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1.为达到实验目的,需要选用合适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下列实验材料与实验目的对应不合理
选项 实验材料 实验目的
A 花生种子 观察生物组织中的脂肪颗粒
B 菠菜叶的上表皮 观察细胞质的流动
C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D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观察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存在于个体发育的整个生命过程中
B.细胞凋亡是在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发生的
C.老年人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衰老引起的
D.细胞分化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出现差异
3.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分子进出细胞的过程属于自由扩散
B.巨噬细胞摄入大分子抗原的过程属于胞吞
C.脂质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自由扩散
D.神经细胞受到刺激引起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
4.下图是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图,其中甲~戊是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丁是胆固醇,具有稳定细胞膜结构的作用,能使生物膜在较大的温度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液晶状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除含有C、H、O外,还含有P甚至N
B.细胞不同的膜结构中,乙的种类与含量不同
C.丙能与膜蛋白结合,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有关
D.温差大的地区,细膜固量较低
5.储藏好玉米种子是保持种子活力,保证优良幼苗和发芽率的关键。玉米种子储藏的关键是控制好水分和室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玉米种子萌发时,自由水/结合水的值变小
B.玉米种子储存时,要给予低温和密封的储存环境
C.玉米种子储存不当,种子堆会有温度升高的现象
D.玉米种子储存不当,产生乳酸的阶段也会产生CO2
6.下图中,能表示某种二倍体动物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基因重组的分裂图像是
7.右图是生物体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某物质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可携带1个氨基酸 B.②出现了碱基互补配对
C.③对应的密码子是CTC D.每种tRNA一般只转运一种氨基酸
8.某植物的基因M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经过基因定点编辑,在基因 M中插人少量特定碱基对后,基因M“沉默”,引起植物性状发生改变。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变异可能改变了基因M的转录或翻译过程
B.该变异不会改变基因M中嘌呤碱基的比例
C.该变异会使该植物种群的基因库发生改变
D.该变异属于表观遗传,一般不能遗传给子代
9.香蕉有可转化为5-色胺的色氨酸,也富含钾和钠等矿物质。人们目前所食用的香蕉多来自三倍体香蕉植株,三倍体香蕉的培育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食用香蕉有助于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和调节情绪
B.过程①可用秋水仙素处理野生芭蕉萌发的种子
C.过程②杂交产生的无子香蕉含有3个染色体组
D.无子香蕉能通过自交将优良性状遗传给子代
10.家族性肾炎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遗传方式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3种。下图是4个家族关于该病的遗传系谱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家族中,患病女性的致病基因只遗传给男孩
B.乙家族中,患病男孩的致病基因只来自父亲或母亲
C.丙家族中,子代中表现正常的女孩不携带致病基因
D.丁家族中,再生男孩的发病率与再生女孩的相同
11.下列关于健康人体中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也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B.糖皮质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能提高血糖浓度
C.胰岛素分泌增多会加快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
D.控制饮食、适度运动能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12.多巴胺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在脑内能传递兴奋及愉悦的信息,也与各种上瘾行为有关。毒品可卡因是中神经系统的兴奋剂,可卡因对人脑部突触间神经冲动传递的干扰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结构①是突触小泡,能与突触前膜融合 B.结构②是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
C.多巴胺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或降解 D.可卡因能增强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
13.人体中各种激素的化学组成不同,但它们的作用方式却有一些共同特点。下列不属于激素调节的共同特点的是
A.作为信使传递信息 B.通过体液进行运输 C.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D.作用时间比较短暂
