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文档属性

名称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6-21 08:0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课标要求: 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古罗马的政制演变原因 政体 特点
君主制 个人独裁专制终身制世袭制

国王残暴统治 贵族共和制 贵族集体领导选举制任期制
引起人民起义

执政官 元老院 公民大会
罗马对外扩张废弃共和
原则统治集团内部派系元首制 君主个人专制但保留共和形式
内战奴隶大起义冲击
罗马帝国陷入严重危机
加强对帝国的统治
帝制 君主公开独裁统治
古罗马的法制文明一.罗马法的概念 罗马法是指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制度。 古罗马的法制文明(一)起源:习惯法:
是古罗马最早出现的法,是人们接受并默认为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行为规则。没有固定的成文形式,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二.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 【案例一】
洛克是罗马一位贵族,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但洛克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其的遗嘱,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因此告上了法庭。 若案例一所述案件发生于罗马共和国早期,作为法官会怎么判?说明理由。 法官会偏袒洛克的家人。因为罗马共和国早期只有习惯法,习惯法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 无形中为法官故意压迫平民,袒护贵族提供了方便。
(二)雏形:《十二铜表法》【案例二】
第3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5表 死者的财产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8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 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 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 人的头骨,他必须偿付300阿司罚金; 如果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 减半。
第11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1)若案例一所述案件发生于《十二铜表法》出现后,作为法官会怎么判?说明理由。 洛克一半的财产将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
因为法官必须根据《十二铜表法》第五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二)雏形:《十二铜表法》
第3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押到家中拘留,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5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头骨,他必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果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减半。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维护债务奴隶制,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使贵族不能随意解释习惯法,
有利于维护平民利益说明有等级划分,不平等仍然存在实质:维护私有财产和贵族的既得利益(3)结合课本掌握:《十二铜表法》诞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及评价 进步性: 1、标志罗马成文法的产生。
2、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
局限性: 《十二铜表法》主要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4)假设案例一中受伤或战死士兵中有“同盟国”提供的辅助兵,依据《十二铜表法》,辅助兵能分财产吗?说明理由。不能。《十二铜表法》有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保护罗马公民的权益,同盟国的辅助兵不是罗马公民。 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的罗马法律,被称为公民法。而《十二铜表法》就是一部典型的公民法。【案例三】
面对如此巨大的版图,罗马帝国建立者屋大维的顾问叫苦不迭:“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因为公民包括了种族和能力上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
【案例四】
随着对外征服的胜利,罗马变成地中海世界的强国,国际贸易关系复杂,罗马人与异邦人相互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彼此间的争讼也日益增多(4)结合案例三和四你认为罗马帝国面临怎样的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三)发展:罗马帝国面临的问题
①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
②征服者与被征服者之间的矛盾;
③商品贸易发展中,政治经济活动中出现的新矛盾;
④罗马公民之间的矛盾。罗马扩张社会动荡矛盾尖锐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三)发展:万民法
是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5)案例一中若“同盟国”已被罗马占领,依据《万民法》,辅助兵能分财产吗?说明理由。能;因为《万民法》的主要内容是调整财产关系,规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颁布《民法大全》。该法典对西方文明的影响被认为仅次于《圣经》,其基本思想和原则已融入西方乃至世界各国的法律中。标志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查士丁尼及廷臣(四)完备:查士丁尼法典(民法大全)构成特点评价起源习惯法《十二铜表法》BC 6世纪末至BC 5世纪中发展公民法万民法完善《民法大全》BC 3世纪中
(共和国时期)至AD 3世纪初
