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29 17:01: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试卷类型:A
深圳市罗湖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
考试时长:75分钟 卷面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选择题作答必须用2B铅笔,
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下图为2010年我国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题。
1. 下列省级行政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
A. 西藏 B. 福建 C. 安徽 D. 江苏
2. 下列叙述中符合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是( )
A. 经济落后地区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密度小
B. 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C. 地势第一级阶梯人口多,地势第三级阶梯人口少
D. 少数民族集中地区人口多,汉族集中地区人口少
人类密集地区称人类大陆。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 在人类大陆图上,世界人口的分布( )
A. 北半球比南半球多 B. 欧洲比亚洲多 C. 高纬度比低纬度多 D. 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多
4. 关于图中①~④人口密集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人口增长率高,迁入人口比重大 B. ②城市化水平高,逆城市化表现明显
C. ③第二、三产业比重大,水陆交通便捷 D. ④制造业发达,属于发展中国家
与追求经济利益的传统移民不同,“生活方式型移民”是指为获得一种更好、史满意的生活方式而形成的人口移动形式,其迁入地成具有温和气候、充足阳光和新鲜空气,或安静古朴、远离都市。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5. 形成“生活方式型移民”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区间经济水平的差异 B. 地区间就业机会的差异
C. 地区间环境条件的差异 D. 地区间投资政策的差异
6. “生活方式型移民”的主体最可能是( )
A. 婴幼儿 B. 青少年 C. 青壮年 D. 中老年
7. “生活方式型移民”对移入地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 缓解人地矛盾 B. 改善环境质量 C. 降低住房价格 D. 带动服务业发展
读2016年末东北三省的常住人口年变化率情况表,完成下列题。
人口年变化率 省份 常住人口增速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黑龙江 -3.2% 6.12% 6.61%
吉林 -7.4% 5.55% 5.60%
辽宁 -1.0% 6.60% 6.78%
8. 2016年东北三省的常任人口( )
A. 自然增长率黑龙江最高 B. 人口只迁出,无迁入
C. 人口净迁出率吉林最高 D. 人口密度减小非常明显
9. 东北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 经济 B. 气候 C. 地形 D.水资源
10. 常住人口增长现状对东北地区带来的最主要影响是( )
A. 减缓就业压力 B. 经济加速增长 C. 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D. 人口老龄化加剧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结合表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题:
某地区2019年环境 与人口信息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 最适宜的人口数 实际供养的人口数
45万 25万 35万
11. 若a、b、c、d代表该地区的四类资源在某一时期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且a>b>c>d,则关于该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描述,下列正确的是( )
A. a<45 B. b>45 C. c=25 D. d<35
12. 为了在根源上减轻该地区的环境压力,最有效的措施是( )
A. 转移部分产业到其他地区 B. 发展经济和科技
C. 倡导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D. 大力开发地区内可利用资源,提升人口容量
“候鸟老人”是随季节变化而迁移居住地的老人。据统计,2016年海南省的“候鸟老人”已超45万人,主要来自东北三省、北京市和长三角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题:
13. 在海南省形成“候鸟老人”现象的首要因素是( )
A. 经济因素 B. 养老设施 C. 气候条件 D. 婚姻家庭
14. 海南省的“候鸟老人”集中居住于海口、三亚两地,会促使当地( )
A. 人口合理容量增加 B. 第三产业发展 C. 资源环境承载力提高 D. 资源消耗降低
下图示意某年世界部分国家的人口状况,读图完成下列题。
注:中国人口数暂未包括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人口数
15. 据图分析,人口自然增长数量( )
A. 德国大于英国 B. 印度小于尼日利亚 C. 中国小于巴基斯坦 D. 美国大于法国