14.下列人体疾病中属于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引发的是
A.侏儒症 B.镰状细胞贫血 C.类风湿关节炎 D.细菌性胰腺炎
15.植物生长发育包括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开花结实、老脱落等过程。下列有关植物生长发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体内微量的激素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极小
B.乙烯具有促进开花、促进果实成熟和脱落的功能
C.生长素和赤霉素只参与茎伸长生长过程的调节
D.种子萌发过程中主要由脱落酸促进细胞分裂和分化
16.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史上一些经典验的叙述,其中“方法与现象”和“观点或结论”相匹配的是
17.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生物多样性最好的保护是最大程度的利用
B.生物多样性是经过漫长的协同进化实现的
C.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间接价值
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即新物种的形成过程
18.为认真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持续打好垃圾分类攻坚战和持久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某地执行垃圾分类回收政策,对于垃圾中的有机废弃物将按照“无废化生态社区”模式进行处理。“无废化生态社区”中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处理的相关方案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有机废弃物发酵得到的有机肥料能为农作物提供营养物质
B.“无废化生态社区”遵循协调的生态工程原理
C.从资源化、无害化角度分析,垃圾处理途径②③优于④
D.“无废化生态社区”模式能提高物质循环速率和能量传递效率
19.对某种群的生物数量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其中表示当年种群数量为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16年该种群的数量达到最大 B.2008~2016 年该种群数量在持续增加
C.2016~2018 年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D.相比于2006年,2009年的环境条件可能有所改善
20.马的栗色(B)对白色(b)为显性,栗色公马和多匹白色母马交配,子代公马和母马中均有栗色马和白色马。不考虑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亲代白色母马的基因型是Bb或 bb
B.亲代白色母马的基因b只能遗传给白色马
C.子代栗色马和亲代栗色马的基因型相同
D.基因B/b的区别在于碱基种类的不同
21.在青春期,青少年身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午餐后,胰岛素水平升高以催化血糖降低
B.下丘脑分泌的生长激素可以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
C.青春期时,性激素水平升高,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
D.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
22.某片人工林中栽种了某种经济林木,但由于气候干旱,树木大量死亡。某兴趣小组计划用样方法调查该种植物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采取等距取样法时,需要适当增加样方的数量
B.采取五点取样法时,需要适当缩小样方的面积
C.选择该种植物死亡较少的区域取样,所得数据接近实际值
D.样方内植物总数与该地总面积之比为该种植物的种群密度
23.红树林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红树林是海南具有特色的海岸线风光,在提高沿海地区生态承载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海南红树林的间接价值体现在
A.红树植物作为海洋药物开发和新药研究的药源
B.提供种类丰富的鱼、虾、蟹、贝等海鲜产品
C.利用红树林湿地资源发展特色的旅游产业经济
D.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 COz助力实现碳中和
24.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功能之一,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流经人工池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B.处在能量金字塔顶部的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少
C.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占同化量的比例小
D.有20%能量从第一营养级流向次级消费者
25.濒危动物是一种珍贵的、不可替代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这是因为
A.濒危动物消失,它的位置可由其他生物取代
B.如果物种灭绝了,它们所有的基因信息也会随之消失
C.大多数濒危动物不是关键物种,对生态系统影响不明显
D.濒危动物的灭绝,主要损失了物种的直接价值
26.(10分)叶绿体内进行光合作用过程如图所示,磷酸转运器是叶绿体膜上的重要蛋白质。在有光的条件下,磷酸转运器将卡尔文循环产生的磷酸丙糖不断运至细胞质用于蔗糖的合成,同时将释放的Pi运至叶绿体基质。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进行光反应时,吸收、转化光能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光照不足时,叶片进行光合作用释放的物质B__________。
(2)在晴朗的上午,进行卡尔文循环需要的物 质C可来源于__________。在叶肉细胞中,卡尔文循环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
