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0.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29 11:06:02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2023年2月25日,“中国古代科技之光”展在湖北武汉科技馆开展,置于展厅中心的“郑和宝船模型”,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的目光。武汉市黄陂一中前川校区的翟恺之说:“郑和下西洋的故事我读过很多次,今天看到船只模型,感觉它就像一幢浮在水面上的楼房,是我国古代先进造船技术的凝结。”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郑和宝船模型
我的眼里装着星辰大海
郑和姿貌才智,在内侍中无人与匹敌···身长九尺,腰大十围,眉目分明,耳白过面,齿如编贝···
今菩萨戒弟子郑和,法名福善;郑和家族世代信奉伊斯兰教
帝甚倚信之···
永乐元年,朱棣就派郑和出使过暹罗、日本
代表帝国风采
远洋组织能力;
双重宗教信仰,便于交流
朱棣信任
① 博得“天下共主”的名望,实现
“帝王居中,抚驭万国”的理想
②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
③ 北方蒙元余部阻碍了原有的陆上丝绸之路
洪武末年时:“仓廪充积,天下太平”。建文帝时期:
“家给人足,外门不阖”。到永乐年间,明王朝统治已臻极盛。
明代罗盘
《大明混一图》
国力强盛
地理知识进步
造船技术发达
罗盘用于航海
军事力量强大
造好的船都要在“稳船湖”(今南京燕子矶三台洞附近江面)试航,船只的督造官员和工匠姓名都要刻于船尾,出现修造责任事故的工匠和官员将受到严惩。
明朝船舶工匠创造了水密隔舱技术,就是每一个船舱之间严格分开,如有一处露水,不致影响整个船只。
郑和船队上的新式武器:“赛星飞”,能收能放,里面充满火药和铅弹子;“水底雷”,近代水雷的雏形。
船队中有专门负责通讯、运粮的船只,此外随行的还有大量专业的医护人员。以第四次远航为例,医官和医士共有180人,平均每150人就有一名医务人员,这在世界航海史上没有先例。太医院太医陈以诚、上海名医陈常等都曾随船队远航。船队储存的中药材有300余种,涵盖了瘟疫、便秘、中风等一切航海用的药材。
船队带有两名稳婆(接生婆)。西洋地区很多妇女和婴儿常因难产或感染而死,有的地方习惯用锐利的石头去割断婴儿脐带,常造成婴儿感染死亡。郑和船队每到一处,总要设帐施诊给药,并让稳婆指导当地人接产新生儿。
友好交流之旅


指导占城人把山地开辟为梯田,种植稻、麦、茶等作物,当地实现了一年三熟
还教会了当地人做豆腐、制造纸、笔、墨的技术

教会满剌加(马来西亚)制造砖瓦、凿井、用鳄鱼皮制作箱包

教会暹罗(今泰国)人煮海为盐,避免患上大脖子病(甲状腺肿大)
互通有无之旅
从暹罗(泰国)购买紫檀木
昂贵的紫檀家具
香料之路:沉香、龙涎香、燕窝
燕窝
木骨都束国(今索马里):长颈鹿、鸵鸟
明人费信的《星槎胜览》中记载,郑和船队先后在西洋国家的28处进行了瓷器贸易。明代之后的青花瓷所需的青料,都是郑和船队从东南亚带回来的。
难以为继之旅
宣扬国威之旅
郑和船队于旧港(今爪哇)围剿海盗陈祖义,歼灭陈祖义海盗集团5000余人,为东南亚各国铲除了一大公害,维护了东南亚海上航行的安全。随后明朝在旧港设置了宣慰使司。
明朝本着“怀柔远人,厚往薄来”的对外政策,给随郑和船队来到中国的各国使节以丰厚的“回赐”。
满剌加国王带领540余人到中国访问,告别时仅国王一人就得到黄金100两,白银500两,钞40万贯,铜钱2600万贯、锦绮纱罗600匹、绢1000匹等
“三保太监下西洋花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伤以万计,纵使从西洋取回珍宝,对于国家有什么好处呢!”—— 车驾郎中刘大夏
意义: ①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②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
③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郑和精神:睦邻友好、忠心报国、敢为人先
科学探索、百折不挠、崇尚和平
印尼三宝庙
泰国三宝塔寺
爪哇三宝井
英国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指出:“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必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
印度尼西亚的三宝公庙及庙门口对联
滇人明史风来世
井水洞山留去恩
“哥伦布之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是岂郑君之罪也!”
——梁启超
郑和船队带到亚非各国的青花瓷价格高于其他品种一倍以上,如青白花瓷盘每个500贯,碗每个300贯,瓶每个500贯···可见青花瓷之名贵。
青花瓷里的“海权”与国运
郑和之旅真的难以为继吗?
为何明朝时错失领先世界的良机?
大肆毁掠……杀人无算。城边流血数十里,
河内积满千船。
—《倭变事略》
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集团,
到中国的东南沿海抢劫,被称为“倭患”
戚继光
(1528—1588)
①台州大捷: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浙江。戚继光率军英勇作战,在台州九战九捷,先后歼灭倭寇10 000多人,烧毁倭船无数,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
②解除倭患:台州九战九捷后,戚继光又率军进人福建、广东地区,与其他抗倭将领一起带领广大军民与倭寇激战,先后消灭了两地的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台州九战九捷
戚继光组建的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在台州九捷中,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在福建、广东,与当地明军并肩作战,剿灭倭寇。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反侵略战争的正义性
戚继光卓越的军事才能
戚家军纪律严明
人民群众的支持
戚继光是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
澳门大三巴
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的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联系倭寇之患,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明朝的对外关系
友好交往
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明初国力强盛
国力日渐衰落
矛盾冲突
认识:
1. 在今天,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这些名称的由来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有关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郑和下西洋
C.镇南关大捷 D.戚继光抗击倭寇
2. 7次昼夜星驰的行程,30多个陌生国度的停泊,9万里波澜壮阔的远航,郑和七下西洋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明朝出现这样的壮举是因为
A.海上交通发达 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C.指南针用于航海 D.造船技术高超
B
B
3.“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荡平倭寇,实现
“海波平”的英雄人物是
A.岳飞 B.郑成功
C.戚继光 D.邓世昌
C
4、“丝绸之路”“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展示的学习主题是
A.弘扬佛法 B.民族融合 C.开发南洋 D.中外交往
5、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关于这一壮举最大的历史意义是A.促进了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 B.使明朝获得良好经济效益
C.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 D.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