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电路实验教案
目录
一、教材实验设计分析
二、教材实验设计原型与不足
(一)实验原型
(二)实验不足之处
三、创新实验1:搭建电学模块,组装简单电路
(一)实验原理
(二)实验器材
(三)实验步骤
四、创新实验2:测量电路电流和灯泡电压
(一)研究问题
(二)实验目的
(三)实验器材
(三)实验步骤
(三)实验结果
五、实验教学研究的创新点
六、实验教学研究效果与评价
一、教材实验设计分析
《简单电路》是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本单元由《点亮小灯泡》《导体和绝缘体》《电路暗箱》《生活中的电》四课组成,围绕简单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渐进式展开。小学阶段的电路学习是一种基于现象的直观学习,它涉及的是最简单的电路元件及其组成的电路。《简单电路》单元是小学阶段电学课程的起始课程,有大量的实验和学生自主探究环节,且学生初次接触电学知识,如何合理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实验活动是教学设计的重点。
四年级学生对于电与电路的认识并不是一片空白,他们接触过生活中的很多用电器,也可能尝试操作过用干电池做电源的电动玩具,知道用电器必须通电才能工作,开关可以控制用电器的工作,但是他们还没有形成对电路的科学认识,不清楚用电器必须形成闭合回路才能工作,不理解电路中灯泡变亮变暗背后的科学道理。
二、教材实验设计原型与不足
1.实验原型
活动一:利用一节电池、两根导线设计电路,点亮小灯泡
活动二:加入电池盒、灯座、开关等元件设计电路,点亮小灯泡
活动一和活动二我采用先引导学生设计方案画电路图,然后组装电路,验证灯泡可以亮起来的方案。
图1利用一节电池,两根导线点亮灯泡
图2 加入电池盒、灯座开关,点亮灯泡
2.实验不足之处
在教学中发现班级有2到3组同学电路出现故障,灯泡不亮,于是引导学生查找电路故障的原因:
① 检查法:检查电路中的连接是否完好。(电池盒两端弹簧夹.上的导线有没有夹紧;电池等有没有连接好)
② 替换法:用另外的灯泡、电池、导线等来替换电路中的材料,看看小灯泡是否能亮。
③ 实验不足之处:查找故障比较繁琐,因为导线连接不紧密,容易出现断路。
三、创新实验1:搭建电学模块,组装简单电路
1.实验原理:电学“魔”块中内置电路和磁铁,可将其吸附在黑板上,并搭建不同的电路,本实验使用电源、灯泡、开关、电阻等搭建串联电路。使用电学“魔”块搭建简单的电路。
2.实验器材:计算机,9V电池,灯泡,电学“魔”块等。
图3电学模块装置图
3.实验步骤
(1)从电学“魔”块箱中取出模块:电池、灯泡、开关、电阻、导线等模块;
(2)取出9V电池和灯泡,将其装如模块相应的槽内;
(3)调节电阻至最大值,打开开关,并逐渐减小电阻阻值,观察灯泡亮度。
图4 学生组装电学模块
四、创新实验2: 测量电路电流与灯泡电压
1.研究问题:
利用电学模块,学生调节电阻至最大值,打开开关,并逐渐减小电阻阻值,观察灯泡亮度逐渐变亮。利用电压和电流传感器,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变化情况。
2.实验目的:
使用电学“魔”块搭建电路并使用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测量电压与电流。
3.实验原理:
电学“魔”块中内置电路和磁铁,可将其吸附在黑板上,并搭建不同的电路,本实验使用电源、开关、电阻等搭建串联电路,并使用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测量电压与电流。
4.实验器材
计算机,数据采集器,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9V电池,灯泡,电学“魔”块等。
图5测电压电流装置
5.实验步骤
(1)从电学“魔”块箱中取出模块:电池、开关、电阻、可调电阻、导线等模块,取出9V电池,将其装如模块相应的槽内,调节电阻至最大值;
(2)如图示拼接好电学“魔”块,并接入电压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
(3)按照实验装置图,将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接入数据采集器,然后将采集器与计算机连接,将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短接,打开实验系统软件,点击校准传感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