(3)据图分析,若磷酸转运器的活性升高,则细胞质基质中蔗糖的含量会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27.(10分)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的模式生物。果蝇的有眼和无眼由等位基因A、a控制,灰体和黑檀体色由等位基因B、b控制。将一只无眼灰体色雌果蝇与一只有眼灰体色雄果蝇杂交,得到F1,F1的表型及比例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杂交实验及结果分析,在果蝇灰体色与黑檀体色对性状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__________。
(2)根据上述杂交实验及结果,可判断等位基因B、b位于__________(填“常”或“X”)X染色体上,依据是__________。
(3)杂交验及结果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原因是__________。
28.(10分)我国南方某地曾经种植大片草莓的农田,弃耕多后很快被小灌木林覆盖,成片草莓不见了。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当地居民重新开荒造田发展稻田养鱼,建立了“稻—鸭—鱼”立体农业模式。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可控制草莓田害虫种群密度,如用性信息素(顺—9,反—11—十四碳二烯醇醋酸酯)诱杀雄性斜纹夜蛾,可破坏其种群正常的__________。输入草莓的能量部分被初级消费者同化,部分储存于草莓的营养器官中,其余能量的去处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农田弃耕后出现的群落演替类型是__________,弃耕农田被小灌木林覆盖,原因是在与草本植物的竞争中,灌木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
(3)建立“稻—鸭—鱼”立体农业模式运用的生态学原理是__________,从而提高了群落利用空间等资源的能力。
29.(10分)人偏肺病毒(hMPV)是一种呼吸道致病病毒,会使患者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为探究药物A对该病毒所引发病症的治疗作用,研究人员将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均分为两组,先用等量的hMPV感染两组小鼠,然后向甲组注射生理盐水、向乙组注射等量的药物A溶液,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小鼠体内抗体、吞噬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增加的相对浓度,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hMPV侵入人体后,被抗原呈递细胞识别、摄取和处理,抗原呈递细胞包括__________(答出两点)。在细胞免疫的过程中,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分析实验结果可知,药物A能显著提高吞噬细胞的数量,增强机体免疫系统的第__________道防线的功能;药物A能促进___________的增殖分化,进而提高抗体浓度。
(3)hMPV侵入已免疫的小鼠体内后,小鼠机体会迅速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原因是__________。
30.(10分)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CO2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增强。在寻求降低大气中CO2量途,人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绿色植物其独特的代谢类型而被寄予厚望。回答下列问题:
(1)碳在__________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碳主要存储在____________中,以减少大气中CO2的含量。
(2)为研究乔木丰富度与森林碳存储能力间的关系,我国科学家选取42种乔木,在一片约600亩的空地上设立了566个面积为1亩的样地,每个样地中随机种植植株数量相同物种数目不同的乔木,连续5年测定样地中的生物量(干重),部分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
丰富度指的是__________。结合图1图2的研究结果可知,年份(时间)、乔木丰富度与森林碳存储能力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将碳中和(温室气体的吸收量等于其排放量)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预计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请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角度考虑,提出一项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措施: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2页云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答案
1.B【解析】菠菜叶上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观察细胞质流动时,常撕取菠菜叶稍带叶肉的下表皮,观察叶绿体随细胞质的流动情况,B项符合题意。
2.B【解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和序性调控,B项符合题意。
3.A【解析】水分子通过磷脂分子的空隙进出细胞时,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水介子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出细胞时,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A项符合题意。
4.D【解析】胆固醇有维持细膜结构稳定的作用,能使膜在较大的温度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液品状态。在昼夜温差大的地X,细胞膜胆固醇含量较高,从而使细胞膜保持相对稳定的液品状态,D项符合题意。
5.C【解析】玉米种子萌发时,细胞代谢增强,自由水/结合水的值变大。玉米种子储存时,要给予低温环境,以降低细胞代谢速率,若给予密封的储存环境,种子会因缺氧而进行无氧呼吸。玉米种子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时,不会产生 CO2, C项符合题意。