16. 中国人口密度比印度低的主要原因是( )
A. 经济发展水平更高 B. 领土面积更大 C. 人口总数更少 D. 人口自然增长率更低
17. 关于图示国家人口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A. 经济发展会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B. 领土面积越大的国家人口容量一定越大
C. 发展中国家没有人口老龄化危机 D. 经济越发达的国家人口总量一定越大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地势北高南低,森林覆盖率高达80%,有“千湖之国”之称。该国人口约554万,其中90%的人口集中在南部。下图为芬兰地理位置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题。
18. 关于芬兰人口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
A. 芬兰北部山区无人居住 B. 芬兰南部人口分布均匀
C. 芬兰环境资源短板是水资源 D. 芬兰南部地区经济比北部地区发达
19. 对芬兰人口分布影响较小的因素是( )
A. 植被条件 B. 交通状况 C. 气候条件 D. 地形地势
20. 关于芬兰人口未来发展趋势,可能的情况是( )
A. 芬兰会推广生态城市建设,减小城市坏境压力 B. 芬兰人口分布会倾向于均匀、分散发展
C. 芬兰需要大力开发北部山地资源以提升人口容用 D. 随着经济发展,芬兰90%人口分布北界会向北迁移
下图为赣闽粤边区客家传统村落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图示传统村落( )
A. 沿山麓垒带状延展 B. 沿河谷呈条带状分布 C. 在平原地带横向展开 D. 沿公路松散分布
22. 图示传统村落选址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平坦,建设难度最小 B. 少占耕地,保障农业用地
C. 距离较近,方便旅游开发 D. 地形封闭,确保村落安全
读“我国某城市城区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土地租金高低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中的( )
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②土地利用方式 ③交通通达度 ④地形条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4. 近年来,该市重工业向东北部迁移,主要原因可能是( )
①城区地价上涨 ②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③北部人口众多,有大量剩余劳动力 ④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④
下图为利用手机信号定位获取的某城市新城区工作日人口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 在道路图层已有的基础上,制作该图利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有( )
①遥感技术 ②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视频传输技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②③
26. 图中甲地最可能是( )
A. 工业区 B. 商业区 C. 居住区 D. 文教区
东伦敦科技城位于伦敦东区,是科技、数宇和创意等企业集聚的中心。这里原来是重工业区,也有低收入者在此居住,后来得到政府投资和政策扶持,吸引了大型跨国公司投资、进驻,邻近的多所大学不断提供人才,成为“欧洲科技硅谷”。回答下列小题。
27. 乐伦敦科技城形成的优势条件是( )
A. 靠近市场、地价低廉 B. 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C. 资本雄厚、原料充足 D. 政策支持、人才集中
28. 该区域演变为科技城,城市功能明显改变,最主要表现为( )
A. 技术引领,研发创新功能增强 B. 资本涌入,金融服务功能增加
C. 人口增加,居住功能明显改善 D. 交通改善,商贸服务功能提升
下图为某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比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 关于该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城镇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B. 阶段Ⅰ城镇化进程最快
C. 阶段Ⅲ,城镇化主要受工业化驱动 D. 该国经济较发达
30. 阶段Ⅲ,该国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来自( )
①劳动密集型产业②资源密集型产业③技术密集型产业④现代服务业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
下表为我国七次人口普查的城镇人口比重数据统计。回答下列小题。
人口普查年份 1953 1964 1982 1990 2000 2010 2020
城镇人口比重(10%) 13.26 18.30 20.91 26.44 36.22 49.68 63.89
31. 据表可知,我国( )
A. 农村人口逐渐减少,比重降低 B. 城镇化起步早,发展快
C. 2010年城镇农村人口基本持平 D. 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后期
