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第四课时
《 简单的计算(一)》说课
一、说教材
简单的计算这节课是认识人民币元、角、分它们的十进制关系的根底上,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教学资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
二、说学情
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人民币,具有一定的购物经验,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对于人民币的面值,大部分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将采用教师引导、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索交流的学习方法,让他们自己去整理、思考、讨论、展示,在这种自主探究和认识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各种面值人民币。
三、说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运用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四、说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会运用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五、说教学法
一、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
二、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
三、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复习旧知
口答
1元8角=( )角
12角=( )元( )角
1元3角=( )角
15角=( )元( )角
环节二、互动新授
1、教学例7
(1)出示例7主题图。
(2)用13元钱正好可以买下面哪两种杂志?
(3)仔细观察,你能从图中得到什么数学信息?
(4)观察,汇报。
(5)“正好”的意思是两本杂志加起来的价格等于13元,既不能比13元少,也不能比13元多。
(6)那我们该怎样从4本杂志中选出2本来呢?
(7)讨论,交流,汇报。
(8)组织看书中方案。
(9)引导比较哪种更好。
(10)一共找出几种
5+8=13 6+7=13
环节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完成课本第58页做一做。
环节四、课堂小结
环节五、作业设计:
七、说板书设计
良好的板书是一门教学艺术,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形象精炼的展现给学生,强化知识,促进思维。因此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1元8角=( )角
12角=( )元( )角
1元3角=( )角
15角=( )元( )角
八、说教学反思
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要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学以致用。在活动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本节课我通过两个判断题强调了人民币的计算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不同单位之间的数量相加减。并举出一个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每个人有两只手和两只脚,但是不能让两只手加上两只脚等于四只手或四只脚。”使学生明白单位不同的两个数不能相加或相减。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