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阜南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貌东西差异大,西部以高原、山地为主。四川省人口分布与地形、气候关系密切,目前许多小城镇和农村出现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等现象。图1示意四川省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1~2题。
1.推测四川省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A.空间分布均匀 B.东多西少 C.北多南少 D.西多东少
2.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现象的出现,能够反映出四川省内部
A.自然资源分布均匀 B.人口密度分布不均
C.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 D.户籍管理制度严格
图2为2000-2010年和2010-202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的省际人口数净变动及人口增长率对比图。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人口增长率变化最大的省级行政区(简称)是
A.京 B.浙 C.川 D.吉
4.2000-2020年,人口回迁明显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A.辽宁 B.重庆 C.北京 D.浙江
科威特位于亚洲西部,靠近波斯湾,截至2022年6月,科威特总人口446.4万,其中科威30°特籍人口约占34%,外籍人口约占66%。图3示意科威特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5~6题。
5.推测科威特的人口特点是
A.人口老龄化严重 B.男性少于女性 C.人口增长缓慢 D.人口年龄结构较年轻
6.科威特的外籍人口可能主要从事
A.种植业 B.渔业 C.采掘业 D.宇航业
环境人口容量又称为环境人口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下,一个地区所能养活的最多人口数。图4示意亚洲中部地区部分地理事物的分布情况,据此完成7~8题。
7.制约亚洲中部各城市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资源因素是
A.土地 B.矿产 C.森林 D.水源
8.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具发展潜力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城市空间结构是在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图5为我国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①②③④四城区形成的共同区位条件是
A.气候温和 B.水源充足 C.交通便利 D.矿产丰富
10.该市拟建设物流运输基地,最理想的布局地点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土楼主要分布在福建西南部,是一种大型民居建筑,规模大、房间多,且具有很强的防御性能。土楼以土、木、石、竹为主要建筑材料,墙体是利用未经焙烧的土并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和而成的泥土,用夹墙板夯筑而成。图6为土楼景观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土楼规模大、房间多,所体现的生活方式是
A.聚族而居 B.易地而居 C.亲近自然 D.逐水草而居
12.土楼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设计的,其体现的思想是
A.长者为尊 B.天人合一 C.克己奉公 D.皇权威仪
2022年12月,在南京市高淳区瑶宕村(“南京绿色自然村"试点村之一)某家庭农场竹笋生产基地,工人们正在忙着对竹林进行稻壳覆盖(见图7)。该农场原本春季才有竹笋上市。据此完成13~14题。
13.该季节,对竹林进行稻壳覆盖的主要作用是
A.抑制杂草生长 B.减轻水土流失 C.提高土壤肥力 D.增加土壤温度
14.从竹笋生产的角度来说,对竹林进行稻壳覆盖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竹笋采挖难度 B.降低竹笋售价
C.提前竹笋上市时间 D.提高竹笋质量
塞浦路斯是位于地中海东部的一个岛国,盛产并大量出口甘蔗、柠檬、葡萄等。尼科西亚甘蔗主要种植在海拔1000米左右的河谷坡地,成熟期一般从11月开始,是塞浦路斯甘蔗成熟最晚的地区,甘蔗口感较好。图8示意塞浦路斯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15~16题。
15.尼科西亚甘蔗成熟较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纬度 ②海拔 ③河流 ④土壤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6.尼科西亚种植的甘蔗口感较好的主要原因是
A.水分含量高 B.生长周期长 C.昼夜温差小 D.采收时间早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青藏高原属于典型的人口稀疏区。“祁连—吉隆线”(简称“祁吉线”)是划分青藏高原人口密度的对比线,其两侧人口分布差异显著。图9示意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及主要聚落分布。
(1)说出“祁吉线”两侧人口分布的差异。(4分)
(2)简述“祁吉线”西北侧人口分布状况的主要成因。(6分)
(3)简述“祁吉线”东南侧人口分布状况对当地产生的影响。(4分)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我国村镇数量多、分布广且规模较小,随着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城市,村庄数量也从1990年的377.3万个减少到2017年的244.9万个。为此,政府提出了乡村振兴计划。图10示意2013—2017年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1)简述2013-2017年我国产业结构的特点对城镇化的影响。(4分)
(2)说出城镇化对农村地区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4分)