32. 下列关于城镇化有利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B. 扩大城乡发展差距 C. 推动科技进步 D.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东京都市圈由一都(东京都)三县(琦玉、千叶、神奈川)组成,经济发达,生活着全日本近1/3的人口。下图为东京都市圈的人口净迁移率变化图,净迁移率为正时,人口净迁入,净迁移率为负时,人口净迁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3. 推测1995年以前,一都三县的城镇化状况( )
A. 东京都出现郊区城镇化 B. 东京都出现再城镇化
C. 三县出现逆城镇化现象 D. 三县城镇化发展迅速
34. 与前期相比,造成1995年以后东京都人口净迁移率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交通条件改善 B. 产业结构升级 C. 服务设施完善 D. 生活成本降低
2022年1月18日,印度尼西亚国会通过法案,确定该国首都将从爪哇岛迁往加里曼丹鸟。爪哇岛面积仅占全国的6.6%,人口占全国约55%,GDP占到全国的58.98%,地下水开采严重。加里曼丹岛及中东部岛屿,面积占比超6成,GDP贡献率仅17%。读围完成下面小题。
35. 印度尼西亚决定迁都,除火山、地震等灾害因素外,还考虑了( )
①人口已超出资源环境承载力 ②交通建设落后 ③地面沉降严重 ④城市问题突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36. 印尼新首都设立的主要目的是( )
A. 辐射范围比原首都大 B. 平衡全国经济发展 C. 取代原首都经济地位 D. 形成世界级城市群
舟山群岛许多村落选址在三面环山的海湾,海湾南侧的房屋采取“背朝大海”的布局方式。渔村里的传统民居内设天井,天井的四个角落往往摆放四口大水缸。完成下面小题。
37. 上述村落选址及房屋布局的特点,反映了该地( )
①村民多以捕鱼为生 ②村民多从事种植业 ③频受台风的威胁 ④常受海啸的威胁
A .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8. 推测天井中大水缸的主要作用( )
A. 收集雨水,缓解水资源短缺 B. 调节温差,消暑纳凉
C. 养殖出海捕捞到的活鱼 D. 蓄积山泉,消防灭火
下图为纽约帝国大厦和芝加哥西尔斯大厦图片。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39. 图中的摩天大楼一般分布在( )
A. 市区中心 B. 市区边缘 C. 河流两岸 D. 郊区
40. 美国大城市中心摩天大楼商耸入云,而西欧城市中心一般很少见到现代化大楼,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 美国技术先进、经济发达 B. 美国城市用地紧张 C. 西欧城市发展历史悠久 D. 西欧地质条件差
二、综合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 下图为某城市土地利用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按城市功能分区的划分,甲是 ,丙是 。(2分)
(2)限制城市空间向南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1分)
(3)如果你的父母打算在①、②两处在建楼盘中选购住宅,与①处相比,试从地价、环境、生活等方面,分析②处住宅的利弊。(3分)
(4)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该市拟在A、B两地分别建设传统工业园和高新技术园,请判断其选址的合理性并简述理由。(4分)
拟建项目 是否合理(是/否) 判断理由
A传统工业区
B高新技术园
42. 新疆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巨大差异,其中准噶尔盆地南部最高,其次为伊犁河谷、塔里木盆地北部、准噶尔盆地北部、塔里木盆地西部及东疆地区,塔甩木盆地南部最低。读新疆地区相关信息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限制新疆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短板是, 资源和 资源。(2分)
(2)导致塔里木盆地南部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最低的因素有哪些 (4分)
(3)提升新疆全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4分)
高一地理考试答案
一、选择题A卷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A C C D D C A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B C B D B A D A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B B B D C D A D C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C B D B D D A A A C
二、综合题
41.(1)工业区 商业区(各1分) (2)地形(1分)
(3)利:地价较便宜,环境优美,靠近文教区(任答2点得2分);
弊:离市中心和商业区较远,生活不方便(1分)。
(4)不合理;处于河流上游,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对区域造成污染;
合理;位于文教区旁边,人才较多,环境优美。(每空1分)
42.(1)水,耕地。(每空1分)
(2)①温带大陆性气候,且四周都有山脉阻隔,降水少,水资源少。②地表以沙漠为主,可用耕地资源少。③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较慢。④可开发的矿产资源有限。(任答2点得4分)
(3)①防治土地荒漠化;②加快节水工程建设,发展节水农业;③发展区域经济;④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发展新兴产业和特色农业。(任答2点得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