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五县2022~2023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 一 历 史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
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 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
无 效 。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至第五单元。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表反映的是古代世界不同地区主要文明在政治方面的成就。据此可知,古代文明起源的特 点 是
区域 代表文明 政治与社会制度
两河流域 古巴比伦文明 君主专制制度;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汉谟拉比法典》
尼罗河流城 古埃及文明 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法老至上
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古印度文明 种姓制度,婆罗门教是理论和宗教基础
爱琴海地区 古希腊文明 城邦制度,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奴隶制度
A. 多元性 B.扩张性 C. 同一性 D.封闭性
2.在希腊城邦的海外殖民活动中,殖民城邦和被殖民城邦分别称为“母邦”和“子邦”。所有子邦 都是希腊世界的新成员,它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与母邦类似,殖民城邦最集中的
海外地区——意大利南部且有“大希腊”之称。据此可知,古希腊的海外殖民活动
A. 采取强制性的文化统一政策 B.被近代资本主义殖民国家模仿
C.建立起空前强大的海洋帝国 D. 有利于促进古希腊文明的传播
3.在中世纪时期的西欧,具有封土的贵族都掌握着庄园法庭的司法权,他们对庄园里的居民办 理行政、征收赋税,而国王在这种体制下“被缩成了一个阴影而已”。据此可知,封君封臣制
度下
A. 庄园成为独立的国家 B.封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C. 君主制遭到一定限制 D.教权的威胁已不复存在
4.镶仓幕府将军在地方行政机美内设“守护”,在各地庄园内设“地头”,均由菲府的武七“御家 人”担任,这些武士成为游府在地方的代浓,他们不仅为菲府征集“兵粮米”,而H 派担着服兵
役的义务。这一措施
A.为封建军事贵族专政提供了有力的保院 B.体现了中央集权体制逐渐完卷
C.表明“御家人”和将军之间注重契约关系 D.促进了對建小农经济迅速发展
5.桑海帝国通过战争和买卖获取大量奴隶,帝国内拥有很大的奴求市场,奴隶们被贩卖到北非、 埃及、土耳其等地。国王有遍及全国的农场,由国王提供种子,奴隶进行劳动。除此之外,奴
隶还承担着当兵的义务。据此可知,桑海帝国
A.大地主达地所有制十分的盛行 B.通过战争进行对外扩张
C.奴隶制度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D. 内部社会等级制度森严
6.印加人通过建造梯田(如下图)来弥补山区干早少地的自然环境,结构坚固的梯田既可阻挡水
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还可以防止山体滑坡等灾害。由此可知,印加人
A.科学技术十分发达 B.农业生产因地制宜
C.严重破坏自然环境 D.主要从事集体耕作
1.14至15世纪,随着欧洲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发展 起来,西欧国家相继出现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和商业活动,要求进一步扩大市场。
这可用于说明
A.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 B.世界市场的形成
C.大工业生产的内在动力 D.价格单命的影响
8.1519年,某位伟大的航海家率领五艘帆船出航。他们绕过南美洲,经过风浪险恶的海峡进入 太平洋。英国作家理查德 ·伊顿对该航海家的航行评论道:“毫无疑问,它是如此奇特和令人
惊叹,这样的壮举从未有过,未来似乎也不会再次发生。”据此可知,该航海家及其船队
A.最先开通到达美洲的新航线 B.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
C.从西班牙出发一直同东航行 D. 开启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之路
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描述某一历史事件时说:“欧洲的朗姆酒、布匹、枪炮及其他 金属制品被运到非洲,非洲的奴隶被运到美洲,美洲的蔗糖、烟草和金银被运到欧洲。”据此可
知,这一历史事件
A.表明太平洋贸易发展迅猛 B.促使白银大量流入亚洲
C,有利于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D.阻碍了美洲的经济发展
10.15世纪,意大利出现了私人收藏的热潮,收藏的主要类型有名人手稿、古典绘本、英雄雕像、
自然标本等。不少收藏是允许人们观赏和利用的,比如学者尼克里公开了他收藏的古代手
抄本俳大家学习。这一热潮的出现
A. 有利于促进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 B. 主要得益于科学革命的影响
C.导致当时社会上奢侈风气的盛行 D.说明天主教会的势力已滚落
11.卢梭指出:“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融合成一个共同意态,同 意接受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
办事员。”据此可知.卢梭
A. 主张君主立宪 B.认同直接民主制度
C.提倡主权在民 D.强调实行三权分立
12.19世纪中期,欧洲城市人口与日俱增,西欧国家对于进口粮食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当时作为 欧洲农业大国的俄国.被称为“欧洲的粮仓”。列宁对此指出:“地主为出卖而生产粮食,这是 旧制度崩溃的先声” · “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贸易的增长,不能保住旧的崩溃
中的经济形态。”这反映出
A. 工业革命助推资本主义制度的全球扩张
B.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
C.国际环境变化是社会变革的根本性因素
D.俄国农奴制改革具有历史必然性
13.日本明治维新中能够体现“大凡国家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
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这一思想的举措是
A.富国强兵 B.殖产兴业
C. 四民平等 D.文明开化
