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无为襄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无为襄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29 00:08:40

文档简介

襄安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年级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D C D B B C A A B A B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C D B A C B A D A D B
二、非选题(本大题共有两小题,第26题23分,第27题27分,共50分)
26.
根本原因: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2分)
条件:①西欧生产力的发展,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物质条件;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造船和航海技术技术);
③地理知识的进步 (相信地圆学说 );
④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任答3点即可得6分)
(2)对欧洲的影响:欧洲出现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可以展开来叙述);促使欧洲封建制度濒临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欧洲国家走上殖民扩张之路。(6分,前两点答得全面到位可以给满分。)
(3)立场:站在欧洲人的立场(以欧洲为中心)(2分)
评价:积极: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第一次把欧亚大陆和美洲联系在一起,使世界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消极:西方殖民者开始入侵美洲,中断了美洲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对美洲实行长期残酷的殖民统治和掠夺,给当地人民带来巨大灾难。(4分,从两个方面回答才能给满分,只从一个方面回答给2分。)
(4)影响因素:评价者的立场;评价者所处时代;评价的角度;史料的选取等等。(任答2点即可得满分)
思想实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2分)
理解: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以文艺复兴运动为例,西欧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意大利萌芽,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天主教会神学世界观的束缚,提倡人文主义,意大利同时拥有丰厚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人才济济,于是在意大利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思想,从而反过来又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6分,只答到前半部分意思即可算正确,意思表达接近即可得分。)
不同:前者主张“因信称义”,后者主张“因行称义”。(4分,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理解:马丁·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得救;每个基督徒都可以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这一思想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4分,重点是要答到第二句。)
卢梭。(2分)
事例: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为北美独立战争提供了思想武器;成为美国政治体制建立的理论基础(1787年美国宪法)(3分,任答2个事例即可。)
(4) 政体:君主立宪政体。(2分)
最大不同:英国国王居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德意志皇帝拥有实实在在的国家大权,议会作用很小。(2分)
原因:两国资本主义积极发展的程度不同。(2分)安徽省无为襄安中学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卷
(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
2.答题时用0.5黑色中性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未在试卷答题卡上作答的试卷一律无效。
3.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卡。
第I卷 (选择题,共50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文明的扩展方式多种多样,下列古代文明扩张方式明显不同于其他文明的是( )
A. 古埃及文明 B. 古希腊文明
C. 古巴比伦文明 D. 古亚述文明
2.大河流域孕育了灿烂的古代人类文明,以下是最初文明出现于东亚黄河流域、西亚两河流域及北非的尼罗河流域的标志性图片,它们的共同特征是( )
商代甲骨文 汉谟拉比法典 埃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A.君主与民主相结合 B.农业与商业相结合
C.专制与法治相结合 D.神权与政权相结合
3.下列属于古代印度文明成果的是( )
A.发明了60进制 B.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C.出现种姓制度 D.产生了民主政治
4.下面哪一帝国是公元后崛起的帝国( )
A.亚述帝国 B.波斯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阿拉伯帝国
5.在西欧封建制度下,封君为取得更多的封臣,封臣为取得更多的封土,以及封土的世袭,使封君封臣关系日益复杂化。某甲可以是某乙的封君,某乙的封臣又可以是某甲的封君。这反映了在西欧封建社会 ( )
A.封君封臣的身份划分明显 B.政治分裂和国家权力分散
C.王权进一步发展 D.教会地位举足轻重
6.中世纪西欧贵族向国王效忠的誓言:“与您一样优秀的我们,向并不比我们更优秀的您起誓,承认您为我们的国王和最高领主,只要您遵从我们的地位和法律;如果您不如此,上述誓言即无效。”大量的这类誓言可以说明中世纪西欧的封建制度强调( )
A.封建依附关系是一种领主约束附庸的契约
B.封建依附关系是一种对双方都有约束的契约
C.封建依附关系是一种附庸对领主约束的契约
领主与附庸之间权利和义务是完全平衡的
7.中国科举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朝鲜王朝时以进士之试增长童稚辞气,不可不立,便推动设立进士科,以诗赋试之,并规定25岁以下才能参加,获得进士身份后,才可准备更高一级的考试。由此可知,朝鲜王朝的科举考试( )
A.核心内容是考查诗词歌赋能力 B.促进中朝两国的友好交往
C.在仿效中国同时具有本土特征 D.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重视
8.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某一古代文明,利用假期考察了长达数千千米的驿道和位于安第斯山脉上的古城马丘比丘,观察了用于记事的结绳,收集了帝国如何管理四大政区的资料。该文明( )
A.印第安人是其文明的创造者 B.发明了“浮动园地”
C.地处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 D.是欧洲文化的源头
9.1494年,两国签署了条约: 一个拿走了东方,另 一个把美洲抱在了怀里,由此开创了大国瓜分殖民地的先例。这两个国家中把美洲抱在怀里的是( )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英国 D. 荷兰
10.下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中国( )
位居全球经济发展中心 B.已卷入世界经济贸易网络中
C.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 D.以澳门为唯一对外窗口
11. 如图所示“三角贸易”示意图,图中序号①为枪支、火药等,那么②最可能是( )
③ ①

