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毕业年级复习统一检测
历史参考答案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
合题目要求)
题号
2
6
8
9
10
答案
B
C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B
B
A
B
D
C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D
D
A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0分,共50
分】
26.(16分)
(1)人物:张骞。(2分)》
意义:沟通了中西交通,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2分)
(2)史实: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2分,一例即可)
特点:范围广、连续性、交往频繁、双向交流、内容丰富等。(答对一点得1分,最多2分)
(3)作用:沟通东西方文化,为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桥梁作用等。(任意答对一点2
分,言之有理即可)
史实:将印度人发明的10个数字符号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2分)
(4)特点:对等、平等,多元、多向。(答对一点得1分,最多2分)
做法:以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等。(言之有
理即可,答对一点得1分,最多2分)
27.(12分)
(1)洋务运动。(2分)
(2)观点:学生能够明确提出观点。(表述清楚,肯定、否定、辩证观点均可,2分)》
说明:能够从材料或所学知识中选择史实作为依据,对所持观点进行简要解释即可。(4分》
(3)①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②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局限性:③只学习西方
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的技术、制度、思想文化,不能让中国富强起来;(契合主题,言之有理,答对一点2分,共4分)》
28.(12分)】
(1)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2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分)
(2)趋势:大幅增加。(2分)
主要原因: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任意答对一点2分)
(3)全国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农村贫困人口全部
脱贫;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稳步推进;统一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
面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等。
(答对一条得1分,最多2分)》
(4)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调动人民的
积极性等。(2分,言之有理,答对一条即可。)
29.(10分)
(1)(示例一)
事件:《权利法案》的通过。(在答题卡上标注事件顺序正确、历史事件正确2分)
理由: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利。此后,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
国王,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阐述理由正确,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示例二)
事件: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在答题卡上标注事件顺序、历史事件正确2分)
理由: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了象征国王统治的巴土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
始。(阐述理由正确,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2)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产阶级革命;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等。(契合主题,言
之有理即可,答对一点得2分)(2分)
历史参考答案·第2页·共2页- -
2023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年初中毕业年级复习统一检测
(2)(4分) (3)(4 分)
历史答题卡
姓 名 L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报
名号、座位号填写清楚,认真核准条
准考证号 形码上的姓名、报名号,并将条形
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座位号 注 2.选择题使用 2B 铅笔填涂,如需改 (3)(4分)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
思 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 0.5
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 28.(12 分)
事
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王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案区域(黑 (1)(4分) 项
贴条形码区 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
(正面朝上,切勿贴出虚线框外) 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
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破损
选择题填涂样例
整考正二(填涂说明:缺考考生由监考员贴条形码,并用 正确填涂
怀下已 2B 铅笔填徐左边缺考标记) 错误填涂 f立〔灭」回〔刃田 巨到 (4)(4 分)
/ 第}卷(选择题,共 5。分)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2)(4 分)
t-Ti 县炸合早百日更金 l
田 国 团 工 困 困 团 国 l.. 压口 围 团 国
田 国 团 国 团 国 团 国 比 口习 国 圈 口
田 国 团 田 国 团 团 团
国 工3 〔玉口
困
困 团 国
4. 区口 J 匡 〔卫习 9、区 〔习 〔习匝 14.〔A 国 团 国
5.压 口 匡 团i 10.〔习匝二氏 匝 15 区习 困
16.区 而, 匡 匝 21. 区习 j二 匡〕压
胜 7.压 匝 〔引匡口 22. 巨五〕m 匡 匝口
攘 口口 压 〔引 匝习 23, 瓜门 匝田 仁团口 E 口 27. (12 分) (3)(2 分)
19. 区口〔玉 仁引 〔卫习 24 瓜门 匡田 团田〕 团习 (1)(2 分)
20. 区口匡】匡口匡习 25 口匡国 口〕 团习
第“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第 26 题 16 分,第 27 题 12 分,第 28题 12 分,第 29
(2)(6 分)
题 10 分,共 50 分)
26.(16 分)
(4)(2 分)
(1) (4 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a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9. (10 分)
(1)(8 分)
英国议会 颁布
重新召开 《拿破仑法典》
I I
此 此
区 区
(2)(2 分)
域 域
不 不
答 答
题 题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023 年初中毕业年级复习统一检测 8.“官兵浴血奋战…首攻吴佩孚,再下孙传芳,重创张作霖。”材料描述的是
A.北伐战争 B.护国战争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历史试题卷 9.“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充分表现出政治中的成熟,能够顶住来自各方面的狂风恶浪,具有
(全卷两个大题,共 29 个小题;满分工00 分,考试用时 75 分钟) 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把它称为抗日战争惊涛骇浪中始终屹立不摇的中流砒柱,是当之无愧
注意事项: 的。”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在试题卷、草稿
A.中国的抗战取得了抗击外敌人侵的完全胜利
纸上作答无效。选择题作答必须用 2B 铅笔填涂0
B。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2.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给监考教师。
C。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砒柱的作用
第I卷(选择题.共 50 分)
0.体现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日寇的家国情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
10.淮海战役结束后,陈毅感慨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下列所述
合题目要求)
1.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写到: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与材料相符的是
