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选择题真题分类汇编(试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升初选择题真题分类汇编(试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4-30 12:4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选择题真题分类汇编(试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
1.(2022·山东聊城·统考小升初真题)下面每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单位:cm)
A.3、5、6 B.1、6、6 C.4、8、4 D.4、3、5
2.(2022·湖北十堰·统考小升初真题)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3,个位上的数字是a,这个两位数是( )。
A.30+a B.3+a C.3+10a D.3a
3.(2022·山东潍坊·统考小升初真题)合格羽毛球的质量是5.12±0.38g。下面是四个羽毛球的质量,( )是合格的。
A.0.38 B.4.6 C.5.2 D.5.6
4.(2022·山东聊城·统考小升初真题)要分析超市两种饮料3~6月份的销售变化情况,应绘制( )统计图。
A.单式条形 B.复式条形 C.单式折线 D.复式折线
5.(2022·广东惠州·统考小升初真题)把一根长10cm的铁丝剪成三段,下面剪法中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
A.2cm、3cm、5cm B.2cm、2cm、6cm
C.1cm、3cm、6cm D.4cm、2cm、4cm
6.(2022·广东惠州·统考小升初真题)水结成冰,体积增加。当冰化成水时,体积减少( )。
A. B. C. D.
7.(2022·广东茂名·统考小升初真题)亮亮在解决一根长41.3米的彩带,将它剪成每根长0.6米的包装;圆圈中的“5”表示还剩( )。
A.5毫米 B.5厘米 C.5分米 D.5米
8.(2022·广东茂名·统考小升初真题)59.9949精确到百分位是( )。
A.59.99 B.59.995 C.60.0 D.60.00
9.(2022·安徽铜陵·统考小升初真题)修一段公路,5天修了全长的。照这样计算,修完剩下的路还要( )天。
A.20 B.15 C.10 D.5
10.(2022·安徽铜陵·统考小升初真题)一个圆锥的体积是75.36立方厘米,它的底面半径是2厘米,它的高是( )。
A.2厘米 B.6厘米 C.12厘米 D.18厘米
11.(2022·安徽铜陵·统考小升初真题)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8小时完成,实际只用5小时就完成了。实际工作效率比原计划提高了( )%。
A.37.5 B.60 C.62.5 D.160
12.(2022·湖南株洲·统考小升初真题)的分子加上8,要使这个分数大小不变,分母应该( )。
A.加上30 B.加上8 C.增加3倍 D.加上45
13.(2022·山东潍坊·统考小升初真题)下列选项中的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的是( )。
A.圆柱的底面积一定,体积和高 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
C.张老师的体重和身高 D.800米赛跑中,运动员的速度和所用时间
14.(2022·山东潍坊·统考小升初真题)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100%表示( )百分之几。
A.长比宽多 B.宽比长多 C.宽比长少 D.长比宽少
15.(2022·山东潍坊·统考小升初真题)如图,从起点到终点有三条路线,三条路线相比,( )。
A.路线①最近 B.路线②最近 C.路线③最近 D.一样近
16.(2022·河南郑州·统考小升初真题)一袋洗衣粉,第一周用了全部的,第二周用了全部的25%,还剩1.2千克。这瓶洗衣粉原来有多少千克?( )
A.3.2 B.5.6 C.3.5 D.5.2
17.(2022·湖北十堰·统考小升初真题)太阳是由75%的氢和25%的氦组成的,下面( )统计图能正确表达这个信息。
A. B. C. D.
18.(2022·湖北十堰·统考小升初真题)甲数是乙数的倍数,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
A.1 B.甲数 C.乙数 D.甲、乙两数的积
19.(2022·山东聊城·统考小升初真题)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大长方形的,小长方形的,大长方形和小长方形的面积之比是( )。