A.黑奴 B.茶叶 C.黄金 D.烟草
12.近代以来,亚非拉美许多地区形成了单一经济,如印度和埃及的棉花、东南亚的橡胶和锡、南部非洲的黄金和铜、中美洲的热带水果、古巴的蔗糖。这现象出现的历史根源是( )
A.亚非拉美国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B.欧美列强大力推行殖民主义政策
C.欧洲资本主义列强争夺国际市场 D.三角贸易推动区域资源优势互补
13、16世纪前的葡萄牙,原产印度的胡椒售价昂贵,用胡椒入菜只是少数人的特权。而 17 世纪后,胡椒价格却逐步走低,开始大量进入寻常百姓家的餐桌。这种变化是因为( )
A.商业革命冲击西欧传统市场 B.价格革命冲击西欧传统市场
C.威尼斯香料垄断地位被打破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14.下表中的内容为某一时期的部分文艺作品,其共同点是( )
米开朗琪罗 《哀悼基督》 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利亚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
拉斐尔 《西斯廷圣母》 以宗教为题材,但画中圣母和圣子反映了人间母子亲情
都抨击教士的伪善,歌颂现实生活
B.都反对封建等级观念,提倡生而平等
C.都以宗教为题材,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D.都揭露教会的贪婪,摒弃享乐思想
15.马丁·路德认为,公开承认自己有罪的人,就能获得上帝的宽恕。每个人都是有罪之人,他的罪源于亚当,是原罪。人的原罪只能受到上帝的审判,上帝是唯一的法官。马丁·路德的这一思想( )
A.破除了人们对神学的迷信 B.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意识的觉醒
C.挑战了教会和教皇的权威 D.否定了当时西欧天主教的合法性
16.“这些思想家在批判旧制度,建立新社会这一目标上是一致的,可如果仔细研究,对于如何建立未来理性社会,他们也有很大的分歧。”下列属于“这些思想家”中一员的是( )
A.但丁 B.彼特拉克 C.马丁·路德 D. 康德
17、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国王需按议会意志办事。但直到1832年改革前的一个半世纪,英国还是一个十足的贵族国家,包括议会在内的整个国家政权仍受王权、土地贵族势力所操纵,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很难涉足。这表明当时英国( )
A.资产阶级宪政形同虚设 B.君主立宪制度有待完善
C.封建君主专制色彩浓厚 D.政治实践与现代化脱节
18.“德国虽设议院,但贤明皇帝在上,议院之权薄弱。”这句话说明《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 )
A.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B.浓厚的封建色彩
C.民主性色彩 D.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
19.“在意见分歧中有两种极端的顾虑,一种是顾虑政府权力太大,变相专制,妨碍公民权利;一种是顾虑放任自由太多,出现无政府状态,容易出现动乱。”针对这两种顾虑,美国1787年宪法的规定是( )
A.两党制、责任内阁制 B.联邦制、民主共和制
C.三权分立、联邦制 D.两党制、三权分立
20、 19世纪中期,爆发了一系列影响世界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意大利和德意志实现统一以及日本的明治维新等。这些重大事件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奴隶制的废除
B.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C.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初步确立
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21.有史学家认为:“从某种角度而言,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革命,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这一观点表明法国大革命( )
A.斗争更激烈,革命性更彻底
B.以城市暴力革命为主要方式
C.根除了专制复辟的危险
D.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
22.19世纪后期,随着科技进步,工业生产迅速发展,特别是重工业的兴起使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要求的资本与劳动力也就越来越多,于是资本与生产迅速地集中了。这种现象( )
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推动工厂制度基本形成
C.消除了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
D.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23.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女装流行面料有棉布、麻布、条纹毛织物等;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人造染料 、人造纤维的发明改变了衣料,人造丝袜成为女性的时尚用品。这一变化实质反映了( )
A.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
B.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的发展
C.女性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D.女性审美情趣发生重大变化
24.下面是1860年和1900年英德美中四国制造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比例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对图中反映出的信息,评价正确的是( )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海外市场广阔的国家经济发展十分迅速
C.20纪初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D.科技创新是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25.看到“1871年”“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由选举产生的公职人员”“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等关键词,你能联想到的历史事件是( )
A.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
B.巴黎公社成立
C.《共产党宣言》发表
D.工业革命的开始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第Ⅱ卷 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共两小题,共50分。第26题23分,第27题27分)
26.随着新航路开辟,人类社会进入大变革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00 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生,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贵金属黄金成为人人都渴求的东西。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及其条件。(8分)
材料二 弗兰克指出:“在 1500 年前后,世界历史发生了一次鲜明的'断裂’,其原因不仅在于1492年和1498年欧洲人发现了美洲和通往东方的新航路,而且主要在于由此开始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及其从欧洲向外界的传播。”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对于欧洲的影响。(6分)
材料三 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3)“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如何正确评价“哥伦布发现美洲”?(6分)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影响评价历史事件的因素有哪些?(3 分)
27.思想是个不断解放的过程,思想解放促进社会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募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 在意大利,这层纱算最先烟消云散。”
—— (瑞士)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期的文化》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实质。并结合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生谈谈如何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马克思主义原理?(8分)
材料二 “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因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
——马丁 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丁 路德与天主教会在灵魂救赎方式上的不同?如何理解“宗教改革运动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8分)
材料三 “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指出材料三是哪位启蒙思想家的言论?指出启蒙运动对近代欧美影响的几个代表性事例。(5分)
材料四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也不能在和平期间维持常备军。
第二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
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4)材料四中两国实行何种政体?两国政体在特点上有何最大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