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人教新课标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试题(三)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2014学年人教新课标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试题(三)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6-20 21:03: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新课标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试题(三)
(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
第一卷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先秦经典《尚书》多次提到“民主”:“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意即“上天为民求主,天降大任于成汤,使为民主。”对材料中“民主”的正确理解是
  A.“民主”是指最高统治者 B.中国的民主政治早于西方
C.成汤是民主的领导者 D.商朝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2.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前有一幅楹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重人伦”。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下列哪一种制度
A.郡县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内外服制
3.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宋代
4.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帝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一转型完成后确立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A.郡县制 B.州县制 C.道州县制 D.行省制
5.有的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它可分成两个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A. 废分封,置郡县 B. 组成决策机构“中朝”
C. 废丞相,设内阁 D. 确立三省六部制
6.据清《养吉斋丛录》载:凡军机大臣只准在军机处输本日所奉谕旨,部院稿案不准在军机处输,司员不准至军机处启事,军机章京办事处(章京系专职办事官员)不许闲人窥视,王以下及文武大臣不准至军机处与军机大臣谈论。这是说军机处 ( )
A.效率高 B.机构干练 C.保密性强 D.决策权有限?
7.在古希腊文中,“民主”一词是由表示人民和表示主权的两词组合而成。现代西文中的“民主”一词都出自这个希腊古词。这一语言现象所表明的历史本质是
A.民主这一词汇是由古希腊人创造的 B.希腊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
C.西方文字继承了古希腊的词汇 D.民主一词就是人民掌握主权的意思
8.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一切雅典公民皆有权参加,五百人议事会的议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材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有
①人民主权 ②轮番而治 ③比例代表制 ④少数人的民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以上规定反映的实质是
A.《十二铜表法》十分严酷野蛮 B.极力维护私有财产
C.此法典保护了雅典人民的利益 D.重视良好道德培养
10.从罗马的产生发展过程,可以清晰看到人类社会法律的产生和演变的发展过程。罗马法发展的过程中,合乎逻辑的演变是
A.习惯—习惯法—法—法律总结 B.法律理论—习惯—法—习惯法
C.法—习惯—法律总结—习惯法 D.习惯法—习惯总结—习惯—法
11.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12.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主要指
A.光荣革命的胜利 B.《权利法案》的公布
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D.进行议会改革
13.法国经过80多年的反复斗争,才最终确立共和政体。把这一结果用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固定下来的是
A.第二共和国宪法 B.第三共和国宪法 C.第四共和国宪法 D.第五共和国宪法
14.法国《1875年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使两国走上了代议制道路。下列关于两部宪法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国家元首有权任命内阁(政府)成员 ②内阁(政府)要对国家元首负责
③国家元首都有解散或部分解散议会的权力 ④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5.《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的相似点是
A.都限制王权 B.都体现共和制原则
C.都体现民主原则 D.都体现中央集权原则
16.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
①开设工厂 ②协定关税 ③片面最惠国待遇 ④领事裁判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瓜分豆剖燃眉急,扶清灭洋树大旗。莫道中华尽懦弱,农民阶级志不移”。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三元里抗英 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8.“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者平等以有参政权。……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材料出自哪一政党的誓词
A.中国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中国国民党 D.中国共产党
19.1919年春,上海各界人民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上海“大世界”娱乐场中的跑马生意也随之萧条了,有人在其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其中“亡羊”喻指:
A.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 B.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
C.日本强迫袁世凯政府接受“二十一条” D.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20.90年前,五四运动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篇章,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五四”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
A.反帝反封建 B.爱国主义 C.无产阶级革命 D.科学主义
材料解析题:(第21题15分,第22题17分,第23题11分,第24题17分。)
21、(15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三幅图:


图一 图二

图三
请回答:
(1)三幅图分别反映了我国哪些朝代的哪种制度?(3分)
(2)上述三种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3)图二、图三所体现的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沿革历程中的两对基本矛盾是什么?(4分)核心本质是什么?(2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果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则债权人有权拘禁债务人,甚至可以给债务人戴上脚镣。在拘禁债务人60天后,双方未达成和解则债权人可以连续3次把债务人牵至广场集市出卖。如果第三次没有出卖掉债务人的,或者没有人为债务人代为清偿和提供保证的,那么债权人就可以把债务人卖到外国甚至是杀死债务人。如果债权人是多数的,就由债权人对债务人的肢体进行分配。
材料二:查士丁尼皇帝以集罗马法律之大成而著称于世,他所编纂的法典在他即位期间得到了实施。《查士丁尼法典》保留了罗马在法学上天才性的创造成果,后来成为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也许没有哪一部法典对世界有这么持久的影响。 ——迈克尔 H 哈特(美)著《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请回答:
(1)读材料一,判断它可能出自哪部法律?4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迈克尔 H 哈特为什么把查士丁尼列入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4分
(3)你如何看待以上材料所涉及到的两部法律的历史地位?9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乾隆皇帝也说:“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落,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能有荣辱人、能生死人者。”
──摘自《东华录》(清)
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事实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使用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权利法案》
材料三:美英国家政体比较
美国
英国
政体
总统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
名称
总统
国王
产生方式
选举
世袭
任职
任期制
终身制
权限
有实权
无实权
政府
首脑名称
总统
首相
产生方式
总统任命
议会产生
材料四: 在德意志帝国(1871—1918)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宰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
——高中新课程教科书《历史》必修一(岳麓版)
材料五: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日演说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各体现了什么政治制度?其各自突出特点是什么?(6分)
(2)材料三所反映的美国和英国两种政体形成相关的重要法律文件分别是什么?(2分)
(3)对照材料三,归纳材料四所反映的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点(2分)
(4)依据材料三和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3分)
(5)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资本主义政体核心特征及近现代西方国家政体发展趋势。(4分)
23、材料解释题(11分)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纲常名教,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万不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 李鸿章上总理衙门书
材料三:(一)驱除鞑虏。……满洲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二)恢复中华。……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三)创立民国。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四)平均地权。……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
——孙中山《同盟会宣言》
(1)材料一的基本主张有哪两点?(2分)
?
?
(2)材料二的主张的根本缺陷何在? (2分)
?
?
(3)材料三作为革命纲领的弱点是什么? (2分)
?
(4)上述三则材料分别代表近代中国哪个阶级的什么政治派别的主张?从上述材料你可以得到什么认识?(5分)
?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