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化学反应中的热 同步练习 (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2化学反应中的热 同步练习 (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6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5-03 08:15: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2化学反应中的热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反应A+B→C(ΔH<0)分两步进行:①A+B→X(ΔH>0),②X→C(Δ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A. B.
C. D.
2.下列有关能源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煤和石油是经过亿万年形成的,亿万年后煤和石油还会生成,故二者属可再生能源
B.蒸汽属于一次能源
C.凡经过加热而发生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常温下进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D.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决定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吸热反应发生时一定要加热,放热反应发生时不需要加热
B.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的变化引起的
C.燃料的燃烧都是放热反应
D.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重要的化石能源
4.下列关于摩尔燃烧焓的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反应放出的热量就是该反应的摩尔燃烧焓
B.可燃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所放出的热量就是摩尔燃烧焓
C.可燃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就是摩尔燃烧焓
D.在一定反应温度和压强条件下,纯物质完全氧化为同温下的指定产物时的焓变就是该物质的摩尔燃烧焓
5.硫酸(H2SO4)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工业生产硫酸的主要反应有:
①硫(或硫化物)煅烧得到SO2:S+O2SO2
②SO2经催化氧化再得到SO3:2SO2(g)+O2(g)2SO3(g) △H=-198kJ·mol-1
③最后用水吸收即得H2SO4:SO3+H2O=H2SO4
反应①为放热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放出能量 B.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吸收能量
C.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6.下列关于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条件下和在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
B.CO(g)的燃烧热△H =-283.0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566.0kJ/mol
C.热化学方程式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时,△H表示标准状况下的数据
D.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一定为吸热反应
7.运载火箭以液氢为燃烧剂,液氧为氧化剂。已知:
①H2(g)=H2(l)ΔH=-0.92kJ mol-1
②O2(g)=O2(l)ΔH=-6.84kJ 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气的燃烧热为ΔH=-241..8kJ mol-1
B.火箭中液氢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l)+O2(l)=H2O(g)ΔH=-474.92kJ mol-1
C.2molH2(g)与1molO2(g)所具有的总能量比2molH2O(g)所具有的总能量低
D.H2O(g)变成H2O(l)的过程中,断键吸收的能量小于成键放出的能量
8.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放热的是
A.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 B.灼热的木炭与反应
C.铁与稀硫酸反应 D.石灰石高温分解
9.下列有关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吸热反应需不断从外界获得能量,放热反应不需从外界获得能量
B.甲烷的燃烧热ΔH=-890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 CO2(g)+2H2O(g) ΔH=-890 kJ·mol-1
C.1 mol甲烷气体和2 mol氧气的总能量小于1 mol二氧化碳气体和2 mol液态水的总能量
D.已知:S(s)+O2(g)= SO2(g) ΔH1=-Q1 kJ·mol-1,S(g)+O2(g)= SO2(g) ΔH2=-Q2 kJ·mol-1,则Q1<Q2
10.已知某反应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该图象可以表示盐酸与镁反应的能量变化
B.该图象可以表示NaHCO3与柠檬酸反应的能量变化
C.该反应过程中,形成新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大于断裂旧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
D.因为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一定需要加热才可进行
11.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镁与盐酸的反应 B.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的反应
C.生石灰与水的反应 D.与的反应
12.下列有关能量转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燃料燃烧,只是将化学能转化为了热能
B.人类使用照明设备,将电能转化为光能
C.生物体内的化学变化过程在能量转化上比在体外发生的一些能量转化更为合理有效
D.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13.氢能的低成本、高效率制取一直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难题。实验计算机模拟在催化剂表面水煤气产氢反应[CO(g)+H2O(g)CO2(g)+H2(g)]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I、II、III均需要吸收能量 B.过程I、II均有极性键断裂
C.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D.每生成1molH2转移1mole-
14.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Al与盐酸的反应 B.Na与H2O的反应
C.NaOH溶液与盐酸的反应 D.碳酸氢钠与柠檬酸的反应
15.肼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不同条件下分解产物不同,60~300℃时,在等金属表面肼分解的机理如图:
已知200℃时:Ⅰ. ;
Ⅱ.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肼属于共价化合物
B.图示过程①、②都是放热反应
C.反应Ⅰ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D.200℃时,肼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二、填空题
16.等质量的碳酸钠、碳酸氢钠粉末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发生反应时,产生CO2较多的是_________(填化学式)。实验过程中,同学们感受到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而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下图中代表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17.氢燃料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1)_______和_______是氢燃料大规模使用面临的课题。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将水催化电解获得氢气,最关键的高效、廉价、绿色的催化技术已有突破性进展。
(2)贮氢合金是解决氢气贮存问题的新的方向。贮氢合金在一定条件下吸收氢气形成_______,在加热时又可释放出氢气。
18.工业炼铁时使用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该还原剂还原赤铁矿的反应的能量变化可用图中的___________表示(填a、b)。
19.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12g石墨变为12g金刚石需吸收能量。
①上述变化属于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常温常压下,石墨与金刚石更稳定的是_______。
(2)如图所示是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键能_______(填“>”、“<”或“=”)生成物的总键能。
(3)为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三套实验装置:
①上述三套装置中,不能证明“铜与浓硝酸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
②某同学选用装置Ⅰ进行实验(实验前U形管里液面左右相平),在甲试管里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U形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说明该反应属于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0.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通过实验测出,反应后烧杯①中的温度升高,烧杯②中的温度降低。由此判断NaOH溶液跟盐酸的反应是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Ba(OH)2·8H2O跟NH4Cl的反应是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试写出烧杯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下图是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说明这个反应是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____(填“>”、“<”或“=”)生成物的总能量。
三、实验题
21.实验室用50 mL 0.50 mol·L-1盐酸、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和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测定中和热的实验,得到下表中的数据: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盐酸 NaOH溶液
1 20.2 20.3 23.7
2 20.3 20.5 23.8
3 21.5 21.6 24.9
(1)实验时不能用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2)在操作正确的前提下,提高中和热测定准确性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表中所测数据进行计算,则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ΔH=_________ [盐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按1 g·cm-3计算,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比热容c按4.18 J·(g·℃)-1计算]。如果用0.5 mol/L的盐酸与NaOH固体进行实验,则实验中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将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若某同学利用上述装置做实验,有些操作不规范,造成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低,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A.测量盐酸的温度后,温度计没有用水冲洗干净
B.把量筒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烧杯时动作迟缓
C.做本实验的当天室温较高
D.在量取盐酸时仰视读数
E.大烧杯的盖板中间小孔太大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为了使反应充分,向酸溶液中分次加入碱溶液
B.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偏小
C.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会偏大
D.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环形玻璃搅拌棒材料若用铜代替,则测量出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
参考答案:
1.A2.D3.A4.D5.D6.B7.B8.C9.D10.B11.D12.A13.B14.D15.B
16. NaHCO3 a
17.(1) 制氢 储氢
(2)金属氢化物
18. CO b
19.(1) 化学 石墨
(2)<
(3) Ⅲ 左端液面降低,右端液面升高 放热
20. 放热 吸热 H++OH-=H2O 放热 >
21. Cu传热快,热量损失大 提高装置的保温效果 -56.8 kJ·mol-1 偏大 ABE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