A.5∶4 B.3∶2 C.4∶3
20.(2022·河北廊坊·统考小升初真题)以下边的线为轴,快速旋转后会形成( )。
A. B. C.
21.(2022·河南郑州·统考小升初真题)爱眼护眼之合理饮食:明明从《青少年膳食指南》中得知,青少年处在身体快速发育时期,营养搭配要均衡,三餐定时定量,保证吃好早餐,建议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入应当分别占30%、40%、30%左右。下面三餐搭配最合理的是( )。
A.不吃早餐,午餐均衡摄入1000克左右,晚餐均衡摄入500克
B.早餐摄入200克,午餐均衡摄入800克左右,晚餐均衡摄入200克
C.早餐摄入450克,午餐均衡摄入600克左右,晚餐均衡摄入450克
D.早餐摄入450克,午餐均衡摄入800克左右,晚餐均衡摄入450克
22.(2022·河南郑州·统考小升初真题)把一块圆柱形状的木料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4立方厘米,原来这块木料的体积是( )。
A.12立方厘米 B.8立方厘米 C.6立方厘米 D.4立方厘米
23.(2022·湖南怀化·统考小升初真题)王军从长沙返回怀化时,以115千米/小时的速度在高速路上行驶,前方出现限速100千米/小时的标志。如果他保持原速度继续行驶,他将受到扣( )分的处罚?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超速50%以上扣12分; 超速20%以上未达50%扣6分; 超速未达20%扣3分。
A.0 B.3 C.6 D.12
24.(2022·湖南怀化·统考小升初真题)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底角的度数比是4∶1,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 )。
A.36° B.144° C.30° D.120°
25.(2022·湖南娄底·统考小升初真题)下面哪个数既能被3整除,又能被5整除?( )
A.85 B.5043 C.6010205 D.103005
26.(2022·湖南娄底·统考小升初真题)一种商品,先涨价20%,再降价10%,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 )
A.90% B.108% C.110%
27.(2022·湖南邵阳·统考小升初真题)经检验一种零件的合格率是96%,那么250个这样的零件中,有( )个不合格。
A.240 B.4 C.10
28.(2022·湖南长沙·雨花外国语学校校考小升初真题)如果,那么x与y成( )。
A.反比例 B.正比例 C.没有关系 D.无法比较
29.(2022·湖南长沙·雨花外国语学校校考小升初真题)某商品先降价10%,后又涨价11%,这时商品价格与原来价格相比是( )。
A.降低 B.持平 C.上升 D.都有可能
30.(2022·河南三门峡·统考小升初真题)鞋的尺码通常用“码”或“厘米”作单位,换算关系是:b=2a-10(b表示码数,a表示厘米数)。37码的鞋用厘米作单位是( )厘米。
A.64 B.23.5 C.28.5
31.(2022·山东济南·统考小升初真题)记者对观众喜欢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进行了调查,并绘制了如图所示扇形统计图。根据扇形统计图,有如下说法:①喜欢小品的人最多;②喜欢舞蹈的人最少;③无法判断观众喜欢的节目情况;④应将“其他”类别细分。正确的说法有( )个。
A.4 B.3 C.2 D.1
32.(2022·山东济南·统考小升初真题)妈妈花了70元买了一件衣服,比打折前便宜了30元,这件衣服是打( )折优惠的。
A.七折 B.三折 C.二五折
33.(2022·河南许昌·统考小升初真题)李明拿了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形容器各一个,他将圆柱形容器装满水后倒入圆锥形容器。当水全部倒完后,发现从圆锥形容器内溢出36.2毫升水。这时,圆锥形容器内还有水( )毫升。
A.36.2 B.54.3 C.18.1 D.108.6
34.(2022·湖北十堰·统考小升初真题)框中的问题,还需要确定一个信息才能解决,下面四个选项中,( )不符合要求。
一条贵金属项链的主要成分是金、镍、铂,已知金的含量最多,占了6克,这条项链的总重量是多少克?