(帝国时期)至AD 6世纪不断发展、成熟国家疆域扩大罗马法的形成过程罗马国家的发展过程小结:三.罗马法的主要内容【案例五】
在公元3世纪,卢修斯是亚历山大港的一个平凡的经营航运的小商人,他向放高利贷的大商人加图借贷5000枚金币,并立下了契约半年后归还6000枚金币,可是卢修斯下半年经营不善,无力还钱,为此加图告上法庭要求剥夺卢修斯的家产,并让卢修斯家的二十个奴隶成为他家的奴隶。根据罗马法“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享有国家全面保护的公权和私权”等原则,结果,法官答应了加图的要求。
结合教材内容与上述法律故事,概括罗马法主要内容 保护私有财产;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保护奴隶制度; 【案例六】
罗马法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一项重要内容。它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用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此材料说明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核心内容: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民法)实质: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的工具【案例七】
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的效力。”
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 --------《民法大全》
以上规定能否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什么? 不能。因为罗马法律维护君权和夫权,君权至上、男女不平等。所以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有条件的。【案例八】
材料一 古代罗马人相信,在人类之外客观上存在着一种必须服从的力量,这就是约束人类的自然法则。法律的目的是保证人类“政治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
材料二 我认为法源于自然,而“自然赋予所有人理性”, 所以也赋予所有人“法”;自然界存在一些普遍的法则,如理性、自由、平等、正义等,这些原则永恒不变,这些原则也必须体现在法律中。 -----古罗马法学家 西塞罗
以上材料中又体现了罗马法中怎样的自然法则? 小结:罗马法的内容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核心)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渗透着“自然法”思想实质: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的工具四.罗马法的作用、影响 1.对当时的作用:
材料一 “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的敕令具有法律的效力。
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材料二 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享有国家全面保护的公权和私权。
------“万民法”
材料三 随着对外征服的胜利,罗马变成地中海世界的强国,国际贸易关系复杂,罗马人与异邦人相互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彼此间的争讼也日益增多……为调节和处理上述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产生了万民法……是“各民族共有”的法律。
------《世界上古中古史》上册
结合以上材料,谈谈罗马法所产生的作用。
(思路引领:从国家统治、社会发展等角度思考) ③保护私有财产,为经济纠纷的解决提供法律依据,有助于社会稳定。
④在一定程度保障了公民平等权益,有利于缓和贵族与平民之间的尖锐矛盾,协调罗马人与被征服民族的关系,巩固了帝国的统治和统一。①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
②它维护奴隶制度,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巩固了帝国的社会基础。维系和稳定罗马帝国统治2.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材料一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国《独立宣言》
材料二 “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 ----法国《人权宣言》
“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是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71页
《拿破仑法典》被誉为“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是以罗马法为蓝本制定的。
材料三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第三条 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结合以上材料,并联系现实生活谈谈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①为新兴资产阶级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②为资产阶级法律体系的建立提供了立法依据,奠定了近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③对亚洲国家的法制建设也产生积极影响。《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产生组成评价:《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
《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敕》历代法律规模庞杂,使用不便;
拜占庭皇帝有感西罗马的覆灭而编。对罗马政治而言:稳固统治,大肆扩张。
对罗马法而言:《查士丁尼法典》标志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对后世影响: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1、罗马帝国极盛时,有这么一件事,一个自由的男子娶一个女奴为妻后反悔,将妻子“休”回“娘家”。该女子决定到法庭起诉前夫,那么法庭将
A 进行调解 B 宣布“休妻”无效
C 要求男子赔偿 D 干脆不予理睬练 习3、罗马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是因为
A.公民法法令内容不全???????????????????????
B.公民法只保护贵族利益
C.罗马对外扩张,统治范围扩大?
