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0章 浮力 章末优练含答案
人教第10章 浮力
一、选择题。
1、一长方体铁块按如图所示,从下表面与液面刚刚接触处下放至图中虚线位置。能大致反映铁块下降过程中所受浮力的大小F浮与铁块下表面浸入液体深度h深关系的图像是( )
A. A B. B C. C D. D
2、小明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四步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F4,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
A.F浮=F2-F3 B.F浮=F4-F3 C.F浮=F2-F1 D.F浮=F2-F4
3、体积相同形状不同的铝块、铁块、铅块,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的地方,则( )
A. 铝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B. 铅块受到的浮力最小
C. 铁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D. 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4、某物理兴趣小组在研究物体沉浮条件时做过一个小实验,他们将一土豆放入水槽中发现其在水中悬浮,然后将几枚大头针完全插入土豆中后发现土豆( )
A. 下沉 B. 上浮 C. 悬浮 D. 漂浮
5、(双选)如图所示是体育、娱乐活动用的热气球,充的是被燃烧器烧热而体积膨胀的热空气。要使已经升空的热气球上升或下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继续对热空气加热可以使热气球上升
B.继续对热空气加热可以使热气球下降
C.停止对热空气加热可以使热气球上升
D.停止对热空气加热可以使热气球下降
6、如图甲所示,在一只薄塑料袋中装水过半(未满),用细线扎紧袋口,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其所受重力为9 N;再将这个装水的塑料袋浸入烧杯内的水中,如图乙所示,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6N时,袋内水面与烧杯中的水面相比( )(不计塑料袋和细线的重)。
A.比烧杯中的水面高 B.比烧杯中的水面低
C.与烧杯中的水面相平 D.无法判断
7、如图所示,A、B是能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有关物体的受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物体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 B.B物体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
C.C物体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 D.D物体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
8、质量相等的实心铝球和铁球都浸没在水中,两球受到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 )
A. 铝球大 B. 铁球大 C. 同样大 D. 无法确定
9、甲、乙两物体密度之比是1:2,甲的体积是乙的2倍。把甲物体放在酒精中,乙物体放在水中,它们都浮在液面上,比较甲、乙两个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 )
A. 甲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 乙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C. 甲、乙物体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 无法判定
10、如图所示,水中有甲、乙两支密度计,水面与甲的最上端刻度齐,与乙的最下端刻度齐,在回答“测牛奶的密度应该用哪支密度计?”这个问题时,一位同学用到了以下7句话:
(1)把密度计放入牛奶中它会漂浮在液面上:
(2)密度计漂浮在任何液体的液面上时,它所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都与它自身受到的重力相等;
(3)牛奶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4)一定体积的牛奶受到的重力大于同体积的水重;
(5)密度计排开较小体积的牛奶就可以获得足够的浮力;
(6)密度计漂浮在牛奶中的位置要比在水中的位置高一些;
(7)应该选用密度计甲.
这些话中有的是多余的,采用下列哪种说法可以把问题讲得既精练又准确?( )
A.(1)(2)(3)(4)(6)(7) B.(2)(3)(5)(6)(7)
C.(2)(3)(5)(6) D.(2)(3)(4)(7)
11、体积相等的实心铜球和铁球分别浸没在水和煤油中,两球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 ).
A. 铜球大 B. 铁球大 C. 同样大 D. 无法确定
12、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
A.和物体本身的重力大小有关 B.和物体的体积大小有关
C.和物体的密度大小有关 D.和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大小有关
13、(双选)如图所示为陈老师制作的“浮沉子”。他先向矿泉水瓶内倒入一定量的水,再向一个小药瓶内倒入少量的水,然后将小药瓶的瓶口朝下装入矿泉水瓶中,调整小药瓶内的水量,使小药瓶漂浮在水面上(忽略小药瓶内气体的质量)。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拧紧矿泉水瓶盖后用力捏瓶身,小药瓶可能下沉
B.打开矿泉水瓶盖后用力捏瓶身,小药瓶可能下沉
C.小药瓶漂浮在水面上时,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D.小药瓶在水中加速下降时,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14、某物体重为0.5 N,把它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重为0.3 N的水,则它受到的浮力 ( ).
A. 一定为0.3 N B. 可能为0.2 N
C. 一定为0.5 N D. 可能为0.4 N
15、将一个体育测试用的实心球和一个乒乓球放入水中后发现:实心球沉入水底,而乒乓球浮出水面如图。此时对实心球和乒乓球所受浮力大小分析正确的是( )
A.实心球受到的浮力大 B.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C.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大 D.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
16、小聪学习了浮力的有关知识后,他用弹簧测力计挂着实心圆柱体,圆柱体的底面刚好与水面接触(未浸入水)如图甲,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随圆柱体下表面逐渐浸入水中深度的变化情况如图乙,请你帮助他解决下面问题(g取10N/kg)
(1)圆柱体在空气中重力为__________N.
