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水循环课件(19张)

文档属性

名称 3.1水循环课件(19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29 08:19: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水循环
学习目标
1、说出地球上主要水体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2、绘制水循环示意图,理解水循环的概念、环节和类型;
3、结合实例,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4、运用示意图,结合案例说明水循环原理的实际应用。
这段古文主要表达什么?
水从哪来又到哪去?
水圈的组成
水在地理环境中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1、读图指出组成水圈的水体有哪些?
2、陆地淡水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目前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
有哪些?
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冰川;分布在两极和中低纬高山
自主探究:
阅读课本P46-47,思考以下问题
1、水循环的概念;
2、水循环按照空间范围可划分为哪几种类型?
3、各类水循环的环节有哪些?
4、按照课本图3.2绘出水循环的简图,并说明水循环过程。
水循环的概念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按发生的空间范围,水循环可分为
海上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水循环环节
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
水汽输送




水循环简图
地表径流
下渗
地下径流
蒸发
蒸腾
蒸发
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
男女生各派一名代表到黑板上画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分析砂石覆盖层对水的下渗的影响。
2、读图3.4,比较砂田和裸田蒸发量的差异,说明砂石覆盖层对蒸发的影响。
3、读图3.5,比较4月末砂田和裸田土壤含水量。归纳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及作用。
孔隙大,利于下渗
差异:砂田比裸田蒸发小;
影响:砂田砂石覆盖地表,避免了土壤被阳光直接照射,土壤水分蒸发小
差异:砂田比裸田土壤含水量高。
影响水循环环节:下渗、蒸发
作用:能够增加地表水下渗,阻隔地下水上升,减少蒸发由此保持土壤水分,利于作物生长。
影响水循环环节因素
环节 主要影响因素
蒸发、蒸腾 光照、气温、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水域、裸地等)、人类活动(修建水库、植树种草)
水汽输送 风
降水 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地形地势凝结核
地表径流 植被状况、地质地貌条件、降水量、流域面积、人类活动等
下渗 植被状况、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地表坡度、地面性质、人类活动(地面硬化等)
学习测评P50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改变地表径流最主要的影响方式
人类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系列针对河流 、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 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2)影响地下径流
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流方向等。
(3)影响局部地区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等。
(4)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5)影响下渗,如城市地面的硬化、植被的破坏、植树造林等措施都会影响地表水的下渗。
促进水体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促使物质迁移
调节热量,影响天气和气候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流水侵蚀作用 流水堆积作用
塑造地表形态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水循环
海陆间循环
海上内循环
陆地内循环
联系圈层
水的更新和动态平衡
能量转化和物质迁移
塑造地表线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