D.罗马公民日益增多2、公元186年,平民戴克罗外出一年后回到家,发现家中的田产和奴隶被他伯父夺去,他上诉法庭,你觉得他会胜诉吗?戴克罗肯定会胜诉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4、罗马法制定的根本目的是
A、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法律依据
B、为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C、为了保护私有财产
D、为了扩大帝国的势力 5、公元29年,高卢省一位官员与平民乌尔斯打架,并把乌尔斯的腿给打断了,乌尔斯将那位官员告上法庭,如果你是当地法官,你会怎么判呢?官员赔款或是打断自己的腿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同态复仇)6.如果你是生活在公元前3世纪中期前的一位青年,假如你的债务无法追还,你会以什么法律来进行诉讼。
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自然法》 D.《万民法》B7.欧洲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有“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思想,最有可能受到罗马哪一法律思想的影响
A.万民法 B.自然法
C.习惯法 D.《十二铜表法》B古罗马的政制演变君主制—贵族共和制—皇帝制(元首制-君主制)执政官(行政)元老院(决策)公民大会(监督)保民官屋大维确立实质:君主专制元老院被控
集大权一身 戴克里先公开的君主专制材料一
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
----(古罗马)西塞罗问题探究:中西方古代法律比较材料二
中国历代有卷帙浩繁,分支众多的法律,法有“六典”,刑有“八议”都是对特权与等级的保护。……法律不公开化,先秦时有人要铸法于鼎,孔子就反对,他主张“君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上智下愚”,其愚民政策一贯千载,积习日久,积重难返……中国法的界定十分模糊,倒是皇帝圣旨、朝廷法令、祖宗遗训更具威力。因为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对皇权约束作用微乎其微。……这遗风流传至今即权大于法,有法不依,拟法不严,徇情枉法。 -----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材料三
中国《大清法典》规定:(1)从县官衙门、府、省到京城直至皇帝的各级法庭,对罪犯可依轻重判五刑。判案要呈报上级审核,不服可以上诉。(2)妻子打丈夫应罚杖一百棍,而丈夫打妻子,只有在把她打成重伤并有人起诉时才受罚。……中国法律从属孔儒道德,而且主要是刑法,为了惩治缺乏教养人专用的行政裁决法,内容几乎全是公法,私法靠民间宗法邻里协调……百姓原告与被告都要按规定形式打板子,双方都须向衙役使钱,无法律公职、无律师和陪审团。
----(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请回答:
(1)西塞罗的“自然法治原则”较人治政治有什么积极意义?既然法律本质上都是统治阶级的服务工具,又为什么要强调其积极性?西塞罗的“自然法治原则”较人治政治是一个进步。因为人治的本性即使再明智也难免带有主观好恶和情感的偏差,而法律是正义和理智的天平。法律的一个突出价值在于用公正的成文程序来维持社会秩序。而人治等于将国家命运寄托在经常变幻的感情之上,而非严实可靠的理智之上。 法律本质上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固然是统治阶级工具。但法治将社会矛盾和斗争限制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对维系社会关系的稳定有积极意义。(2)中国古代法律有什么特点?从《大清法典》为例,你认为中国法律实质是什么?实践操作的是什么法律?为什么?中国古代法律的原则是维护“三纲五常”等级秩序,是道德秩序的一种手段,是政府皇权的表现形式,仅是政府裁决的一种行政职能。
法自君出,其实质是人治。
从《大清法典》可以看出,是非裁判的标准不是法律。而是“三纲五常”伦理。
在实践中,古代中国主要是刑罚,使百姓慑服而循规蹈矩,服从纲常礼教的管束。因为中国重儒家道统治天下,法律仅是次要手段。中国私法得不到发展,商务,婚姻,继承、合同、债务等关系一般靠邻里、宗族解决争端,使他们不致于涉论,当然评判标准仍然是“三纲五常”。如何理解“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归于罗马”?
①这句话虽然是古代希腊罗马所取得成就的赞扬,但同时也反映出二者之间的明显差异。
②希腊的辉煌主要体现在高度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和文化科学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罗马的宏伟主要体现在完备的法律制度和军事制度,高超的建筑艺术和辽阔的帝国版图。
③产生差异的原因:希腊是奴隶制的城邦,基本特点是“小国寡民”,面对激烈的竞争,需要把本城邦公民最大限度地凝聚起来,因而重视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责任感,有较高程度的自由,铸就了他们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性格。罗马由奴隶制的共和国发展成庞大的奴隶制帝国,为了统治庞大的帝国,他们更加崇尚武力和秩序,造就了所向披靡的罗马军团和博大而缜密的罗马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