A.镍的成份是金的
B.金的含量占这条项链的
C.镍、铂的总含量是金的含量的
D.金、镍、铂含量的比是3∶0.7∶0.3
35.(2022·河南焦作·统考小升初真题)幸福小学的圆形花坛,按1∶100缩小后画在图纸上,直径是2cm。花坛的实际占地面积是( )m2。
A.3.14 B.6.28 C.12.56
参考答案:
1.C
【分析】判断3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只要把较短的两条线段相加的和与最长的线段相比较,如果大于最长的线段就能围成三角形,反之则不能。
【详解】A.3+5>6,所以能围成三角形。
B.1+6>6,所以能围成三角形。
C.4+4=8,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
D.3+4>5,所以能围成三角形。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的任意一边都小于另外两边的和,且都大于另外两边的差。
2.A
【分析】要求表示这个两位数的式子,要先分清十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和个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根据它们的意义得出结论。
【详解】十位上的数字是3,也就是表示3个十;
个位上的数字是a,也就是表示a个一;
所以这个两位数就是30+a。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是用字母表示数,关键熟悉计数单位。
3.C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加法计算最大值,用减法求出最小值,再确定合格范围即可。
【详解】5.12+0.38=5.5(克)
5.12-0.38=4.74(克)
说明每个羽毛球的质量是4.74克~5.5克,符合条件的是5.2;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数和负数的知识,要能读懂题意,分别计算最大值和最小值来确定合格范围。
4.D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统计两个及以上的数据应用复式统计图。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
要分析超市两种饮料3~6月份的销售变化情况,应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统计图的选择,明确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5.D
【分析】任意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必须小于第三边,据此解答。
【详解】A.2+3=5,不能组成三角形;
B.2+2<7,不能组成三角形;
C.1+3<6,不能组成三角形;
D.4+2>4,4-2<4,能组成三角形。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应用,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6.A
【分析】把水的体积看作单位“1”,则结成冰的体积为(1+)。求当冰化成水时,体积减少几分之几,用除以(1+)。
【详解】÷(1+)
=÷
=×

体积减少。
故答案为:A
【点睛】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用这两数之差除以另一个数。
7.C
【分析】实际上是求41.3里面有几个0.6,根据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方法,用除法解答即可。根据题意,此题应保留余数。
【详解】圆圈中的“5”是余数,在十分位上,表示还剩0.5米,也就是5分米。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应根据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方法,用除法解答。
8.A
【分析】精确到百分位,即保留小数点后面第二位,看小数点后面第三位,利用“四舍五入”法解答即可。
【详解】59.9949≈59.99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的近似数取值,关键要看清精确到的位数;注意这里的“0”不能去掉。
9.B
【分析】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用5除以即可求出修这条公路共需要多少天,然后再减去5即可求出还需要多少天。
【详解】5-5
=20-5
=15(天)
则修完剩下的路还要15天。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除法,明确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0.D
【分析】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可知,因此根据公式计算圆锥的高即可。
【详解】

=(厘米)
所以圆锥的高是18厘米。
故答案为D
【点睛】重点是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去求圆锥的高。
11.B
【分析】把这批零件看作单位“1”,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据此求出原计划的工作效率为,实际的工作效率为,先求出实际工作效率比原计划提高多少,再除以原计划的工作效率即可。
【详解】×100%
=×8×100%
=0.6×100%
=60%
则实际工作效率比原计划提高了60%。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明确用除法是解题的关键。
12.A
【分析】把的分子加上8后,分子变为12,相当于分子乘3,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所以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也应该乘3,这时分母变为45,再减去原来的数15,即可得到分母应增加的数。
【详解】4+8=12
12÷4=3
所以分母也应该乘3。
或者增加:
15×3-15
=45-15
=30
综上,分母应该乘3或者加上30。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灵活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求解。
13.A
【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详解】A.圆柱的体积÷高=底面积(一定),比值一定,所以体积和高成正比例关系;
B.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一定),乘积一定,所以底和高成反比例关系;
C.张老师的体重和身高不是相关联的量,所以张老师的体重和她的身高不成比例;
