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课
【教案样例】
教学目标:
1.知道命题、真命题、假命题,理解命题的推出关系、等价关系,推出关系的传递性;
2.在探究命题推出关系的过程中,体会举反例判断假命题的要领,初步会用推出关系的传递性证明一个命题是真命题的方法;
3.在认识一些基本的逻辑关系及其运用活动中,体会逻辑语言在数学表达和论证中的作用, 确立真命题必须作出证明的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命题的推出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逻辑语言表述和判断假命题、论证真命题.
教学过程:
2.概念形成:(教学提示:这一环节可采用教师引领下的学生阅读教材或学生阅读教师呈现的PPT素材,教师引导学生举反例判断假命题用逻辑语言论证真命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参与教学的热情)
(1)命题的构成:在数学中常见的命题由条件与结论两部分组成.
如命题“如果,那么”,其中是条件,则是结论.
,但不满足命题结论.
(3)确定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必须作出证明.即证明若满足命题条件就一定能推出命题的结论.
如命题“末两位数是12的正整数能被4整除”是一个真命题.理由:因为末两位数是12的正整数可以写成的形式(),而,所以能被4整除.即命题“末两位数是12的正整数能被4整除”是一个真命题.
(4)推出关系:
一般地说,如果命题成立可以推出命题成立,那么就说由可以推出,并用记号“”,读作“推出”.
也就是说,表示以为条件、为结论的命题是真命题.
如果成立不能推出成立,记为“”,读作“推不出”.换言之,表示以为条件、为结论的命题是假命题.
(5)等价关系:
如果,并且,那么记作,叫做与等价.
数学交流:
(1) 阅读教材第1行至第11行,说一说利用推出关系的传递性证明一个命题是真命题的基本方法.(教学提示:教师概括)
(2)推出关系“”是一种关系符号,具有传递性,试举出具有传递性的其他关系符号……
3.概念应用(教学提示:采用师生共同完成,或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选代表交流,提问是否有不同答案,进一步明晰概念,达成正确理解概念的目的)
【属性】高一(上),集合与命题,命题与推出关系,解答题,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题目】
下列语句哪些不是命题,哪些是命题?如果是命题,那么他们是真命题或是假命题?为什么?
(1)个位数是5的自然数能被5整除;
(2)凡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3)上课请不要讲话;
(4)互为补角的两个角不相等;
(5)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相等,那么两个三角形全等;
(6)你是高一学生吗?
【解答】(略,解答祥见教材).
解题反思:举反例是判断假命题的重要方法;我们必须通过论证来说明一个命题是真命题.
【属性】高一(上),集合与命题,命题与推出关系,填空题,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题目】
判断下列各组中命题的推出关系:
(1)是能被4整除的自然数, 是偶数;
(2)实数满足方程,;
(3)实数满足方程,;
【解答】(1) 是能被4整除的自然数,即,所以,是偶数.
即.但.反例:因为是偶数,而不能被4整除.
(2) 实数满足方程,可得,即.同样,如果,则有,即.因此,.
(3) 若,必有,即.但满足,而不满足,即.
4.课堂反馈(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提供指导和发现闪光点,获取第一手反馈材料,强化概念的理解和重视概念的应用)
(1)教材练习1.4(1):1,2.
(2)练习册 习题1.4 A组1,2.
5.课堂小结:(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小结,并通过补充和订正提高参与度)
(1)命题、真命题、假命题;
(2)命题的推出关系、等价关系,推出关系的传递性;
(3)会用举反例方法判断假命题;确定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则需要证明.
6.作业布置:
(基础型)必做题:
(1) 练习册 1.4A 3;
(2) 练习册 1.4B 1,2.
(拓展型)选做题:
(3)请举出一个或两个具有传递性的关系符号或运算.