(2)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______ N;
17、为了直观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把弹簧测力计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用粗铁丝做一个框,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在粗铁丝框上端悬吊一个金属块,下端放小杯。在金属块的正下方,有一个溢水杯,溢水杯放置在铁架台的支架上,溢水杯跟金属块、粗铁丝都不接触
(1)平稳缓慢地抬高溢水杯支架,使金属块完全浸没入水中(如图甲→乙→丙),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甲__F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再平稳缓慢地降低溢水杯支架,使金属块完全离开水面(如图丁)。可以计算出图丙中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约为__N,此时浮力的测量数值比真实数值将__(选填“偏大”或“偏小”)。
18、如图所示,将重为5N的木块放入烧杯中,静止时木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为________ N,放入木块后,烧杯底部所受水的压强比原来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一小球所受的重力为6N,体积为6×10-4m3,将它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为________N(g取10N/kg),放开手后,小球将________(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下同);若将此小球浸没于酒精中,则小球将________。
20、如图所示,大鱼和小鱼的争论, 的说法正确.这是因为两条鱼浸没在同种液体中,它们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与 有关。
21、一块重为30牛,体积为2×103米3的金属块,用细绳拉着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金属块受到浮力的大小为_____牛,所受重力与拉力的合力方向为_____.现将金属块从图中位置缓慢拉至刚好离开水面的过程,金属块所受的拉力F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2、取一只空牙膏袋,一次将它挤瘪,另一次将它撑开,两次都拧紧盖后先后放入同一杯水中,如图所示。两次牙膏袋的质量m甲和m乙的大小关系是:
m甲______m乙;两次排开水的体积V甲和V乙的大小关系是V甲______V乙;两次所受的浮力F甲和F乙的大小关系是F甲________F乙;两次杯底受到水的压强p甲和p乙的大小关系是p甲________p乙。(选填“>”、“=”或“<”)
三、作图题。
23、如图甲所示,吊篮在热气球的拉动下加速竖直上升。试在乙图中画出吊篮在此运动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不计空气对吊篮的作用力)。
四、实验题。
24、物理项目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弹簧测力计、3个完全相同体积均为5 cm3的实心正方体铝块、细线、烧杯、足量的水,探究“铝块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水的体积是否成正比”。
(1)请你帮他们设计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2)他们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请你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
②用细线将1个铝块挂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下,测出 ,并记录在表格中;
③将弹簧测力计下的铝块浸没在水中,使铝块不接触容器底和侧壁,
,并记录在表格中;
④ ;
⑤求出 次金属块受到的浮力记录在表格中。
⑥通过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探究结论。
(3)如果在实验中不小心使铝块碰到容器底且与容器底有力的作用,则测出的浮力将 (选填“偏大”或“偏小”)。
五、计算类题。
25、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提升水下物体,的体积为、重,其中是一个以为支点的杠杆,且,小明站在端竖直向下拉绳子,小明的体重为,不计绳重和摩擦.物体全部离开水面时杠杆刚好在水平位置.己知每个滑轮的重力为,杠杆的重力及滑轮与轴的摩擦不计,求:
(1)物体C未出水面时受到的浮力:
(2)物体C未出水面时受到绳子的拉力;
(3)物体C未出水面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结果精确到);
(4)若小明用这个装置将物体完全拉出水面,这个物体的最大重力是多少.