D.运动员速度×所用时间=800(米)(一定),乘积一定,所以运动员速度和所用时间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作判断。
14.C
【分析】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那么(5-3)厘米表示宽比长少多少厘米;然后用所得的差除以5厘米,就是宽比长少的长度占长的百分之几,即宽比长少百分之几,据此解答。
【详解】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100%表示宽比长少百分之几。
故答案为:C
【点睛】关键是明白分母(除数)是谁,谁就是单位“1”,从而得出整个算式表示的含义。
15.D
【分析】利用圆的周长公式:C=πd,比较各线路的长度即可得出结论。据此解答。
【详解】假设起点到终点的距离为d。
三条线路中圆弧的直径(或直径的和)都相等,所以圆弧的长也相等。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长度的比较,关键是利用圆的周长公式做题。
16.A
【分析】一袋洗衣液看作单位“1”,第一周用了全部的,第二周用了全部的25%,还剩下1--25%,还剩下1.2千克,用剩下的体积÷对应分率即可。
【详解】1.2÷(1--25%)
=1.2÷(-25%)
=1.2÷0.375
=3.2(千克)
这瓶洗衣粉原来有3.2千克。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百分数复合应用题,关键是确定单位“1”。找到部分对应分率。
17.B
【分析】把太阳的总成分看作单位“1”,根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用整个圆面积表示太阳的总成分,其中氢占75%,氦占25%,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A.中氦的百分比比氢的大,不符合题意;
B.中氢占75%、氦占25%,符合题意;
C.中氦占75%、氢占25%,不符合题意;
D.中氢的百分比大于氦,但是氢的百分比不是75%,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8.C
【分析】为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据此解答。
【详解】甲数是乙数的倍数,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乙数。
故答案为:C
【点睛】特殊情况还有两数互质,最大公因数是1。
19.B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大长方形的面积×=小长方形的面积×;再把此式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改写成比例,即大长方形的面积∶小长方形的面积=;最后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详解】==3∶2。
所以大长方形和小长方形的面积之比是3∶2。
故答案为:B
【点睛】把等式ax=by改写成比例时(a,b,x,y均不为0),相乘的2个字母必须同时作比例的外项或内项。
20.B
【分析】面动成体,以直线为轴旋转,半圆旋转后可以得到球体;三角形旋转后可以得到圆锥;长方形旋转后可以得到圆柱;梯形旋转后可以得到圆台。
【详解】快速旋转后会形成。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了面动成体的意义及在实际当中的运用。
21.C
【分析】先用加法分别计算出各选项中三餐摄入总量,再根据建议三餐摄入量分别占摄入总量的百分比,利用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出规定的三餐摄入量,再与三餐实际摄入量相比较,符合规定的就是三餐搭配最合理的。
【详解】A.不吃早餐,不符合《青少年膳食指南》中的“三餐定时定量,保证吃好早餐”,三餐搭配不合理;
B.一共:200+800+200=1200(克)
按规定早餐、晚餐摄入量应是:1200×30%=360(克),而实际摄入200克;
午餐摄入量应是:1200×40%=480(克),而实际摄入800克;
实际摄入量不符合规定,三餐搭配不合理;
C.一共:450+600+450=1500(克)
按规定早餐、晚餐摄入量应是:1500×30%=450(克),实际摄入也是450克;
午餐摄入量应是:1500×40%=600(克),实际摄入也是600克;
实际摄入量符合规定,三餐搭配合理;
D.一共:450+800+450=1700(克)
按规定早餐、晚餐摄入量应是:1700×30%=510(克),而实际摄入450克;
午餐摄入量应是:1700×40%=680(克),而实际摄入800克;
实际摄入量不符合规定,三餐搭配不合理。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百分数的实际应用,也可以用实际每餐摄入量除以三餐总摄入量,求出每餐摄入量的占比,再与规定的三餐摄入量的百分比作比较,得出结论。
22.C
【分析】根据题意,把一块圆柱形状的木料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那么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V=Sh,圆锥的体积公式V=Sh可知,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把圆柱的体积看作单位“1”,则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单位“1”未知,用除法计算,即可求出圆柱的体积。
【详解】4÷(1-)
=4÷
=4×
=6(立方厘米)
原来这块木料的体积是6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C
【点睛】掌握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3.B
【分析】根据题意,把标准速度看作单位“1”,用实际速度减去标准速度,除以标准速度,求超速百分之几,然后与规定相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115-100)÷100
=15÷100
=15%
15%<20%
则他将受到扣3分的处罚。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百分数的实际应用,关键是根据实际速度与规定的速度之间的关系做题。
24.C
【分析】由题意可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底角的度数比是4∶1,则三个内角的比为4∶1∶1,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和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解答此题即可。
【详解】180÷(4+1+1)
=180÷6
=30(度)
