林、封山育林、人为增加生物多样性等 .
考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保护植被的意义;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以及生态系统的结构.
解答: 解:(1)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 ( http: / / www.21cnjy.com )间范围内,生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前者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后者包括阳光、空气、水等等.(2)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通过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供给了植物自身,也是动物的食物来源,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而叫做消费者.松毛虫、鼠、野兔属于植食动物,食虫鸟、猫头鹰、蛇属于肉食动物.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链条式的营养联系,叫做食物链.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有:植物→松毛虫→食虫鸟→猫头鹰;植物→鼠→蛇→猫头鹰;植物→野兔→猫头鹰.(3)树木燃烧后的灰烬能为绿 ( http: / / www.21cnjy.com )色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细菌和真菌将植物的残枝落叶,动物遗体、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4)合理开发和利用森林生态系统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建议实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人为增加生物多样性等,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故答案为:(1)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2)光合;消费者;植物→松毛虫→食虫鸟→猫头鹰或植物→鼠→蛇→猫头鹰;(3)无机盐;细菌和真菌或分解者;(4)植树造林、封山育林、人为增加生物多样性等(答案合理即可得分).
点评: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以及生态系统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