26、某同学想测量一种液体的密度。他将适量的待测液体加入到圆柱形平底玻璃容器里,然后一起缓慢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当容器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1=10 cm时,容器处于直立漂浮状态,如图a所示。(已知容器的底面积S=25 cm2,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1)求水对容器下表面的压强;
(2)求容器受到的浮力;
(3)从容器中取出100 cm3的液体后,当容器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2=6.8 cm时,容器又处于直立漂浮状态,如图b所示,求液体的密度。
2022—2023学年人教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0章 浮力 章末优练含答案
人教第10章 浮力
一、选择题。
1、一长方体铁块按如图所示,从下表面与液面刚刚接触处下放至图中虚线位置。能大致反映铁块下降过程中所受浮力的大小F浮与铁块下表面浸入液体深度h深关系的图像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2、小明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四步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F4,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
A.F浮=F2-F3 B.F浮=F4-F3 C.F浮=F2-F1 D.F浮=F2-F4
【答案】A
3、体积相同形状不同的铝块、铁块、铅块,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的地方,则( )
A. 铝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B. 铅块受到的浮力最小
C. 铁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D. 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答案】D
4、某物理兴趣小组在研究物体沉浮条件时做过一个小实验,他们将一土豆放入水槽中发现其在水中悬浮,然后将几枚大头针完全插入土豆中后发现土豆( )
A. 下沉 B. 上浮 C. 悬浮 D. 漂浮
【答案】A
5、(双选)如图所示是体育、娱乐活动用的热气球,充的是被燃烧器烧热而体积膨胀的热空气。要使已经升空的热气球上升或下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继续对热空气加热可以使热气球上升
B.继续对热空气加热可以使热气球下降
C.停止对热空气加热可以使热气球上升
D.停止对热空气加热可以使热气球下降
【答案】AD
6、如图甲所示,在一只薄塑料袋中装水过半(未满),用细线扎紧袋口,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其所受重力为9 N;再将这个装水的塑料袋浸入烧杯内的水中,如图乙所示,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6N时,袋内水面与烧杯中的水面相比( )(不计塑料袋和细线的重)。
A.比烧杯中的水面高 B.比烧杯中的水面低
C.与烧杯中的水面相平 D.无法判断
【答案】A
7、如图所示,A、B是能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有关物体的受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物体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 B.B物体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
C.C物体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 D.D物体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
【答案】C
8、质量相等的实心铝球和铁球都浸没在水中,两球受到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 )
A. 铝球大 B. 铁球大 C. 同样大 D. 无法确定
【答案】A
9、甲、乙两物体密度之比是1:2,甲的体积是乙的2倍。把甲物体放在酒精中,乙物体放在水中,它们都浮在液面上,比较甲、乙两个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 )
A. 甲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 乙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C. 甲、乙物体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 无法判定
【答案】C
10、如图所示,水中有甲、乙两支密度计,水面与甲的最上端刻度齐,与乙的最下端刻度齐,在回答“测牛奶的密度应该用哪支密度计?”这个问题时,一位同学用到了以下7句话:
(1)把密度计放入牛奶中它会漂浮在液面上:
(2)密度计漂浮在任何液体的液面上时,它所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都与它自身受到的重力相等;
(3)牛奶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4)一定体积的牛奶受到的重力大于同体积的水重;
(5)密度计排开较小体积的牛奶就可以获得足够的浮力;
(6)密度计漂浮在牛奶中的位置要比在水中的位置高一些;
(7)应该选用密度计甲.
这些话中有的是多余的,采用下列哪种说法可以把问题讲得既精练又准确?( )
A.(1)(2)(3)(4)(6)(7) B.(2)(3)(5)(6)(7)
C.(2)(3)(5)(6) D.(2)(3)(4)(7)
【答案】B
11、体积相等的实心铜球和铁球分别浸没在水和煤油中,两球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 ).
A. 铜球大 B. 铁球大 C. 同样大 D. 无法确定
【答案】A
12、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
A.和物体本身的重力大小有关 B.和物体的体积大小有关
C.和物体的密度大小有关 D.和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大小有关
【答案】D
13、(双选)如图所示为陈老师制作的“浮沉子”。他先向矿泉水瓶内倒入一定量的水,再向一个小药瓶内倒入少量的水,然后将小药瓶的瓶口朝下装入矿泉水瓶中,调整小药瓶内的水量,使小药瓶漂浮在水面上(忽略小药瓶内气体的质量)。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拧紧矿泉水瓶盖后用力捏瓶身,小药瓶可能下沉
B.打开矿泉水瓶盖后用力捏瓶身,小药瓶可能下沉
C.小药瓶漂浮在水面上时,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D.小药瓶在水中加速下降时,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答案】AD
14、某物体重为0.5 N,把它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重为0.3 N的水,则它受到的浮力 ( ).
A. 一定为0.3 N B. 可能为0.2 N
C. 一定为0.5 N D. 可能为0.4 N
【答案】D
15、将一个体育测试用的实心球和一个乒乓球放入水中后发现:实心球沉入水底,而乒乓球浮出水面如图。此时对实心球和乒乓球所受浮力大小分析正确的是( )
A.实心球受到的浮力大 B.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C.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大 D.不能确定
【答案】A
二、填空题。
16、小聪学习了浮力的有关知识后,他用弹簧测力计挂着实心圆柱体,圆柱体的底面刚好与水面接触(未浸入水)如图甲,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随圆柱体下表面逐渐浸入水中深度的变化情况如图乙,请你帮助他解决下面问题(g取10N/kg)
(1)圆柱体在空气中重力为__________N.