14.19世纪以前.英国海滨城市主要是英国贵族和乡绑度假娱乐的地方;19世纪中期以后,越来 越多的中产阶级和工人开始到海滨城市享受新鲜空气,这些城市修建了大量的休闲设施,如 剧院、咖啡屋、图书馆等上流社会才拥有的高雅休闲场所以迎接这些“新”人。这反映出
A. 普通民众的权利得到了有效保障 B.工业革命改变了传统社会关系
C. 经济发展利于冲击传统等级秩序 D. 当时社会贫富差距的日益缩小
15. 《共产党宜言》中说:“无产阶级将一步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
在国家手中.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材料意在强调
A.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B.资本主义制度的进步性作用
C.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D.工人阶级与封建制度的决裂
16.列宁指出. “公社以这种方式为‘无产阶级专政’作了初步准备:这种专政,正如巴黎公社所表 明的是一种能使大多数选民(如工人)对所有机构,包括强制性机构,实行前所未有的控制的
国家.是一种最适合于建立社会主义而实现劳动解放的国家。”据此可知,列宁强调巴黎公社
A. 践行了社会主义民主原则 B.降低了国家运行与管理的成本
C.适应了民族国家发展趋势 D.符合无产阶级专政的本质要求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英国是工业苹命开始最早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苹命并实现了资本主义 工业化的国家。君主立宪例的建立,内阁制的形成和近代议会制度的确立,是英国资产阶级 苹命的结采,它适应了英国国内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成为在英国发展资本主义和进 行工业苹命的根本保证。英国资产阶级苹命后,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近一百年问,英国 政府通过圆地运动、海外殖民掠夺、强盗式贸易、贩卖奴隶和对国内人民的剥削,完成了扩大 资本主义生产的两个先决条件——大批的自由劳动力与大量资本。此外,手工工场训练了 大批有技术、有经验的工人,他们积累的生产经验也直接推动了各种机器的发明。同时,万 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大定律等自然科学成采也为工业苹命的发生奠定了坚实的科学理论
基础。
——摘编自王铭王薇《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
材 料 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表
类别 时间 国家 发明者 发明成果
能源 1866 德国 西门子 发电机
1870 比利时 格拉姆 电动机
1882 关国 爱迪生 组约市珍珠街发电厂
1884 英国 帕森斯 多级式汽轮机
交通 1885 德国 本茨和载姆勒 汽车
1894 美国 福特 制造美国第一辆汽车
1903 美国 莱特兄弟 飞机
石化 1859 美国 德雷克 打出世界上第一 口油井
1867 瑞典 诺贝尔 发明炸药
电信 1837 美国 摩尔斯 有线电报
1876 美国 贝尔 电话机
1894~1896 意大利 马可尼 无线电报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6分)
向理性。启资忠越迅违在欧灵传描,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对欧英 的资产阶级菲命北了推动作川。启浆运动为西方后来的经济杜会高地发展英定了坚实的基 础,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最终使西方国家走进现代文明发达国家行列。
——摘编自朱勇《欧洲启紫运动及共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山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背块,并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 主义思想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山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启浆思想家主张上的改变,并简 析启浆运动对西方社会发展的作用。(6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革命并不是在那些中世纪制度保留得最多、人民受其苛政折磨最深的地方爆发,而是在 那些人民对此感受最轻的地方爆发的。这是因为法国早已发生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农民 基本摆脱了领主的统治,而且已变为土地所有者。但是,正因为如此,农民对残存的封建权 力就更难忍受。作为土地所有者,农民才会对封建制度强加在地产上的多种负担感到痛苦 和愤慨;贵族不再拥有统治领地的权力,责族的特权乃至他们本身的存在也就愈加可疑。
——摘编自刘北成《托克维尔关于法国大革命起因的解释》
材料二
大革命时期,《人权宣言》规定,公民依法享有选举、结社、集会等政治权利。在这样的情 况下,妇女们纷纷行动起来, 一些政治团体开始接纳女性会员。1791年9月,《妇女和女公 民权利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第一次女权运动的到来。革命共和派女公民俱乐部就创立于此 时,它是“一个女无套裤党人的组织,其成员主要来自巴黎的下层妇女”。1793年夏天,革命 妇女们以共和国女公民的身份参加了盛大的公民庆祝活动,这表明妇女的政治参与在一定 程度上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妇女的政治参与意识也在不断增强。
——摘编自姚静《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妇女俱乐部(1789~1793)》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大革命前夕,法国社会已经发生的变革并分析大 革命爆发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法国大革命对于妇女郁放的意义。(6分)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英国是工业苹命开始最早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苹命并实现了资本主义 工业化的国家。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内阁制的形成和近代议会制度的确立,是英国资产阶级 苹命的结采,它适应了英国国内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成为在英国发展资本主义和进 行工业苹命的根本保证。英国资产阶级苹命后,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近一百年问,英国 政府通过圆地运动、海外殖民掠夺、强盗式贸易、贩卖奴隶和对国内人民的剥削,完成了扩大 资本主义生产的两个先决条件 大批的自由劳动力与大量资本。此外,手工工场训练了 大批有技术、有经验的工人,他们积累的生产经验也直接推动了各种机器的发明。同时,万 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大定律等自然科学成果也为工业苹命的发生奠定了坚实的科学理论
