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分数的意义表格式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分数的意义表格式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4-29 07:1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分数的意义
一、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教材分析 小学阶段的分数概念的教学分为两个认识循环,第一阶段是三上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反映的是单个整体分数的整体与部分的具象关系;第二阶段是五下的分数的意义是多个整体与部分的抽象关系。很显然,二者都是学生对于整体与部分关系的认识,反映的是一种“关系认识”的思维方式。既然两段教学有着类同的关系存在,那么就可以以此为本课的知识结构,进行长程两段的教学策略,以单个整体的分数认识为教学结构阶段,以多个整体的分数认识为运用结构阶段。我们要把分数的认识作为教学载体,通过教学来培养学生发现关系意义的数学眼光,帮助学生建立关系认识的思维方式,这也是这部分知识的育人价值体现。2.学生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单个整体和多个整体),能运用分数解决简单的计算和问题。有丰富的操作分数的活动体验,对于多个物体看做一个抽象意义上的整体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通过本课的学习,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让学生经历整个概念的形成过程,帮助他们从中获得感悟,促使其主动参与建构。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年龄特点,对于具象意义上的整体概念,他们更容易理解,而这节课的抽象意义的整体概念的理解则对他们而言要困难的多。二、教学的具体目标:1、学生在大量材料感知的基础上进行辨析分类,归纳概括,加深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从而能概括分数的含义。2、让学生体验枚举比较等数学活动,丰富单位“1”的内涵,理解单位“1”的含义。 3、学生通过学习,提升比较分类、概括抽象的能力,同时提高准确、简练和严密的数学语言表达水平。教学重点:充分理解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单位“1”所包含的内容及分数的意义。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常规积累 出示,回忆:我们在三年级学习,都是分谁的,把谁平均分成4份,得到,看谁想的全面,完整。提示:长方形这些都是一个物体,我们在三年级就分一个物体得到吗?我们还学了哪些?请大家回忆,想的越全面越完整越好。 预设:长方形、苹果… 对学生已有知识的一个激活、调动的过程。
第一环节归纳抽象,得到单位“1” 1. 的个例研究 原来我们可以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得到,也可以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4份,得到,那这一些物体就只有4个吗?8个吗?小结:一些物体的个数要是4的倍数。2.枚举研究:一个整体。师:刚才我们分的物体出现了哪些情况呢?归纳:我们把这些都看成一个整体。现在你们自主确定一个分数,想把哪个整体平均分得到这个分数。3. 归纳概括小结: 刚才很多同学在分这个整体的时候想的很全面完整。我们把它命名为单位“1”。 学生举例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和一些物体 学生枚举将不同的整体平均分,得到不同的分数。 通过分谁的情况的具象思考,激活学生对整体的所有情况回顾。 通过大量的枚举,学生的学习经验得到了巩固。
第二环节正面演绎,丰富单位“1”的内涵 1.实例演绎,丰富单位 “1” 同桌合作,把一个单位“1”平均分,得到分数。请学生说说单位“1”有几种情况?2.归纳得到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1份或者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3.学生举例一个分数,并用规范语言表述。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如果举例一些物体,追问:具体说说一些物体有什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将单位“1”与刚才的学习经验勾联起来,具象支持单位“1”的理解。
第三环节 深入解读,拓展分数的意义 1. 读出下面的分数,说一说他们的具体含义。(1)501班竞赛获奖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地球表面有是海洋。(3)死海表层的水中含盐量达到。(4)一节课的时间是小时。思考:对谁平均分?找出里面的单位“1”。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通过寻找不同文字情景中单位“1”和分数意义的解读,建立单位“1”的敏感。
小结:梳理沟通整数,分数的联系 1.如果我们用0到1这样的一条线段来表示这里的每一个单位“1”,那该如何表示呢 2.师:在0到1这一段中,我们倒是找到了的位置,那、呢 3.师:那我们以前所认识的2、3、4……这些整数,它们又该在这条线的什么位置呢 你能试着找一找吗 4.小结: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探究整数和分数的联系。 利用线段图表示分数,整数,形成简单的数轴,将分数、整数纳入一个体系,整体感悟分数、单位“1”和整数的关系,同时为后续的学习做伏笔。
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1个物体 1个整体 1个计量单位 单位“1” 一些物体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1份或者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