【情景资源】
情景1(新课导入)
在初中,我们已经知道,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命题通常用陈述句表述.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今天,我们将进一步学习运用基本的逻辑关系判断命题的真假,或用初步的逻辑语言论证真命题,我们先学习的“命题与推出关系”(引入新课)……
情景2(过渡衔接)
我们说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列举一个反例即可(尽管有千百种理由说明是假命题,但只要一个反例即可,举两个则多余);那么如果我们说明一个命题是真命题,那我们又应该做什么呢?……
情景3(过渡衔接)
我们都知道符号“=、>、<”具有传递性,那么“”也是一种符号,它也具有传递性吗?说一说你的想法……
【题目资源】
【属性】高一(上),集合与命题,命题与推出关系,填空题,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题目】
命题:有一个角是的等腰三角形是正三角形.该命题是 命题.
【解答】真命题.
【属性】高一(上),集合与命题,命题与推出关系,填空题,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题目】
命题:奇数加奇数为偶数.该命题是 命题.
【解答】真命题.
【属性】高一(上),集合与命题,命题与推出关系,填空题,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题目】
命题:若,则.该命题是 命题.
【解答】假命题.
【属性】高一(上),集合与命题,命题与推出关系,填空题,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题目】
命题:如果一元二次方程满足,那么这个方程有实数根.该命题是 命题.
【解答】真命题.
【属性】高一(上),集合与命题,命题与推出关系,填空题,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题目】
命题:如果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那么.该命题是 命题.
【解答】假命题.
【属性】高一(上),集合与命题,命题与推出关系,填空题,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题目】
命题:已知,如果是的倍数,那么中至少有一个是的倍数.该命题是
命题.
【解答】假命题.
【属性】高一(上),集合与命题,命题与推出关系,填空题,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题目】
命题:已知集合,如果,那么.该命题是 命题.
【解答】假命题.
【属性】高一(上),集合与命题,命题与推出关系,填空题,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题目】
命题:如果,那么.该命题是 命题.
【解答】假命题.
【属性】高一(上),集合与命题,命题与推出关系,填空题,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题目】
命题:如果,那么.该命题是 命题.
【解答】真命题.
【属性】高一(上),集合与命题,命题与推出关系,填空题,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题目】
已知是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命题的推出关系是 .
【解答】,但.
【属性】高一(上),集合与命题,命题与推出关系,填空题,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题目】
已知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第一、二、三象限;一次函数中.命题的推出关系是 .
【解答】.
【属性】高一(上),集合与命题,命题与推出关系,填空题,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题目】
已知实数满足方程;.命题的推出关系是 .
【解答】,但.
【属性】高一(上),集合与命题,命题与推出关系,填空题,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题目】
已知,:是偶数,:和都是偶数. 命题的推出关系是 .
【解答】,但.
【属性】高一(上),集合与命题,命题与推出关系,解答题,较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题目】
已知:,:. 命题的推出关系是 .
【解答】若,则(两边同乘以),即.因此,.
若,则(有)两边平方,得,两边同除以,得.于是,有.
所以,的推出关系是.
【属性】高一(上),集合与命题,命题与推出关系,填空题,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题目】
已知,:,:是偶数. 的推出关系是 .
【解答】,但.
【属性】高一(上),集合与命题,命题与推出关系,填空题,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题目】
命题::,: .的推出关系是 .
【解答】,但.
【属性】高一(上),集合与命题,命题与推出关系,填空题,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题目】
已知且,:,:关于的方程有实数根. 的推出关系是 .
【解答】,但.
【属性】高一(上),集合与命题,命题与推出关系,填空题,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题目】
已知全集,命题::,:.的推出关系是 .
【解答】,但.
【属性】高一(上),集合与命题,命题与推出关系,填空题,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题目】
已知:,:. 的推出关系是 .
【解答】,但.
【属性】高一(上),集合与命题,命题与推出关系,填空题,较难,数学探究与创新
【题目】
对于直角坐标平面上任意两点,定义他们之间的一种新距离为:
.现给出下列三个命题(点A、B、C均在坐标平面上)中,真命题的是 .
(1)若点C在线段AB上,则;
(2)在中,若,则;
(3) 在中,
【解答】(1)是真命题.(2)、(3)都是假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