(2)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______ N;
【答案】2 0.4
17、为了直观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把弹簧测力计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用粗铁丝做一个框,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在粗铁丝框上端悬吊一个金属块,下端放小杯。在金属块的正下方,有一个溢水杯,溢水杯放置在铁架台的支架上,溢水杯跟金属块、粗铁丝都不接触
(1)平稳缓慢地抬高溢水杯支架,使金属块完全浸没入水中(如图甲→乙→丙),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甲__F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再平稳缓慢地降低溢水杯支架,使金属块完全离开水面(如图丁)。可以计算出图丙中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约为__N,此时浮力的测量数值比真实数值将__(选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等于 1.2 偏大
18、如图所示,将重为5N的木块放入烧杯中,静止时木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为________ N,放入木块后,烧杯底部所受水的压强比原来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5 变大
19、一小球所受的重力为6N,体积为6×10-4m3,将它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为________N(g取10N/kg),放开手后,小球将________(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下同);若将此小球浸没于酒精中,则小球将________。
【答案】6 悬浮 下沉
20、如图所示,大鱼和小鱼的争论, 的说法正确.这是因为两条鱼浸没在同种液体中,它们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与 有关。
【答案】大鱼 排开液体的体积
21、一块重为30牛,体积为2×103米3的金属块,用细绳拉着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金属块受到浮力的大小为_____牛,所受重力与拉力的合力方向为_____.现将金属块从图中位置缓慢拉至刚好离开水面的过程,金属块所受的拉力F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19.6 竖直向上 变大
22、取一只空牙膏袋,一次将它挤瘪,另一次将它撑开,两次都拧紧盖后先后放入同一杯水中,如图所示。两次牙膏袋的质量m甲和m乙的大小关系是:
m甲______m乙;两次排开水的体积V甲和V乙的大小关系是V甲______V乙;两次所受的浮力F甲和F乙的大小关系是F甲________F乙;两次杯底受到水的压强p甲和p乙的大小关系是p甲________p乙。(选填“>”、“=”或“<”)
【答案】= < < <
三、作图题。
23、如图甲所示,吊篮在热气球的拉动下加速竖直上升。试在乙图中画出吊篮在此运动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不计空气对吊篮的作用力)。
【答案】如图所示:
四、实验题。
24、物理项目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弹簧测力计、3个完全相同体积均为5 cm3的实心正方体铝块、细线、烧杯、足量的水,探究“铝块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水的体积是否成正比”。
(1)请你帮他们设计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2)他们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请你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
②用细线将1个铝块挂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下,测出 ,并记录在表格中;
③将弹簧测力计下的铝块浸没在水中,使铝块不接触容器底和侧壁,
,并记录在表格中;
④ ;
⑤求出 次金属块受到的浮力记录在表格中。
⑥通过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探究结论。
(3)如果在实验中不小心使铝块碰到容器底且与容器底有力的作用,则测出的浮力将 (选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1)表格如下:
实验次数 G/N F拉/N V排/m3 F浮/N
1
2
3
(2)②铝块的重力 ③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④分别将2个、3个铝块依次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重做实验,将测得的数据填入设计的表格中 ⑤3
(3)偏大
五、计算类题。
25、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提升水下物体,的体积为、重,其中是一个以为支点的杠杆,且,小明站在端竖直向下拉绳子,小明的体重为,不计绳重和摩擦.物体全部离开水面时杠杆刚好在水平位置.己知每个滑轮的重力为,杠杆的重力及滑轮与轴的摩擦不计,求:
(1)物体C未出水面时受到的浮力:
(2)物体C未出水面时受到绳子的拉力;
(3)物体C未出水面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结果精确到);
(4)若小明用这个装置将物体完全拉出水面,这个物体的最大重力是多少.
【答案】(1)物体C未出水面时受到的浮力为200N。
(2)物体C未出水面时受到绳子的拉力为600N。
(3)物体C未出水面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5.7%。
(4)若小明用这个装置将物体完全拉出水面,这个物体的最大重力是3900N。
26、某同学想测量一种液体的密度。他将适量的待测液体加入到圆柱形平底玻璃容器里,然后一起缓慢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当容器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1=10 cm时,容器处于直立漂浮状态,如图a所示。(已知容器的底面积S=25 cm2,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1)求水对容器下表面的压强;
(2)求容器受到的浮力;
(3)从容器中取出100 cm3的液体后,当容器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2=6.8 cm时,容器又处于直立漂浮状态,如图b所示,求液体的密度。
【答案】(1)1 000 Pa (2)2.5 N (3)0.8×103 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