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30°。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知识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5.D
【分析】被3整除特征:每一位上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
被5整除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
【详解】A.8+5=13,不能被3整除;
B.5043的个位是3,不能被5整除;
C.6+0+1+0+2+0+5=14,不能被3整除;
D.103005的个位是5,能被5整除,1+0+3+0+0+5=9,能被3整除。
所以D选项中的数既能被3整除,又能被5整除。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需要学生熟练掌握3、5的倍数特征。
26.B
【分析】把这种商品原来的价格看作单位“1”,第一次涨价后价格就是原价的(1+20%),用乘法可以求出第一次涨价后的价格;把第一次涨价后的价格看作单位“1”,第二次后的价格是第一次涨价后价格的(1-10%),用第一次涨价后的价格乘(l-10%)即可算出这种商品现在的售价,再除以原价即可得解。
【详解】1×(1+20%)×(1-10%)
=1×(1+0.2)×(1-0.1)
=1.2×0.9
=1.08
1.08÷1=1.08=108%
即现价是原价的108%。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在理解情景问题的基础上找到“整体”也就是常说的单位“1”的量,然后分析数量关系,最后列式计算完成题目。
27.C
【分析】合格率是96%,是指合格产品数量是产品总数量的96%,把产品的总数量看成单位“1”,则不合格就占总数量的(1-96%),根据百分数乘法的意义,用总数量乘(1-96%)即可求出不合格的数量。
【详解】250×(1-96%)
=250×4%
=10(个)
有10个不合格。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百分数的应用,明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8.A
【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据此选择。
【详解】因为,所以xy=24(一定),乘积一定,所以x与y成反比例关系。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作判断。
29.A
【分析】假设商品原价100元,将原价看作单位“1”,降价10%是原价的(1-10%);再将降价后的价格看作单位“1”,涨价11%,是涨价后价格的(1+11%),原价×降价后对应百分率×涨价后对应百分率=现价,比较即可。
【详解】假设商品原价100元。
100×(1-10%)×(1+11%)
=100×0.9×1.11
=99.9(元)
99.9<100,这时商品价格与原来价格相比是降低。
故答案为:A
【点睛】关键是确定单位“1”,整体数量×部分对应百分率=部分数量。
30.B
【分析】根据题意,“b=2a-10(b表示码数,a表示厘米数)”,37码的鞋,可把“b=37”带入“b=2a-10”,利用等式的性质,据此可以求出a的值。
【详解】把b=37带入b=2a-10中可得,
37=2a-10
解:37+10=2a+10
47=2a
2a÷2=47÷2
a=23.5
所以37码的鞋用厘米作单位是23.5厘米。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含有字母式子的求值以及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关键是弄清楚字母所表示的意义,再解答。
31.B
【分析】把调查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扇形统计图中的信息可知,喜欢小品的人数最多,占35%;喜欢相声和歌曲的人数一样多,都占15%;喜欢舞蹈的人数占10%,喜欢其他的人数占25%,据此分析。
【详解】①喜欢小品的人最多,原题说法正确;
②喜欢舞蹈的人不一定是最少的,因为喜欢“其他”的人数里可能有比喜欢舞蹈的人数更少的,原题说法错误;
③无法判断观众喜欢的节目情况,因为喜欢“其他”的占25%,不是最少的占比,还需要细分,原题说法正确;
④应将“其他”类别细分,原题说法正确。
正确的说法有①③④,共3个。
故答案为:B
【点睛】掌握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32.A
【分析】根据题意,这件衣服原价为:70+30=100(元),所以现价是原价的:70÷100=70%,即打七折优惠,据此选择。
【详解】70÷(70+30)
=70÷100
=70%
70%=七折
答:这件衣服是打七折优惠的。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百分数的应用,关键知道折数的意义。
33.C
【分析】因为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所以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差相当于圆锥体积的(3-1)倍,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
【详解】36.2÷(3-1)
=36.2÷2
=18.1(毫升)
则圆锥形容器内还有水18.1毫升。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及应用。
34.A
【分析】从题干可知,已知条件是项链的主要成分是金、镍、铂,金占了6克,那么本题就要利用部分的量与分率求总量,只要看看下面的哪个选项能根据金的含量推出总量即可。
【详解】A.镍的成分是金的,利用分数乘法只能计算出镍的质量,因此只能知道两种金和镍,也就不能求出项链的总质量;不符合题意。
B.金的含量占这条项链的,利用金的含量除以直接求得项链的总重量;符合题意。
C.镍、铂的总含量是金的含量的,可用6×求出镍、铂的总重量,再加金的总重量,从而求得项链的总质量;符合题意。
D.金、镍、铂含量的比是3∶7.7∶0.3,就可以利用金的重量÷金所占的三种金属的分率,求得这三种金属的总重量,即求得项链重量。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睛】答这类问题,要看清题目中已知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进而确定还需要的信息,属于简单的定向问题。
35.A
【分析】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据此代入数据求出直径实际是多少米,再根据圆的面积=π×半径的平方解答即可。
【详解】2÷=200(cm)
200cm=2m
2÷2=1(m)
3.14×12=3.14(m2)
实际占地面积是3.14m2。
故答案为:A
【点睛】熟练掌握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三者间的关系以及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