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巨人的花园 年级 四年级
课时 第一课时 备课人
教材分析 《巨人的花园》这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本文讲的是巨人回来前巨人花园漂亮而快乐。巨人回来后驱赶孩童,花园充满凄凉,没有了生机。当弄清原因后,巨人欢迎孩子,花园又充满快乐。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文中有许多处进行了对比,如: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情景的对比,巨人砌墙与拆墙后态度的对比、感觉的对比,正是在这些对比中,故事的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显现出来。
教学目标 认识“硕、允”等8个字,会写“砌、牌”等11个字。 能用较快的速度浏览课文,并借助线索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边读边想象花园奇妙的景象,了解童话的特点,发挥想象,学习表达运用。
教学重难点 了解巨人花园景色的变化过程,边读边想象花园奇妙的景象,了解童话的特点,发挥想象,学习表达运用。
教学过程 品读奇妙的想象,学习童话式表达 ——四下《27 巨人的花园》(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走进童话王国,初步感受“奇妙” 1.导入:孩子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奇妙的地方——童话王国,里面藏着许多想象奇妙的童话故事呢,我们快去看看吧! 学生讲述童话的奇妙:你觉得这些童话故事最奇妙的是什么? 小结:是啊,童话王国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童话是如此的奇妙,让我们仿佛走进了一个幻想的世界。 过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童话——《巨人的花园》,齐读课题。 了解作者: 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这篇“完美之作”吧。 二、自读课文,闯关走进“奇妙”的花园 出示自读要求: 激趣:孩子们,巨人的花园很神奇,据说要经过三道关卡才能到达花园,想去看看吗? 看,这是通向花园的指示牌,把上面的文字读对,才能通过第一关。 指名学生带读,学生跟读。学生二次齐读。 第二关,就是把这些生字写对写美。 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的字,引导学生观察关键笔画,指导书写“啸”。 第三关有点儿难,要求“理清文章的脉络”,将长文读短。根据老师的提示先和同桌互说,然后汇报。 教师小结:同学们齐心协力,恭喜大家闯关成功,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奇妙的花园吧!它究竟奇妙在哪里呢? 三、聚焦花园,感悟童话之“奇妙” (一)走进巨人的花园,品读花园的美丽、可爱 1. 巨人外出旅行时,花园是怎样的?指名读课文的第二段。 花园里有什么? (预设:有青草、花朵、桃树、鲜花、果子、小鸟们、孩子们。) 3. 师小结:这么多美好的人和事物,真是一个美丽、可爱的大花园!(板书:美丽可爱) 4. 更厉害的是,作者把每个具体的事物都写得很可爱,带着想象读—— 5. 读着这些短语,你有什么感受?(指名学生汇报) (预设1:我感受到花园很美丽,我好想去那里玩; 预设2:我感受到花园到处都是生机勃勃、自由和快乐的景象。) 6. 师生合作读:带着这种感受,把课文美美地读一读。 7. 配乐齐读:最后一句,我们要读出孩子们有多么快乐,带着这种快乐的感觉, 带上我们的想象,倘佯在美丽可爱的花园里,把这一段再来读一读。 (二)感受花园的变化,品读童话的“奇妙” 教师过渡:花园这么美,巨人在哪里呢?(去旅行了)是呀, 巨人不在家,美丽、可爱的花园就是孩子们的乐园。但是,这时的花园好像没什么奇妙之处吧?别急,咱们来看看巨人回来以后,花园有哪些奇妙的变化。 学习任务一:聚焦花园的变化 快速地浏览课文第7自然段,想一想:花园发生了什么奇妙的变化? (根据学生汇报内容,板书:冰天雪地)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指名学生汇报。 (预设1:是因为巨人把孩子们从花园里赶走了,还砌起了高墙,孩子们进不来, 春天也不来。 预设2:不仅如此,巨人还挂出了一块告示牌,上面写着“禁止入内,违者重 惩”。我感受到巨人太冷酷自私了,所以春天不愿意到他的花园里来。) 师小结:对呀,我们通过联系前文,了解到正是因为巨人的冷酷自私,所以,花园才会变成这样。(出示花园冰天雪地动画,板书:冷酷自私) 学习任务二:学习童话式的表达 师过渡:这种变化真是太奇妙了!课文是怎样写的呢?先看前两句。 出示一: 指名读。说说有什么发现? (预设:春天来了,别的地方万物复苏,鸟鸣花开,可巨人的花园里却仍是冬天。太奇妙了!) 师小结:作者把乡下的春天和巨人花园的春天对比着写,让我们感受到了童话的奇妙。带着这种感悟,一起读读,读出奇妙的景象吧! 师过渡:让我们接着读。 出示二: 咦,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汇报“小鸟不肯唱歌,桃树忘了开花”的原因。 (预设1:是因为巨人的花园里没有孩子们的踪迹,所以小鸟不肯唱歌。) 预设2:花儿们被巨人挂出的布告牌吓着了,怕惩罚,所以不敢开放。) 你从这些红色的文字中发现了什么?学生汇报。 (预设:作者把这些事物当作人来写) 师小结:在童话故事里,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万事万物都可以像人一样,都是活的,多奇妙呀!(板书:奇妙) 师过渡:有同学不信?让我们接着往下读。 出示三: 你从这一部分,又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畅谈发现。 (预设:把雪和霜当作人来写,不仅想象出了它们的动作,还想象出了它们说 的话。) 对呀,雪和霜多么欢快呀,它们是这样说的,指名读: 师小结:在这里,作者把雪和霜当作人来写,赋予了它们人的思想和语言。这就是奇妙的想象。 配乐分角色读,体会雪和霜的肆虐吧! 学习任务三:对比写法,品悟表达 师过渡:假如把第7自然段改成这样,好不好?为什么? 出示: 学生讨论、汇报。 (预设1:我发现这样写,句子不够生动、具体。 预设2:我发现没有了奇妙的想象,就没有了画面感,句子也不吸引人了。) 师小结:对呀,如果改成这样,没有了拟人化,没有了奇妙的想象,就没有了童话的味道了。因此,奇妙的想象是童话的灵魂。 四、迁移运用,想象画面仿写“奇妙” 1. 出示图片1:孩子们,春去秋来,看,花园外面的秋天多美呀,加上你的想象,一说乡下秋天是怎样的?(指名学生说图片内容) 2. 出示图片2:巨人花园的秋天却仍旧是这样的。(指名学生说图片内容) 3. 出示作业单:发挥奇妙的想象,写一个童话式的片段。 4. 学生创作,汇报。师点评。 五、小结,作业布置: 1.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因为巨人的冷酷自私,美丽、可爱的花园变成了冰天雪地的世界。通过奇妙的想象,感受到了花园变化的奇妙。下节课,我们一起去拜访巨人,体会童话人物的特点,继续发现巨人和花园的变化。 2. 作业布置:请认真完成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27 巨人的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