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18.2.3正方形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18.2.3正方形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5-01 22:00: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8.2.3 正方形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B.矩形的邻边相等
C.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D.菱形的对角线相等
2.若正方形的周长为,则等于( )
A. B. C. D.
3.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则∠CBO等于(  )
A.30° B.45° C.60° D.75°
4.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B.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C.有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D.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5.如图,已知,小红作了如下操作:分别以,为圆心,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分别相交于点,,依次连接,,,,则四边形的形状是( )
A.平行四边形 B.菱形 C.矩形 D.正方形
6.如图,在边长为的正方形中,点为线段上一点,且,点是对角线上一动点,过点作于点, 于点,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10
7.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4,点的坐标为(3,3),则点的坐标为( )
A. B. C. D.
8.如图,以边长为4的正方形的中心为端点,引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分别与正方形的边交于、两点,则线段的最小值是( )
A. B.2 C. D.4
9.如图,四边形ABCD中,AC=m,BD=n,且AC⊥BD,顺次连接四边形ABCD各边中点,得到四边形A1B1C1D1,再顺次连接四边形A1B1C1D1各边中点,得到四边形A2B2C2D2……,如此进行下去,得到四边形A5B5C5D5的周长是( )
A. B. C. D.
10.如图,正方形中,延长至使,以为边作正方形,延长交于,连接,,为的中点,连接分别与,交于点.则下列说法: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的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二、填空题
11.正方形既是_____又是______,它既具有____的性质,又有_____的性质.
12.如图,点E为正方形ABCD外一点,且ED=CD,连结AE,交BD于点F.若∠CDE=30°,则∠DFC的度数为 ___.
13.如图.将正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边AB、CB均落在对角线BD上,得折痕BE、BF,则∠EBF的大小为_____.
14.如图,菱形的边长等于4,,为中点,为对角线上任意一点,则的最小值为______.
15.已知如图,点E,F分别在正方形的边,上,,若,,则_________.
三、解答题
16.(方程思想)如图,在铁路CD同侧有两个村庄A,B,它们到铁路的距离分别是15 km和10 km,作AC⊥CD,BD⊥CD,垂足分别为C,D,且CD=25 km.已知铁路旁有一个农副产品收购站E,且AE=BE,求CE的长.
17.如图,在中,,,的平分线交于点,于,于.求证;四边形是正方形.
18.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B=90°,AD=24cm,BC=26cm,动点P从A点开始沿AD边向D以3cm/s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C开始沿CB边向点以1cm/s的速度运动,点P、Q分别从A、C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为t (s).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
(1)当t为何值时,以CD、PQ为两边,以梯形的底(AD或BC)的一部分(或全部)为第三边能构成一个三角形;
(2)求出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PQCD为等腰梯形.
19.如图,在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请解答:
(1)判断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在网格图中画出AD//BC,且AD=BC;
(3)连接CD,若E为BC中点,F为AD中点,四边形AECF是什么特殊的四边形?请说明理由.
20.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中,点P在AB上从A向B运动,连结DP交AC于点Q.
(1)试证明:无论点P运动到AB上何处时,都有△ADQ≌△ABQ;
(2)当点P在AB上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DQ的面积是正方形ABCD面积的;
(3)若点P从点A运动到点B,再继续在BC上运动到点C,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DQ恰为等腰三角形.
参考答案
1.C
2.B
3.B
4.A
5.D
6.A
7.A
8.C
9.A
10.A
11. 矩形 菱形 矩形 菱形
12.105°
13.45°/45度
14.
15.14
16解:在Rt△ACE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C2+CE2=AE2.
在Rt△BDE中,根据勾股定理得BD2+DE2=BE2.
∵AE=BE,
∴AE2=BE2,
即AC2+CE2=BD2+DE2.
设CE=x km,
则152+x2=102+(25-x)2,
解得x=10.
∴CE=10 km.
17.证明:如图所示,过点作于,
∵,,,
∴四边形是矩形.
∵,分别平分,,
∴,,
∴,
∴矩形是正方形.
18.解:(1)根据题意得:
当点P与点A重合时能构成一个三角形,此时t=0,
∵点P到达D点需:8(s),
点Q到达B点需:26(s),
∴当点P与点D重合时能构成一个三角形,此时t=8s;
故当t=0或8s时,以CD、PQ为两边,以梯形的底(AD或BC)的一部分(或全部)为第三边能构成一个三角形.
(2)∵BC AD=2cm,
过点P作PF⊥BC于点F,过点D作DE⊥BC于点E,
∵当PQ=CD时,四边形PQCD为等腰梯形,
∴△PFQ≌△DCE,EF=PD,
∴QF=CE=2cm,
∴当CQ PD=QF+CE=4cm时,四边形PQCD为等腰梯形,
∴t (24 3t)=4,
∴t=7(s),
∴当t=7s时,四边形PQCD为等腰梯形.
19.(1)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
,,

是直角三角形;
(2)由平移的性质可知,先将点B向下平移3个单位,再向右平移4个单位可得点C
同样,先将点A向下平移3个单位,再向右平移4个单位可得点D,然后连接AD
则有,且,作图结果如下所示:
(3)四边形是菱形,理由如下:
为中点,为中点

,即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又为中点,是的斜边
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不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与BC不垂直,即
菱形不是正方形
综上,四边形是菱形.
20.(1)证明:在正方形中,
无论点运动到上何处时,都有
= ∠=∠,

∴△≌△
(2)解:△的面积恰好是正方形ABCD面积的时,
过点Q作⊥于,⊥于,则 =
==
∴=
由△ ∽△得解得
∴时,△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
(3)若△是等腰三角形,则有=或=或=
①当点运动到与点重合时,由四边形是正方形知=
此时△是等腰三角形
②当点与点重合时,点与点也重合,
此时=, △是等腰三角形
③解:如图,
设点在边上运动到时,有=
∵∥∴∠=∠
又∵∠=∠ ∠=∠
∴∠=∠
∴==
∵===4

即当时,△是等腰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