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从材料可以看出,华夏民族是 A.正确的战略战术 B,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A.黄帝和炎帝的后代 B.各个民族逐渐融合而成 C.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 D.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C.炎帝的后代 D.黄帝的后代 11. 1912 年,聂耳出生于昆明雨道街 73 一 74 号,后此处被命名为“聂耳故居”。如果我们去参观聂
2.我国经典蒙学读物《三字经》中说道月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下列史实中让秦国在战
耳故居,最有可能从陈列馆中了解到的作品是
国七雄中最后胜出原因的是
A.《黄河大合唱》 B.《愚公移山》 C.《义勇军进行曲》 D.《定军山》
A. 尊王攘夷 B。围魏救赵 C.退避三舍 D‘商鞍变法
1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3.下图为“汉武帝解决封国问题示意图”,据此可知
九《临时约法》 B.《共同纲领》
C《. 中国宪法大纲》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令 13.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涌现出了“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
雷锋等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他们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九同仇敌汽、国际主义 B.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九地方与中央的矛盾已得到根除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 诸侯国势力削弱,中央集权加强 D,诸侯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C.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0.崇尚法治、健全民主
今 220 年,曹操的儿子曹王在洛阳称帝,221 年,刘备在成都称帝,229 年,孙权在建业称帝。三国鼎 14.2022 年是香港回归 25 周年。1997 年至 2021 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年均实质增长 2.7% ;回归
立的局面形成于 前香港人均 GOP 为 19.20 万港元,2021 年香港人均 GDP 为 38.71万港元。香港依托祖国、面
A.公元 2 世纪前期 B.公元 2 世纪后期 C,公元 3 世纪前期 D.公元 3 世纪后期
向世界,在各方面各领域取得巨大发展成就。这些都得益于
5.“一带一路”一端连着中国,一端连着世界。早在宋朝时期,我国的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 B.“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鲜,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宋朝为了管理海外贸易设置的机构是
B. C D C.海峡两岸密切的经贸交流 0,祖国统一问题得到完全解决 九广州十三行 澎湖巡检司 。西域都护府 .市舶司
6.中医药经典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从经典中挖掘疫病防治的宝贵经验,可以对各种病毒的应对 15.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改革开
提供参考。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就编写了这样一部经典巨著。这部巨著是 放以来,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共同点是
九《资治通鉴》 B.《农政全书》 C.《本草纲目》 11《天工开物》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7.史学家陈旭麓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这是因为鸦片战争 C.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0.“以阶级斗争为纲”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 激化了中国社会的矛盾 16.伯里克利曾自豪的宣称:“雅典是全希腊的学校”,这主要是因为它
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A.民主政治繁荣 B,城邦经济发达 C.建筑艺术高超 D.军事实力强大
历史试题卷 第I页 共8 页 历史试题卷 第2页 共8 页
17."《神曲》抨击教会的腐化,表达市民的情感与理想;《罗密欧与朱丽叶》批判封建道德观念,表达 25.下图是某一国际组织的旗帜,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
追求幸福、自由理念。”这段文字 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进行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的
A.赞美了神的力量的伟大 B.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问题,并促进对于全体人类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该组织是
C.促进了封建王权的建立 D. 宣扬了启蒙运动理念 A.联合国
18.“电灯亮起来了,电话响起来了;汽车跑起来了,飞机飞起来了。”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 且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A.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C. 亚太经合组织
B.殖民掠夺给人类带来灾难 D,世界贸易组织
C. 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D.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第 n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
19.“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与上述历史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第 26 题 16 分,第 27 题 12 分,第 28 题 12 分,第 29 题 10 分,共 50
意义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分)
A.巴黎公社 B,俄国二月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 D.彼得一世改革 26. (16 分)文明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某历史知识竞赛的试题中,出现了这样一组关键词:“甘地”“抵制英国商品”“文明不服从运 材料一
动”。由此判断该题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汉宣帝时,设置都护,汉王朝还“立屯田于膏腹(肥沃)之野,列邮(邮4 )于要害之处”,保
凡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B.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丝绸之路的开通还为国内的商人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刺激了国内的商人
C.非洲独立年 D。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积极参与开拓丝绸之路的进程。汉王朝的纺织品、科技、文化等也吸引着西方诸国使节的东来。
21.林肯在演讲中说道:“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 这种双向的需求促进了丝绸之路的繁盛。汉代开通的丝绸之路将欧亚大陆上的几大文明连接
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该材料反映了林肯在内战中的首要目标是 了起来,促进几大文明的汇集与交流。
A. 废除奴隶制 B,维护国家统一 ——摘编自董莉莉《丝绸之路与汉王朝的兴盛》
C.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D.争取国家独立 材料二
2‘2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多,先后参战的国家共计30 多个,约 15 亿人卷人战争,超过当时世界 隋唐对外交往的国家分布于亚洲、欧洲、非洲,而且这些交拄并不因中国发生内乱而中断,
人口总数的一半,战争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参战各国的死伤人数超过 3000 万。这段话反映出 如日本连续十三次派出遣唐使,交往的领域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方面面。在交往过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 程中,中华文化圈形成,唐朝成为周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
A.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 B,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大贡放。
C.导致中国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 D.一场正义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摘编自董月《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