基础。
——摘编自王铭王薇《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表
类别 时间 国家 发明者 发明成果
能源 1866 德国 西门子 发电机
1870 比利时 格拉姆 电动机
1882 关国 爱迪生 纽约市珍珠街发电厂
1884 英国 帕森斯 多级式汽轮机
交通 1885 德国 本茨和载姆勒 汽车
1894 美国 福特 制造美国第一辆汽车
1903 美国 莱特兄弟 飞机
石化 1859 美国 德雷克 打出世界上第一口油井
1867 瑞典 诺贝尔 发明炸药
电信 1837 美国 摩尔斯 有线电报
1876 美国 贝尔 电话机
1894~1896 意大利 马可尼 无线电报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6分)开封五县2022~2023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A根据材料可知,古代世界不同地区都有具有各自特点的政治成就,体现了古代文明起源的多元性,故A
项正确。其余选项材料均无体现,排除。
2.D根据材料可知,希腊海外殖民的所有子邦均与母邦有相似的政治、经济、文化,可见海外殖民活动有利于
古希腊文明的传播,故D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希腊城邦对海外殖民地采取文化强制措施,排除A项:古希
腊的海外殖民与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活动,排除B项;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3.C根据材料可知,封君封臣制度下,庄园贵族具有相当大的自治权,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制度的发展,故
C项正确。封君封臣制度下,庄园只是拥有较大的自治权,并没有成为独立国家,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封
建经济的发展情况,也未涉及王权与教权的斗争,排除B、D两项。
4.A根据材料可知,武士成为幕府将军在地方的代言人,维护幕府将军在地方的利益,为封建军事贵族专政
提供了有力保障,故A项正确。幕府统治使得日本中央集权统治进一步衰落,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契约
和小农经济,排除C,D两项。
5.C根据材料可知,桑海帝国拥有十分繁荣的奴隶贸易,同时奴隶承担了相当沉重的劳作和兵役,可知,奴隶
制度为桑海帝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故C项正确。材料中只是说明国王拥有大量土地,并不能得出桑海
帝国内大土地所有制盛行的结论,排除A项:B项材料无法体现,故排除:奴隶制度并不等同于社会等级制
度,排除D项。
6.B根据材料可知,印加人通过建造梯田来弥补不宜耕种的自然环境,故B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故排
除;梯田可以阻挡水土流失,防治山体滑坡,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自然环境,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印加人是
集体耕作还是个体耕作,排除D项。
7.A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4、15世纪,西欧商品经济得到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
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故A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但并未完全形成,排除B项:
大工业生产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出物价上涨、通货膨张的现
象,不属于价格革命,排除D项。
8.B根据材料信息“1519年”“绕过南美洲…进入太平洋"“这样的壮举从未有过…也不会再次发生”并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位航海家是麦哲伦,他和他的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故B项正确。最先
开通了到达美洲的新航线的是哥伦布,排除A项:麦哲伦船队是从西班牙出发,一直向西航行,排除C项:开
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之路的并非麦哲伦及其船队的航行,而是丝绸之路的开通,排除D项。
9.C根据材料信息“欧洲的朗姆酒、布匹…美洲的蔗糖、烟草和金银被运到欧洲”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三角贸
易,在三角贸易中,欧洲奴求贩子从欧洲出发,到非洲虏获黑人,运往美洲,卖给美洲的种植园主,然后在美洲
装满烟草、金银等回到欧洲,这有利于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亚洲及太平洋贸易,排
除A,B两项;“三角贸易”为美洲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促进了美洲的经济发展,排除D项。
10.A根据材料“15世纪”“名人手稿、古典绘本、英雄雕像、自然标本等“不少收藏是允许人们观赏和利用的”
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热潮的出现利于促进当时文艺复兴的发展,故选A项。科学革命还未开
始,排除B项;C项说法过于绝对,且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排除;这时还未进行宗教改革,排除D项。
11.C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卢梭认为政府是人民个人意志的共同体,行政权的受托人是人民的办事员,必须服
从人民的意志,说明卢梭始终把人民的意志放在首位,认为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故C项正确。卢梭主张民
主共和,而不是君主立宪,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出卢梭认同直接民主,排除B项:三权分立是孟德斯鸠
的主张,排除D项
12.D根据材料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俄国旧的农奴制难以为继,进行农奴制改革是历史必然,故D项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3143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