(3)简述在村庄数量减少的背景下,政府为促进乡村振兴可采取的措施。(4分)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多核心组团式城市是指一个城市有多个核心,每一个核心都辐射周边一片区域形成一个小的团聚型空间形态,多个核心组合形成了整体的组团状城市空间结构,各组团之间往往通过相对便捷的交通来交流。天津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近年来城市空间不断扩大,并有意向多核心组团式空间结构转变。图11为天津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
(1)推测近几十年来天津市人口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2分)
(2)说出交通、生态复合走廊的建设对天津城区生态环境的主要作用。(6分)
(3)简述打造多核心组团式空间结构对天津市的有利影响。(4分)
2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百香果是一种水果,喜光、耐旱不耐涝,适宜生长在年平均气温18℃以上的地区,果汁营养丰富,气味芳香。浦北县位于广西南部,该地盛产的百香果果肉饱满、含糖量高,且无农药残留,在饮食、医药、油料加工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利用价值。目前,浦北县积极创建国家级百香果生产标准化示范区,大量中小型百香果加工厂星罗棋布。图12为浦北县地理位置示意图。
(1)浦北县百香果主要种植在地势较高的坡地,说出这样布局的益处。(4分)
(2)说明浦北县百香果将华北地区作为主要目标市场的合理性。(4分)
(3)简述创建国家级百香果生产标准化示范区对浦北县百香果生产的主要作用。(6分)
地理·答案
1~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答案B
命题透析 本题以四川省图文材料为情景,考查人口分布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由材料可知,四川省地貌东西差异大,西部以高原、山地为主,且人口分布与地形、气候关系密切,因此可以推测出四川省人口分布不均,东多西少;根据材料无法得出四川省人口北多南少。
2.答案C
命题透析 本题以四川省图文材料为情景,考查人口问题的产生,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四川省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大量青壮年人口外出务工和经商。
3.答案A
命题透析 本题以我国部分省区省际人口数净变动及人口增长率对比图为情景,考查人口增长率的变化,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读图可知,北京人口增长率的差值最大,故其人口增长率变化最大。
4.答案B
命题透析 本题以我国部分省区省际人口数净变动及人口增长率对比图为情景,考查人口变化过程,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读图可知,辽宁人口数净变动由正值变为负值,说明其人口呈负增长,人口外流较多;北京和浙江人口数净变动一直为正值,人口一直增加;重庆人口从负增长变为正增长,可能是由于经济发展,外流人口回迁。
5.答案D
命题透析 本题以科威特人口为情景,考查人口特点,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科威特靠近波斯湾,石油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吸引大量外国男性劳动力进入,人口增长较快,人口年龄结构较年轻,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6.答案C
命题透析 本题以科威特人口为情景,考查人口特点,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科威特靠近波斯湾,石油资源丰富,采掘业所需劳动力较多,外籍劳工到科威特主要从事采掘业;该地气候干旱,不利于发展种植业;该地降水少,河流水量少、盐度高,不利于发展渔业;外籍劳工一般知识技术水平较低,不会大量从事宇航业。
7.答案D
命题透析 本题以中亚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为情景,考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亚洲中部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制约该地各城市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资源因素是水源;该地土地辽阔,油气等矿产资源丰富,土地和矿产资源并不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森林不是制约城市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资源因素。
8.答案A
命题透析 本题以中亚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为情景,考查城市发展潜力,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读图可知,甲地有河流流经,水源充足;位于山麓地带,地形较平缓,土壤肥沃,土地生产力较高;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较高,最具发展潜力。
9.答案C
命题透析 本题以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示意图为情景,考查城市的形成条件,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读图可知,①②③④四地都位于主城区外围,且都有公路交会,交通便利,形成城区:根据材料无法判断出该地气候温和,且气候是一个地区普遍的条件,不会导致该地区中的某地形成城区;只有④城区有河流经过,其他城区不一定水源充足;根据材料无法得知各城区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
10.答案B
命题透析 本题以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示意图为情景,考查城市规划,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物流运输基地货物种类多、数量大,车辆出入频繁,对城市交通与环境有很大影响。图中乙地位于城郊且靠近火车站,地价适宜、交通便利,适宜建设物流运输基地;甲地交通不便;丙地距离主城区太远,且交通不便;丁地位于城市中心,地价高,且在此建设物流运输基地容易造成交通拥堵。
11.答案A