1933 年,美国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各行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 材料三
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 7 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统一,8 世纪发展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阿拉伯人担当了
产过剩。这表明美国 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
凡不再实行市场经济 B.全面实行了国有化政策 圆”理论出现在 300 年后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 欧洲人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
C。开始实行计划经济 D‘推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先后颁布实施《经济自立五年计划》《新长期经济计划》《国民收人倍 中国的造纸术、印别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增计划》,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上述材料说明日本崛起的原因是 材料四
A。引进西方科技 B.大力发展教育 C.美国积极扶持 D,适时调整政策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说: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
历史试题卷 第3页 共8 页 历史试题卷 第4页 共8 页
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 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 材料二
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亚洲文明在交流互鉴 民国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因为它结束了长达二千余年的王朝
中共同前进。 时代。中国不再隶属于任何“天子”或任何王朝,而归属于全体民众……从 1911 年 10 月 10 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丝绸之路的开通贡献最大的人物是谁?丝绸之路的开 武昌起义爆发至 1912 年 1 月】日共和国成立,其间仅共有 83 天。这样迅速的胜利在世界上其
通有何意义? (4 分) 他任何伟大的革命中是罕有其匹的。
但是,革命并不彻底,而且产生了许多不幸的后果,令孙感到沮丧。他的多数追随者仅致力
于推翻满人,建立共和国,而很少有人关注民主重建与解决民生这些更重要的任务 他们并
未意识到在民国建立后,必须继续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抗争。他们也无视孙中山三阶段的革命
方略,而只是乐于同遗老遗少合作,并优待废帝,这些都为以后军阀刻据及复辞帝制的企图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唐朝时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一例。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 (1915 年衰复辟与 1917 年张勋复辟)铺平了道路。
特点。(4 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开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 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起了什么作用?请举一例史实加以证明。
(4 分)
(2)关于辛亥革命的结果,同学们有以下观点:第一种,辛亥革命成功了;第二种,辛亥革命失败
了。你的观点是什么?请简要说出你的理由。(6 分。要求:明确写出自己的观点;说明理由要
有史实依据)
(4)根据材料四,指出文明交流互鉴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在文明交流互鉴的浪潮中,怎样做才
能使中华文明更放异彩? (4 分)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一谈在近代化的探索中,中国向西方学习,但没有使
中国富强起来,原因有哪些? (4 分)
27. (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时间 事件
18 世纪60 年代—-90年代 洋务运动
1895 年—-1898 年 维新变法运动
1911 年爆发 辛亥革命
1915 年兴起 新文化运动
历史试题卷 第5页 共8 页 历史试题卷 第6页 共8 页
28. (12 分)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9.(10 分)以下是九年级同学学习“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这一单元时设计的手抄报内容。请
材料一 你阅读后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新中国成立时 全国土地改革前在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 7%的地主、富农,占有总耕地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的 50%以上,而占全国农户 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 14% ,处于无地少地状
时间轴
态。地主人均占有耕地为贫雇农的二三十倍,农村存在着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这种状况严
英国议会 颁布
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重新召开 《拿破仑法典》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I I
材料二
《马赛曲》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知识拓展 1792 年 4 月,法国特拉斯堡的一名工兵上
1978 年 1397 133.6 尉满怀爱国热情,写了一首鼓舞人民斗志的歌曲
1990 年 7662.1 686.3 翼嘛纷 《莱茵军团战歌》。两个月后,普普士、奥地利联
2000 年 24915.8 2253.4 军攻入法国,马赛组织结盟军向巴黎进发,杭击
2017 年 109331.7 13432.4 外敌入侵。一个大学生把这首歌推荐给马赛军,
马赛军唱着这首激越高昂的革命歌曲开往巴黎,
材料三 这首歌很快传遍了巴黎的大街小巷。后来,这首
在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举措的指引下,我国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 歌改名为《马赛曲》,并于 1795 年被确立为法国
几二与宁公,蕊 于“:可沁
国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近年来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国歌。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棚户区改
造稳步推进,圆了许多人的“安居梦”。全国统一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启动机关 材料研读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什 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
么? (4 分) 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
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系 、二、了
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一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 1978-2017 年“农业总产值”“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 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 介
呈现什么趋势?分析呈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 分) 么,人们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
签署《独立宣言》时的场景
建立新的政府。
——《独立宣言》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民生事业持续改善”体现在哪些方面?(2 分)
(1)你认为在时间轴上还可以增加哪两个重大历史事件?并简单说明理由。(8 分。要求:选取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期间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事件;在答题卡的时间轴上分别标注出
这两个历史事件;时间轴上事件顺序要正确)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我们应如何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2 分)
(2)阅读手抄报后,你认为 17、18 世纪欧美社会的时代主题是什么? (2 分)
历史试题卷 第7页 共8 页 历史试题卷 第8页 共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