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29 17:07: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西安市鄠邑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表是2001~2050年世界部分国家移民趋势统计表。读表完成1~2题。
迁出国 数量(万人/年) 迁入国 数量(万人/年)
中国 30.3 美国 110.0
墨西哥 26.7 德国 21.1
印度 22.2 加拿大 17.3
1.世界移民外迁的主要拉力是( )
A.自然灾害多 B.基础设施差 C.经济收入高 D.竞争压力小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
A.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 B.由北半球迁往南半球
C.由沿海迁向内陆 D.由城市迁向农村
位于我国青藏高原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实行一种兼顾性生态移民策略,即在分地区实行生态移民的同时,兼顾“草富平衡”与草原生态环境改善。据此完成3~4题。
3.影响我国三江源地区实施生态移民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环境 B.经济 C.政治 D.社会文化
4.兼顾性生态移民工程的成功实施( )
A.利于减轻迁入区的就业压力 B.利于改善迁入区的生态环境
C.利于缓解迁出区人口老龄化程度 D.利于迁出区人口的脱贫致富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保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通常用某一种或几种资源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作为估算某个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依据,又称为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则是可持续发展要求下的区域最适宜的人口数量。结合下表及所学知识完成5~6题。
某岛国2020年环境与人口信息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实际供养的人口数量
100万人 60万人 80万人
5.若①、②、③、④代表该岛国四类资源在某一时期所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且①<②<③<④,则该岛国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若2020年该岛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用X表示、实际人口总量用Y表示、人口容量用Z表示,则三者的关系是( )
A.X>Y>Z B.XZ>Y D.Z>X>Y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区的山间盆地称为“坝子”,这里地势较平坦,是当地主要的耕作用地。下图为“云贵高原某乡村空间结构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据此完成7~8题。
7.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是( )
A.林地、住宅用地、耕地 B.林地、耕地、住宅用地
C.住宅用地、耕地、林地 D.耕地、林地、住宅用地
8.该乡村空间结构利于( )
A.缩短道路里程 B.规避地质灾害 C.缩小城乡差距 D.集约节约用地
城市功能区一般可分为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行政区、文化区等。共享单车是城市公共交通的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功能区,不同时段其停放数量有所差异。下图示意某城市一天中共享单车在不同功能区的停车数量。据此完成9~10题。
9.图中乙曲线代表的城市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
A.居住区 B.行政区 C.工业区 D.商业区
10.甲曲线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具有的特点是( )
A.经济活动频繁 B.占地面积最大 C.交通最为便利 D.远离城市中心
泉州是中国历史上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当地人曾利用从非洲载田的蚵壳砌为蚵壳厝居住。在地球的另一端,也有一个依托海港发展起来的“涂鸦之城”——智利的瓦尔帕莱索。有游客在游记中写道:“有意思的是几乎所有的房屋统一朝向,彩色的房屋无一例外地同时浸入了金色余辉,人们可以尽享夕阳海景……”。下面左图示意泉州的蚵壳厝景观,右图示意瓦尔帕莱索老城区五彩缤纷的房屋景观。据此完成11~13题。
11.瓦尔帕莱索城镇景观所体现的地域文化主要表现在( )
A.城镇空间格局上 B.城镇建筑材料上
C.城镇色调上 D.民居建筑构造上
12.过去,瓦尔帕莱索的修船工将修船的油漆涂在自家木屋上,主要目的是( )
A.色彩鲜明使人愉悦 B.利用建筑特色吸引游客
C.提倡环保,节约资源 D.防止海风侵蚀木质房屋
13.两地建筑景观形成的共同原因是( )
A.港口贸易发达 B.自然环境相同 C.历史文化悠久 D.审美观念相似
西藏自治区白朗县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气候高寒、干旱,春季多大风。2016年,为提高蔬菜产量,白朗县政府拿出专项扶贫资金公开招标建设蔬菜大棚园区,来自山东寿光的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中标。该公司在白朗县通过建设巨型钢架大棚,引种优质果蔬,实现年产出新鲜蔬菜水果1500多吨,品种多达45种,销售额达800万元。下图为白朗县高原巨型钢架大棚景观图。据此完成14~16题。
14.影响白朗县实现蔬菜规模生产的关键因素是( )
A.气候 B.政策 C.市场 D.技术
15.白朗县利用巨型钢架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当地的( )
A.光照条件 B.热量条件 C.交通条件 D.降水条件
16.近年来,该公司以规模化种植基地为基础建设4A级景区,形成西藏地区第一个农业观光园。其形成的决定性区位因素是( )
A.交通 B.资金 C.市场 D.政策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52分)
17.(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蒙古国国土面积为156万km2,是世界第二大内陆国,但可利用的耕地较少,大部分国土被草原覆盖,北部和西部多山脉,南部为戈壁沙漠。蒙古国人口仅约330万,约30%的人口从事游牧或半游牧业,人口平均密度低,全国共划分21个行政区,首都乌兰巴托实际常住人口超100万。下图为蒙古国各行政区人口分布示意图(单位:万人)。
(1)分析乌兰巴托常住人口较多的原因。(4分)
(2)从资源环境承载力角度分析蒙古国人口平均密度低的原因。(4分)
(3)为提高蒙古国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简述当地可采取的合理措施。(4分)
18.(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78至202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从17.9%提高到65.2%,下面左图为“1950~2050年中国、英国城镇化进程图(含预测)”,右图为“2015~2020年中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图”。
(1)根据左图比较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英两国城镇化进程的差异,并分析2000年以后英国城镇化水平下降的原因。(4分)