命题透析 本题以土楼景观图为情景,考查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土楼规模大且房间多,可以储存粮食和开展各种祭祀庆典活动,适合聚族而居;该地民居较为固定,不是易地而居;土楼的位置虽然亲近自然,但其房屋设计体现的生活方式并不是亲近自然;该地气候条件优越,以种植业为主,不是逐水草而居。
12.答案B
命题透析 本题以土楼景观图为情景,考查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土楼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设计的,其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即天人合一)的思想,没有体现长者为尊、克己奉公或皇权威仪的思想。
13.答案D
命题透析 本题以对竹林进行稻壳覆盖为情景,考查农业区位因素,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对竹林进行稻壳覆盖可减少地面的热量损失,起到增温和保温的作用。
14.答案C
命题透析 本题以对竹林进行稻壳覆盖为情景,考查农业区位因素,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对竹林进行稻壳覆盖可对地面起到增温和保温的作用,从而使竹笋萌发的时间提前,使其可提前上市。
15.答案A
命题透析 本题以尼科西亚甘蔗种植为情景,考查农业区位因素,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由材料可知,尼科西亚纬度和海拔较高,气温相对较低,因此甘蔗生长周期较长,成熟较晚;作物成熟时间的早晚与土壤、河流关系不大。
16.答案B
命题透析 本题以尼科西亚甘蔗种植为情景,考查农业生产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由材料可知,尼科西亚纬度和海拔较高,气温相对较低,甘蔗生长周期较长,自然成熟度高,口感更好;水分含量高不是口感更好的主要原因;昼夜温差小,不利于养分积累,口感会较差;采收时间早,不利于养分积累,口感会较差。
17.命题透析 本题以青藏高原人口分布为情景,考查人口分布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答案要点(1)东南侧人口数量多,人口分布相对稠密;西北侧人口数量少,人口分布稀疏。(每点2分,共4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2)西北侧海拔相对更高,气温更低,不宜居;河流和降水较少,生产、生活用水短缺;经济落后,就业机会少;交通落后,对外联系不便。(任答其中3点,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3)东南侧人口相对稠密,劳动力丰富,有利于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人口集中分布在河谷地区,资源环境压力大,生态环境脆弱。(每点2分,共4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18.命题透析 本题以我国城镇化进程为情景,考查城镇化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答案要点(1)第一产业比重低且整体呈下降趋势,促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镇;第二、三产业比重
高,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吸引农村劳动力流入城镇。(每点2分,共4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2)劳动力不足,耕地撂荒,造成耕地资源浪费;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加剧;原有建筑面貌维护困难,传统文化面临消失困境;部分村庄面临消失风险。(任答其中2点,每点2分,共4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3)以法律形式制定村庄合并的规则,推动村庄合并;有选择地振兴部分村庄,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改革土地制度,促进土地规模经营,为村庄的合并和调整提供支持。(任答其中2点,每点2分,共4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19.命题透析 本题以天津市城市空间结构为情景,考查城镇空间结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答案要点(1)随着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外来务工人员大量涌人天津。(2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2)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局地小气候;减轻噪声污染、改善空气和水的质量;增加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任答其中3点,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3)避免中心城区人口和工业过度集聚,降低城市维护和运营成本;城区距离农村较近,有助于推进农业人口转移;可以留出生态空间,避免圈层式蔓延对城市边缘生态区的侵占。(任答其中2点,每点2分,共4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20.命题透析 本题以浦北县百香果相关材料为情景,考查农业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学科核心素养。
答案要点(1)坡地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湿;地势较高,光照条件较好;地势较高的地区不易受洪水侵袭。(任答其中2点,每点2分,共4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2)华北地区纬度较高,气候条件不适宜种植百香果;华北地区人口多,百香果市场需求量大。(每点2分,共4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3)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种植规模;提高果农的种植技术,提高百香果的品质;推广使用先进农业设备,提高生产效率。(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