6.B【解析】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基因重组主要发生在减数分裂I的后期,B项符合题意。
7.C【解析】③为tRNA上的反密码子,其对应的密码子是 CUC。C项符合题意。
8.D【解析】基因定点编辑引发的变异可能属于基因突变,表观遗传能遗传给子代,D项符合题意。
9.D【解析】无子香蕉含有3个染色体组,一般不能产生可育的配子,不能进行有性生殖,通过营养繁殖将优良性状遗传给子代,D项符合题意。
10.D【解析】甲家族中,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患病女性的致病基因可遗传给男孩和女孩,A项错误;丙家族中,该病的遗传方式可能为常染色体品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子代表现正常的女孩可能携带致病基因,C项错误;工家族中,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则再生男孩的发病率与再生女孩的相同,D项正确。
11.C【解析】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功能,胰岛素分泌增多,则肝糖原的合成加快,C项名合题意。
12.C【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多巴胺发挥作用后部分被突触前神经元重吸收,C项符合题意。
13.D【解析】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作用的时间较长,D项符合题意。
14.C 【解析】类风湿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病,C项符合题意。
15.B【解析]乙烯具有促进开花和果实成熟以及促进叶、花、果实脱落的功能,B项符合额意。
16.C【解析】单侧光照射下,金丝雀藕草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去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说明胚芽鞘弯曲生长与尖端有关,C项符合题意;海葵固着于寄居蟹的螺壳上,寄居蟹的活动能使海葵更有效地捕食,海葵能为寄居蟹提供保护,但二者分开后也能独立生活,说明二者为原始合作关系,D项不符合题意。
17.B【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经过漫长的协同进化实现的,B项符合题意。
18.D【解析】“无废化生态社区”模式能提高物质循环速率,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D项符合题意。
19.D【解析】由题图可知,2016 年后种群数量仍然在增加,A项错误;2008~2016年,该种群数量先减少后增加,B项错误;2016~2018年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C项错误;由题图可知,2004年该种群数量开始下降,说明环境有可能恶化,2008年后种群数量下降的速度减慢,原因可能是环境条件开始有所改善,D项正确。
20.C【解析】根据子代公马和母马中均有栗色马和白色马可知,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因此亲代栗色公马(Bb)和多匹白色母马(bb)交配,得到的子代栗色马的基因型为 Bb,子代白色马的基因型为 bb,A 项错误,C项正确。
21.C【解析】激素不具有催化作用,项错误;生长激素是垂体分泌的,B项错误;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以促进产热,D项错误。
22.A【解析】由于气候干早,树木大量死亡,调查时需要扩大样方面积,增加样方数量,A项正确,B项错误,
23.D【解析】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主要体现在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等方面,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气中的 CO减少大气 CO量,是其在碳循环等环境调节方面的作用,属于间接价值,D项符合题意;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常、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B,C 项不符合题意。
24.B【解析】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是逐级递减的,因此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少,B项符合题意。
B【解析】如果某一物种灭绝了,其携带的遗传信息也会随之消失,B项符合题意。
(1)叶绿素a(或叶绿素)(1分) 减少(2分)
(2)外界环境和细胞呼吸释放(2分) 叶绿体基质(1分)
(3)增多(2分) 磷酸转运器的活性升高,从而使叶绿体转运的磷酸丙糖增多,进而使合成的蔗糖增多(2分)
27.(1)灰体色(2分)
(2)常(1分) F1雌椎果蝇中灰体色;黑檀体色均为3;1(或若基因B、b位于X染鱼体上则F1雌果蝇中不会出现黑檀体色)(3分)
(3)不能(1分) 当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或X染色体上时,F1的表型及比例均相同(3分)
28.(1)性别比例(1分) 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2分) 流向分解者(2分)
(2)次生演替(1分) 为优热种,能获得更多的光照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2分)
(3)群落的空间结构(2分)
29.(1)树突状细胞、B细胞(或巨噬细胞)(2分) 识别并接触、裂解靶细胞(2分)
(2)二三(2分) B细胞(2分)
(3)已免疫的机体内存在特定的记忆B细胞,相同的抗原会刺激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2分)
30.(1)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2分) (含碳)有机物(2分)
(2)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2分) 增加乔木丰富度可以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碳存储能力,且这种效果会随时间延长而明显增强(答案合理即可,2分)
(3)植树造林,增加绿色植被面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碳排放(2分)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