(2)从右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请说明原因。(4分)
(3)分析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可能带来的主要问题,并为我国城镇化发展提出合理建议。(6分)
19.(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茶树,喜光怕晒,喜温怕寒,喜湿怕涝。位于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景迈村辖区内的景迈山“千年万亩茶园”,有近2000年的种茶历史,系当地布朗族、傣族先民所驯化、栽培,均为上千年的茶树,是名副其实的千年万亩古茶园。全县茶叶面积达29.4万亩,其中古茶园2.8万亩。古茶园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1662米,最低海拔1100米,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干湿季节分明,年平均气温18℃,年降雨量1800毫米。左下图中B地为景迈山万亩茶园位置示意。
材料二:普洱茶有古树茶和台地茶之分。严格意义上的古茶树为300年以上的乔木型大叶茶树,多生长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由于存世较少,所产茶叶内质好,口感更能体现其独特魅力。台地茶是采用现代茶叶种植技术,在条列式高产的现代茶园中出产茶叶,其树龄较短,品种较新,由于过多的人工增产干预,茶叶品质稍进于古树茶。上右图示意台地茶茶园景观。
材料三:历史上普洱茶在长时间运输过程中,茶叶经历了二次转化发酵,普洱茶的品质提高。1974年普洱熟茶“湿堆”(一种发酵方法)技术出现。湿堆是普洱茶熟茶制作过程中的独特工艺,也是决定熟茶品质的关键点,是将晒青茶堆放成一定高度(通常在70cm左右)后洒水,上覆麻布,使之在湿热作用(人工控制)下发酵24小时左右(自然发酵时间为46天),并产生一些对人体有独特保健功能的化合物的技术。
(1)根据材料分析景迈山发展茶树种植业的优势条件。(4分)
(2)简述大规模种植台地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分)
(3)说明催生普洱熟茶“渥堆”技术出现的原因。(4分)
20.(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首钢始建于1919年,选址在北京市西郊,靠近永定河。2005年3月开始,首钢逐步搬迁到河北曹妃甸,2010年6月一期工程建成投产。下面左图为首钢搬迁示意图。
材料二:首钢园是在首钢废旧厂区内经过规划和设计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如右下图)。夏季奥运会和2022年冬奥会的举行,使得北京成为世界上首个“双奥之城”,首铜因此成为冬奥会的重要比赛场馆之一。
(1)从工业区位因素角度分析首钢初始把工厂建在北京西郊的原因。(6分)
(2)指出促使首钢搬离北京的原因。(4分)
(3)与首钢原址相比,说明在曹妃甸建造钢铁厂的优势条件。(4分)
高一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计48分)
1.C 2.A 3.A 4.D 5.A 6.B 7.C 8.D 9.D 10.B 11.C 12.D 13.A 14.B 15.B 16.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52分)
17.(12分)(1)乌兰巴托为蒙古国首都,经济相对发达,就业机会多;医疗、教育等社会资源健全;自然环境较优越等。(4分,每点2分,任意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气候较干旱,降水较少,淡水资源缺乏;境内多山脉、戈壁沙漠,难以利用的土地比例高;可利用耕地少,粮食总产量较少;国家经济、科技水平较低;深居内陆,国家对外开放程度较低等。(4分,每点2分,任意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国家科技水平;合理放牧,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加速节水工程建设,保障淡水资源安全;改变传统经营方式,实行农牧结合;扩大对外开放程度等。(4分,每点2分,任意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18.(14分)(1)差异:中国城镇化速度快、水平低;(1分)英国城镇化水平变化较小,甚至呈下降趋势、城镇化水平高。(1分)
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升;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任意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得2分)
(2)东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人口密度大。(4分,每点1分,任意答出其中四点即可)
(3)主要问题:交通拥堵;就业压力大;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2分,每点1分,任意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建议:建设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发展城镇第二、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城镇功能区;发展公共交通;治理城市环境污染,增加城市绿化面积等。(4分,每点2分,任意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19.(12分)(1)气候温暖潮湿,适合茶叶生长;地势起伏大,山区坡地利于排水,适宜茶树生长;栽培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4分,每点2分,任意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破坏自然生态系统,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容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4分,每点2分,任意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普洱茶传统发酵时间长;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普洱茶路上运输时间越来越短,难以利用该时段进行二次发酵;市场需求量增大,普洱茶供不应求;科技的进步促进了制茶工艺的提升。(4分,每点2分,任意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0.(14分)(1)靠近煤矿,能源丰富;临近河流(水源),工业用水充足;交通便利,便于产品运输;位于郊区,地价较低。(6分,每点2分,任意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为了突出北京首都的职能;北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为了减轻首都空气污染,提高环境质量;缓解北京用水紧张和交通拥堵的状况;为打造宜居城市提供土地与空间等。(4分,每点2分,任意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曹妃甸更靠近煤炭、铁矿产区,能源、原料丰富;港口条件优越,并有铁路相通,便于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地价更便宜;对北京城市污染少;国家政策支持。(4分,每点2分,任意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